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人名句

粽子的散文(精选22篇)

作者:老高时间:2023-03-12 08:05:31分类:名人名句

简介  粽子里的童年 文/陆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儿时朗朗上口的儿歌,也伴着端阳轻盈欢快的脚步,在记忆深处苏醒。 小时候,在乡下过端午,那可是件相当隆重的事情,端午节的前一天,就见母亲挎着竹篮子去河对面的

点击全文阅读

粽子的散文(精选22篇)

粽子里的童年

文/陆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儿时朗朗上口的儿歌,也伴着端阳轻盈欢快的脚步,在记忆深处苏醒。

小时候,在乡下过端午,那可是件相当隆重的事情,端午节的前一天,就见母亲挎着竹篮子去河对面的芦苇丛中采摘粽叶。刚采下的粽叶,青翠欲滴,新鲜碧澄,散发出幽幽清香。采回粽叶,母亲把竹篮里粽叶放在烧好的滚水煮,就见青青粽叶慢慢变得深绿,整个屋子溢满了香味。母亲事先浸泡好糯米、绿豆、花生、红枣等主料,将煮好的粽叶放在清水里清洗浸泡后,便开始包粽子。这时的我总喜欢蹲在母亲旁边看。一张张宽大的粽叶被母亲两手轻轻一合拢,那粽叶就形成了漏斗的样子,随后便往里面灌些糯米,放一两只大枣、花生等馅料,接着用筷子在装满糯米的粽叶筒里轻轻插几下,用手按实,再将多余的叶片反折回来盖住,用搓好的细麻绳把粽子一圈圈地缠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精致的尖角粽子就包好了。母亲会包好几种粽子,有犄角对称的菱型粽,细挑女人的小脚粽,斧头粽,粗放简朴的草把型粽。一般煮粽子都是在端午的前一夜,当母亲把一个个粽子细心的放进大铁锅里,然后注入清水。这时候,我总是围着灶台转圈圈,又是添柴又是拉风箱,当听见锅里的粽子“咕嘟咕嘟”的声音时,满灶间都是袅袅的水汽和扑鼻的清香,直润肺腑。我盯着锅沿,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问母亲,粽子熟了没有。每次,母亲都会耐心解释:“别急,煮粽子可急不得,得小火慢慢煮,火大了就会煮‘开花’的。这煮粽子呀,得煮过夜,第二天才能焖透……”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我都是闻着香浓的粽香才会依依不舍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弟弟不待父母喊叫起床,就一骨碌爬起来,洗把脸就急着揭开锅盖,捞几个熟透的粽子出来,剥开粽叶,里面的米粒晶莹透亮,蘸点白糖,咬上一口,又甜腻又软糯。粽叶的清香、红枣的细腻、糯米的松软,久久地游弋在唇齿间。难怪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端阳五首》里描述家乡的端午节情景:“端阳节,正为嘴头忙。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两碟白洋糖……”端午节当天,母亲还总不忘给门楣上别把香艾和菖蒲;为我们这些孩子们每人用针线缝只香包;再分别给我们耳孔里涂点雄黄。说是涂了雄黄就不会有虫子类的浸入!

在外漂泊多年,每年端午前,看到那些小贩挑着鲜嫩的粽叶在大街上叫卖时,我就会想起故乡的粽叶香,想起粽叶包的粽子的味道,那些打粽叶的快乐,那些看母亲包粽子时的幸福,又一次让我久久地沉浸其中,如同品了一锅美味的家乡粽子,唇齿留香又回味悠远,心里满满的都是爱和感动。

乡里端午色缤纷

文/郭华悦

时至端午,老家的油菜花,方如火如荼。

那一把把油菜花,像一束束火把,斜插在家乡的田野上。老家的油菜花,开得晚,片片金黄如火星一般,在风中开始飞舞。乍一看,令人心醉。

这片黄灿灿的色彩,带着古老的味道,温婉娴雅,平静安宁。油菜花这种亲民的植物,也有着亲近土地的特质,带着当地的特征。有时,大风挟持着铺天盖地的黄,带着狂野的气息;无风的时候,则似乎沾染了这片古老土地的雅韵,如温婉碧玉,宠辱不惊。

金黄,来自于油菜花,也来自于麦浪。随风起伏,起起落落,无边无际,颇为壮观。麦香撒欢般蜂拥而来,鼻中闻到的是一股股熟悉的清香。这一片片端午的金黄,映在农人的脸上,是农忙的忙碌与丰收的喜悦;映在游子的脸上,是念念不忘的乡愁。

与金灿灿的黄相伴的,是明亮亮的蓝。

这蓝,是老家的水。江河滚滚,载着古老时光里的土地和人们,飘荡至今。水声潺潺,水色是明亮的,仿佛被天空渲染而成的蓝。抬头看天,是蓝色的;低头望水,也是蓝色的。而这一高一低的蓝,中间却夹着金黄。

于是,人立船头,抬头低头,似乎都是看不到边际的天。不禁羡慕起那些荡舟而行的船家,穿梭在脚下的另一片蓝天中,谈笑自如。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便是眼前所见的这一切。都那些庸人自扰的烦恼,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

端午时分,归家的游子,总喜欢在蓝蓝的江边,将快捷的交通工具抛至一边,乘上慢悠悠的船只,顺江而下。一路上,尽览风情。这风情,看在眼里,烙在心上,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黄与蓝,是明亮的;而下了船,眼前的白与青,则是淡然的。

白色,是那连连绵绵的墙;青色,是点缀在墙头上的青瓦。白墙青瓦的院落,坐落于黄花蓝水之畔。穿过蓝蓝的水,趟过黄黄的花,在风的一路带领下,来到了白白的墙边。那扇古老的大门,仿佛就是一幅画的入口。穿过其中,也就进入了画中的世界。一明一淡,更显出了层次与不凡。

而到了家,过起了端午,又是不同的色彩。

过端午,先得包粽子。包粽子,少不了打粽叶。端午前,家家户户都会划着小船,去芦苇中采一种野芦苇的叶片,用来做粽叶。包好粽子后,碧绿的苇叶包着美味的粽子,一字排开,看上去翠绿的一片,赏心悦目。端午的绿,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

粽叶的绿,和粽子的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灰色,来自于灰汤粽。把一秸糯稻草洗净,晒干后,等到包粽子的前一天,把糯稻草烧成灰。然后,把灰放进淘箩里,用清水淋。淘箩的底下,放个瓦盆,清水冲刷过糯稻草的灰后,到了瓦盆里,就变成灰色的汁液了。把灰色的汁液过滤几遍后,就把糯米浸在水里,泡上一晚。隔天,就可以用糯米做粽子了。瓦盆里的灰汁还不能倒掉,要倒进铁锅里,等粽子包好后,就放到灰汁里煮熟。这样做成的粽子,就是灰汤粽了。

无数个夜晚,色彩缤纷的乡间端午,带着旧时的记忆,款款而来。醒来后,心中满是乡愁,阵阵惆怅。

穿过我的端午您的手

文/朱艳莉

逢端午,琳琅满目的粽子花儿一般,在各家的店铺里争奇斗艳,大有浓烈到底的意味。不过也好,任凭你怎么深锁记忆,也封锁不了节日的浓烈。看着各色的粽子,整颗心也越来越轻快,越来越欢喜。存在记忆里的旧时光就好似还未发芽的种子,一旦沾染上商家的烈焰、粽子的飘香,便开始蠢蠢欲动,颗颗都绽放笑脸。思绪就像脱了缰的马,在厚实浓烈的绿意中、鸟语花香的季节里,肆意奔跑、挥洒。

儿时在乡下,每逢端午,妈妈都会煮一锅溢满艾草香的蛋和大蒜。她总说每人必须吃一个,去五毒。久了,因想念粽子,“去五毒”失去了作用。我以为妈妈不会再有好办法了,谁知,下一个端午节她竟然端出一锅凝满芦叶清香的饭。盛饭时,我们抢盛带有米饭的芦叶,我还将芦叶拎在手里,在小院里昂着脑袋边走边吃粘在粽叶上的米,那架势至今记忆犹新。

陆续从父母及姐姐的口中得知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是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人们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也避免江里的鱼虾吃他身躯。久而久之,就渐渐演变成家家户户吃粽子来纪念屈原。人们会在自家门前插上艾草,或将艾草晒干做荷包,带在身边驱除毒虫;亦或用五色线缠绕在一起,戴在手腕上,俗谓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如今有关端午的东西都能从商铺里寻着、买到,可是我还时时回想以前的端午味儿,更想那些为我的端午忙碌的亲人。

