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故事(精选25篇)
记住爸妈的生日
文/钱国宏
前几日回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陪父母吃了一顿饭。
席间,老妈几次欲言又止。妻子见状,再三追问,老妈才吞吞吐吐地说:“明天你们有空吗?你爸过生日。”老妈的话音很轻,却好像一个炸雷在我耳边炸响:明天是老爸的生日!我怎么居然给忘了?——坦白地说,不是忘,而是从来就没记住过!这么多年,我很少给父母过生日,时间一长,竟然连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也忘到脑后了。
想到过生日,我的脑海里马上现出我给宝贝儿子过生日的情形来。生日前一周,我和妻子就开始筹备了:预订生日蛋糕,选购生日礼物,预先订好饭店……儿子过一个生日,我们要花上千元,每年都办得“相当隆重”。可是,我却从没给父母操办过一次像样的生日宴,想到这儿,我心里很是内疚,脸上火辣辣的。
老爸见我一脸窘态,忙打圆场:“算了,孩子们都挺忙的,这么大岁数了,啥生日不生日的,过不过都一样。”“不!爸的生日一定要过,而且我要亲自操办!”我站起身,斩钉截铁地说。我马上给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姐姐打电话让他们回家,还邀请了爸爸的老部下,第二天在饭店给老爸举办了一个隆重的生日宴会。老爸特别高兴,喝了好多红酒,席间还即兴演唱了一段京剧。看着老爸一招一式的表演和老妈脸上醉心的笑容,我差得落下泪来。老人平时为儿女奉献了那么多,对儿女却要求得那么少,儿女为他们做了一点点,他们就特别知足、特别幸福。
自从那次生日宴后,我就把父母的生日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各有各的烦恼
文/朱百平
办公室职员小刘,高挑肤白貌美,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了。可她却不以为然,说长得漂亮有什么好?你们不知道,漂亮也有漂亮的烦恼呢。
因为从小长得比别人好看一点儿,小刘的父母可没少操心。从小学到中学,天天接送,生怕有什么闪失。和男同学说句话,父母都紧张半天。好不容易熬到大学了,在大学校园里,她对同班的小A很有好感。直觉告诉她,小A对她也有意思。可小A每次见到小刘,就远远地避开了。实在避不开时,红着脸说上一半句话,就转身走开了,这让她很是烦恼。
直到要毕业了,小刘才知道了答案。这天,小A在一家咖啡馆主动约见了小刘。小A说:“其实我很喜欢你,我也知道你也喜欢我,但我们却不能走到一起。因为找对象将来是要结婚过日子的,一定不能找那美得像花瓶一样的女人。”“父母告诉我,林冲你应该知道吧,他不就是因为媳妇漂亮而引来杀身之祸吗?武大郎不也是因为媳妇漂亮而不得善终吗?”她忙接过话茬,问:“那你怎么看呢?”小A说:“我觉得父母的话不无道理,没办法,谁让你太漂亮,让人目眩呢?”
大学毕业后,小刘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公司管后勤的是老板娘。自从小刘来到公司,老板娘天天像防贼一样防着她,有事没事往她办公室跑,生怕她把老板撬走了。从始至终,老板娘就没有给过她好脸色看,她不开心只好辞职。小刘知道,这又是漂亮惹的祸。
小刘是深深地被漂亮所累。办公室里,小刘总被人嫉妒。干得好受表扬,人家会说还不是因为脸蛋讨人喜欢;干得不好,人家也会说那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尽管如此,还减缓不了办公室姐妹们爱美的节奏。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为了使自己漂亮一点儿,小张加高了鼻梁、小李拉了双眼皮、小王天天减肥。姐妹们说,小刘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倒是希望多一点漂亮的烦恼,可遗憾的是不能够呀。
真爱!
文/云松山水
家乡城里有一条河,婉然穿城而过,清澈的水面,泛起粼粼光波。站在河畔望得很深很深,但尝试着都盯不到河底。鱼儿在水中穿梭撒欢。河水很亲切。可是也好害怕,水坝下的水流缓湲变浅,一到盛夏到那游泳的孩子如蝌蚪嬉水,沙滩上满是光赤赤的人。就那坝头水浅,也有坑洼的水深。每年,看是平安的浅水都淹死过孩子。所以每看着这条河水,心里隐隐悚怔怔的。
在县城河不远的下游是支流。那河水绿泓泓的,四面环绕高山峻岭,山冲水汇集的河,石沙底的河床,水域一般都不深,脚踩在水中柔柔干净的感觉。山上放下来的木排在河边毗连望不看尽头。我们常到河边玩。那里的爽风,空寂,荫凉的空气那是放松的最爱!
父母呵责说不许下河游水,淹死都没人知。学校老师说过,“水火无情”字我认得,道理似懂非懂。鉴于父母威严,我是听话的孩子。夏炎时节跟着父亲去学泳,开始头贴在水面,手足舞蹈游得点去,也觉好玩,在水里游不动了,人往水沉,父亲手疾眼快把我拉到木排上。那种安全感是天下最放心的事了。
父母有叮嘱不要私自游水,但有一回我们几个孩子在河边玩,大孩子说都看得着水里石头,在浅水处游游,我们一起下了河,摸着木排走,水从齐腰深到胸口再到脖子,被水压迫的喘息声都听得见,脚在水中漂浮漂浮的站不住,孩子们的手都紧紧的抓住木排。大家开始惊慌起来。我对大孩子说,回去喽,前面水大深。我们又一起慢慢的移回浅水河岸。那人的心如卸下一块石头的轻松。我想着那飘浮浮的脚,手若抓不稳木排,孩子们有谁救得了谁呢。唯一的一次真有点害怕!
大孩子说回去不许给大人讲游水的事,若不然挨揍的。我真的不敢说,也真的不敢再去了。我家隔壁住的孩子下午放学偷偷去游水,结果再没有回来。一个刚好十岁的孩子,父母悲痛得肝肠欲断,撕心裂肺的恸哭……我也说不清楚每年这河里都会淹死人。难怪父母时时叮咛告诫。严峻的脸孔后面是深厚的爱啊!
长大后我到游泳池浅水区学,很会游水时就到深水区去游。那会还记得住老师说的“水火无情”的话。我努力的学游水,只要水性好就不怕险滩激流。过去的孩子不会游泳所以就出事了。通过努力锻炼,我在水里可以游两三个钟头,能会游泳也要预防抽筋,所以每次下水我都把身体活动好,预防万一。我试过脚抽筋的事,在脚不能动的情况下,凭双手可游到安全水域。那回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十周年。我们在梧州西江游了五公里。
我的勇气和泳技得益于孩子时代对水的惧怕,而产生战胜它的决心。倘若人有天赋遇上好机会和努力,就会验证那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成就一番事业的。我们现代的孩子,不像我们过去经历那么多磨难艰苦。现在我们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给它们以刻苦的锻炼,将来他们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这样是潜在父母心中用之不尽的真爱!
云松山水作于2016年10月28日
感恩父母
文/矗海远眺
感恩父母
前几天,孩子的语文老师让每位同学写一篇《我为家人(某某)洗脚》的作文。孩子问我怎么写?我说:你亲自给***妈洗一次脚,体会一下感受,不就有内容写了吗?孩子说:妈妈脚有些臭,不洗。
我笑了,对孩子说:你不要光嘴上说说,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对父母的恩情。父母给你生命,抚养你不断成长,你应该懂得感恩父母,难道连给父母洗一次脚,都做不到吗?
