清醒的文章(精选22篇)
唉 每一天清醒地困着
我又开始觉得,忍着不笑出声实在太痛苦,可我捂着嘴压抑着颤抖了两节课,还是在下课前的五分钟被梁先生发现了。他敲了敲我肩膀,自以为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我自然没体会出那是什么意味,等我回过神来,他又开始敲别人了。那男生嘟囔了一声:又不是木鱼……额。
去校医室的时候,我的脸已经因为过于僵硬不能再笑了。说到这里我小有点郁闷,我一星期去了不下五次校医室,每次去都觉得特别扭。校医室对门是收发室,里面坐着个沉默而忧伤的卷发中年妇女,大部分时间端庄严肃、略带幽怨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各色行人。那眼神总让我想到一句诗: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这会儿她又盯着我看了,还了然并且安慰性地冲我笑了笑,她笑得十分破天荒,我最短的手指都猜得到她在想什么。其实我来这里不为看病拿药,而是开小会。小会上发表讲话的是校医的老公、课题的指导老师——张先生。至于他为什么选在这里开小会,大概因为这空气里多了一股能提神的药味,而他讲的事情通常很能催眠。
接下来的红歌排练我没去,上次排练的时候,我由于走神的时间有点长,耽误了大半唱歌的正经时间。我觉得人最要紧的,是把时间运用于你能集中精力办好的事情上,所以我果断逃避了此类叫人不自觉神游太虚的蠢事。实际上我们排练的那首歌并不蠢,它最后一句是”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指导员把”八十年代“改成了”跨世纪“,以此表明我们跟上了时代步伐,这么一改,某些人就唱得格外豪情万丈了,这包括我后边那位仁君,不过他惯性很强,继续扯着嗓子吼了半个小时的八十年代,直把我吼晕了还有种穿越的错觉。每次唱完了他还来句,真无语。呵呵,你要真的无语就好啦。
写到这里,她们差不多都唱完歌回来了,其中一个MM并不开心,我知道不是因为唱歌的事。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发现某个女人忽然沉默很久,一般来说都是为情所困了,而那个一天到晚乐呵呵欢快无比的,总倾向于被评为情商为零。⊙﹏⊙‖∣°
2012、初雪
下雪,对年轻人总是浪漫的。坐在车里看着广场上牵手伫立的年轻人,顶着风雪轻声细语,总是会淡淡的说,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呆着。而心里,多少都会有另一种潮湿。在那个年纪,谁何尝不是如此呢,不需要天气,只需要独处的空间来宣泄膨胀的费洛蒙。我们一边不屑着少年的轻狂,一边偷偷的羡慕他们不顾一切的勇气。那时的日子之所以令人怀念,只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和现在的自己截然不同,为一种不可逆的转变默哀。
下雪很冷,也很静,静到你可以听见过去的声音。闭着眼睛踩踩雪,踏踏实实的感觉,好像他还在我的身边,陪着我悠悠的走。第23个冬天,不知道第几场雪,我们有时候一起过冬,有时候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看雪。
下雪,是清醒的。如果仅有自己拥抱自己的温暖,那除了清醒,还需要平和。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确切的讲述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只能笼统的称为朋友。其实,人和人的相处是不是都一定要寻找一种确切关系呢,同学、同事、情人、朋友、师徒、好朋友,或者是特别好的朋友。在过去,我也一直在寻找我和他的定位是什么。终究都是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关系。找不到怎么办,那不如就不要关系吧。逃避,是每个人都反对的处事方法,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条出路,且不论好坏。然而只要是还需要生存的人,都不会想屈服在掩耳盗铃之下,终归想要不同的结果。对着静静的雪,想一遍他对我的好,想一遍他给我的伤,终于都发现,我计算不出这道加减题。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感谢这场雪,我明白它想说,那就算了吧,何苦一定要逼自己找到一种关系,为什么一定要在自己心里给他排个位置呢。就这样淡了吧,就像水波一样,只要不动,总有一天会平静的。
下雪,有时候也温暖,感受它的冰凉,心里的那份悲伤会说,不要再为过去而为难自己了。这一刻,明白自己心疼自己是热热的。不再奔跑着迎接,不再挥着手离去,只是静静的站着,看着眼前的他,就像看着这场雪一样,冷静、清醒、平和、温暖。我不会想要给一场雪命名,就如同我不会再去执着于,寻找我和他的关系一样,那么平静。
走过人生 清醒迷失中交错
有人在生命中清醒,有人在生命中迷失,更多的人在清醒和迷失的交错中走过一生。清醒是痛苦的,迷失是快乐的,但有很多人无论清醒和快乐都是痛苦的,难道,这些人被上帝一不小心植入了太多的痛苦因子?清醒和迷失都有其各自的表象,温暖的春季是迷失,寒冷的冬天易清醒,荻花瑟瑟,细雨纷飞的季节里则是更多的困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人说生命的开始就是痛苦的开始,若如此,人的一生就该是持久的修炼,把苦痛变成快乐,在快乐中走过一生当是一个智者。
岁月的青鸟飞去又飞回,记载了一波又一波的美丽童话。太多的人难以从童话中走出,以至于当发现深陷其中时已是难以自拔。剥掉生活沉重的外壳,去寻找一点儿阳光,这时的生命是欢娱的。痛苦是生命中的点缀,犹如女人胸前的珠花,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希望有人能关注——最好是自己喜欢的人。
迷失有时是不自觉的,被自己的感觉牵引着,越走越远;也有些迷失是自己沉进去的,为了逃避,为了躲开。沉迷不是沉醉,其实心里是清醒的,但刻意要压迫着清醒,不让它抬头。或许,在夜半梦回之际,枕头会被泪水打湿,然后在日出之时让笑容浮上自己的面容。以为这样就可以忘记一切不开心的往事,忘记现在的郁闷,其实,谁又何尝能欺骗自己呢?生活总是让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走过了许多个年头之后,才发现自己生活了那么久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也许,潜意识里就是为了等待有一天能够慢慢老去,如果说生命是偶尔的邂逅,那么死亡是必然的结果。
逝水流年,一去不返,人生就这样在清醒和迷失的交错中走过。天涯海角的相逢,忘掉吧,过去不可能再回,如能重新开始就注定会有一个新的天空。路很长,梦也很长,人终究要从迷茫中走出来,让双脚行走在大地,性灵翱翔在天空,浪漫和现实从来不是反义词,它们是人的两翼,只有同时张开,才能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如果结局是不美好的,那说明故事还没有结束。踩着影子走过的岁月,光明会在身后唱歌。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停地寻找,寻找花开的季节,想聆听花开的声音,但不经意间花已经落了,莫说花落无声,落英也是一首生命的进行曲啊。
清醒着迷失是快乐,迷失中清醒是领悟。不管是清醒的迷失还是迷失中的清醒,都是人生的一个飞跃。我不想长久的迷失,更不愿每时每刻都清醒,于是,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在清醒和迷失的交错中走过人生。
清醒地成长