有一年端午,大姨拎来一大塑料袋粽子。一进我家门就欢呼:丫头快来吃粽子,大姨昨晚包了一晚上,快来,快来啊。我冲过去,拿起来就吃。那年我十岁,是在新家过第二个端午。后来,我大了,大到能自己挣钱买粽子了。大姨还念念不忘地笑着说,瞧那孩子馋的。我对粽子的思念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浓烈,妈妈煮的艾草鸡蛋和大蒜,渐渐在我脑海中烙下了极深的印记。那天在电话里对妈妈唠叨,感觉不到端午的气氛,很想吃她煮的蛋。妈妈着急地将她的看家本领详详细细地告诉我,我再一笔一划地往纸上记,可是我煮出来的大蒜、蛋,吃起来总不如妈妈煮的香,越是吃越是感觉缺少了一道味。

看着超市里形形色色的粽子,望着身边渐渐被时光堆积上皱纹的亲人,对节日我总是喜忧参半。似乎每一个节日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壶茶,他们在茶水里想方设法摆放他们能给予的香料。而我,每饮一口,都思索良久。我知道,这静好的岁月是他们用手装扮起我的端午,用时间穿过我的生命。于是在每一个端午前后,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以前的端午,想父母那双为我忙碌的手,为我的端午添加甜甜暖暖的味。

又到粽子飘香时

文/一叶

端午节吃粽子是相传二千多年的习俗,尽管现代人已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口味需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可以不买粽子,不吃粽子,但是却永远无法避开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郁粽香。

裹粽子是一门技术。几张粽叶,一根细绳,可以将一把把糯米包成形状各异、香糯可口的食品,确实是真本领,一个“裹”字也把粽子的制作诠释得惟妙惟肖。可并不是所有的家庭主妇都会裹粽子,在我的印象中,当年居住的老宅乡邻里,会裹的人也没有几个。但是我外婆是裹粽子的好手,她裹出的三角粽,大小划一,软硬适中,中看中吃,邻居们颇有好评。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外婆会早早地料理好家务,然后拿出预先浸泡好的糯米、赤豆,摆开架势开始裹粽子。那时的粮食是定量供应,大人们习惯了精打细算,过日子要细水长流,即使一年难得裹一次粽子,控制的量也不会超过2斤,猪肉更是凭票供应,所以肉粽是不敢奢望的,只能是赤豆、红枣,甚至是白米粽。外婆灵巧地拈起几张粽叶,两手一掭就围成了一个漏斗状,随手放进一把米填紧填实,把粽叶翻下来左右一绕,指尖拈起一根细绳,一端咬在齿间,一端拉在手里,在粽子上连绕两圈,收紧打结,一只粽子就此完成,不一会儿二十多只粽子就整整齐齐地排在小篮里了。吃完晚饭后,外婆继续忙碌,把粽子下锅放在煤炉上煮,煮开以后还要焐。外婆说,要焐一夜,焐得透才能保证只只熟。那一晚我总是听着外婆讲屈原,说划龙舟,闻着粽子的香味进入梦乡。早上全家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轻轻地咬上一口,唇齿留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吃饺子、吃元宵、吃月饼、吃生日蛋糕的感觉。外婆则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眉目间流露出欣慰和慈爱。只有和外婆同睡一个房间的我才知道,每年的这一夜,外婆都要起床好几次,为了照看那一锅焐着的粽子。幼时的我仿佛早就明白,粽子好吃的原因就在于那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日子在粽香中穿行,我们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外婆的慈爱。终于有一次,舌尖齿间敏锐地感觉到外婆裹的粽子起了变化,不像往年那样结实。外婆遗憾地告诉我们,她已经力不从心,明年没法再裹了。牙齿掉得太多已经叼不住线头,手常发抖使不出劲来,粽子裹不结实了。大家恍然间心酸地发觉,外婆确实老了。我妈妈从年轻时就参加工作,在外奔波,不擅长家务,更不要说裹粽子了,看来我家也将划入不会裹粽子的人家了。这时候我新婚不久的妻子开口了,她在插队农村时跟农民学过裹粽子,就是裹得不太好,但是可以试试。当年端午,在外婆的指导下,妻子和我妹妹姑嫂俩同心协力,裹出的粽子同样获得了大家的赞扬,裹粽子的本领在家里得到了传承。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食品选择余地的扩大,我又领悟到,粽子的内涵并不在于是否好吃,对于裹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繁琐的劳动释放出温柔的亲情;对于吃的人而言,要适可而止,只要在品尝中感受到裹粽人的一片心意。

弟弟妹妹都结婚以后,我们的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随着子女们的长大,下一代的出生,小家庭又慢慢地在膨大。数十年过去,我和妻子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也已经当上了外公外婆。粽子还是年年要裹的,年年要吃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提高,妻子裹的粽子是又快又好,已经不是当年那样1、2斤的规模,现在一裹就是4、5斤,肉粽、豆粽、枣子粽一应俱全。裹粽子的那天,围着外婆团团转的已是我们的小外孙了,他跳上蹿下,递这送那,俨然是外婆的小助手。在他的淘气和天真中,我们由衷地感受着童年的乐趣和节日的欢愉,也怪怪地想象着我们当年围在外婆身边的奇形怪状。

像外婆当年把粽子送给街坊邻居一样,妻子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总是要多裹一点,是为了给因忙碌而没裹粽子的兄弟姐妹解馋,是为了给住在同一单元的孤身老人尝鲜,她用个人的劳累换来旁人的笑容,倒也是不折不扣地继承了我外婆的遗风,即让大家一起来分享粽子的清香。我想,在这粽子飘香之时,外婆如果真有在天之灵的话,她应该笑了。

粽子里的女人心

文/阿简

北方都市里的端午,没有江南水乡的那么热闹。那些诸如挂艾叶、赛龙舟、点雄黄、戴香包等等经典的情节,都被潦草而无奈地跳过,唯一剩下的主干,便只有吃粽子。

小时候吃的粽子,都是街坊四邻送的。几只青绿里泛着微黄的粽子,摆在小竹浅儿里端了来,送粽子的阿姨临走时,总要喜眉笑眼地交代一句:“红线是豆沙的,马莲草是小枣的。”解开上面的红线或是马莲草,把透着清香的苇叶一层一层地剥开,那一刹那间的焦灼和期盼,是一种荡漾满怀的欢喜。褪去了苇叶的粽子,莹润、光洁,四个玲珑的尖角,是那样的规整漂亮,在细瓷小碟的绵白糖里轻轻一蘸,像玉骨冰肌的女孩子落了一肩的细雪,看去娇俏可人,吃来爽滑筋道。

妹妹出嫁那年,按照老一辈的风俗,母亲这里要给亲家那边送九十九只粽子。我家里没有人会包,这九十九只粽子,便只有依靠外援。好在母亲人缘儿好,没等她出去找人,早有志愿者上门来说,赶紧把至少十几斤的糯米洗好泡上,回头她带两个包粽子的能手过来帮忙。大约是两天后的早上,她果然带了两个阿姨风风火火地来了,老姐妹三个麻利地洗手、落座,气定神闲地唠着家常,手上的苇叶和红线,蝶儿一样跳跃飞舞。一个个粽子,眨眼间从她们的手里滑进一旁的瓷盆,变戏法儿一样的轻快利落!我惊诧得半张着嘴,蹲在瓷盆旁边仔细端详:一个个粽子就像事先称好了分量一样地个头儿匀整、紧实周正、棱角分明。一个阿姨见我看得着迷,便问我:“你知道粽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角吗?”我摇头。她说:“粽子有四个角,是因为从角上咬下去,可以吃得很秀气——糯米团这东西,如果是圆滚滚的一大球,保管会黏糊糊地沾一脸。那吃相,该有多难看?”