这让我想起前年冬天,给父亲洗脚的情景。刚做完手术的父亲躺在监护室里,因为大夫不让进去,我通过门缝看见床上的父亲,表情疼痛。但是当父亲注意到我趴在门缝看他时,立刻给了儿子一张笑脸。并抬手向我打了个招呼!意思是说:“我很好,请放心”。我能体会到父亲当时的心情:宁愿自己强忍着痛,也不让门外的儿子担心。
七天后,转到普通病房。我也可以陪在父亲身边说说话,聊聊天。但是声音不能太大,因为同房的病人需要休息。晚上,父亲让我端盆热水来,要烫一烫脚。七天里,手和脸,每天护工也只是用湿毛巾象征性的给擦一下,更不用说洗脚了。此前,主治医师嘱咐过我:不要让病人弯腰,下蹲,以免将缝合的刀口挣开。
我端来一盆温水,放到父亲脚边,先用手试一下水温,合适。旁边再放一暖瓶热水备用。父亲坐在床边,我蹲下身子,情不自禁的抓住父亲的右脚,脱去拖鞋和袜子,把脚放到盆子里。同样,左脚也放了进去。然后用双手揉洗父亲那双瘦的都看到骨头的双脚。脚上和小腿上的灰,清晰可见。我双手在盆子里刚碰到父亲的双脚时,父亲突然间双脚往上一抬,肌肉同时也收缩了一下。我说,水太热吗?父亲说:不是。我接着说:你是不是不好意思!父亲只是“啊,嗯”,没说什么。
我捧起温水,放到父亲的小腿上,顺便捏了一下:软软的发虚,像个皮球似的。我捏在手里,痛在心里,父亲受苦了————从我记事起,父亲为了家庭,辛勤劳动,不管刮风下雨,都要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从来舍不得休个班;为了儿女,尽心尽力,就像我们小时候生病,不管深更半夜,抱起孩子就往卫生室跑------我不敢再回忆了。我把湿毛巾放到盆子里揉揉,给父亲一边擦洗腿脚,一边和父亲聊天:“你别说,我还是三十年来,第一次给你洗脚”。此刻,我注意到,父亲的眼角有些泪水。这是动情地,真诚的,难以言语的父子情深,最好的表达方式。
我暂停了和父亲的聊天。又换了盆温水,让父亲那双七天没有见过温水的脚,一次喝个舒服。我害怕再和父亲说话,我担心我们双方的眼泪会像那泄闸的洪水,一泄不可收。现在每当和父亲谈起此事时,父亲总是忍不住笑起来!
感恩并非需要你去为之作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我们要有孝心,常回家看看。感恩帮助过你的人,是他们帮你渡过难关;感恩关怀过你的人,是他们给你温暖;感恩鼓励过你的人,是他们给你力量;感恩忠爱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体会到爱情的宝贵……凡事感恩,学会感恩!
娘家房
文/小米
为了给儿子入学报名,我向父母要来了娘家的房产证。这套市中心闹中取静的小两房公寓,是上世纪90年代初父亲老宅的回迁房,爷爷奶奶和三个儿子在一幢回字形高楼里的四个楼层各得一套。
听说,选房时父母不谋而合地弃面积而投楼层,只因彼时电梯靠人驾驶的工作时间是朝六晚十,爸爸心疼要上早班的妈妈,而妈妈体恤偶尔夜班出海归来的爸爸。
我九岁那年的乔迁之喜,最记忆犹新的在于有仪式感地迎来了翘首企盼的独立闺房。老式的公寓房推门即见厨房,穿过窄窄的过道厅西侧是兼具就餐、会客和阳台功能的主卧,而过道北侧就是属于我的小天地——五平米的空间被充分布局——大衣柜、吊柜、书桌、单人床和床边柜高低错落有致。我虽举步维艰,却乐在其中。放学回家落座后,一抬手旋开床边柜上的收音机开关,坐在书桌前合着调频歌曲不紧不慢做功课,一抬眼望着蓝天发半晌呆,好不自在。至于分房独睡,与其说是来之不易,不如说是水到渠成,故不存丝毫分离焦虑。
不久,父母花了四千块初装费在新家安上一台电话,并在我的极力要求下,“一拖二”在我的小房间里加装了一台分机。从此,闺房里除了广播声外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线上探讨解题思路的有之,闺密聊天煲电话粥的有之。彼时,窝在五平米里的小宅女已幸福满屋。
同时,当近亲成为近邻,生活似乎变得容易些了。放学忘带钥匙爬几层楼梯总能找到一扇门为我开启,家中无暇顾及时奶奶家多摆双筷子解决问题,寒暑假堂哥带我看演唱会陪我学习的兄长情谊不曾忘记,父母加班时伯伯代为参加家长会也实属合情合理。
2000年初,两个伯伯先后伺机而动置换了新房,搬离大楼。唯余我父母窃以为我是女孩不用备下婚房,从而误了购房大好时机,依旧固守这小两房,与爷爷奶奶间互相有个照应。只是时过境迁,爸妈茶余饭后不免扼腕叹息:“早知如今这房价,真该先下手为强。”
而后,我结婚生子,因娘家房对口一所较好的公办小学,我毫不犹豫地在儿子一出生便报上这里的户口,抢占先机。而无独有偶,两个伯伯为了孙辈入学,又竞相大动干戈地“以大换小”、携儿带孙地搬回大楼附近。
春节聚餐席间,伯伯们苦笑道:“我们这是折腾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天价回购的学区房跟当年的动迁房比面积不过持平,却还劳心劳力地赔上装修和置换税费,不上算啊!”
十多年倏忽之间过去了,父辈再次以老宅为圆心聚拢而居,只是祖辈已仙逝,现如今的向心力源于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爱的排序
文/王华
早上,我和儿子到公园里去晨跑的时候。儿子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前些天他看电视,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有这样一个话题,那就是给自己的亲人按重要度排序,电视里的人说,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因为他认为,如果连自己不爱的人,哪有能力去爱别人。”儿子问我:“爸爸,你心里对亲人的排序是怎么样的?”
我对儿子说:“在我心里排第一位的应该是我的孩子,接着是我的父母,然后是我的伴侣,最后才是我自己。”
儿子问我:“你怎么刚好反过来?”
我笑着对孩子说:“这只是理解不同,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孩子,如果有孩子的话,当然是把孩子排在第一位,你是我的孩子,不仅是我最心爱的宝贝,还是我必须保护和指引人生方向的人,所以我有什么理由不把你排在第一位呢。”
然后我给儿子举了一个例子:当一个人抱着自己的孩子,走在一棵大树下,突然一根粗大的枯树枝掉下来的话,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躬下身子,把孩子护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突如其来的危险,绝不会有一个父母会把自己的孩子举起来去对抗打击的。其实这是一个做父母的本能和天性,无论哪一个父母都会用自己的所有的能力和爱来保护孩子的,哪怕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听了我举的这个例子,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他又问我:“爸爸,那为什么你把自己排在最后啊,难道你不爱自己吗?”
我想了想,温柔的对孩子笑着说:“其实我把自己排在最后,也是爱自己爱得最深的一种表现,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的亲人受到了伤害,那我是最难过的,而若是每一个亲人都开心,那我的内心也是最快乐的。”我又说:“我们对于爱自己的概念,应该是自尊自爱、不为讨好他人而失去自己,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心里没有别人。”
儿子停下脚步,我也下意识地跟着他停下了下来。只听见儿子郑重地对我说:“爸爸,我明白了,真的很开心,你最爱的人是我,那我要告诉你,我最爱的人也是你和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听着孩子的话,我欣慰地点了点头。
我看见东方日出将起,一道晨光打在儿子的脸上,十分明亮,他的眼眸灿如星辰。
第一次的记忆
文/姽婳姹嫣
曾经有谁说过,女人的子宫会有记忆,她会记住第一个男人的样子——太恐怖了——即使第一个男人不是她孩子的爸爸,她生的孩子也会长得象那第一个“他”。
竹子不相信这样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嘛!不过,她倒希望这个说法是真的呢。
虽然卫早已经湮没在历史人流中,但是卫的强健体魄、灿烂笑容、雪白牙齿……一直都刻在她最深层的意识之中。
如果,竹子生一个孩子,她会希望他是卫的样子。曾经,竹子是那么地深爱着卫!