雨后黄昏,走在寂静清冷的校园里,雨打风吹后的绿草丛上,白花依在,我才明白有些事想忘也忘不掉,于是带着忘不掉的过去赶海。八月二十四日,再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一路无话,只有车轮单调的声响。海子有诗:“明天,明天起来后我要重新做人……挥霍我自己的青春,然后放弃爱情的王位,去做铁石心肠的船长。”越是离家千里,所奋斗的城市越是大而不当,铁石心肠的决心就越坚决。这样心态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一直想绷出一张冷漠的脸来,半天才噗嗤地泄气——还没有挥霍过什么,那就莫慌做铁石心肠的船长。
出门上学,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风筝,不管在远方的天空中怎样翻飞,总有一根线牢牢地抓在母亲的手中,而自己就像只候鸟,每年冬夏二季总会飞到母亲的身边。而这样的一根线,在经历了不到三个冬夏的变迁之后便会那样决绝的断开,那种怕自己再也感受不到季节感召力的凄清与荒凉便会油然而生。那时候,扯断了和母亲和故乡相连的脐带飞走,故乡是否会终成异乡?盛京会成为我的未来之地吗?我的下一站又会是在何方?那是一种在经历无数次彷徨、选择与迷茫之时都会从心底涌起的忧伤。
还记得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2008年在北大开学典礼的演讲中,不仅提到了自己是怎么提高英语成绩,如何为班级服务,最后努力都获得回报的励志故事。也意外地提到了自己的大学同学海子,说:“(大学时)我跟写诗结上了缘,但我终于没有成为诗人。后来我感到非常地庆幸,因为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后来都出事了。我们跟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诗人海子在一起写过诗。后来当我听说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以后,我放下笔,再也不写诗了。”
工资来衡量前途固然功利而不公平。但是对于入学第一天就被成功学洗礼的大学生来说,似乎也没有其他更为高级的评价尺度。不同形态的青春,大家都只有“买得起房子”的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梦想,也共享着同一份绝望。在高校录取又将进入新一轮的疯狂扩招之际,大学生们恐怕也只能用冷笑话来解嘲: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没有前途。” 像怪兽那样活着,还是像好人那样死去没想过退学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想过退学,就说明对大学还有怀疑和迷茫,而不至于全盘信任。然而,对大学的迷茫,却不再是哈姆雷特式有些做作的,孱弱的,嗫嚅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经典的问题变成电影《禁闭岛》中的发问:“像怪兽那样活着,还是像好人那样死去?” 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前者。大学之所以如此不可爱,却仍然可耐,大概是因为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受了十几年更惨厉的中小学、高中教育。对于在18层地狱生存久了的人来说,17层半的地狱已是天堂,虽然那半层并不是什么升华,而仅仅是脱离了管制的一点喘息的空间。在17层半的地狱活着,就必须像怪兽一样活着。大学生们对大学的种种弊端、猥琐、丑闻其实了解得最多。很多教授听起来都咋舌的事情,从大学生口中讲述不过略带一个轻蔑的微笑。而要存活下来,且活得好,恐怕必须把实用虚无渗入灵魂,熟练地借力体制并与之共舞,面带微笑;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悄不声张。即使无法做到这样演技超群,退学者也寥寥无几。一来,只有打破牢笼的希望被预见到时,所有人才会有行动的共识。二来,真的需要用退学,来证明教育的强大,可怕的大学终于战胜了么?选自《新周刊》2010年6月15日出刊325期推荐:本期另一篇文章:可怕的大学——大学是间坏公司(陈漠文) 附: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此例句网友水舞月影 考证:“刚才去翻了翻桌上的语文书。果然。八年级下,人教版,253页最下方。” 我想,也许老俞的话多少有些否定之否定的意味吧。否定了那段差点当诗人的岁月,拍一拍胸口,吁一口庆幸——幸亏早早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义灭蠢,嘲笑轻狂。这大概是一次成功的讲座吧,因为在这段话后,演讲文字稿上有个括号,写着“笑声加掌声”。刚入学的大学生在第一天就获得了宝典真经:拒绝在莽撞迷路的天空翱翔,选择在地下摸打滚爬,开出一条曲折泥泞、通往成功的小径。没想过退学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蒋方舟 我们哀歌的,是从未拥有过的往昔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大学精神的失落更是唱衰了几十年,以至于现在再有人痛心疾首,以捣穿地面的力度哀嚎:“大学太堕落!教育要改革!”观众都忍不住嫌他大惊小怪,还在演古装的苦情戏。早在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就说,大学教育有两大弊:一曰极端国民教育,使得受教育者迁就于政府的主义,“皆富于服从心、保守心,易受政府驾驭”;二曰极端实利教育,意思是把大学作为一个职业训练所,所有人都是生产流水线上一个驯服的小零件,配合永续生产而永远不发问,配合永续消费而永远不要求答案。当年蔡元培要大刀阔斧除掉的大学的两大弊端,无论是来自意识形态,含蓄的围追堵截;还是源于功利实用,猖狂的穷追猛打,却都像打不死的小强,像认得回家路的幽灵,在近百年一次次被“改”被“革”之后,以更强大的形态强势回归。在大学教育近代史,这条几乎一条路走到黑的甬道中,我们倒也曾拥有过光明乍现的瞬间,有过少数真正实践“自由灵魂、独立思想”的几年,大多也是极其偶然的情况,稍纵即逝,似真还假,连时代本身都有突兀的愕然。 1937年,抗日战争,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合并成一所简陋流动的西南联大。这几乎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历史上最美丽的海市蜃楼,学校坚持不采用政府教育部布置的大学课程,声称教学是大学自己的事,不是教育部的事。老师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随着心意安排课程,学生没有生硬的选课要求,学生们整日整夜地泡在学校外面的茶馆里看书写作。9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了我们后来投入百十倍的时间金钱都追及不了的大师。有人说西南联大成果的唯一诀窍是自由。西南联大的学生王说:“那是一段谁也不怕的日子。” 据说教育界有种共识,说1949年之前的高等教育基本是成功的。那时的大学,还有与国际教育主流接轨的野心和可能性。而到了80年代,大学精神有了短暂的回归,大学生终于有了他们该有的样子。80年代,劫后余生的大师们,终于登上讲坛,在垂垂暮年有了点燃下一代智慧之灯的机会,精神荒原上长大的年轻人,终于来了圣殿,在未老之际还有重组和构建心灵版图的机会,知识在两代人之间有了种缠绵得粗暴的哺育关系,从废墟上也要建立起血肉相连的精神谱系。青春的圣器被前所未有地举到最高。 90年代,见证了大学的堕落。