我笑了,不知道她说的算不算“粽子四角论”的本源,但以后每次吃粽子,我都会习惯性地摸摸嘴角——果然干干净净。

端午节到了,街头巷尾卖粽子和苇叶的渐渐多起来。送女儿上学的路上,每天早上都有一个卖粽子的老人,一边慢悠悠地蹬着三轮车,一面诗朗诵一样地吆喝:“啊!买粽杂——”(当然是说“买粽子啊”,可是因为粽子的“子”和“啊”连读,听上去就变成了买粽杂。)听着他的吆喝,看着婶子阿姨们拿着苇叶三三两两地走过,我心想,粽子这东西,其实也是很有点玄妙的,它柔韧而不失棱角,看似千篇一律的外形里,总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于是便一厢情愿地觉得,一个女人无论长得美丑,也无论是豪爽还是文秀,但凡会包一手好粽子的,多半会有一颗精致的心。

亲情浓浓粽子香

文/李菁菁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我仿佛又闻到了粽子那熟悉诱人的香气。超市的粽子早早地摆到了醒目的位置,价格很贵,但我还是买了两个尝了尝,里面没有豆,米也不黏,没有闻到苇叶清新的香气,跟老妈亲手包的粽子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从超市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母亲家,去央求她老人家给我们包一锅粽子。老妈拗不过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

这天下午,老妈打来了电话,让我过去吃粽子,我歩行来了母亲家。刚一进门,一阵苇叶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坐下来开始大快朵颐,一口气连吃了三个,蜜枣甜、糯米黏、豇豆沙,真是太完美了,我连连地称赞老妈的手艺无人能比。

回到自己家,我慢慢地在心里咀嚼着粽子的香甜软糯,从幼年到中年,一直吃着妈妈的粽子度过了这么多难忘美好的时光。爱吃妈妈包的粽子,是因为粽子里沉淀着天真的童年、快乐的少年、烦恼的青春,和成家后直到现在幸福的日子;包裹着浓得化不开的母女之情。这样想着,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粽香里的华年

文/静若芸

又是一年端午,我在北方的另一个城市,想念着家乡的大枣粽子。

记忆里每到端午临近,妈妈就买来糯米和大枣,开始张罗包粽子了。前一天妈妈先把糯米泡在一只大盆里,把粽叶洗干净备用。第二天便唤来左领右舍的婶子大妈来帮忙,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谈天说地,笑声说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我们小孩子是不管这些的,只顾自己玩,只想很快就能吃上美味的粽子。等到粽子全部包完,妈妈就把粽子放进一口大锅里,把炭火烧的旺旺的,煮上好几个小时。粽香扑鼻,惹得我们心里痒痒的,总是不时地问妈妈,粽子什么时候才能熟。记忆中,总是到天擦黑的时候粽子终于煮熟了,我们也该上床了。妈妈说,明天端午,明天再吃吧。于是很不情愿地上了床,盼望着天赶快亮起来。偶尔,粽子煮好后,妈妈看着我们实在太馋嘴,也会给我们每人尝一个,说是不能多吃,怕不好消化的。于是,我们就在弥漫着的粽香里甜甜地入睡了。

吃粽子最过瘾的是高一那年端午,班上的男生带了一大包粽子来,我和燕儿都特别喜欢吃,看我俩那么喜欢吃,他竟然第二次带来给我们。我和燕儿那时吃粽子真是过足了隐。那一年的粽子里包裹的是纯纯的友情。

时光在不停地流淌,岁月改变了很多东西,包括我的饮食习惯。前几天去超市买粽子,竟然首先挑的是南方的咸肉粽。

离开亲人南下的那年,端午节我没有吃到大枣粽子。取而代之的,是先生从单位带回来的咸肉粽子。记忆里,第一次在外过端午节的粽子很难吃,于是,我第一次把思念藏在了家乡的大枣粽子里。几年后回家待产,正值端午节,婆婆教我如何包粽子,记忆中那一年的粽子真的很好吃。只可惜,慵懒所致,而且身在他乡从来没有过节的概念,竟一次也没有自己包过粽子。

又过了几年,依旧是南方的城市,临近端午节,朋友的父母从南宁带来了绿豆馅粽子,脱皮的绿豆和糯米被包裹在粽叶里,外形像一块小砖块,剥去粽叶后,颜色看着不怎么样,白里带青的样子,不过味道还不错,我似乎已经能够接受南方的咸味粽子。当然还是怀念着家乡香甜的红枣粽。

在南方的城市,只要你想吃,每天都可以吃到粽子,作为早餐点供应的一种食物,早已司空见惯。粽子的种类很多,有豆沙的、红枣的、鸡肉的、咸肉的、腊肉的……记忆中,我最喜欢买红枣的,可是每次吃完就感觉后悔,总也找不回家乡的味道。

西子是我在南方城市里最好的朋友,她对于美食养生相当有研究。到现在我还记得,每次去她那里,总是会尝到新奇美食。也是一年端午时节,她打来电话,说包好了粽子给我。心里的温暖自不必说,在那个人情淡漠的城市,有一个处处关怀你想着你的好朋友真是莫大的幸福!那是我吃到最美味的粽子,粽子里包裹着的爱意,让我从此喜欢上了南方的粽子,不管是红枣的还是咸肉的,我似乎已经不经意中接受了它们:个子小小,品种繁多的南方粽子,和家乡单一的红枣大粽子相比自然也多了一些趣味。

每年暑假回家,弟媳和妹妹在端午时包好的速冻粽子就等着我了。让我能多少弥补端午节吃不上家乡粽子的遗憾。无奈的是,粽子好吃,但我一天也只能最多吃2个,人长大了,胃口却小了。习惯了控制饮食,要顾及身材,久而久之,再好吃的东西也不敢一次吃个够了。如果是换成小时候,一餐吃3个大粽子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常常思念着家乡的一种美食:糯米红枣凉糕。因为是用粽叶包裹的,自然就有一股浓浓的粽香。小时候,每到初夏,村子大集,妈妈买一块凉糕,回家拌上白糖,凉丝丝,甜滋滋的,至今回味无穷。只可惜每次回家过了季节,爸爸总是说,已经没有卖的了。

每次想吃糯米凉糕时,我就想办法。买回糯米和红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材料放进一只碗里,上笼屉蒸熟,然后置入冰箱,第二天取出,拌上少许白糖,我自制的凉糕就完成了。尽管没有粽叶的香味,但是凉糕里藏有我难忘的童年。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看见各大超市里促销的不同品牌各种口味的粽子,我又禁不住开始想念家乡的红枣大粽子了。

苇叶的思念

文/欢喜岭知青记忆

芦苇叶是一种普通的叶子,

叶子窄而长,

叶片长线形披针形,

叶柄蜷缩成筒状,

酷似一把镰刀。

我知青的地方,

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

盛夏时节,

苇叶青青葱葱,

片片挺立,

组成了难得一见的苇叶林。

在我的记忆中,

我当苇塘管理员时,

常在苇叶林中穿梭往来,

与它擦肩而过。

久而久之,

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天工作时走进苇荡,

把苇叶编成帽子遮挡烈曰。

你们还记得吗?

夜晚我们在一起吹牛时?

你想起端午节,

你说***妈包的粽子,

比蜜枣还甜,

你说你娘包的粽子,

是新鲜苇叶包的粽子,

味道又美又清甜!

欢喜岭的芦苇叶,

是我梦里的水乡,

是我思念情感聚集的港湾。

相同的岁月,

她依然葱绿,

依然平凡。

她是陪伴我一生的朋友,

是他知道世间,

有一个傻傻的我,

他知道我在痴痴的想念着她,

思念着他。

最是故乡粽子香

文/游黄河

又到了五月,好像年刚刚过完,就迎来了端午节。

一进超市,就看到大堆小堆的粽子,小山一样放在台子上,那绿色的粽叶,还有那棕色的细绳子,跟家乡的粽子没有两样。离端午节还有十多天,我买了几个粽子,回家煮了吃,可是那味道却远没有家乡的粽子好吃。

每年这个时候,家乡屋子前后有很多的粽叶,母亲总是去屋对面的大山里采摘。那里的粽叶又长又大,还很厚实,特别是做成的粽子,香味十足。摘来的粽叶要放进水里泡上三五天,然后摘下苎麻去了皮,搓成细细的麻绳。母亲包粽子总是在屋门前那棵槐树下,隔壁的几个妇女也赶了过来,大家一起包起粽子来。

母亲提了一个水桶,水桶里装了糯米、红豆、花生、绿豆、红枣等,那些东西都是家里地里的,母亲把水沥干,用一个小勺子,一勺子一勺子地把桶里的米舀到卷成小筒的粽叶里,然后拿起了一根筷子,慢慢地把米插紧。

那根系在椅子靠背的麻绳上,已经有了几个粽子,每包好了一个粽子,那根麻绳上,好像又多了一个绿色的玛瑙。母亲包粽子的时候,手法很娴熟,随便把粽叶一折,那粽叶就紧紧地扒在米上了,那些粽叶又是那样有韧性,被折过的地方,一点痕迹都没有。要是家里有腊肉就更好了,可以做成腊肉粽子。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家里连糯米都没有。快到端午节,母亲中午出去了,下午都没有回家,晚上的时候她提了一个灰色的布袋子回来了,说出去借了几斤糯米,年小节大,就是家里再没有东西,这端午节粽子还是要吃的。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去了最不喜欢她的大姑家,在大姑家里,她低三下四地求着大姑,她是一个从不轻易求人的人,可是想到家里那个端午节,她一生就是那一次,求了大姑。为了这个家,为了家里的孩子,母亲能忍。

母亲会包各种形状的粽子。我后来跟母亲说,要是她包粽子卖,一定能赚很多的钱。可是母亲说,乡下,很多事情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比如这粽子。

