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孝顺故事(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在此,感谢网友“csyr0010”投稿本文!
篇1:古代孝顺的故事古代关于孝顺的故事
1.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3.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
4.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5.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6.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7.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8.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9.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10.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篇2:古代经典的孝顺小故事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黄香温席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有诗颂曰: 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篇3:古代孝顺的小故事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
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
智慧小语:作为一个人,应该重视孝顺父母,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
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而这种爱,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
篇4:古代孝顺的小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篇5:中国古代孝顺故事张良是我国古代两汉初期的一位大臣,年少时曾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居住。
有一天,张良闲来无事,便信步出游。当他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人站立在桥头,老人的衣着打扮像一个贫苦的人,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到来。张良走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落,掉在桥下,然后指着张良说:“孩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听着这无礼的要求,张一股怒火直往上窜,想:“我与你一点不认识,凭什么要我给你拾鞋?”但当他想到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不灵便,下侨取鞋有困难时,便强压着怒火,到桥下为老人取来了鞋子。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拾了鞋,好人做到底,穿鞋就穿鞋吧!”于是,张良挺直身跪在地上,小心地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老人看着张良哈哈大笑,一句话没说,转身而去。老人奇怪的行为,使张良大吃一惊,他看着老人去的身影,一点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谁知,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了,说:“你这孩子,还值得我来教导,你在五天后天刚亮时,到这儿来等我。”张良对老人的行为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跪下来说:“是!”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急急忙忙向下邳桥赶去,谁知老人已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来等我!”说完,就走了。又过了五天,天还未亮,张良早早起了床,向下邳桥奔去。老人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大怒,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迟到了。”
于是,半夜时分已等候在桥头了。过了一会儿老人步履蹒中山地走了。张良急忙上前扶住老人,老人看见张良早早来了,露出了笑容,说:“年轻人就应该如此!”他拿出一卷书说:“这是一本世上少有的奇书,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的年轻人来传授,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读了它,你就会有远大的谋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张良深深谢过老人,接过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回去以后,张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增长了不少的才智。后来,张良协助刘邦开创了汉朝,立了大功劳,在历史上留下了“张良拾鞋”这一段佳话。
篇6:中国古代孝顺故事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篇7:关于古代孝顺的名言
1)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3)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5)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6)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7)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8)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9)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0)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11)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12)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13)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14)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15) 千忙万忙,白发父母不可忘。
篇8:关于古代孝顺的名言1)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2)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3)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 ,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5)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6)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7)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8)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纲
9)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10)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11)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12)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3)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14)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5)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16)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17)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8)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9)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0)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篇9:古代孝顺名言谚语1)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2)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4)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5)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6)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8)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0)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1)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2)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3)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5)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篇10:古代孝顺名言谚语1)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2)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4)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5)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6)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7)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8)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9)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0)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11)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2)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3)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4)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5)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 古代文字故事
★ 古代苦读故事
★ 日本古代故事
★ 古代断案故事
★ 古代经典传说故事
★ 古代风俗故事
★ 我的孝顺故事演讲稿202
★ 古代传统经典感恩故事
★ 古代法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