青春的圣器从最高处被摔得粉碎,里面盛着的天之骄子狼狈地滚出,大家发现他们原来是那样不堪一击,也幼稚庸俗狭隘…… 在用一系列贬义词拼贴出罪状时,我却突然觉得语塞。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资格使用“堕落”这个词,它是一个如此高级的词汇,暗示着曾有过的高贵,和曾经存在的高度,而我们从进入大学第一天开始,已经处在溃败后的底线,起点如此之低,我们甚至没有自由落体前腾起来起跳的高度。而对准备进入大学,或者已经读了几年大学的90后来说,好大学——甚至不那么可怕的大学,都是个伪概念:我们失去的,是我们从未拥有过的东西;我们哀歌的,是我们从未拥有过的往昔。 2008年,我大学入学。当时,隔壁北大的开学典礼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正在演讲,他是北大请过的第一位来演讲的校友,显然是觉得他的成功路径对大学生很有借鉴意味。在演讲中,他提到了自己怎么提高英语成绩,如何为班级服务,最后努力都获得回报的励志故事。意外地,他提到了自己大学同学海子,说:“(大学时)我跟写诗结上了缘,但我终于没有成为诗人。后来我感到非常地庆幸,因为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后来都出事了。我们跟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诗人海子在一起写过诗。后来当我听说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以后,我放下笔,再也不写诗了。” 俞敏洪的话多少有些
否定之否定的意味,否定了那段差点当诗人的岁月,拍一拍胸口,吁一口庆幸——幸亏早早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义灭蠢,嘲笑轻狂。这大概是一次成功的讲座,因为在这段话后,演讲文字稿上有个括号,写着“笑声加掌声”,刚入学的大学生在第一天就获得了宝典真经:拒绝在莽撞迷路的天空翱翔。选择在地下摸打滚爬,开出一条曲折泥泞、通往成功的小径。同一个梦想,同一种绝望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我想,只要是上过学的人都见过这句话。它印在中小学语文课本最后几页,示范冒号的用法,被誉为课本上被隐藏得最深的冷笑话。中学的时候,老师每每讲到这句话时,总会面露尴尬地说:“现在时代不同,这三者的命运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所以还是要好好学习。” 看每年录取季的新闻图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或喜不自禁或涕泗纵横,他们的高兴,不仅仅来源于十八年后,终于被教育海关大手一挥,允许通过,驯服和隐忍终于换得网开一面的大赦。更多的,他们开心是因为得到了来自未来的承诺,一个光明的前途,至少是一个区别于上技校的李萍,和当售货员的“我”的前途。然而,上了大学之后,我们才发现,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是错的,知识只能延迟命运,而一星半点不能改变——“考不上大学,18岁就失业;上了大学,22岁就失业”。我周围许多同学也认识到这个悲凉的现状,他们攒眉抿嘴沉痛良久,又迷茫仰头望天半晌,才轰然叹气道:“那就读研吧。” 把未来推得更远一点,也许人生就好过一点。我小学的同学大多数都上的是三类学校,或者二级学院之类似是而非的大学。我假期回去和他们交流,总是被他们身上笼罩的巨大绝望所震撼。他们虽然上了大学,但没有半点优越,对未来也没有一点憧憬和期待。其中有些人,会做些务实的打算,比如为了好找工作去当兵。大多数人,过早就有了将来被社会抛弃的预期,拒绝去改变这种认知,可是又不敢去面对迎面而来的现实,他们变换各种花腔嘲讽大骂社会,既冷漠又易燃易爆。青春仅存的遗物只是戏谑冷笑的面孔。而内心已自视为泥土般,早就把身体平摊成一块让人踩踏的土地。而我的大学同学,就读于国内最顶尖的大学。相对于我“三类高校”同学的无所事事,他们总是显得那么忙碌,有志,对前途胸有成竹,对自己胜券在握。无论是走在学校什么地方,我都可以听到我大学同学们谈论的问题,这些问题永远不离以下任何一个:成绩排名、奖学金、推研保研,GRE分数……对于“未来”这个未知项X,这些是他们仅有已知的题设,好像完美解好了这些问题,就能担保导出一个美丽的X。这导致老师和学生、学校和学生之间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学生毫不隐瞒自己是为了好分数而学习,老师也无奈却善解人意地发放学生所需要的分数。学生毫不隐瞒自己是为了累计个人资本而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而学校也大发慈悲地允诺一个和苦累程度相应的报偿。大学里无论是学风森严还是严肃活泼的集体美感,揭开了都是学生对个人利益的锱铢必较。而具体到每个大学生,每个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和日程表,揭开了看,都是表演结束后的空虚啊都是空虚,虚无啊都是虚无。可近段时间,我发现,我忙碌有为的精英同学的绝望并没有比我的“三类高校”的同学更少。尤其是这段时间连续发生的名校学生自杀,更是让这种绝望日渐明朗。 去年9月,一个浙大的讲师跳了楼,他当年是清华水利年级第一,西北大学全额奖学金,六年博士后毕业。有六篇google学术收录文章,三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SCI目前是衡量国内大学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他拥有一份完美的履历表,大学生活需要解决的所有已知选项他都交出了完美的答案,可是发现最后导出的X是每个月仅仅2000块的工资。 用每年的毕业季,当看到穿着学士服,优雅从容的拍照的毕业生,会觉得他们的高兴,不仅仅来源于四年的成长与蜕变,更是一种无可取代的刻骨铭心。每年的录取季,当看到手捧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或喜不自禁或涕泗纵横时,则会觉得他们的高兴,不仅仅是来源于十八年后,终于被教育海关大手一挥,允许通过,更有一种驯服和隐忍终于换得网开一面的大赦之喜悦。而我,站在岁月的中央,经历着曾经的期待,也体会过曾经的迷茫,终于嗅到了那份走过大一的从容与淡定的芳香。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总会有人对自己的现状有所不满,总会有人抱怨,总会有人迷茫,但终究会明白的是,不要为生命的意义而烦恼,活着本身就是活着的价值。多想无益,我们只需前行,只要步伐未停,路就在脚下延伸。如今我们大二了,那就不要想去想大四的事,不要想毕业后的事,将目标定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地方,过远的目标会增加不必要的压力,不要因未来的想象影响今天的生活。就像海子的诗,还没有“挥霍”过什么,就莫慌做铁石心肠的船长。悲观地思考,乐观地生活,我们既需要思考的深度,也需要生活的温度。
每天早晚,上课放学,参加形形色色的活动,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脚步匆忙、面色疲惫,但更多的却是那份带给我的锻炼与充实。一年了,努力过,收获过,也失败过,痛苦过,成长过,让我欣喜的却是那份跌跌撞撞之后的勇敢与清醒。记得不论是公众场合的开会,还是私下里的交流,自己总会告诉大一同学的就是,无论你在大学里如何去锻炼自己,改变自己,如何让自己与人打成一片般沟通,永远不要忘记的是:要时时刻刻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这样的成长,才是一份真正清醒地成长。