家里做了粽子,总要送一些给亲戚朋友。住在城里的大伯,端午的时候,总要回家一趟,说是来看看家里人,其实他说,从母亲这里拿回去的粽子,一家人都喜欢吃。

母亲把粽子煮好了,就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这一堆是给谁的,那一堆是给谁的,都分开放好。用粽叶包成的粽子,很是奇怪,就是放上十天半月,天气很热,它也不馊。这大概就是粽叶的神气功能吧。

村子里,端午来了,家家都做粽子。一片粽香飘荡在整个乡村,不过家家户户的粽子又不完全相同。隔壁王奶奶喜欢做大粽子,粽子里的用料很多,简直就是一个小包子,我最喜欢吃。刘奶奶家里的粽子最小了,一口可以吃两三个,不过也很好吃,她家在粽子里放上冰糖还有果仁,薄薄的一层糯米包裹着那些馅,吃在口里,感觉倒是那些果仁和冰糖是主食,而糯米是辅料。还有住在村子最头上的夏奶奶家里的粽子,她家里的粽子最奢侈,把腊肠子切到很小,放到糯米里,还有萝卜丁,小大蒜,吃上一口,美味极了。

煮好了的粽子,都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有人串门,就提起一串粽子,割两三个塞到他们手里。不过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谁家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想吃什么样的粽子,只管到那家去,管你吃饱。

粽子要吃半个多月,小端午过了,还有大端午。吃粽子的时候,还有那些绿色的咸鸭蛋,那些艾草和雄黄,倒好像是端午吃粽子的一种点缀,给端午节以热闹的氛围。

端午粽子香

文/于佳琪

离开故乡已经多年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仍然清晰的挂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河流,故乡的炊烟,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的情感。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喜欢过端午节了,因为在端午节里,可以吃到母亲为我们亲手包好的粽子,母亲包的粽子不仅外表上美观好看,更主要的是清香四溢的粽子里,丰富了我们美好的童年。

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把挑好的芦苇叶放在水中浸泡,待有了韧劲之后,旋成漏斗状,然后装入已经泡好的糯米,折叠,扎上一根麻绳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煮好的粽子,清香四溢,是我孩童时代垂涎的美味。那时,粽子大约有3种:一种是用纯糯米包成的白粽子,蒸熟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子,糯米中加入了小枣;第三种是豆沙粽子。农村的粽子则大多是以黄黏米代替糯米,加红枣。蒸熟之后,黄澄澄的黏米中镶嵌着红艳艳的枣儿,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现在的粽子依然多用芦苇叶或竹叶包裹糯米,但花色种类丰富了许多,有肉粽、水晶粽、莲蓉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形状也各不相同,有三菱粽、方形粽、枕头粽等,并已登堂入室成为馈赠礼品。

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查阅资料,关于粽子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初中时才了解,五月节的粽子,岂止是寻常的民间小吃,它还是为了纪念名传千古的楚国士大夫屈原。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更有高尚的政治理想。当时,楚怀王身边尽是阿谀奉承误国之臣,但屈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他以《离骚》倾吐心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胸怀坦荡,不向恶势力低头,在《九章》中自白:“苟于新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每年的端午节,品尝粽子之余,我都会产生无穷的遐想,想起那个峨冠博带,桀骜不驯的身影。

于是,喜欢上了粽子,喜欢它那种清冷静谧的悠远,喜欢它那种暗香浮动的温情,喜欢它那种宠辱不惊的豁达。“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穿越了千年时光的粽子,今日香味依旧。

一枚角粽思黄粱

文/李丹崖

两片苇叶,一把稻米,两勺白糖,一颗枣,绿、白、红,如此包裹在一起,成三角状,就是粽子了。

我小时候,总在想一个问题,若是把做粽子所需的全部原料放在锅里一起蒸煮,然后挖出来这样的“米饭”吃,势必要比粽子美味。15岁那年,母亲为了打消我这份好奇,把所有制作粽子的原材料“坦白”地煮了一次,趣味全无,香味也远不如包起来的粽子浓烈。看来,不光是人需要矜持,粽子也需要。

我一直觉得,粽子是继饺子之外最有中国风情的吃食。你想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包做甜美的粽子,浓情蜜意的生活也被包进去,其间,凝结着多少美好的寄托和祝愿。

小时候,最希望吃的就是粽子,无奈,那时候的父母总是很忙,遇见有走村串巷卖粽子的人,3毛钱一枚,话到嘴边,唾液也到了嘴边,我却又硬生生地吞咽了下去,毕竟,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母农活又忙,哪里顾得上小孩子的馋心思?

总算度过了拘谨的少年时光,家境也逐渐好起来,有一年端午,母亲特意从集市上买回来糯米、红枣,还从村口的芦苇荡里摘了不少苇叶回来,那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端午节,全家人一起围坐在桌前包着粽子,尽管我包得歪歪扭扭,却丝毫不影响粽子的香。

后来,在南方上了大学,见识了南方的肉粽,却总也吃不到其中的香。在我看来,粽子是种难得的甜品,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甜”,怎可以轻易就换成了“咸”?不可否认,我打心眼里还是不愿意失去这份“甜蜜”的,或者说,我一直对所有的“甜”都保持一种近乎疯狂的渴求。这种感觉,或许关乎我的成长经历,或许关乎心理学的某个概念。

一把粽叶清爽无比,一把糯米黏腻无比,一颗枣子包裹其间,这样的清爽和黏腻就被点缀得香味四溢了。我总向往这样的情景:我和父母、妻、女儿一起,在静寂的五月,包好了一笼粽子,锅上盈盈地冒着蒸汽,母亲在打扫卫生,父亲在看他的书,妻子在厨房里张罗着,孩子在电视机前看着动画片,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比灌了蜜都甜。

有粽子的端午是快乐的,有甜蜜的人生是幸福的。对于甜美生活,我始终抱有一种近乎“赶考”的心态,我就是那个在客栈里“一枕黄粱”的秀才,但愿梦醒了,饭菜已上桌,桌上从不缺少我爱的“甜品”。

母亲裹的“状元粽”

文/徐学平

又是一年端午至,小城的大街小巷里弥漫着浓浓的粽香。母亲又像往年一样去超市买回了速冻的粽子,于是我便央着母亲让她再亲手给我裹一次粽子,然而,母亲只是讪讪地笑了笑,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母亲不会裹粽子,在邻里乡亲中,那早就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儿时的乡村,每到农历五月家家户户便忙着采箬叶裹粽子,而此时的母亲就会显出几分不安来。母亲不善言语,她总会默默地划着小船到野地里去采回大捆的艾叶和菖蒲,回家后分成小束再用红丝线系上,然后挨家挨户地给村民们送过去。虽说母亲不会裹粽子,但她在村里的人缘极好,因此乡邻们赠送的粽子也就足够一家人享用的了。

其实,母亲是裹过一次粽子的,不过也就仅仅那么一次而已,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罢了。记得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年,不知道母亲从哪儿听说考生只要吃了母亲亲手裹的粽子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高中“状元”。

在我临考前夕,母亲便开始着手学着裹起了粽子,但一切进行得并不顺利,不是用力过猛箬叶被扯破了,就是没有裹紧,漏馅儿了。经过几番折腾,母亲的“状元粽”总算是出锅了:个大且不说,通体就没有规则,上面还缠满线儿……我被母亲裹的粽子的怪模样给逗乐了,于是就调皮地囔着要剥开尝尝,可母亲说啥也不让,她再三嘱咐我一定得随身带上,考试前吃才灵验。

记得那次我是在高考进行到了最后一天时才突然想起母亲的粽子的。当我费力地扯去上面密匝的丝线、剥开严实的箬叶时,那一刻,我惊呆了。粽子中除了主料糯米外,还有咸肉、火腿、蜜枣、桂圆、杏仁、松子……我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在闭塞的小村庄里凑齐那么多的食材的,我更不敢想象母亲为此又该是付出了多少的努力。然而就在我准备尝上一口时,只感到有一股异味扑鼻而来,因为天气太热,粽子早已经馊了。

或许是没有吃上母亲裹的“状元粽”的缘故吧,“状元”自然是中不了了,但那一年我还是考入了一所普通的专科院校。如今转眼多年过去了,时下自己想吃什么口味的粽子随时都能买到,然而最让我感到遗憾的还是我至今还不知道母亲当年裹的粽子究竟是个什么滋味,但我确信,那味道一定是天下最美的。