竹子在想,如果她早几年看到稻盛和夫的《活法》,早点了解到人生的真谛,那么,她现在是卫的幸福妻子和一位开心妈妈,而怀里那个小人儿,长得肯定与卫一模一样,幻想至此,竹子忍不住隐隐微笑。是的,如果她知道人生如稻盛和夫所说就是“做为人,何为正确”的话,是断然不会放弃卫的。
竹子从小就心思沉稳,很不容易喜欢上一个事物。但是她心里清楚,一旦什么人或是物让她喜欢上了,便难以割舍了。
有时候她也很不喜欢自己的不活泼,在家里上学的时候,妈妈通常会吩咐她出去玩,可是她不知道要去找谁玩,于是总是在家里待着。从来没有跟人交流过,喜欢什么样的男生,还有,有谁喜欢过她吗?那个时候她才90斤,却因为处于青春期而又有个非常瘦的小女伴,所以常常听妈妈叨叨,“哦,妹儿真是胖哦!你看人家那个谁多瘦!”每当这个时候,竹子明白,自信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被消磨的。她暗下决心,如果以后自己有女儿,一定要培养她树立充分的自信,不在任何一个方面打击她。
那一年,竹子大概是18岁。离家到了外面去上学,她遇到了穿越生命的爱人。
竹子一如既往的沉静,从来不发起活动,从来不主动邀约。
一个寒冷的周末,同学约竹子一起去找朋友玩。没成想这一次被动的串门,带来了竹子的青春萌动。
同学的朋友已经工作了,他们一群六人一开始围着电炉子打升级,然后大家觉得在寒冷的冬天应该做火锅吃。竹子被辣得满脸通红,加上电炉的烧烤和火锅的蒸汽,整个屋子弥漫着一种南方城市少有的温暖。
竹子把厚羊毛外套脱了,里面是紧身毛衣和及踝的碎花裙子。竹子已经远不是妈妈眼里那个小胖妞了,但是她自己仿佛丝毫没有觉察,她从来没有恋爱过,也是因为她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之于同年的男孩们有着怎样的吸引力。虽然也知道自己的腰很细,小腹很平坦,她只是害羞地把自己裹起来,严严实实的。
因为害羞,竹子一直没有仔细观察过那三位男士。起身脱衣服挂衣服的时候,才发现之前跟自己打对家的其中一个男孩正在看着自己。打牌的时候,他一直被过长的头发遮着脸,竹子一度以为他可能因为长得丑而不愿意以脸示人。这下俩人的眼光对了个正着,竹子的心颤抖了,他长得好帅,是自己最喜欢的那种类型。
边吃饭,东家一边介绍着大家相互认识。男孩叫卫,比竹子大1岁,在本市上中专,与竹子的家同在一个市区。卫不久将毕业,最大的可能是回他们共同的市区去工作。细心的同学看出来竹子的喜悦,主动把宿舍电话留给了卫。
第二次见面只有他们俩两个人,就着路灯橘色的光,卫把他的电话号码写在了竹子发热的手心,卫的手指纤长冰凉,竹子鬓角的头发随着卫的呼吸飘动,竹子脸很热、心狂跳不止,也感觉到卫的轻微颤抖。卫的字好漂亮,竹子回到宿舍之后舍不得洗手,却因手攥得太紧,汗湿了字迹,因此又懊悔不已。
接下来的日子,便分开两地了。卫回家工作,竹子每个月买一沓电话卡,统统“说”完了。后来有一次见面,竹子听卫说,某天他在同事家玩,听到有电话找,知道是竹子便从走廊翻窗台回宿舍,双脚一滑,差点从四楼掉了下去,竹子着急了,问有没有伤着啊?追问了几遍,卫才说手肘上缝了几针,不碍事。竹子摸着缝针的疤痕,眼泪叭嗒叭嗒流了卫一身。
因为有期盼有煎熬,日子过得很慢。不知道是否因为不常见面,竹子觉得仿佛他们才刚刚认识几天,所有的感觉都是新的,两个人相互的引力仍然那么大。
竹子毕业了。卫曾与她商量过去留问题,却不是特别正式。竹子知道,卫不愿意左右她的生活。最后竹子是听了父母的话,动用了父母的关系,留在了上学的地方工作。
竹子非常期待与卫在一起,却非常害怕。她从小在父母的吵架声中长大,她总觉得父母不是没有爱,而是生活的琐事把爱给消磨殆尽了。竹子害怕她与卫的爱情会走这样的路。
现在想来,竹子认为自己当初真的过于自私。卫所在的地方要调动到竹子所待的市区非常不容易,而竹子如果回去易如反掌。竹子也不想让父母再次动用关系帮卫调动,因为竹子的父母是完全反对她与卫交往的。
竹子从来没有与卫就这方面的话题深谈过,她只是单方面的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认为自己完全是为爱而牺牲。
竹子心里想,只要卫和她把彼此放在心里,便是实现了爱的永存。
在一个秋天的周末,竹子毅然请了几天假,去卫的单位探望他。路过自己家门,竹子没有进去。卫的单位在一个僻远的地方,通常卫是乘单位的车出行的。而竹子因为不熟悉,费尽周折,到天黑才找到卫的宿舍,因为穿了高跟鞋,还摔坏了手掌。
卫的宿舍里,床吱吱呀呀地响。竹子和卫相互拥有了。竹子感觉一种钻心的疼,咬了半天嘴唇,还是哭出了声。卫轻声说,忍忍,隔壁有同事。卫178的颀长身体,光滑的皮肤,紧绷的肌肉,健康的翘臀,高挺的鼻梁,犀利的眼神,温暖的唇舌……与竹子融合在了一起。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一切让人那么醉心。
此后,卫久久得不到竹子心灵的回音。后来两个人渐渐淡了联系。竹子在卫的同事那里得知,卫每天喝很多酒,醉了之后,不哭不闹,只是默默念叨。
过了些日子,竹子听说卫病了。再打电话去,找不着卫了。
又过了些日子,竹子忍不住又拨了电话过去,那边说,卫已经走了,肝癌。竹子这次没有流泪,他那么健康,怎么可能?!她问,什么时候的事情?电话里传来声音:8月16号。
8月16号!竹子的生日。
在竹子出世的这天,卫离世了。竹子把卫给她题的字裱好了挂在床前:“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赠竹子雅藏卫于**年8月16日”。
竹子至今单身。
孝道格言
文/王凤英
母亲对我们姐弟三人的“孝”道教育,是“洗脑”似的。她关于“孝”的格言,句句箴言,字字珠玑,我们都情牵心系、努力践行。
母亲说的最多的,是“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孝父母”。最近,我读到孟子的一句话: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便把这话说给母亲听。母亲听后,把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解释得头头是道。她说,孩子牵挂着父母,心灵就有了归属,就有处安放,忧愁就能得到消解,不用去烧香拜佛,也能安宁、踏实、快乐。
我找对象的事,母亲没少费心思。她不重钱,不爱势,第一个标准,就是先看小伙子孝顺不孝顺,看他家老人孝顺不孝顺。参加工作不久,我就与我对象认识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逐步与双方父母接触。母亲对他非常满意。但还是不放心,又托我表姑打听他父母的情况。母亲这样做,自然有她的道理。她说,只要爹娘孝顺,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两天后,表姑回话,说他的父母都是街坊邻居人人夸的孝顺人。母亲听了哈哈笑起来,连说她闺女的眼光还真不错。出嫁前的晚上,母亲严肃地对我说,闺女,“夫妻情深,善待双亲”,到了婆家,一定要孝顺公婆,嘴要甜,手要勤,要像对自己的亲爹娘一样。母亲还搬出一句老俗话,说,“公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落个孝顺名声,比什么都强啊!见我点头答应,母亲才放下心。按照母亲吩咐,过门后,我孝顺公婆。老人逢人就乐滋滋地夸,说积了三世德,娶了个好儿媳。
母亲今年63岁了,退休前是中学语文教师。一位师兄曾对我说,母亲的课教得非常好,还经常灌输孝的知识,传播孝的理念,像“百善孝为先”啊,“大孝,天之经,地之义也”等,都是母亲那时教的。对一些经典“孝”故事,母亲更是讲了又讲。
身教胜于言教。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管是对外公、外婆,还是对爷爷、奶奶,她都百依百顺,除了让老人衣食无忧外,还尽力让老人心情愉悦。1991年奶奶去世后,爷爷很孤单,身边也缺个人照料他的生活。母亲对父亲说,咱得给爹找个搁伙的。父亲答应了。母亲便与大爷、三叔商量,最后冲破了乡村的传统观念,给67岁的爷爷找了老伴,让老人安享幸福生活。此事在家乡传为佳话。
对父母耐心才是孝
文/张欢欢
下班回家坐地铁的时候,碰到一对母子,母亲50多岁,男人则是30岁左右的光景。那位母亲似乎是第一次坐地铁,一直怯生生地紧挨着儿子站着,看着怪令人心疼的。
但更令人心寒的是,那个当儿子的男人不但没有安慰妈妈,还一直埋怨着:“真是的,我都那么详细地告诉你怎么坐地铁了,还不会,这么简单偏偏要我来接……”男人越说越激动,而那位母亲只是越发愧疚地看着儿子,一言不发,任凭推搡的人群将她挤来挤去。
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位母亲在她儿子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让人忍不住想哭。
长大后的我们好像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总是去责怪父母:怪他们不会取高铁票,不会独自坐飞机,不会换乘地铁,不会用手机银行,不会科学育儿,不会这个,不会那个……
但你又是天生就会这些的吗?其实,我很想像个正义的使者那样站出来指责男人,但我没有,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批评他,因为我又何曾不是和他一样!