然而,大学里想要“自由飞翔”, 想要没有父母“讨厌逆耳”的唠叨安逸享受的,“60分万岁”的…诸此种种,却也是一种常为人知的“大多数”。想要清醒地成长,必须要有脱离这个轨道的勇气。即使轨道之外,并不许诺成功。要相信,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要相信,除开道路本身,我们没有其他的目的地,除了老在途中,也没有什么其他选择。所以,是走还是停,是快还是慢,是我们仅剩的能够决定的事情。之外,并不许诺成功。今年,我陆陆续续接触了一些年轻人,一些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有的高中生放弃了名校,去就读企图建造乌托邦的南方科技大学;有的大学生,刷海报、拉选票,去参选人大代表;有的师兄师姐毕业了,也放弃名校、外企这样的选择,去做一些他们认为能够改造社会的事情。没有什么“形势永远比人强”,因为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如果有一千个人中,有一百个人,有自己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有离开这个跑道,忠于内心的勇气。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获得了成功。那么未来的社会,也许会大不一样吧。未来的中国,会变成一片原野。有跑的、跳的、在阳光下晒太阳的。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盛世强国下的年轻人们,人人有选择的自由,和择善从之的勇气。 2011年9月10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盛世强国下的年轻人,人人有选择的自由,和择善从之的勇气。
一年了,在学校里的活动也有很多,有些时候,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也会少了很多。所以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旅途上的那些慢行者,和那种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的神韵。换言之,则是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但不管是怎样的日子,不管是不是你主动选择的日子,只要在你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回忆时便总是夹杂着一种温情。因为这一年的日子毕竟是在我们的青春中,是我们自己走过的,是我们一大群人一起走过的。在这里,我收获了清醒地成长。
适当的挑战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清醒与活跃
文/大卫李
说到健康问题,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大脑活动与身体锻炼在这一问题上拥有着一样重要的地位。就好比肌肉发达靠运动一样,大脑活跃也要依靠思维锻炼。
那么,哪些类型的“大脑训练”能够帮助大脑处于清醒、活跃状态呢?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系统专家Fabiny博士告诉你:任何类型的大脑活动都是有益的。但是,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大脑活跃状态的练习,一定是那些需要你深思熟虑、让你感到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光靠打打纸牌和听赵忠祥讲讲动物世界是不够的。Fabiny特地提醒说:太简单的任务,对你帮助不大。
他在刚结束的哈佛大学人类健康研讨会上提出了四个能够帮助大脑保持清醒与活跃的方法:
活到老学到老。前半生,你要做的是为自己组建一个稠密的大脑神经系统。科学家称之为“认知储备”。后半生,你可以利用这个成熟、完备的大脑继续补充新的知识。
挑战你的大脑。试着让它去主动地进行思考。比如对很多人来说看一部科学纪录片就是被动的,而背诵英文单词就是主动的。对于认知储备而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才有影响力。“挑战新的领域,你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不要沉溺于安乐。经常能够听到有人说:年轻人都是激进的探险家,而老年人都是保守的居家动物,因为它们知道“安稳才是快乐”。的确,安稳的日子总是令人向往的。但是你的大脑需要新的刺激来点燃思维的火花。其中一项就是,去旅行吧,将你的足迹遍布你能够到达的每一个地方,至少你可以锻炼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多交朋友。有针对老龄群体的研究发现,社交隔离会导致老年人丧失一些原本具有的认知储备,这些认知储备往往是他们花了一生的时间积累下来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认识到新的朋友,Fabiny推荐的一种是,参加志愿者活动,这种方式让你在全新的环境中接触到各个领域、职业的朋友。
最后,他还提醒,千万不要忘了身体锻炼。
身体和智力锻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少科学研究结果表明,锻炼身体导致脉搏加速,对身心都是极其有益的。
尤其是那些牵涉到战略部署和平衡感的活动,比如网球和高尔夫——当你在场上战胜对手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大脑的周密分析与思考也帮了不少的忙
夜最清醒
文/我们怎么了?
透过城市的光点,看向了云层深处。这关山之遥的羁绊,牵动着远望者的思绪。
这般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生活。疏离着所有一切可触的追求。自由在逃逸,安静在沸腾。唯寒冷还是寒冷,保持原有的刻度,在黑夜里慌张游荡。
独自去操场跑步,跑了五圈。
耳边风的呼啸,路边树影婆娑,远处音乐低声的陪唱,无一例外不加速着我的心跳。
每一圈都有擦肩而过的人影,不知是他们走的太快始终都在我前面?还是我太过木纳,永远都在后面?
因为差的太远,所以只剩下了追赶与超越。而每一次前进的步伐,好似都无法算清这种距离,大概是因为陌生。
世界还是嘈杂,寻不见我要的宁静之所。无处安身,灵魂疲累。
生活一直尾随着时间,即使已做过多次自我的检讨。还是不能去更改既已成文的归宿。
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反叛还会一如既往。在强权面前,挣扎只有无谓,但也是有所动作。
没有多么过份的取闹,我只是不喜欢这个城市,因为它太小,却又是那样的喧哗,封闭了我视线的搜索,斩断了可能的退路,压抑沉浸,再难扩展。
夜无声,人无眠
文/陌上花开
连续几日的失眠,让我苦不堪言,挥不去的梦魇混乱交错着,不断吞噬我疲惫的身躯,何时的我出现了这样的症状,是什么因素困扰着我?不知道,我竟找不到答案!
夜深了,我努力的闭着眼,却毫无睡意!我试着冥想,想让自己解脱好好休息,可仍是徒劳!那些不断漂浮拼凑起来的影像不断的在脑子里旋转,想用力甩开,结果只会让自己更加清醒……
不敢睁开眼,怕面对冰冷的黑夜,希望时间不要流逝的很快, 可以让自己尽快投入睡眠中,有充分的精神迎接黎明的到来!
我幼稚的在心里数满了一千只羊,也数过了夜的时长,脑子昏昏沉沉,却还是清醒着,我急了,埋怨起自己究竟是怎么了,一直好眠的我,怎么就是睡不着?
工作的压力我努力的释放着,情感的困扰我努力的释怀着,生活的琐碎我不断的排解,我做的不够吗?怎么我这么努力的去做,还不能得到一个轻松的睡眠?