粽子情

文/施泽会

我时常想起故乡流传的端午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粽子煮,划龙船,祭屈原,好辛苦,锣鼓响,划桨忙,数一数,抢鸭子,唱歌谣,莫落伍……”。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民间文化的传统节日,这些民间文化就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千百年来,延续了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形成了民间非常优秀,非常经典,非常精彩的中国民间文化现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

小时候的端午节是热闹的。端午节前夕,村庄各家各户提前准备包粽子的物料,糯米,粽叶等,粽叶有的是竹叶的,有的是芦苇叶的,有的是专门的粽叶,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一张张粽叶洗净晾晒,到了端午节前一天,会包粽子的村民就手忙脚乱,不会包粽子的村民也开始学习训练。故乡的粽子种类繁多,有白粽子,有咸粽子,最多的还是白粽子。广东这边的粽子种类更多,有肉馅粽子,有白粽子,有多种颜色的粽子等。肉馅粽子基本是腊肉做的,里面还要包上绿豆,花生,红豆,鸡蛋黄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白粽子,因为白粽子有一股股清香的味道,放上一点白糖,吃起来香而不腻,脍炙人口。每一年端午节,我们公司都要给员工发粽子,让员工有家乡的感觉,有家乡的味道,让员工在公司不至于感到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浓浓的粽香情,家乡情,亲人情谊。

现在物质丰富,各大超市的粽子琳琅满目。不需要自己动手包粽子,商家早就给你包好了粽子,一包包,一盒盒,一箱箱的粽子,包装非常精美,让你享受现成的福气。我的父亲最喜欢吃粽子,仿佛他一辈子都没有把粽子吃够一样,每一年端午节到来,母亲都要吩咐父亲多买一些粽子,让父亲把粽子吃够,免得之后说闲话闹意见。

据说故乡进行了划龙舟比赛。去年已经进行了一届,今年还要继续进行划龙舟比赛。规模比去年的划龙舟比赛还要大。各个参赛队伍正在抓紧时间训练,是骡子是马到时候拉出来溜溜,就知道哪个队伍能够取胜。划龙舟的当天,两岸人山人海,敲锣打鼓,群情激昂,呼喊声,欢笑声,呐喊声,痛哭声,此起彼伏。涪江水面一片欢腾,水上摩托艇,人工表演,水柱冲天,非常壮观,非常震撼。带孩子的,照顾老人的,中青年人,少女少男,扶老携幼,顶着烈日或者沐浴雨水,都必须看完比赛才算过瘾,否则会感到遗憾,因为要时隔一年才能重现精彩的划龙舟比赛。

我在部队服役的时候,部队也少不了吃粽子。战士们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粽香情,思乡情谊非常浓厚。连队后勤购买了糯米,粽叶,战士们自己动手包粽子。但是有的战士包粽子的技术不成熟,在炊事班煮粽子的时候,往往一些散架的粽子,这样就浪费了。连长说,这个包粽子的手艺,我们也要学会,就像我们使用枪支一样,会用枪,瞄准射击,弹不虚发。话虽这么说,包粽子的工艺技术,有的战士还是不够成熟,至今想起那些场面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难能可贵。

我觉得故乡的端午儿歌应该改一改了。“五月五,是端午,粽子数,划龙舟,唱大戏,打锣鼓,新时代,奔小康,致富路,中国梦,获得感,民幸福……”

粽香情,连接着祖国的山山水水,连接着中国的每一个老百姓的情怀。连接着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的情怀,人民大众的生活好起来了。我仿佛听见大家在喊,吃粽子了,吃粽子了……粽子飘香,端午节文化丰富多彩。

端午节,粽飘香

文/快乐天使的梦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领之际,孩子们活蹦乱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大人们也开始忙乎着准备包粽子的佐料。

小的时候,对于吃粽子只是一种奢望,一来那个时候没有充足的粮食;二来那时会包粽子的满村也没有几个。自我记事到十四五岁完全懂事,也没有吃过几次粽子。到了我十五岁以后,吃的粽子歪与好在,每年都在端午节吃一次粽子。

在过去吃粽子,没有一颗软大米;只有大软米。说了软大米和大软米也许好多人分不清,就连我自己以前在农村期间,因为见的软大米很少。现在我细细解释一下这两种米的区别:软大米就是用稻子碾的米,稻子又分为软硬两种,这个也许好多人都懂;而大软米则是用“糜子”碾的米,这糜子也像稻子一样,分为软硬两种。一般农人不种些软糜子,因为人们觉得种软糜子产量太低,种软糜子不划算。糜子碾下的米金黄金黄,吃起来香甜爽口,盛世美味;但是要是包粽子光用大软米包的粽子,总觉得没有软大米所包的粽子光滑爽口,再加上人们总觉得买来的白花花的软大米包的粽子一定很好吃。当然这是孩子们嘴里念叨的,大人们总是说“还是我们自种自产的软糜子碾的米黄阁搓搓(方言,表示特别黄的意思)的,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要说农村人过去吃粽子,那才有趣。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包粽子的缘故,也是由于好多人舍不得买包粽子的粽叶,所以有的人想吃粽子,就在锅上放上锅屉,铺上笼布,然后撒一层金黄色的大软米,撒一层洗干净的枣;有的为了简单,就把大软米和枣放在一个小盆子里,用快火蒸熟,凉冷以后,美餐一顿;有的人买来了粽叶,但是不会包,又不好意思请人,所以他们就铺一层粽叶,然后一层大软米,一层枣的蒸熟,然后挖在一个小盆子里,晾冷美餐一顿。

在过去的时光里,由于人们吃的少的缘故吧!会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记事以来,只要是村里人包粽子,经常叫我的妈妈去包粽子;到了我十五六岁的一个端午节,妈妈在家里包粽子,我们姐妹几个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篓草(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叶子类似粽叶,窄而短小),回家以后,把植物的茎喂了羊,叶子留下,在妈妈包粽子的不远处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枣,妈妈的手动一下,我们姐妹们跟着妈妈动一下;三番五次的重复,终于我的第一个成功了,但是姐姐妹妹怎么也弄不成功,后来她俩索性放弃了,再也不学了。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包粽子,一次妈妈包过时间长,一时难以把握哪个巧道,我还指点妈妈。

自从我学会包粽子,也重复了妈妈跑遍全村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来临,我可是忙人了,东家门里进,西家门里出的忙乎着。

记得在我十八岁的那一年,我去姐姐家里做客,走到姐姐家半道上,开始包粽子,从中午的十一点开始,一直包到下午五点;在三婶(姐姐的三妈)家安营扎寨,张家三升米,李家二升米,大家都是姐姐的婶婶和妯娌,从中午到下午一共包了一斗八升米的粽子,还不算枣,那么多的米的粽子,枣基本占粽子的百分之三的空隙吧!可想而知包了有多少个粽子啊!那么多的粽子,只有姐姐的一个嫂嫂给我打下手,别的人就在一边说笑话,开玩笑。那一次包粽子,让我刻苦铭心的记忆犹新。三婶是得了癌症晚期的患者,她对吃粽子兴趣最大,但是她又不敢吃大软米粽子,而且不敢放入红枣;所以三婶给她自己泡了二升酒谷米(用谷子碾的米,也属于软性的。),当三婶看到我包好的一个个粽子,口里咽着口水,仿佛已经吃到自己嘴里。三婶吃了那一次粽子三个月以后去世了,我一想到三婶看我包粽子的眼神,以及她哪渴望的贪恋口水,心里真不是滋味。

不会包粽子当然是比我们大多的婶婶阿姨们,自从我结婚以后,村里同龄的媳妇们陆续进门,村里会包粽子的人也多了,但是每到五月端午来临之时,还是摆脱不了一些不会包粽子的邀请。

而今人们都吃的是软大米粽子,就是从农村拿来一些大软米,人们也会如获珍宝,舍不得多搅如,搅一小部分,偶尔在粽子中撒几粒金黄色的大软米,也是一种稀罕。

如今每当和邻居们坐在一起包粽子,总是免不了和邻居们讲讲过去的故事。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十几年前,邻村的一位二十几岁的妇女,由于常年舍不得包的吃粽子,那一年她早早准备好包粽子的佐料,二升大软米,一升左右大枣,二斤粽叶。把米泡好以后,请村里的一妇女包粽子,母子几个沉浸即将吃粽子的喜悦之中,孩子们活奔乱跳到处宣扬自己家在包粽子,母亲声称今日能美餐一顿粽子了。请来的包粽子妇女给她把粽子包好,并且放到锅里面,给她交代了如何煮粽子。包粽子的走了,这一妇女烧火煮粽子,她不懂火候,在上面压的东西过轻,快火煮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二升米的粽子成为一锅糨子,急的这妇女坐在地下大声啼哭。从此以后,这煮粽子也是一种教训,开始要慢火煮,并且在上面压上较重的石块或者水盆,这也是一种巧道吧!