尤其是在结婚生子之后,小家庭的鸡毛蒜皮消磨了我所有的耐心,所以即便知道了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可就是忍不住把最坏的脾气都给了深爱我的父母……
记得刚教爸妈用微信的时候,他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遇到问题,他们都会打电话问我,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会很认真地告诉他们怎么解决,可有时候说半天他们也没明白,而这边孩子又开始大闹天宫,我的语气就会变得不耐烦。
每当这个时候,父母就会陪着笑脸说:“你们年轻人的东西,我们老了学不会了,算了,你去忙吧,我们自己研究研究!”
后来,我发现爸妈再打电话咨询我什么问题时,都会变得小心翼翼,一旦我稍微露出些情绪,他们立马就不会再问了。虽然对父母有些愧疚,但那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过分,反而是松了口气:他们不来烦我,我真是轻
松了不少。
现在,我真想抽自己俩耳光!老祖宗教导我们说“百善孝为先”,我们也自以为自己真的很孝顺了,带父母去旅行,买了很多衣服礼物送给父母等等。可这就够了吗?这真的就是“孝”了吗?
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年轻的时候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现在好不容易熬到我们长大了,又要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天,他们图什么呢?只是因为爱我们罢了!
孝心无法复制
文/马亚伟
下班前,同事李姐在纸上手写了一份“购物清单”。她把给父母买的东西写出来,一会儿去超市买。李姐每周买的东西都不重样,说要让父母把不同口味的天下美食都尝个遍。
我们都开始搜肠刮肚想父母爱吃什么东西,然后学着李姐的样子写在纸上,准备去买给父母。我也给父母买了两大兜好吃的,兴致勃勃往父母家赶。一路上我想,老人就像孩子,得用好吃的东西哄着。他们开心了,就是我们做儿女最大的幸福。我今天买的这些东西,父亲和母亲一定喜欢。
回到家,我喜滋滋地把袋子摊到茶几上,母亲竟然皱起了眉头:“我和你爸正减肥呢,家里的零食放过期了也没人吃,以后你别买这些东西了,纯粹是浪费!”可怜我一片苦心,却落得“浪费”两个字。当我与几个同事再见面时,大家都开始吐槽自己的一番孝心没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小枫说:“我爸妈批评我一顿,说我不会过日子。”小于也叹口气说:“我爸妈说好吃好喝有啥用,不如你多回来几趟。”大家吐槽完了,恍然明白,原来孝心不能复制。父母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千差万别,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把别人的做法套用过来,不仅不能表达孝心,还可能会惹父母不开心。
有的父母生活节俭,他们对物质的需求不多,我们多陪陪他们,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最大的幸福。有的父母身体不好,我们多照顾他们,他们就会感到无比幸福。有的父母喜欢倾诉,喜欢回忆当年,说说“革命家史”,我们只需默默聆听,他们就会很满足。
孝没有固定的形式,所以无法复制。但殊途同归,让父母满意就是最大的孝。所以,需要我们细心些,仔细想想父母需要的是什么。给他们最需要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孝心。
幸福秘籍
文/王纯
从小到大,我都把父母的婚姻当成典范。父亲和母亲恩恩爱爱过了一辈子,到老了,婚姻更显出相濡以沫的质朴温暖的底色。我总以为,幸福是有秘籍的,只是我不明白父母的婚姻秘籍是什么。
那天,我陪父母看电视。说起电视剧里一个演员的名字,我和父亲都忘了,母亲却脱口而出。父亲笑呵呵地说:“看看,***的脑瓜就是好使!年轻的时候,她记什么都记得特别快。你学习好,头脑聪明,就是随***呢!”在我眼里,母亲是个很普通的妇女,有些俗气也有些小气,可父亲却觉得母亲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想想真是觉得有趣呢!我忽然明白,互相欣赏,应该是父母的婚姻幸福秘籍之一吧。
母亲对父亲的欣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起父亲,总是很欣赏甚至崇拜的样子:“要不是你爸这么能干,咱家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好?你爸干活儿,顶你叔那样的三个!生产队时,大家在一起割麦,你爸能把别人远远儿地甩在后面呢!”我明白,父亲在别人眼里,很普通,没有丝毫了不起的地方。但在母亲看来,他就像英雄一样有光彩。一直到老了,母亲还是把父亲当成无所不能的英雄,每当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事,母亲第一句话就是:“你爸肯定有办法!”
父母的这种互相欣赏的感情,是深入骨髓的,而且随着岁月愈加深厚。我带父母去买衣服,母亲试穿了一件,我问父亲怎么样,父亲很认真地说:“这件衣服别的老太太穿着一点也不好看,你看***穿上还真显利索!”母亲对父亲的欣赏也是如此,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我炒个白菜,她都会说:“你这白菜从超市买的吧,不好吃!还是你爸种的白菜最好吃。”
母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姐妹幸福婚姻的秘籍,我估计她根本意识不到有什么所谓的秘籍,一切都是发乎于心的。不过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言行一定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姐妹,所以我们的婚姻也都很幸福的。
那天,老公炒了几个菜端上桌。我尝了一口,大声对父亲和母亲说:“爸,妈,来吃饭吧!今天是他炒的菜,就是比我炒的好吃!好香!”说完,我不由“扑哧”笑出了声。我说话的口气,怎么那么像母亲呢?
我陪母亲抗病魔
文/周芳
母亲病了,查出已是晚期。以前,看过许多人笔下的病人,坚强,乐观,甚至能神奇般地痊愈。可轮到亲身体验,情况并不如此,我的母亲,她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焦虑,我明显地感到她笑容背后的勉强。
在母亲推进手术室的一刹那,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和母亲身份将要置换,我将是她倚靠的大树。
手术后,母亲仍要接受一系列的治疗,身体的各种不适让她倍感烦躁。以前,母亲在家是“总理”,而我也是“内当家”,一遇事我俩总是叮叮当当地吵。母亲病后,我自然就收起锋芒,对母亲像哄着般好言好语。
白天忙碌,晚上我一般会看看书写点东西,母亲病后,奔波疲惫的我放弃了这个爱好,尽量将时间留给母亲。
从母亲手术,到如今已经8个月了,每晚我都会回家陪父母说些家长里短,从精神上尽量减轻母亲苦痛。母亲性格比较内向,想问题也爱钻牛角尖,生病后,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病体上,这对身体的康复很不利。我揣摩她的心思,讲她感兴趣的事情。人老了,喜欢说从前的事,而我也都耐着性子地听。慢慢地,笑容又回到母亲的脸上,她又开始操心家里的大事小情。我的心稍稍放下一些,只要她还想着为家里做点什么,就还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
我每天回家的重要任务就是关心母亲的一日三餐,我独创了多种适合母亲食用的菜肴。双休日,只要不加班,我就承担起采买、摘洗和烹调的任务,进进出出间,清冷的家有了许多的生气。
母亲喜欢逛菜市场,喜欢侍弄花草,病了以后,她总是哀哀怨怨,把自己当作一个病人,不愿出门,不想一副病容让人指点。而我只要看她身体稍允许,就借故让她帮点小忙,或刻意让她做点小事。她从勉强答应到乐呵应承,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过程中,曾经“总理”的存在感又回来了,这让母亲心情大好。
现在,母亲的身体仍然虚弱,我依旧陪伴着她抗击病魔。父母将我们从嗷嗷待哺,牙牙学语的婴孩抚育到成人,直至操劳一辈子,而孩子对父母的反哺也就短短的生命尾声,每想到此,总是心酸不已……
父母面前秀恩爱
文/马亚伟
马亚伟
记得那次母亲来城里小住,当时我和老公正为我调动工作的事闹别扭。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又提起这件事。我和老公越说声音越大,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
母亲在一旁看着,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劝我们。我仗着母亲在身边,愈发肆无忌惮,冲着老公咆哮起来。老公怒火中烧,又不好发作,气急败坏地拎起衣服,丢下一句:“我惹不起,躲得起!”然后摔门而去。
老公的脾气我了解,第二天肯定就会乖乖回来,给我赔礼道歉,所以也就没把这当回事。让我没想到的是,母亲却开始一个劲儿唉声叹气:“当着我的面都这样吵,私下里你得受多少气啊!从小到大,我和你爸都没让你受过丁点儿委屈,结了婚怎么这样啊?”