时间又走过了一圈,我在浅眠中时而清醒时而混沌度过,无数的梦境不断侵蚀着,断断续续不停重复上演,当再次清醒时,早已忘记那些残缺不齐的记忆……
当破晓的来临,我想这一夜我又是这样辗转反侧黯然虚度,好想抓牢时间,让它静止,不想看见黎明,那将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新的事物即将发生,可这样疲惫困乏的我,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呢?一切的一切都无法得以释怀……
闹钟清脆的铃声响起,该起床了,还想再赖床上一会,在这寒冷的冬天,躲在暖和的被窝里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人总要面对现实, 乏力的我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进洗漱间,那镜子里一脸倦意的愁容是我吗?天啊,何时才能摆脱掉这样的困扰?想开点,想开点,放轻松,深呼吸……我告诫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这又是一个无眠之夜……
生之苦痛,清醒自知
文/寻景梵音
最近情绪波动很大,貌似一瞬间,颠覆了心里很多的想法。和这天气一般,心里感到冷。不是任何人,也不是任何事让我这般,只是自己无端沉坠。
此时的状态是耐心不足,容易厌倦。心底很是厌恶自己这样,和自己生气并不起到作用。无可奈何,只能和自己的心挣扎。
夏季开始,便因为天气炎热,不再跳健身操。昨日打开本本,找到下载好的视频,强迫自己锻炼,半小时的健身操,出了一身的汗,今日身体的某些关节开始出现酸痛,这是久不锻炼的结果,过几日便会好。有的时候我发现我总是会为自己找一些借口,因此放弃一些原本坚持很好的事情。这是内心隐藏的惰性。
周末。八点才起床。便看见已经起来的孩子在看电视。要他学习,他反倒嫌弃我磨叽,剑拔弩张的争执,我颓然无味。没有做早餐,牛奶,面包,自行解决。穿好衣服,出门。我需要清静,反省。很庆幸三年前为自己购置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这是我自己的独立财产,产权归我所有,也是这些年唯一自私的为自己做的一件事情。这也是在我烦躁不安的时候得以栖息,放松的地方。
房间久不居住,地板上灰尘可见。洗衣机里还有很久之前换下的床单没洗。清洗打扫,为自己泡一杯荷叶茶,秋天身体有发胖的迹象,这个茶刚好能解腻,刮油。心里想着很多之前的习惯要一一恢复。比如喝茶,比如读书。午后的阳光透过阳台的窗纱射进房间,DVD里的音乐是老歌,哼哼呀呀的自顾自的唱着,我蜷缩在软软的沙发上,盖着薄毛毯,翻看安妮的《且以永日》。此时,才觉得稳妥。
先生晚上夜班。我还是要回家去。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回去一进门,先生在玩手机,孩子在看电视,那边电脑也开着。桌子上一片狼藉,厨房更是惨不忍睹。刚刚调整好的心情,再次爆发。孩子说,一点多才吃饭,爸爸在永和豆浆买的卤肉饭。无语,彻底的不想说话。
洗碗,擦地板。剁馅,包饺子。晚饭之后已是五点半。这一日,很累。一日一日重复着这些琐碎。我不知道内心的那点理想还能坚持多久。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宁可一个人孤独终老。我知道,这并成立,大多时候不过清醒的犯着错误。
生之苦痛,清醒自知。
清醒在行走间
文/飘落的思绪
回想起上周六在超市晕倒,总觉得有些诡异,但是真的就那么晕晕乎乎地倒下了。当时着实是很害怕,非常非常地担心发生不好的结果,但是老天照应——平安无事。
?这几天忙工作的同时,不停地忙着跑医院,做各种检查,昨天就诊医院得出诊断——双侧放射冠区腔隙梗塞。防止出现偏差,今天又到医大找专家进行了会诊,结论无二,这我才死心塌地接受了这个结论。我是相信科学的,但是从我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我的身体基础,怎么也想不通会是这样的结果。可事实摆在这里,必须面对!
晚上如常出去行走锻炼,尽管天空飘着雪,冷风裹挟着雪花打在脸上很疼,但是?一点也动摇不了我的意志,坚定地迈开脚步,向前。北方人对冬天有着天然的适应能力,风雪交加的夜晚,人们各种活动依旧,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有下班回家匆匆赶路的,有情侣携手雪中浪漫的,有代驾者一路小跑奔往工作地点的,有背着书包刚走出课堂的……形形色色。他们为了什么这么晚还在风雪中?我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上苍给予我们一次生命的机会,假如真的有灵魂存在,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冥冥中在另一个空间观察自己的曾经时,该怎样评价?实在想不出来。干嘛想这些,有意义吗?如果从哲学的观点——存在即合理——来推断,每个人来这个世界有来的理由,每个人的各种经历也有它的理由,与别人何干。这时忽然意识到,我此时头脑里是那么清醒,一点也没有晕的感觉,是行走使然吧。
不知不觉又快半夜了,活在当下也许是此时最值得遵循的法则,洗洗睡吧,一觉醒来也许迎来的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开始的错,结束可能不完美
文/Angelica_MS
爱上一个人,就应该和他在一起,这样没有错。
第一眼爱上一个人,就应该鼓起勇气和他搭讪,让故事发展下去,这也没有错。
我为什么会做错?
我看见你,我第一眼爱上你,我鼓起勇气和你搭讪。后来我知难而退,我成了一个默默祝福却不奢望拥有你的人。走出这一步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不知道有多简单。知道你单身,心里会有波动。但是波动之后,还是只剩祝福。我常常希望,每一个我爱过的而不想拥有的人一定要幸福,比我幸福,我愿意把身上的光环分给你们,让你们更耀眼,更幸福。而我,只想站在原地,等着一个愿意把他的光环给我的人。
后来的后来,不常联系的你,我已经放弃的你深夜醉后致电,说你想要分你的光环给我。
清醒的我问不清醒的你,是否确定,我可以不当你的醉后之言为真。你说你确定,你很清醒,说出这些话时的你,比任何一刻都清醒。
我很开心,开心到,找不到形容词。此时此刻想来,当时,除了开心,还是开心。
后来我清醒了。恍然大悟。我问你,你知不知道我是有男朋友的,你说你不在乎,只是床伴罢了,不想用情太深。我开始犹豫,但是我是这样爱你,以为一眼可以永恒,我答应你,如此荒唐的要求。
我们两个人就这样伤害了另一个完全不知情的人,也许可能他一生都不会知道罢。
有人说,一对仇人在一起三个月,都会产生感情,何况是一对男女。所以我笃信,你对于我一切的走心的举动,都是你的伪装,你从来不曾对我动感情,从来都没有过。
那天和你争执,你说,你不是没有付出过感情,你也很认真地在相处,我怔住了。我以为,那一切都是你的惯性使然,从不上心,因为你从不曾爱过我,甚至连喜欢都没有。对于男人来说,和一个不喜欢的女子上床,是一件不难的事,可是你知道吗?我答应你,是因为我喜欢你。