我做粽子的基本渠道是。头一天把米掏一遍,然后倒水泡上,这泡米的过程一般是一天两夜,中途换水两次。包粽子一般是下午的两点左右,包好粽子正好到做下午饭时候。把粽子整整齐齐放入锅内,放的时候棱角压好,这样煮出的粽子不易变形,然后在上面压上一块菜石。生火一边煮粽子,一边做饭,饭做好了,粽子慢火蒙的差不多了,为了让粽子煮出好看,所以把慢火蒙一个多小时以后的大菜石拿出,放一小盆水,为的是比刚才轻一些,快火再煮几个小时以后,天气黑了,粽子煮差不多了,孩子们闻到香味,早已垂涎三尺了,叫着喊着妈妈,问能不能吃了,挖出一些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吃粽子,锅里面的还是不往出挖,因为粽子再蒙一夜,粽子既酥软,又爽口。我这人做别的做不好,煮粽子从来没有煮破过,也没有煮的把粽子之形状变形过。

自从住到县城以后,每年端午节包的粽子包的不少,自己一家人吃,捎回老家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也吃。年年如此,但是吃的人越来越少,让人不免有点心酸;开始是四位老人吃,后来公公去世,对于捎粽子总是一视同仁,不分爸爸妈妈两个人,婆婆一个人之多少,总是捎同样多,为此邻居经常提醒我“你爸爸妈妈两个人多捎一点,你婆婆一个人吃得少,少捎一些嘛。”我总是说“一样的老人,一样对待吧!”而今年的端午节,捎粽子只有爸爸一个人吃了,妈妈去弟弟家带孙子,婆婆去世了,就是想给吃,她们也吃不上了,不免有点心酸。

回忆中的包粽子很有趣;回忆中的往年吃粽子时,老家等待捎回的粽子香味飘溢两边,而今只有爸爸一个人吃到我亲手包的粽子,却快乐不起来了。

端午的味道

文/潘玉毅

院子里的枇杷熟了,被母亲摘了放在阴凉处,只等我回家去吃。

家里的枇杷树开始结果已经有许多年了,但是往年在枇杷就要成熟的时候,鸟雀、虫儿都会纷纷自四面八方聚拢了来,赶在我们前面爬上枝头尝鲜。不知今年缘何例外。

我从刀笼里拣了一串,摘下,去皮,吞肉,去核,发现虽不十分地甜,但味道甚好,颇有几分清爽可口。

蚕老枇杷黄,桃青榴花红,篱笆上的黄瓜、屋檐下的李子也在排队等待着成熟。院子里草色青青,所有的物候都指向了同一层意思,那就是端午近了。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乃医家之草。如果按照旧时的习俗,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门前应该挂满了菖蒲和艾草,或者将之捆扎成一束,系在阁楼的门框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在民间,艾草和菖蒲都有驱邪的功效,可以助人趋利避害,它们代表了老百姓最朴素的向好的愿望。

在中国,大多数的传统节日都与吃有关。立夏吃蛋,夏至吃艾饺,端午则离不开粽子。端午的粽子有许多种,豆沙粽、肉粽、蛋黄粽,依照不同人的喜好可以做成不同的口味。有时甚至可以任意组装,比如蛋黄肉粽。粽子不仅吃的时候有味道,包的时候也很有味道,在我们这里,包粽子有时用箬叶,有时用箬壳,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特别好闻。其实,在以前,这些东西都很寻常,但近年来种植的人少了,就显得有些稀缺。于是,自家没有种植的人便会赶在端午到来之前问邻居讨要一些,一般是不会遭到拒绝的。

待材料准备齐全了,就该进入包粽子的程序了。包粽子是一个技术活,尤其是收口的时候,若是技术不到位,就有可能捆不结实,像是一个傻子豁开了嘴,直冲人乐,用我们这边的乡间俚语来说,就是“仿佛嘴巴漏了,堵也堵不住”,需要老师傅来治一治。粽子上锅蒸熟,喜欢吃的或是不喜欢吃的,都会多多少少会吃上些许,仿佛“端午吃粽子”不只是一个动作,还是一种仪式。

除了粽子,端午前后,在慈溪,还有一味十分特别的水果——杨梅。民谚曰:“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端午到了,山里的杨梅也可以尝鲜了,虽然还有点酸,但这酸正是甜的开始。于是乎,浪迹天涯的游子回来了,来寻其本味,五湖四海的客人也来了,来尝其滋味——端午的味道就在这样的回忆和尝试中变得愈发绵长。

最爱端午三美味:粽子、盐蛋、艾叶粑粑

文/袁丽霞

湖南的端午要多热闹有多热闹,除了赛龙舟外,端午的美食也热闹得很——连三岁小孩都能数出七八样端午美食,比如粽子、盐蛋、皮蛋、大蒜子烧肉、水煮鳝鱼、红苋菜……众多端午美食,热腾腾香喷喷摆满端午每家的大餐桌,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盐蛋、艾叶粑粑这三样最具端午味道的食物。

端午粽子飘香

粽子满溢湖南人追求的端午时节家的味道。

有人爱在粽子里放腊肉,有人则在粽子中把豆呀枣呀花生栗子呀,杂七杂八放上一大堆,我们全家人最爱的却是黄澄澄最简单的碱水粽。母亲、外婆、奶奶包的粽子,我觉得最好吃,因为粽香里渗出故乡的家的味道,只有远离故乡的人,才能吃出那独有的深情来。

我们家,端午节的准备工作就是从包粽子开始的。快到端午时节,母亲会约上三两邻居好友上家一起包粽子。翠绿色的粽叶一片或两片在大人们手里轻巧地转成漏斗状,插入一根筷子,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塞紧,捆扎,好像很容易。我也学着拿起粽叶,一阵手忙脚乱,却裹了这里露出那里,而大人们在说说笑笑中,面前的粽子早已结成长长的一串。

煮粽子最让人等得心焦,一般要等到第二天清早起床,桌上才能摆好妈妈熬煮了一夜的粽子。迫不及待剥开粽叶,露出金黄金黄的粽子,蘸上白糖,送入嘴里,甜甜软软,满口清香。

近年来的端午节,母亲都会托人带来她包的碱水粽,儿时的场景此时会一一再现,随着自己年岁增长,那些与端午粽子的记忆会愈发清晰起来。

时光让一枚蛋变咸

端午吃盐蛋,是湖南人过端午的重要食俗之一。

端午的时光会让咸味的盐,透过青色鸭蛋壳渗入蛋白,让蛋黄冒出油光。一般来说,在湖南人的家里,在端午前一个月,不少人家便开始准备做盐蛋了。

今年端午前的两个月,我对来自乡下的一筐鸭蛋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朋友发来一段做盐蛋的视频。此前没有亲手做过盐蛋的我,发现要做出好盐蛋,需准备两样重要材料:白酒和盐,此外另加上卫生纸和保鲜膜。鸭蛋经清水洗净晾干,白酒里洗个澡,然后放进盐里滚几滚,粘满盐粒后,需用卫生纸包裹。再入白酒消毒杀菌,趁着酒液未干,再滚一道盐。经过这样层层酒洗盐覆,最后包保鲜膜,全部装入大塑料袋密封好,放置通风阴凉处。我分别在十天、三十天、四十天时试吃过这些盐蛋,发现时间越长,蛋黄越沙。

只不过盐蛋放置的时间长了,蛋白咸度会增加。

此时,我取出盐蛋黄和其他食材同炒。蛋黄和玉米、茄子、丝瓜、苦瓜都可搭配。我最初试验的是丝瓜炒蛋黄。盐蛋煮熟,取出蛋黄碾碎,丝瓜切条备用。油热时,翻炒蛋黄,炒香后,加少许水煮开,放丝瓜继续翻炒,直到蛋黄粒和丝瓜全都相融。出锅时,滴几滴生抽,加不加盐,试完味再定。丝瓜炒咸蛋黄,如在最好的年华里青年男女的相遇,蛋黄的沙、丝瓜的鲜滑都达到极致,特别下饭。蛋黄做了菜,蛋白也不能浪费。把蛋白切成碎末,最好拌白米稀饭。或者用蛋白来炒青椒,都能很好地稀释蛋白的盐分。

忘不了端午艾叶粑粑

端午前几天,菜市场摆满了艾草和菖蒲,主妇们买菜时带回两把,大门口插上一把,窗台上插一把,驱蚊辟邪。

艾叶除了香气好闻,药用价值也不可低估,散寒、止咳、抗过敏。嫩艾叶还能做艾叶粑粑。端午做艾叶粑粑,这是我们家乡在端午节保留的美食习惯,在我们家乡,端午时节的艾叶粑粑比粽子还受欢迎。