那天晚上,母亲一宿都没睡好,第二天头疼病都犯了。我这才意识到,当着老人的面吵架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父母最希望儿女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老公回来后,我们很快和好了。我很郑重地把这个问题跟他说了,他不好意思地说:“都怪我不懂事,当着老人的面,应该让着你的,你瞧这事弄的。以后呢,咱们当着父母的面一定不要吵架了。当然,私下里咱们也别吵了。而且呢,当着父母的面,咱们还得多秀秀恩爱,让他们感受到咱们的日子过得很幸福。”我点点头说:“对,父母在,秀恩爱。”
后来,我们当着双方的老人,再也没吵过一次架。而且,还会时不时秀一下恩爱。我跟老公回老家,吃饭时他不停地给我夹菜,我也主动为他盛饭。老公感冒了,我给他熬姜糖水,细心照顾他。公婆看了,总是笑眯眯的。我们带双方老人出去旅游,把他们都照顾得好好的。看到风景不错的地方,老公总是搂着我的肩膀说:“爸,妈,快来给我们拍张照片。”他故意凑到我跟前,做出亲昵的样子。老人们看到了,相视一笑,满脸的幸福。
那天,老公忽然说:“我发现,网上说的‘秀恩爱死得快’纯属无稽之谈。在咱们这里,完全是越秀越恩爱。自从咱们当着父母的面有意识秀恩爱之后,我感觉咱们俩真的越来越恩爱了。”真是心有灵犀啊,我的感觉跟老公一样。
凝望
文/张朝龙
杨一平转身看了一眼钟表,钟表显示的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他这样失眠已经好几次了,回过头之后,杨一平的眼神从钟表上移动到了窗外的一棵青香木上面,他久久凝望着这棵青香木,他的思绪也一下子回到了那个远方的小山村。
杨一平出生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这个村子四面环山,整个村子只有一条路可以连接外面的世界。这个村子人口不是很多,就一百来户人家,大概三四百人,不过为了生计,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面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妇孺。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是令杨一平感到欣慰的是他所在家庭是完整的,他的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是从他出生到现在,他的父母一直陪伴着他,想到这,杨一平觉得他比许多人同龄的小伙伴都要幸运得多。
在村口有几棵高大的青香木,杨一平和他的小伙伴每次放学之后总喜欢爬到树上去玩,特别是每逢赶集的时候,杨一平总喜欢爬到树上等待父母赶集回来,他想知道爸爸妈妈这次上街有没有给自己买了什么好吃的零食或者好玩的玩具,当然就算没有也没关系,杨一平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知道家庭的困难,所以他从来不奢望父母给他买什么东西,只要父母能让他不为上学的事情而发愁就行了,他只是习惯了爬到青香木上,习惯了在树上凝望着父母从集市上回来。虽然有的时候他爬到树上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但是他喜欢这种感觉,有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拿到集市上的农作物卖了好价钱的话,他没准还能等到父母给他买的零食。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经进入了一年的末尾,大地被雪白的面纱覆盖着,村里面偶尔可以听见放鞭炮的声音,距离春节已经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家了,老人看见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回来了激动的话都说不出口了,小孩儿看见了自己的父母回来了,更是激动的流下了眼泪,这些外出打工刚回来的人更是激动到难以自拔,他们背井离乡,为的就是让自己的父母、孩子能够生活得好一点,他们在外面吃的苦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为了节约一点钱,经常睡在天桥下面,一套衣服他们穿了又穿,补了又补,好不容易熬到头了,他们终于可以和自己的家人相聚,这一刻,整个村庄立马变得激动和热闹起来,这个一整年几乎只有老人与妇孺的小村庄终于感受到了年轻人的存在。
有一天晚上,杨一平听见了爸爸妈妈的谈话,妈妈对爸爸说“今年你也看了,在家种地一年挣的钱还不如人家出去打工挣的一半多,要不过完年我们也出去吧。”
“可是一平还小”一平的爸爸说。
“但是如果不出去,家里面的开销都成问题了,一平上学需要钱,别人的孩子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为什么一平就不行呢?”一平的妈妈反驳道。
是啊,生活就是这样,怎么可能处处如人所愿,要想生活就必须劳动,这几年在家种地,虽说顾上了家庭,可是每次到年底的时候几乎没有剩下什么钱,这些事情一平的爸爸是知道的,他希望一平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将来,但是他现在必须出去,一平,请你原谅爸爸妈妈,等有一天你长大了那个时候你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一平的爸爸没有再继续说话。一平知道爸爸这是默许了妈妈所说的话,一平不怨爸爸妈妈,他只是在床上一个人默默的流眼泪,他用被子捂住自己,他担心自己的哭声被家里人听见,尽管这哭声已经很小很小……
第二天一早,一平问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出去?”
一平的妈妈一时没反应过来,就问一平“去哪儿?”
一平说“昨天晚上我听见你和爸爸的谈话了,你们不是要出去打工吗?”
一平的妈妈愣住了,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平的话,于是她想了想对一平说“等过完年你开学了之后,我们就出去,你在家要听爷爷的话,知道吗?”
一平答了一声“哦”就去上学了。
眼看就要过完春节了,过完春节一平就开学了,一平多么希望时间能够过得慢一些啊,不仅仅是一平、还有一平的爸爸妈妈、其他小伙伴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大家都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慢一些该多好,他们才聚在一起没多久,他们不想这么快就分离,但是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这样。
过完年之后,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了,这个小村庄再热闹了一个月之后又变回了以前空空荡荡的样子,此时一平开学已经好几天了,明天早上一平的爸爸妈妈就要出去了,这一去他们就只能等到明年春节的时候才能相聚。
“今天晚上你和我一起睡沙发吧”一平的爸爸对一平说道。
一平和爸爸睡在沙发上,妈妈在房间里面收拾行李,一边收拾一边说着嘱咐一平的话,不过一平和一平爸爸谁都没有说一句话,他们就这样在沙发上默默度过了分别前的最后一晚。
第二天天刚灰灰亮,一平的爸爸妈妈就准备出去了,因为村里面没有去乡里面的车,他们只能走路出去,如果路上可以遇上汽车的话那是最好的。
临走时妈妈还不忘记重新说一遍嘱咐一平的话,但是一平闭着眼睛假装睡着了听不见,其实一平几乎一宿没睡。突然一平的妈妈对一平说“一平,我们要走了”,然后一平听见了关门的声音,接着一平听见脚步声越来越小,一平知道爸爸妈妈已经走远了,终于听不见任何声音了,一平突然像着了魔一样爬起来朝着村口跑去,他来到了村口,像往常一样爬到了其中一棵青香木上,然后静静的凝望着远方爸爸妈妈远去的背影,他有点不习惯,因为在这之前他每次来到这都是为了等待爸爸妈妈回来,而这次他却要看着爸爸妈妈远去,他思绪万千,他也还小,很多事情是他现在无法理解的。他失落的回到了家里,爷爷也起来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书包就去上学了。
后来,一平喜欢上了爬山,每次爬到山顶看着四周连绵不绝的山顶时,一平总会想我的爸爸妈妈现在在哪一方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平来到了乡里读中学,乡里面有两条通向外面的水泥路,每次一平总喜欢在学校找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凝望着这两条路,一平不知道这两条路究竟通向哪里,因为他还没有出去过,他还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他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他目前为止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尽管他不知道这两条路通往哪里,但是他知道,一定有一条可以去到爸爸妈妈所在的地方,此时的他内心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多么想出去看看啊,但是他不能,他还在念初中,听大人说只有大人才能出去,想到了这,一平心想“如果我是个大人该多好啊,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我也可以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从那之后,一平习惯了凝望这两条水泥路,就像当初习惯了在村口凝望爸爸妈妈归来的时候,也像习惯了每次凝望爸爸妈妈远去的时候,更像习惯了凝望着那些连绵不绝的山峰的时候。
可是,这次的凝望和以往又不一样,因为以前的每一次凝望,一平凝望的都是爸爸妈妈,可是这次他凝望的是他自己!