刚才你说,老师们建议你找一个学妹,谈谈恋爱。我知道你在试探。我也知道你是在提示我,可能是时候该做好离开你的准备。我微微地笑着,说:“如此看来,我们也处不了多久了,你就要找女朋友了啊。”你说:“不可能,我找不到的。”你知道吗?离别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如同割肉一般痛苦,而且反射弧很长很长。所以我想,我应该从这一刻起,做好随时离开你的准备。我想我离开的时候,背影是很潇洒很美的。既然你,从来不曾想过,让我做你的女朋友,那么我也决定,对于你来说,暧昧最好,不想和你,在一起。
做事要清醒,看人要糊涂
文/梨落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人?有个高赞回答是:做事要清醒,看人要糊涂,方能自在坦然。
人生在世,不需要时刻保持清醒,也不能永远糊里糊涂。睁开双眼做事是一种修养,闭一只眼看人是一种智慧。
《礼记》有言:“欲不可纵。”人,如果不能保有一颗清醒的心,就会被纷繁的物欲遮蔽了双眼。
一家超市为方便顾客结账,设立了无人监管的个人结账通道,顾客可以自助扫码购物。没想到此举却被有心之人利用,几个月下来,超市内发生了多起物品被偷事件。
经过调查,发现偷盗者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俩人结账时将购买的物品假装扫码以瞒天过海。令人不解的是,这对夫妻明明不差钱,可是却被贪婪蒙蔽了双眼,选择走了弯路。最终两人被抓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若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最终会看不清利害,辨不清是非。相反,睁开双眼做事的人,能不被诱惑控制,不被欲望裹挟,人生之路也能越走越宽。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也许投机取巧的人走得快,但做事清醒的人会走得更远。
有一颗清醒的头脑,才会懂得人生的取舍,才会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
久处于世,要时时警醒自己,睁开双眼做事,才能少走弯路。
表姐和朋友小于合开了一家网店,两个人善于经营,没多久小店就经营得有模有样了。
表姐经常在家人面前夸赞小于有商业头脑,两个人特别合拍。但有一次,表姐约我和小于一起吃饭,一顿饭下来,我发现小于有些好为人师,喜欢摆出一副为人指点迷津的姿态。我说毕业后想去大城市闯荡一番,小于非要用过来人的经验劝我说,一个女孩子,还是留在父母身边是最好的。
后来,我偷偷问表姐,是怎么跟小于愉快相处的。表姐淡淡一笑说:“小于啊,我就当她过于热情了,观念不同时,她喜欢说,我就简单听,不放在心上就过去了。”
面对小于的缺点,表姐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收获了真挚的友情,也让自己少了许多烦恼。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其拿着放大镜观察,不如带着望远镜去欣赏。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少不了磕磕绊绊,面对别人的不完美,不要过分苛责,既能顾及他人体面,也能给自己留几分余地。
看人糊涂,是处世之道,也是一种智慧。
有人说:“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说的是,自己做事,要清醒严正,看待旁人,要和气宽容。
清醒做事,是为了严于律己,保持清醒,才能不走弯路。糊涂看人,是为了宽以待人,不计较太多,方能收获情谊。
思念的距离
文/冯坷宸
时光无法倒转,生命亦无轮回。
当我瘫坐在奶奶的遗体前,我甚至感到我的身躯,乃至灵魂都是僵硬的,什么言语也透不出去,所有光亮都照不进来。这是无泪的痛苦,或是痛苦到麻木而泪腺已不能感受到神经中传来的讯息。我感觉奶奶的遗像中她的嘴角不断上扬,半麻木的我跟着提起嘴角。
我为奶奶感到欣慰。当她受尽了痛苦,得到解脱的那一刻,我知道,她是快乐且满足的。可人性中深藏的自私总是强大的,我心里如被剜掉了一块,在巨痛中清醒,又在清醒中麻木,反反复复,无穷无尽。
我屈着双膝,在奶奶的坟包前。漫天的白雪,一层,一层渲染着坟墓的轮廓,直到坟墓与山坡融为一体。那原来潺潺的山泉已凝结为冰柱,我滚烫的泪似乎永不停歇。石碑上冰冷地雕刻着奶奶的生卒年月,玻璃相框中奶奶的眼依旧泛着慈祥与温暖。姐姐告诉我,奶奶去世前若是神志清醒时,定会唤着我的名字。可我,却没能在她去世前见她最后一面,让她再牵牵我的手,告诉我,她在想念我。这终将是我一生的遗憾。当我紧贴着那座已被封死的坟墓时,我清晰地感觉到这道墓门间隔着两个不同的空间:我,在这头静坐;她,在那头静眠。
三年,是段看似漫长,却飞逝而过的时间。三年中,我在改变,长高了,上高中了,收获了很多。我不知道如何去告知奶奶我的消息,我不知道奶奶是否会看着我成长。我忽然忆起那夜我的梦:我伏在奶奶的背上,奶奶蹒跚着,走在一条无尽的路上,四下一片黑暗,我很安静,奶奶也不说话,当奶奶说累了,放下我让我自己走路时,她拉着我的手却消失了,我在黑暗中大哭大喊,却无一丝回应。我躺在黑暗中,沉睡着,眼泪渗出打湿了枕边奶奶生前缝的荷包。我将荷包放在鼻子前,仍存有淡淡的草香味,还有一丝丝奶奶的味道,夹杂着浓浓的不舍。
今年的冬日出奇的冷,不知道奶奶在世界的另一端可否安好。这种思念的距离,太过遥远,远到我始终无法估量。
有种不适
整整一天了,全身不得劲er。
下午昏昏欲睡,最后还是抱着书睡着了。醒来才发现又睡多了,晚上怎么办呢。果不其然,晚上闭着眼睛,大脑却无比的清醒。或者说是想睡,但是找不到感觉。
耳边熟睡的鼾声。捏一捏鼻子就会停下来,一小会儿,然后继续。
我就想着爬起来把沙发靠背立过来,然后靠着,或许这腰就能舒服点吧。越想越清醒,就真的爬起来了。然后百无聊赖。
我真希望是大姨妈要来了。所以这样折腾,否则我真不晓得自己哪个零件出问题了。一想到自己可能病了,我就不舒服。
好吧。我得想想明天吃什么。
但愿不要起得太晚。
终于,做回自己
终于,我又回到了曾经的那个我。幼稚,爱笑,开心,满心都是姐妹的我。
终于,我又找到了那个被我丢失的自己。清醒,理智,顾及形象的我。
终于,我弄清楚了我自己的心。不信爱情,满心亲人的心。
终于,我丢掉了那谁留给我的习惯。离不开手机,离不开聊天的习惯。
终于,我开始能够坚持那些辛苦的事,例如学习,例如早睡早起。
终于,过去。
明天开始,又是一个全新的,脱胎换骨的我。豁然开朗,快乐开心,爱笑爱闹 ,理智清醒,不哭不噪,刻苦努力,爱惜自己。
青春,我并不是过来人。
夜最清醒
文/我们怎么了?
透过城市的光点,看向了云层深处。这关山之遥的羁绊,牵动着远望者的思绪。
这般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生活。疏离着所有一切可触的追求。自由在逃逸,安静在沸腾。唯寒冷还是寒冷,保持原有的刻度,在黑夜里慌张游荡。
独自去操场跑步,跑了五圈。
耳边风的呼啸,路边树影婆娑,远处音乐低声的陪唱,无一例外不加速着我的心跳。
每一圈都有擦肩而过的人影,不知是他们走的太快始终都在我前面?还是我太过木纳,永远都在后面?