这个端午,我为家人正在做艾叶粑粑,我也希望未来我的女儿也会做艾叶粑粑,而女儿的女儿也能继续做艾叶粑粑——端午的饮食文化就这样一代一代相传。

谈端午节吃粽子

文/夜航

粽子是从超市买的,刚从超市的冰箱里取出来,硬邦邦的。买回家搁笼篦上蒸熟了,剥开墨绿色的艾叶,透过缕缕乳白色的热汽,就看见白白的糯米团,夹裹着几颗红红的蜜枣。吃起来香美无比。

五月五。端阳节,是一个并不多起眼的小节日,而民间大多数人家都牢牢记着这个日子,凡是有条件的人家,都要亲手做一些粽子,过一过端午节。把糯米。红糖。蜜枣用艾叶包个鸭蛋大的四角形,然后用细细的丝棉线扎紧,一个粽子就做成了。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屈原是个诗人,著诗章【天问】【九歌】【离骚】等,流传至今。他是当时楚国的三闾大夫,忠君爱民,主张抗击贪虐。强暴的秦国。楚王昏庸,心胸狭窄,偏听偏信,更有妇人妖邪,颠倒放浪,弱子无知,沉溺于财色女人,再有奸臣当道,欺骗妇孺,迷惑圣心,蛊惑朝众。屈原倍遭陷害。打击。他像一只铩羽的鹰,踌躇满志,满腔热忱。他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反倍遭伤害。摧残。他峨冠博带,放声高歌,问天。问地。问日月;辈国。悲家。悲志士。他一腔热血,奔走于三楚大地上,访疾问苦,无数次向楚王进言,游说朝臣,名士……最后,在恶势力的威逼下,走投无路,就在端午节那天忧愤地投汨罗江而死。

那天,江边来了许多老百姓,那都是爱戴屈大夫的平民百姓和一些正直的官员。他们感戴屈大夫的博爱。真诚的道德品行,缅怀屈大夫爱民如子的为官作风。为表达他们的感情,纷纷把粽子等食物抛到江里。以后,屈原的故事流传下来,老百姓为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屈大夫立在高高的云端,佑护着他心爱的子民百姓,繁衍后代,一步一步从

涡流艰难中走出来,有了现代都市的文明,现代村庄的进步。几千年过去了,屈原已被作为历史上一个正面人物,一个忠臣,一个传奇,让人纪念。今天,端五节老百姓吃粽子,不乏一些时尚的因素,同时,也有一些追怀的心愿。我们都希望,现实社会中,屈原这样的人物多一些。我们都希望遇上一个明智。善良的上级或竞争对手,之间有一个人道的公平公正的科学文明的环境秩序和事业法则。在乡下,人们更需要一个解民意,知民心公仆似的好干部,一个心地坦荡。不贪不虐的好村官。芸芸众生中,好有一些英雄主义者,他们要驾驭世界,掌控权力,统治财富,结果哪,他们成了世界的败类,权力的垃圾,财富的仆役。城市离庙宇很远,佛心就在民中。百姓之中亦有一种心愿一股凝聚力,当强暴压顶的时候,他门即保持一种沉默和淡然;当强暴被消灭,他们即表示一种热情和祝愿。

屈原去了。他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他失败了。或许,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先会在黑暗之中多摸索一段时间,会多承受一些苦难,可是,屈大夫的精神已经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后人们的心里。他的品德,他的精神永远被人们所敬慕,所向往。

屈原性情飘逸。潇洒,为人纯真善良。平生好乐。好诗,追求一种神仙般的干净与真实的境界,有竹子般刚直不阿的品性,疾恶如仇,纤尘不染。是一个世人敬慕的大贤人,真君子。端午节。忆屈原。只是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有越来越多的人有屈原大夫那样的品性和境界。

五月粽子又飘香

文/绍平的围炉夜话

端午,还没来得及做准备,它就已飘然而至。日子,已经来不及感叹,就如水般流走。匆匆中,只有记忆却越来越清晰,韵味悠长起来。(老了吧,梁启超先生说:老年人常思过往)。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头一天总下雨,大人就不去田里干活,乐的一天在家里包粽子,一家人挤在厨房里,说笑着,不耽误手里的活。

粽子叶包前在开水里煮好,粘米在五六天前就已经泡上,包前用开水掬一下,这样煮熟的粽子才更粘。

我不会包,包一个,无棱无角,只好包上,又解开,再包,再解。直到闹够为止。母亲不制止,反复教,不急不躁,不会也无所谓。现在才明白:只要做就好,本领是在玩中学会的。快乐的还在初四晚上。

吃过晚饭,母亲把包好的粽子码在锅里,快满一锅了,上面放上洗好的鸡蛋,鸭蛋,鹅蛋,有咸的,有淡的。火生起来,火苗呼呼的向外窜,只有煮粽子时才烧木柴。过很长时间,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屋子里蒸腾着热气,粽子的香气一点点飘了出来。渐渐的粽子的清香越来越浓。

屋子里很热,一家人都到院子里。雨后的夏夜格外清凉。大人谈论着自己的庄稼,我们姐弟几个坐不住,轮流跑到屋子里去看,好像谁看一眼,粽子就熟了,谁闻一下,粽子就吃到嘴了。夜很深了,不知什么时候,都回屋里困着了。

粽子在锅里煮了一夜。

早上睁开眼,赶紧下地,去看粽子。母亲已经把粽子和煮熟的蛋都捞了出来。告诉我们:每人几个鸡蛋,几个鸭蛋,几个咸的,几个淡的(那时候,每个家里大都有五六个孩子,家里条件不好,平时很少吃到蛋类,是为公平起见,是怕孩子打架,总之,家家这样)。于是,每个孩子都有了一份。装在衣兜里,沉甸甸的坠着,好像四个月来的期盼,快乐都装在衣兜里,用手捂着,生怕它溜走。

早饭就是粽子。剥开粽叶,金黄的米,颜色就逗人食欲,粘上红糖,又香又甜。我们吃不了多少,早饱了。快乐在等待的过程中,那份香甜迤逦走来,四个月了,还会漫延整个五月。

一年一年,香气流溢在期盼的日子里。我们还不懂什么亲情,尊让,知足长乐,幸福,回报,感恩这些情感,要用文字表达,要用语言表达。我们就那样简单的去做,去活,去快乐。简单并快乐着,简单并幸福着。

儿子总记不住,五月节就是端午节,总是问:“妈妈,吃粽子的节日是哪个节日?”我先是愕然,后来终于明白:我不包粽子,他没体会过包粽子的快乐,他没闻过粽子在锅里弥漫出的香气,他不知道等待幸福那一过程的甜蜜,他更不知道在艰难的日子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美好。我不能苛求什么。

五月粽子又飘香,那虽贫穷却无比幸福的端午却一年年生动起来,味道如陈年老酒,醇厚绵长。

记忆中的粽子

文/汪金山

快到端午节了,不由又想起小时吃粽子的情景。

我家祖辈以农为生,没钱买糯米包粽子。解放前,村里只有地主富农才包粽子吃。那时粽子是身份的象征。解放后,我家分到土地和房屋,生活改善了。1952考入保定二中,阴历五月初的一个星期天回家,母亲从锅里端出一个饭碗,里面有粽子,我好奇地问哪来的?母亲说在保定城隍庙街卖布的汪义给他们家捎回二斤糯米,给了咱家一些。母亲到村西河边撇了些苇叶,包了枣儿粽子。母亲说今年全家算是过了个有粽子吃的端午节。又说,你爸要是还活着多好,到死都没吃上个粽子……

后来每年过端午节,我都会想起上中学时吃粽子的这档事。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每到端午节,南方北方的各地粽子口味不同,各种各样馅料的粽子应有尽有。枣馅、豆沙馅、肉馅、猪肉加栗子馅,甚至还有鱼翅、干贝、鲍鱼馅的,据说还有没馅的粽子。林林总总,想吃啥馅都有。平时也常见卖粽子的,早年稀罕的粽子已成大众食品。

端午拾遗

文/玩偶

大多与民俗节令有关的事,和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按时下流行的说法,舌尖上的记忆。