到父母身边取暖
文/王纯
大风降温,母亲的电话催得紧了:“怎么还不回家?我给妞妞做好棉袄了,赶紧回家来拿。”我在电话里应着:“好,我下周就回家!”
周末,我带女儿回家,母亲和父亲在门口等着我们。我说:“爸妈,天这么冷,快回屋吧。”母亲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嗔道:“你还知道冷呀?冷也不早回来给妞妞拿棉袄。”我们进了屋,母亲打开一个包袱,有给女儿做的棉衣,有给我缝的棉手套,还有两只棉垫。女儿抱起自己的棉袄,把脸贴在上面说:“姥姥牌的棉袄好温暖,里面还有棉花的香味呢。”我把棉手套戴上,厚厚的,像两只大熊掌,我挥着“大熊掌”笑着说:“妈,这下可不冷了!”
每年冬天都是这样,虽然我已经为人母,但母亲和父亲还是像我小时候一样,早早为我备下过冬的衣物。他们知道我怕冷,从小到大,一到冬天就把我包裹得严严实实。后来我有了女儿,他们又开始“包裹”我的女儿。所以每年冬天,我都会来到父母身边取暖。我知道,他们的爱就像这些衣服、鞋子一样,永远都是暖暖的。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父母在,就有流淌不尽的暖意。
可是,我对父母的爱却远远不够。我早就说回来看望他们,却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往后拖。多要紧的事有父母重要?爱是需要回报的,我们从父母那里收获了温暖,也应该回馈他们温暖。
我到父母身边取暖,也把温暖带给他们。对于父母来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让他们感受到天伦之乐,就是最大的安慰。我想好了,天再冷,也要多回家陪陪父母。有爱在,再冷的冬天也是温暖的。
小帆的快餐店
文/王兴寨
小帆曾经是某个乡镇小学的代课老师。小帆大专毕业后,先后到南方沿海一带的城市打过工,也到北方的一些城市谋生。几年下来,除了留给自己一堆的车票作为纪念外,没有多少积蓄。
小帆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和人脉资源给小帆找到更好的工作。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曾在小帆家所在的村当过知青的张大姐听说了小帆的事,托人给小帆在某乡镇小学找了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小帆本想在这个平凡岗位上把这些可爱的山里娃教育好,可事与愿违,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所学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要辞退代课教师,她也在这批辞退名单之中。
小帆清楚地记得那年开学的一个早晨,同往常一样,小帆推着那辆伴随自己多年的自行车,准备到学校进行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来到学校大门口,就听到校长在走廊上叫自己的名字,喊小帆到她办公室去一趟,说有事儿与她商量。小帆心中掠过一丝不安。校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妇女,她先让小帆看了相关文件,然后对小帆近几年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然后带着无限惋惜的神情安慰小帆。小帆心里知道,面对校长桌上的文件,自己想说再多的话都徒劳无益。她独自走到自己教书的课堂上,慢慢地回味着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然后扬起头,勇敢地跨出了学校大门。
失业了,原本较为稳定的收入一下子没有了。小帆的老公也是这个乡镇中学的普通老师。孩子在县城读高中,花费较大。双方的父母都在农村,也需要小帆两口子时不时拿钱赡养。面对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如今迷茫得无从下手,路在何方?
正当小帆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老公给了她许多安慰和鼓励,原先学校的工会组织和一些同事也时常来关心看望她。接下来的日子,她又出去到外地打工。随着孩子读高三,父母年纪大了,也需要小帆回家照顾。小帆就和老公合计,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县城租个小门市开个快餐店, 一来照顾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儿子,二来也好照顾年纪大的父母。小帆和老公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
万事只愁开头难。每天清晨,小帆那甜甜的叫卖声准时在小门市上空响起,然而来吃饭的人却很少。是不是自己做的饭菜质量不好?还是饭菜的口味不适合?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没有效益地经营下去吗?多年的那点可怜积蓄就这样白搭进去?她仔细琢磨着这些问题。
搞快餐店,质量是关键。为了提升饭菜的品味,小帆不停地拜师学艺,多方寻求经验。为了保证各种传统名小吃的质量,小帆选用上等新鲜的猪肉,鲜嫩的豆芽,上等的芝麻、花生。有了好的原料作基础,又在制作工艺和配料方面下功夫,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制作出来的成品,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另外还不断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在饮食的口感、色泽、软硬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随着质量的提高,来小帆快餐店用餐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小门市也逐渐多了回头客。有的老板还时不时在小帆店里预订几桌,小帆的快餐店一天天地红火起来。
小帆按照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制作各种小吃,让前来消费的人吃得放心舒心。几个月下来,尽管小帆觉得自己每天都很累,但累过、忙过,只要回到出租屋里,看见灯下刻苦求学的儿子,心情一下就好起来。她坚信,只要把勤劳和智慧融进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努力走过去,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
男孩和女孩
文/静静
有一天,女孩的好友说:“我发现了一个蛮好玩的东西,我们去玩吧?”女孩本想问她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就被好友给拉走了。
走了不一会,一看停在了网吧门口。女孩心想不会是带她来上网吧!果真没猜错,还真是去上网。好友娴熟的打开电脑登上QQ,好友也帮女孩申请了一个。但是女孩不会玩,因为女孩从来没有碰过电脑,家人也极其禁止女孩玩电脑。女孩的动作非常的笨拙,好友看不下去了,就过来教她。女孩觉得电脑挺有趣的,于是好友教给她的女孩都学到很快,这是女孩第一次上网。
几个月过去了,放学回家路上,好友对女孩说:“现在还早,我们去上下网吧?”女孩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不情不愿的被好友拉走了。到了网吧,按照往日的登上QQ,只不过动作越发娴熟了许多。看着好友在旁边和陌生网友聊天聊的挺有劲的,女孩好无聊。想玩下游戏,但无奈又不会玩。于是像好友一样,无聊的添加世界各地的陌生网友。女孩加了很多陌生人,陌生人有的拒绝,有的加了。没多久,有一个人加女孩,女孩同意了。还是一样很无聊的,有一句没一句的和网友聊天。看着好友玩的那么起劲,我就把那男孩的QQ给了好友。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动作,给女孩和好友的人生有了一定的影响。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还有半年毕业了。周末放假,好久来到女孩的家里去找女孩去上网,女孩正觉得在家里很闷,于是就同意了好友的建议。还是按照以前的动作,开机登QQ。女孩刚一上QQ,就有一个陌生男孩申请加女孩为好友,并且验证消息还写了女孩的名字。女孩很诧异,自己的QQ好友并不多,认识的人也不多,也很少告诉网友自己的真实名字,他怎么会知道呢?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女孩加了他。男孩发起消息给女孩:“嗨,美女!”。女孩礼貌性的回了一句:“你好”!男孩和女孩就这样一问一答的终于知道了男孩为什么会知道女孩的QQ和名字了。女孩对男孩的印象很不错,然而就是这一次,女孩对男孩有了爱慕之心。
聊了许久,女孩看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女孩和男孩说:“我该回家了,我不是经常上网的。”于是两人交换了电话号码。
从那以后,女孩和男孩每天都会煲电话粥,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发短信、打电话聊天。久而久之,他们恋爱了,他们决定毕业后要在一起。
时光飞逝,一转眼就毕业了。女孩有点舍不得,在初中期间是女孩人生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临。女孩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在家等着通知书,可是不如愿的是女孩落榜了,她仅差几分之差没有考上自己所填的志愿的高中。她很失望,她想去读职中,但是父母极力反对。因为父母想让女孩去读卫校,女孩从小怕针,不敢去。女孩拒绝了,就这样女孩和父母互相僵持着。有一天父母和女孩说:“你不愿意去卫校,那你就去你表哥哪里吧?”女孩同意了。心想父母不让自己去读,那自己赚钱读。就这样女孩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
来到广东,男孩和女孩几乎每天都有在联系,打电话、发信息,他们偶尔会有点小吵闹,但很快又会和好如初。大半年过去了,男孩的生日到了。女孩帮男孩挑选了一件礼物,这是女孩第一次送礼物给男孩子,所以她特地叫了同事一起去给点意见。男孩生日那天,女孩请了三天的假去陪他庆祝生日。然而就是这一次女孩把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给了男孩。男孩也发誓会一直陪在女孩身边,给予女孩幸福。