因为差的太远,所以只剩下了追赶与超越。而每一次前进的步伐,好似都无法算清这种距离,大概是因为陌生。
世界还是嘈杂,寻不见我要的宁静之所。无处安身,灵魂疲累。
生活一直尾随着时间,即使已做过多次自我的检讨。还是不能去更改既已成文的归宿。
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反叛还会一如既往。在强权面前,挣扎只有无谓,但也是有所动作。
没有多么过份的取闹,我只是不喜欢这个城市,因为它太小,却又是那样的喧哗,封闭了我视线的搜索,斩断了可能的退路,压抑沉浸,再难扩展。
一半清醒,一半微醉
文/秋雨的凉
每个女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她们都有一颗爱做梦的心。那么喜欢文字的女人,便是恋梦的女人,希望让梦落笔生花,落地生根。每个周末,结束一周的工作,回到家,拉上门,闭上窗,让喧嚣纷繁的世界彻底关在外面。开启的灯光不要太亮,许月光透过纱帘溜进屋来,映出夜的静谧与安适。这个时候,一个人端坐在电脑前,坐拥在时光的一隅,任文字从我的指尖流淌,袅袅如梦,向着心底深处传递渗透。这种感觉不知何时潜入我的骨子里,成了一种习惯抑或成瘾。
文字是寂寞的,但是当它被我的手指唤醒时,瞬间如一朵凄艳的奇葩盛开,可以听到花开的声响,沁着一蕊墨香,醉吟着时光里的欢喜忧伤。於素笺之上,我犹如看到花瓣的笑颜翩跹在风中,摇曳成一片美丽的心情,真切,意满。一半虚幻,一半真实,两者在时光里交错着,编织成一个远离尘烟的美妙时空。在这个亦真亦幻的空间里,我辗转于字里行间,徜徉在阡陌红尘。
在这种寂寞里,让流经的日子褪去了浮华,沉淀下一份相守和回忆。听着自己温热的气息把铺开的记忆激起阵阵涟漪,如画。在这种寂寞里,放逐心情,将它摆弄的婉转如歌,韵致如诗,或沉静的感悟,或隐忍的伤悲,或云淡风轻的遐思,或幽幽无端的叹息,疏密有致点缀着细腻心思,犹如与一知己秉烛夜叙,极致美丽。
在这种寂寞里,把自己缠绵的心绪娓娓道来,如春风拂过还没有抽出嫩芽的树枝,如春雨润过还没有露出草尖的土地,看似不动声色的闲淡里,暗暗涌动着阑珊春意。喜欢这种轻柔的美,宁静致远,一字字,一句句,把生命中的精彩,生活中的浪漫,化成会流动的语言,浇灌着日渐衰老的心田。于是会闻到自己的心田里,飘起缕缕明前茶的清香,回味悠远;于是会听到自己的心田里,传来声声春燕的呢喃,双飞双栖,春光相伴。
文字如此唯美,但却不敢痴迷,害怕“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所以我站在静夜的渡口,留一半清醒记下回家的路。记得家里开启的灯光,闪着如月光般的温暖,照亮映在窗口的等候;记得打开别样的音乐,让它领着我与现实相接,暂时走出思绪的深谷,放下那一泓泓情愫;总是依赖着隔屋传来的那一声轻唤:“你喝水吗?”他喊道。“喝点吧!”我回答。然后便是茶烟袅袅,氤氲屏前;总是谨记着内心的一份牵念,那是我最应该善待的另一半。“你睡着了吗?没有动静?”我喊道。“没有,看电视呢!”他回答。“哦!”应声落下一份安心,再次回到独立的精神空间,继续蔓延着那一半微醉的爱恋。
就这样游走在一半现实与一半虚幻的交融间,只为追寻着心中完美的梦想与信念。一半现实,或许缺点斑斑,但却早已被岁月包容成一种习惯,习惯彼此的个性棱角,习惯彼此的不解与反感。于是这种习惯在无奈中慢慢化成了一种迁就与尊重,竟而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融入血肉相连;一半虚幻,浸在文字间,像雾,像雨,又像风,清逸妙曼,浪漫于纤尘不染,有流泪的感动,有舒心的慰藉,有忧郁的质感,真真切切但却容易被岁月的长剑斩成断章残篇。这一半虚幻中的情愫啊,正是因为它的残缺美幻而被千年岁月追求的轰轰烈烈,浓浓艳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回归到自然真实的人之性情中,无论平凡,还是圣贤,都会有梦。
现实为虚幻提供了条件,虚幻为现实增添了浪漫。物质的条件是善良的,精神的浪漫是美好的,现实是照亮心田的灯,虚幻是抓不住的霓虹,现实是此刻发着荧光的屏,虚幻便是一屏之隔中的那汪情。此刻夜深人静,我更多的在享受着文字营造出的虚幻精神,独任自己的情绪生出异彩纷呈,快乐着一个人的快乐,忧伤着一个人的忧伤;明天,我依然不忘喊出那句平淡是真的语言:“嗨,该起床了!”“嗯,知道了!”就是这样的简单,喊过千遍但却没有嫌厌。一半现实,一半虚幻,原来它们要相辅相成。
文字是梦的翅膀,喜欢文字的女人梦会飞翔。虽然梦是迷茫的,但梦也是多彩的,它会给生命带来生机,向往,期待,甚至引领人生的方向。倾心做一场梦又有何妨?做梦需要一张放松身体,修复疲惫的床,所以不要搭乘梦的翅膀飞离了家,丢失了那张可以载梦的床。我说给自己,也说给那些痴迷在文字中,与世隔绝,只对着方寸荧屏述说自我的朋友,梦中花开,梦醒花落,一半清醒一半微醉,让时光在一半真实一半虚幻中如鱼得水,游曳,幸福。
一直喜欢文字,喜欢去掀开它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只身投入在那个情波潋滟,雨色空蒙的世界里徜徉。与其而温暖,与其而浪漫,与其而多一份雅致,与其而增一份高贵,它成为我放飞心情的美丽驿站,也成为我一个生命的出口,从这里走出别样的四季冷暖,海阔天蓝。但且不忘把一半清醒留在文字外面,在盛满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里,耕耘出脚踏实地的温暖。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饭桌上的叨叨絮言,回家的一声门铃,离家的一句“注意安全”,是一粒粒朴实饱满的种子,用心种在家的土壤里,让它长成一个朴实无华,但却香气恒久的花园。在这个有香可嗅,有形可观,有声可闻,有触可感的真实花园里,用文字点缀一半虚幻渲染这个花园的缤纷。一半清醒,一半微醉,让我的性情保持本真,让我的人生更加充盈。是我贪婪吗?也许是吧!
开始很美,过程很累,结局很悲,清醒很难
文/小小
有时候,你放弃了某人,并不是因为你不再在乎,而是因为你意识到他已不在乎了。
现在才懂,原来一个人可以难过到,没有情绪,没有言语,没有表情。在爱情里付出的心血和收获的幸福从来就不成正比,越想去爱的人就越得不到爱。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 却不是谁都会这么做。世上不爱的理由有很多:忙、累、为你好…而爱的表现只有一个:就想和你在一起。我想你了,可不能对你说,怕只怕,说了,对你,也是一种折磨。有时候分手不是不爱,而是太爱。放弃只因为爱的太深,爱太深才对自己没把握,要用放弃作赌注。输了,只因为对方不够爱你。
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我们有过的美好回忆,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尔想起,记忆犹新,就像当初,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我爱你,对你没有太多的要求和奢望,唯一想要的,只不过是你也用心来爱我。我发现你一直住在我心里某个角落,拿着永不过期的凭证,成了永久的居民。
真正的爱情不在于知道你有多好才要在一起;而是明知道你有太多的不好还是不愿离开。
如果你们因为异地恋而轻易分手了,千万不要把罪过怪在距离上,你应该庆幸自己离开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因为在爱面前,距离什么也不是。所以你的爱人在遥远的地方,不要觉得寂寞和委屈,要庆幸你用寂寞和思念换来一份真正的爱,那是别人求之不得的爱。
成年人的清醒:一半是懂了,一半是算了
文/yebo
生活这道题,无论怎么解都会有遗憾。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沉默,选择不说,不是因为无所谓、不在乎,而是随着年龄增长渐渐明白:如果凡事都要去争个高下,其实都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一半是懂了,一半是算了。
懂了三观不同,争辩就算了
有这样一则寓言。
森林里有一只燕子和一只蝙蝠。
在燕子眼里,日出代表早晨,日落则意味着傍晚。
蝙蝠则不以为然,它认为太阳落山后,美好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它们互不相让,总是认为对方错了。
有一次,它们又为此争论不休,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这时,路过的猫头鹰说了一句话:“你俩一个生活在白天,一个生活在晚上,见过的世界完全不一样,怎么可能得出一样的观点呢?”