讲究一点的人家,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泡粽叶,泡糯米。粽叶以竹林里当年新发的笋壳为最佳,包出的粽子表面微黄,透着淡淡竹香,笋壳捡回家后稍作整理,收拾成长短、宽窄差不多大小的形状,摊平对折按一定数量叠起来,用撕下来的笋壳边料扎起,一叠一叠整齐码放锅中急火猛煮半小时,捞出、反复淘洗、浸泡清水中待用。米必须选用纯净的糯米,不可混杂其他品种,以免造成香糯中出现生硬的牙感,淘尽米中混杂的砂石,换水浸泡二至三日,需要随时观察,以免温度等原因造成糯米出现发酸的状况,待米粒泡至松软发胀,用手指头搓揉,内外皆成粉状尚可,包粽子是件技术活,但也是件体力活,扎的不紧,煮出来的粽子就会出现不那么香糯、弹牙的效果。老练手巧的人包出的粽子大小均匀,棱角分明。端午的粽子和鸡蛋绝对是标配,在加上必不可少的煮大蒜点缀,小孩睁开眼就能看见,接下来就是上学途中断断续续丢弃的粽子叶,路标一样醒目。

端午节这一天,可以说是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几本围绕着驱邪避毒这一主题。

清早起来要上山踏百草,沾露水,据说可避虫毒,去邪气。最热闹的还是清早买药草的市场,艾草、菖蒲等山上采下的药草堆积如山,满街的人挑挑拣拣,热闹非凡,一过正午,满街丢弃的都是,再也无人经管问津。懂行的人这天会买上一些叫什么一支箭、一支蒿、一碗水等等稀奇古怪药名的药草回家泡酒,可驱虫止痒、镇痛。菖蒲,叶片呈剑型,因此有人又叫“蒲剑”,天中五瑞之首,据说可以斩千邪,艾草有虎皮斑纹,故称“艾虎”,以此二样插在或挂在门口可镇宅避邪,驱蚊虫。小孩佩戴用五色丝线捆扎或用碎布缝成各种样式的香包,香囊内有朱砂、雄黄等香料药料,香气扑鼻,随身携带可以辟邪驱瘟。

粽子为当天必不可少的零食,沾上白糖或蜂蜜,咬一口,香、甜,糯,舒坦,主食则以时令鱼虾,瓜蔬为主,端午有饮雄黄酒的习俗,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但据多年观察,直接饮用的很少,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用来治皮肤病,可以祛毒解痒。常见的是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鼻耳,可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玩则以划龙舟为主。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贤臣屈原投江,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而形成的一种纪念方式。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习俗。各地还引入各种娱乐、商务活动。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因此民间习惯用煎蒲、艾等香草煎水洗澡。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爱的粽子

文/隆如

离端午还有一段时间,父亲就已经开始忙着张罗包粽子。

包粽子用的糯米是自家地里种的,雪白、透亮,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也饱含了父亲辛劳的汗水。育苗、插秧、除草、施肥,父亲忙碌的身影在稻田间来往穿梭。稻谷成熟,顶着火热的太阳,收割,脱粒,父亲把最好的糯米选出来,平时舍不得吃,特意留着端午节包粽子。

配料是花生米和蚕豆瓣,最简单的食材,制作极家常的食物,却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和味觉印记。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端坐在房中,面前的竹筛里是一堆剥好的花生米或者蚕豆瓣。那个背影很孤寂,孤寂得让我常常忍不住眼角酸楚。天下父母的爱,有时是那样的沉默而执着,不张扬,不外露,只是深深裹藏在一枚小小的粽子里。

我们家从来不拿塑料丝线裹粽子,而是用一种兰草的叶子。这种不知名的植物,静默在老宅的墙角,叶片细且长,三四月间开花,淡紫色的,像微型的鸢尾,飘逸而又清雅。秋天的时候,父亲割下这种兰草的叶子,在阳光下晒干,束成一捆,来年端午节裹粽子的绳子就准备好了。无毒害,纯天然,隐隐还有一股幽幽的兰香,这一定是世间最原始、最有诗意的粽绳了。

在水乡,人们用芦苇叶裹粽子。四月的清晨,父亲带着我驾着小船去采苇叶。父亲在船尾掌舵,我在船头采摘苇叶,青青芦苇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把衣裳全打湿了,可我们的心里一点也不恼。端午就要来了,初夏凉爽的风,满目青翠的绿意,心里生出了欢喜,就像父亲手中竹篙点开的涟漪,一层又一层,连绵不绝。

在苇塘里,我看见一群小蝌蚪,正围着一柄初生的荷叶自在地游曳,而远处是一片响亮的蛙鸣。子女长大,父母年迈,不经意间流水匆匆,是光阴让青丝变成白发,也是光阴让彼此之间的爱愈发醇厚,而我手中苇叶所包裹出来的粽子,不也正是这旧时光里最甜蜜的挚爱吗?

父亲是裹粽子的能手,一张张粽叶,在他的手中翻飞,一眨眼的功夫,一只只无比精致的粽子就裹好了。自从母亲瘫痪在床,家里无论重活还是轻活,都落在了父亲一人的肩上。一个男人,既要操持农活,又要兼顾家务,还要照顾病中的老伴,洗衣、做饭,样样亲力亲为。是生活成就了一个男人的坚韧不拔,是父亲撑起了我们这个家,是父亲给了我无私、伟大的爱。在我的心里,父亲是这世间真正的男子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端午节裹粽子,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民俗,是收获后的一种庆祝和分享,还有人从中体会到了悲壮的诗情,想起了千年前汨罗江畔那个不屈的英魂。但是粽子对我来说,却有着别样的滋味,那是一位年迈的父亲,用心包裹出来,饱含了心血和深爱的一种味道。这种味道伴随我一年又一年的端午,一路走来,从懵懂到青葱,再到成熟。也许有一天,当父亲老了,再也不能为家人裹粽子,我会接过他手中的粽叶和粽绳,为父亲,为家人裹上一只只爱的粽子。

芦荻和芦苇

文/陈道泽

《诗经》里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蒹葭就是芦苇,那芦苇的幼芽也长得像笋子一样,但不是苏轼《惠宗春江晓景》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中可食的“芦芽”之“笋”,而芦荻的笋味道却鲜美可口。

芦荻的笋出生在沙土地的水边上,刚挖出来的芦荻笋就像山野竹园里出产的野竹笋子,小宝塔似的,掰去外叶,稍作打扮,还露出尖尖的小猪尾巴,嫩嫩的,鲜亮的,尖尖的头,圆粗粗的脚,焯过的芦荻笋沥干水后放在坛钵里,洒些适量的盐腌渍再放冰箱,随拿随烧。

选用芦荻笋烹饪出来的菜肴去招待亲朋好友,地道的野味,不比山珍海味逊色,要是芦荻笋烧肉,笋子嫩而脆,嚼着,满口的鲜香,伴烧的肉还不肥腻。

芦荻笋是珍馐,芦苇笋却无人品尝。

夏至节后的芦苇荡却是另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片碧绿青翠的芦苇组成了一支超级舞队,在自然风的作用舞女们便翩翩起舞,传来的“唰唰”声,那是舞女们欢快的脚步声……芦苇也有自己的出头日,还是包裹糯米粽子少不了粽叶,天生我材必有用,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挂菖蒲,砍艾叶,包粽子,喜庆佳节;用芦苇叶裹粽子,粽子甜蜜,爽口,清香,粽子离不开粽叶,就像人离不开衣服一样,宋代的欧阳修有《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五色新丝缠角粽”,说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好了三角形或者多角形的粽子,要是分送,表达着对亲朋好友长寿的祝福。谁家包裹这“角粽”还缺少了粽叶?

和芦苇生长在一起的芦荻叶大不相同,芦荻的叶片太窄,太瘦,包不住糯米,而芦苇的叶宽阔,肥大,肥有肥的长处!裹粽时,只需一两片芦苇叶片就可将雪白似的糯米裹得扎扎实实,巧手们将叶摊在手上,就像魔术师一样,那手将叶一旋,叶就卷成了锥子似的筒,然后将雪白的糯米往筒里一倒,再以棕榈叶细丝,或泡透的稻草将已经盖紧服帖的粽叶系紧,一只生粽子就裹成啦,煮熟了热粽是人见人爱,这是谁也挡不住的诱惑!

明朝解缙的一副对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人家老瓦屋上的芦苇,扎根不牢,解缙是贬斥那些基础不牢固,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竹笋腹中空,芦苇根底浅,其实真正的芦苇并非是解缙联中的扎根不牢的,滩涂江岸的芦苇根基牢固,秋后的芦苇的主干上还戴着如白棉絮似的芦花,唐代白居易有“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诗里借秋天景物衬托朋友离去的悲愁,以表达对朋友独自离去的担忧和悲愁之情,而现实中的芦花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而砍下芦柴还是可以利用的,芦柴可破开作芦席,大量的芦柴还是制作纸张的原材料;芦荻,实心,皮厚,嘴不尖……秋冬的芦荻和芦苇都长成芦柴,他们长得十分相似,如一对孪生兄弟,可其性格却各有千秋,就像茫茫林海的无数片树叶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有长有短,各有各的用处。

点击全文阅读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