渐渐地,女孩觉得不能一辈子在给别人打工,又没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她决定辞职回家继续学习。她向父母说了她的想法,父母同意了。女孩和男孩说:“我要回去继续学习,”
没想到就是因为女孩的这一次决定伤害了彼此的心。
女孩在校遇到了另一个对她很不错的男孩子,女孩因为异地相思,经受不住寂寞,就答应了和那男孩子在一起。女孩毅然离开了在远方牵挂她的男孩,男孩留了这么一句话给女孩:“你说你读书两年,我等你两年,不管两年后你是否或选择我,我都会一直等下去”。
女孩和另一个男孩子在一起,其实并不开心,经常吵架。女孩心中想念的是远方的男孩,她很后悔,很想和男孩复合,可是女孩很好面子,又不想伤害另一个男孩,所以就一直藏在心里,彼此两个人心里都在牵挂着对方,可是两人却都没有说出口。男孩每次去女孩空间,女孩都知道。女孩也会时常去男孩空间,看女孩有没有结交新女朋友;看他过得好不好。看到他空间发表的说说,女孩的心痛了,她哭的泪眼婆娑。原来男孩在女孩离开之后,一直都很伤心、很痛苦。女孩得知男孩的爱,她肯定了她心中爱的是他,她要和他重新在一起。
女孩和另一个男孩的恋情好景不长,结束了。女孩没有立即去找寻男孩要求复合,因为女孩还是放不下她那面子。女孩和男孩说了她和那个男孩分手了,女孩本想暗示他开口要她回到他身边,可男孩和女孩一样,死要面子活受罪。久而久之,女孩和男孩之间的聊天好像又恢复了以往的那种氛围,在一次聊天中,男孩叫了女孩:老婆。女孩很高兴,女孩也不再顾面子决定和男孩说出想和他重新在一起的意思。
女孩毕业了,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实习,实习不久,男孩说想来看女孩。女孩很高兴也很期待。当见到男孩的时候,还没看清男孩的脸,男孩就紧紧的抱住了女孩。此时此刻,两人的世界里只有彼此。两人这假期过的很开心、很幸福。时间是过的最快的,很快假期到了,男孩女孩都得回去上班里。两人依依不舍的分开。
三个月过去了,女孩实习完成,但同时也失业了。男孩提议女孩去男孩那里,女孩考虑了许久,最终决定去男孩那里。因为女孩不想再失去男孩,因为女孩想好好珍惜和男孩在一起的机会。
为了爱情,女孩鼓起勇气向爸妈说了谎。男孩和女孩同住在一起,两人上班虽然有点累,但是彼此都很幸福,很快乐,不用再受以前的异地相思之苦。日子久了,两人的感情更加的坚定,他们向双方父母说明他们之间的爱恋,双方父母都很同意他们在一起。
一年以后,他们终于步入礼堂了。
父亲的心
文/未雨绸缪
今年再次见到父亲时,已是岁末。父亲略微卷曲的头发中白发明显增多,脸上皱纹弥满而渐深,穿着服饰也没有了以前的讲究。我仔细打量了父亲一番,父亲看起来真的老了。
见到父亲是星期五,其实父亲早就算好了时间。父亲与母亲一起来看我,他们坐车时间长,我赶紧带父母去了一家我常去吃饭的餐厅。服务员递来菜单,我交给父亲,父亲拿着菜单点菜。我望着父亲,他看起来真的老了。看着父亲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我想到他的整日忙碌于工作的情景,鼻子不免酸楚。待父亲点完菜,抬头时,我急忙转移视线,与母亲拉着家常。
父亲倏然变老,我是知道原因的。父亲工作于私企,竞争相当激烈,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在他的单位体现得淋漓尽致。加之父亲的单位食堂伙食不太好,生活上得不到照顾,平时应酬也多,生活又不太规律,工作实在辛苦。
突然想到两年前父亲动手术的往事。母亲突然给我打电话,说父亲肚子疼得厉害,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诊断为胆结石。胆囊里面的石头多而大,需要尽快动手术,切除胆。当听到要割掉父亲的器官,自己也是吓得不轻。后来在网上查阅资料,明白了胆结石的前因后果。手术后,医生告诫父亲不要饮酒。但从此成为“无胆英雄”的父亲,因为工作性质所迫,有时还得喝酒。母亲时常叮嘱我说:“你作为儿子,要经常给你父亲打电话,多关心关心他。他为了整个家庭,实在付出太多!”
菜陆续上桌,席间边吃边拉家常。这样的相聚,也可能只有过年才那么齐,平时忙于工作,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饭毕。我领着父母去我的办公室瞧一瞧,随后到了我住的地方。我想先安顿他们的住处,父亲说不着急,并叫我坐下来聊一聊。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与父亲面对面地交流几个小时。父亲与我什么都谈,工作、生活、爱情、理想、择偶标准、买车买房……从来没有那样与父亲丝毫没有约束的交流,从来也没想过与父亲能聊这么长的时间,从来也没觉得与父亲的共同语言还有这么多。我深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血脉相连。
我第一次那么长的时间凝视父亲,凝视他的眼睛、嘴唇、脸颊、衣衫……从来没有像那天如此细心,带着崇敬之情仰望我的父亲。可我想责问自己,为何当我真正体会到父亲含辛茹苦时,父亲却老了。
以前每当与父亲闹矛盾时,母亲常告诫我说:“你呀,还年轻得很,当你出身社会后,成家立业后,你就会明白做父母的不易了!”当我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些年,我渐渐明白。
当年,父亲对我的爱意很隐晦,现在父亲的爱又那样柔软。都说父爱如山,在今天的我看来,父爱是那样沉稳、厚重而坚定。
最好的“年货”
文/牛雅文
过年了,该帮父母筹办哪些年货?要说起来,我有独特的做法。
记得那是在2015年年三十,当我把亲手做的油炸糕配土豆丝端给老爸老妈时,二老见我不吃,一直瞅着他们吃,就催我吃,我不禁心里暖暖的说:“爸妈,你们说我想起啥了?”“想起啥了?快告诉我们。”老爸老妈异口同声地抢着问。“我终于明白小时候,每当你们给我做了好吃的,你们不吃,却一直看着我吃。原来看着最爱的人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美味好幸福呀!”我两眼亮晶晶地说。
“今后,我还要经常为你们做家乡饭吃呢!”一看二老那个激动劲儿呀,真是和我儿时的情景如出一辙。原来,爱我一生的父母,他们越老越看重的不是钱和物,而是一种亲情的回归。我恍然大悟。
之后看望父母,尤其是在每年回家过年时,我要不和父母一起翻腾他们给我做的玩具,或者欣赏我和他们各个阶段的合影;要不就缠着他们给我讲我儿时以及他们的创业故事,或者一起去小时候时他们经常带着我玩过的地方。我们一起完成一件小制作,玩一回丢手绢,跳一支“小燕子穿花衣”,合做一顿家常饭,同唱一首儿歌。最隆重的仪式,是我给老爸老妈颁发年度开心健康老人奖、开心做事成就奖、参加各种比赛收获奖和猜谜达人奖品。如此等等。没想到儿时爸妈让我过得最幸福的诸如“过家家”争夺“小红花”的回归往事,竟然让现如今的父母,找回了他们的老有所归、老有所爱和老有所乐。
原来孝就是这样,我现在要像小时候爸妈如何爱我一样地去爱他们二老,就这么简单。
临近春节了,普天下的儿女们,不要只顾给父母筹办年货,也像我一样,要上心读懂爸妈心,看看他们究竟需要啥?当我们读懂了爸妈的心,那么在阖家团圆时,我们这些孝子就会让二老,找回了久违的天伦之乐。这就是我们今年要给爸妈带回去的最好的“年货”。
学会感恩
文/湘之
近日,一位朋友十五岁的儿子负气离家出走了,朋友及家人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了一周,始终没有孩子的音信。无奈的她在微信和QQ空间发出了深情的呼唤:“孩子,看到消息就快回来吧,妈妈在家等你,妈妈给你的银行卡里汇了钱,如果身上没钱了,就拿卡去取。宝贝儿,妈妈希望你平安归来,我们尊重你的意愿,你完全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意愿生活,快回来吧,妈妈不能没有你,妈妈找你找得好苦……”
看到朋友的呼唤,我的心都碎了,也不知这位负气出走的孩子现在怎么样,真诚地希望孩子在看到妈妈的信息后,能够及时与母亲联系,能够平安归来,不仅因为我是这位母亲的朋友,更因为我也是一位母亲,更能体会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的切肤之痛。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环境造就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感恩更为关键。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生育恩,要学会坚强,要能够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学会感恩,就要让孩子学会善良,所谓“百善孝为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熏陶至关重要。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就得“以身作则”,让孩子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不容易。所以我们就得对自己的父母孝顺,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和关心他们,做一个孝敬父母的榜样。否则,我们对子女的教诲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定会得到亲人、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我们要对关心过、帮助过、鼓励过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以及同事心怀感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应该帮助你,没有谁欠你什么。当我们心怀感恩地面对生活,生活在我们的眼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孩子——父母的心头肉
文/北方才子
每一个新的家庭组合之后,他们的共同愿望都是——有一个孩子,一个可心的孩子。可是,当孩子还未出生时、出生以后,我们的担心便接连而至,作为一个初为父母的你我或者已经早为父母的你们,是否担心过,幼小的孩子会患上疾病?成长中的孩子会出现问题?长大后的孩子会不听管教?