有句名言:“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思想情感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人所站的位置角度不同,想法观点自然也不尽相同。
若一味争辩,试图强行说服别人,只是浪费口舌。
智慧成熟的人,会清醒地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所以不会与人争辩。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沉浸在自己固有的观念里,很难被他人打破、扭转。
三观不同,就不必强求对方的认可。
若一味争下去,不仅争不出个所以然,更是对自己无意义的消耗。
懂了世事变化,执念就算了
有句话说:“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对于生命中那些反复无常的人与事,死死揪住,只能越活越累。
人生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尽量简化你的生活,你会发现那些被挡住的风景,才是最适宜的人生。千万不要过于执着,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
正所谓:一念放下,天地皆宽。
放下执念,剪去心中多余的枝叶,才能种下清凉,收获内心的恬淡舒适。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候成美丽的风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掏心掏肺地互诉心声。路过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驻留心中的,才是情。
懂了事过境迁,纠缠就算了
有人说:“人生不能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以前的事情,不必再追问;过往的伤害,要学会释怀。
那些令我们不甘的事,终究已成过去;那些曾经怨恨的人,终究只是生命里的路人。
日子总是要往前走的,不能老是回头看。
世事犹如书籍,一页一页翻过去了,才能接着书写新的篇章。
看过一句话说:“不爱计较,不是没心没肺的表现,而是经历了极坏的考验,见过极好的繁华,学会了顺其自然,不勉强自己,也不为难别人,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就行。”
生活本来就充满不易,我们没有必要为难自己。
成年人的清醒,不过就是一边慢慢懂得,一边学会算了。
梦里,我还是那么不清醒
小施,昨晚,哦…不!是今早,我又梦到你了。
我们在一起了,可是,你变得让我觉得好陌生。你只是静静地握着我的手,没有跟我讲太多……不知道你想什么,也不知道我想什么,郁闷!
一个晚上,都是你的天下,我不知道又是怎么想起你的,在我梦里停留那么久。端午你回家了吗?早上起床,玩手机,看到你的名字,忍不住,偷偷地溜进你空间转了一圈……
知道吗?我们家华来了,今天来看我了……其实,是来找他男朋友的。去年,你好像有说要来看我,忘了吧,还是根本没当回事?今天,宿舍一姐妹儿给男朋友叠星星作生日礼物,我们笑她傻,而且,坚决认为自己不会像他那么小女人。后来,突然想起躺在我衣柜的那条围巾,织得死去活来、打算送你、最后却没送的那条…真傻!就像现在找我、我却找各种借口搪塞的男生。真傻!
好了,梦总是会醒的,现在,我又要去编织下一个美丽的梦了……安!
梦魇之后的清醒
迷茫的望着似乎一片空白的电脑。
企图能够安逸的得到催眠的效果。
渐渐的感受这一丝丝的困意袭来。
慢慢的发觉我似乎已经入睡状态。
脑海里一片混沌,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摸不到。
似乎一个人在深海中感受着这份难受的窒息感。
没有人,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强烈的无助感。
这。这到底是什么。
这难道是我潜意识里想要的生活方式么?
困惑的望着这周围漆黑的一片,海水的涩味。
种种感觉冲击,刺激着这早已麻木的神经。
我到底是怎么了,习惯了悲伤的生活。
到底让什么寄生物生存在了脑海里。
我的快乐,我的乐观去哪里了。
努力的游着,寻找着那份曾经的失去的东西。
渴望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发现它们。
一梦惊醒、梦魇之后的清醒。
原来一切都还是一样,依然悲伤的氛围。
不变的事物,无变的人文。
我,依然是那个悲伤角落里的孤独者。迷茫的望着似乎一片空白的电脑。
企图能够安逸的得到催眠的效果。
渐渐的感受这一丝丝的困意袭来。
慢慢的发觉我似乎已经入睡状态。
脑海里一片混沌,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摸不到。
似乎一个人在深海中感受着这份难受的窒息感。
没有人,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强烈的无助感。
这。这到底是什么。
这难道是我潜意识里想要的生活方式么?
困惑的望着这周围漆黑的一片,海水的涩味。
种种感觉冲击,刺激着这早已麻木的神经。
我到底是怎么了,习惯了悲伤的生活。
到底让什么寄生物生存在了脑海里。
我的快乐,我的乐观去哪里了。
努力的游着,寻找着那份曾经的失去的东西。
渴望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发现它们。
一梦惊醒、梦魇之后的清醒。
原来一切都还是一样,依然悲伤的氛围。
不变的事物,无变的人文。
我,依然是那个悲伤角落里的孤独者。
品味的清醒
文/落叶百分比
得到品味极差者的献媚讨好,那是一种羞辱,觉得忍受不了,仰天长叹怎么会沦落到了这种地步。而有的自命不凡者却沾沾自喜,以此为荣耀,更加的自命不凡。
接触事情多了,有相应的阅历,应该具备一定的鉴赏力,起码能够识别极其低下的俗不可耐。尽管不得罪,尽管答对了一些面子,也是很想回避开来,也是很想逃脱得远远的,因为那些言谈举止严重破坏了心情和兴致,相当的厌烦与其见面或对话。应付、掩饰刺激起来不耐烦,在一起成为了一种煎熬,是在虐待自己,所以才拒绝的不客气,所以才挑选一定的档次。
自认为精神层次不低,才表现一些性格,才重视一些品味,才藐视一些愚蠢,才嘲笑一些势利,才困惑一些人怎么会不知道深浅高低。
这个社会里的许多领域,应该是层次相对上游的领域,竟然是下九流成了主导,有品质的人却被冷落孤独,甚至被仇恨攻击。尽管扭曲不了已看淡的心,尽管改变不了已坚持的品质,但是总会产生不少的不解和失望,乃至嗤之以鼻。
不该这样却这样,把许多不值得的东西当成人生的主要追求,不知道自己到底最缺失的是什么,用许多低级来填充内心的空虚,还一直的不醒悟,这样的人生实在可悲可叹。
品质也不是都非得完美无缺,只是希望保持一些起码的水准,已有的品质和清醒尽量不动摇不丢失。其实很多时候不要品质也不会有更多的赚取,降低自己品质的价值并不大。
提醒自我
文/李子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
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
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