那么,该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方法也许多种多样,可是收效呢?我们都很困惑。许多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让我体会到,没有任何东西必打动人心更重要。于是,在经过了深思之后,我决定把我(我们)抚养孩子的经历用文字加上适度的修改展现给你、给孩子。相信,如果你的孩子还未成年,当你把文章读给他时,他会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长大,却又是非常叛逆,那么,让他悄悄地阅读这篇文章吧。主要他看到了这一切,他一定会发生让我们惊喜的改变!
孩子,我相信有一种缘份。
这种缘份,将你的妈妈和我从素不相识最终走到一起。那怪有人说:“在经历了千挑万选之后,你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人!”的却,爸爸也觉得,初见***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也就注定了会有你。也许,这就是缘份。
更让我相信缘份的是,爸爸妈妈是在某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二结婚,而我们的孩子-——你,恰恰出生在又一年公历12月12日。如果不是巧合,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缘。
缘起时,我们可能都无法预料,也正是因为这无法预料,我们才有了无数次的惊喜,无数个说不完的故事……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你肯定已经长大,回头看看过去,你的出生、你的幼年、你的童年时代,那些熟悉有陌生的往事,那些装满故事的书箱,那一段段令人回味的美妙旋律……
相信此时,你的心中会有很多想法,那就带着它们一起静静地读吧,用眼睛、用心,用一连串的生活相片再度重温那些往事……
孩子,你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命里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也许在那个静夜,也许在那个黎明,也许在那个艳阳高照的中午,也许在那个日落西山的黄昏。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许是在那租住的蜗居,也许是在那小村低矮的民房,也许是在那高楼之上,也许是在那碧草青青的郊外,也许是在那溪流潺潺的河边。总之,一切都那么自然,一切又都那样的神秘莫测。
你悄悄的来了。
连续几天,妈妈总感到心慌气短。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心脏方面的毛病。于是,去了镇医院、县医院,心脏检查显示——一切正常。
可是,情景依旧没有改变。弄得爸爸妈妈手足无措。忽然有一天,细心的大姨对妈妈说:“你有没有检查一下,是不是怀孕了?”妈妈当时窘得不行,后来找有经验的老中医一号脉,果然,你已经悄悄的落地生根了。
惊喜之余,爸爸妈妈的担忧接踵而至。
因为治疗心脏病,吃了好多药,生下来的你会不会有畸形?或者会不会有什么发育不完善?或者会把你扼杀在母体之内。
去还是留?爸爸妈妈犹豫了好久。始终拿不定主意。
无论如何,你是我们的希望啊。老天把你赐予给我们,我们又怎么忍心把你轻易抛弃!
于是,在无数个犹豫之后,我们决定:无论怎样,都要接收你这天赐的生命。
于是,这份担心变成了一天天、一时时、一分分、一秒秒的期盼啊!我们在***妈日益隆起的腹部,感受你的一举一动,聆听你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孩子,你知道吗?那天我们听到了一个故事。我们就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
那天,我们正在户外散步,遇到了就别的一位老朋友,问了她的近况,她说:“别提了,家里出了点事儿,心情糟透了。”我们本不想去追问,怕她更伤心,但是她接着说:“我弟媳多年未怀孕,去年怀上了,大家都很高兴。没想到,前两天孩子出生时,是个畸形儿。”我们大惊,问“是什么原因呢?”“怀孕时吃了一些药物,导致孩子发育不正常。”“吃药影响孩子发育?到底哪些药物是不应该服用的呢?”“你们看看药品包装上有孕妇忌服和孕妇禁服字样的,肯定不能用!”我们没有问过多的话,只是彼此心理都沉甸甸的。
回家以后,我们拼命回想:在怀孕期间是否吃过什么药物?
雪仙的童年
文/梦诗雪仙
1
仙,是一个农村女孩。她有姐妹、兄长六人。她的父母、爷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人帮"动乱年代里,吃了很多苦。经常看到父母在半夜三更干农活。因白天天气炎热,分下来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只有在夜里凉快一些的时间里来赶工。
仙,一家九口人,仙,排行老三,那时也不过才五岁大,姐和哥才大三岁左右,任凭父母拚命地挣工分,养家糊口,解决温饱,到年底还要向队里借支。那时,是不能养鸡养猪的,都是集体种菜,按人口分到每家每户。以前打地主富农,很穷的人,是贫农阶级,成份好,没有被斗的理由。
爷爷在村里做过组长,由于心直口快,得罪人。也经常被斗得遍体鳞伤,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仙的心里。大人的事,小孩是管不了的,因为这些,仙力所能及的只有听大大的话,不让大人生自己的气,能拿得起扫把便扫地,能搭着凳子收衣服,胡乱把衣服折一下,给妈妈摸摸腿,直到累得睡着了。
仙,恨不得马上长大,能帮父母,爷爷多做一些事。那个年代没有电,没有风扇,只能用扇子赶蚊子,天气实在太炎热时,大人们就拿一个床单,离家到农田大路边,铺在地上乘凉。直到露气下来,转凉一些,才会回家到床上睡觉,一般都是凌晨两点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仙已到六岁。
2
仙想跟爷爷学做饭。每到做饭时,仙看着爷爷炒菜,锅里只有一点点油,炒一会就放盐,再炒一会就放水煮,一会就熟了,用碗盛起来。都是队里分的白菜,萝卜,每餐都是只有一个菜,一煮就是一大锅,都吃得津津有味。爷爷每次炒菜的时候,仙都在看,时不时地往灶里添一些稻草,当时,灶是用土砖砌的。
仙,从小就体弱多病,经常感冒咳嗽。队里有医生,看小病是免费的。以前的丸子,又大又苦,都是白色的。经常苦得到了喉咙过敏又吐出来,父母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恨病吃药啊。仙当时还吃了很多用砂罐放在灶里稻草灰里炖熟的大蒜,一碗一碗地吃,里面放的糖是队里按人发的糖票去买的。父母说,大人没有时间照顾你,你自己用汤勺一勺一勺地挑着吃,你不要浪费,这是治水肿的。
父母从早到晚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见得到人。集体干活是没有休息的,从过年初一至年尾,都是忙忙碌碌的。那个年代,睡觉可以不关门,没有小偷,家里大人穿的衣服补了又补,大人的衣服改成小孩的,一个接一个地穿,都是大粗布染成蓝色与黑色的这两种,大人没有多少时间洗衣服,用的是队里发的大肥皂。那个年代农村里没有听说过有洗衣粉这个名字。
父辈那个年代没有学堂,只有私塾。没钱的人家的孩子大字不识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那时上街都是步行,父亲小时候,爷爷是一个富农,读了不少的书,相当于师范学历,母亲也读了一些书,文化程度跟父亲差不多。
仙觉得父母有文化,知书达理,志同道合,是很恩爱的一对。有一次,不知是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爷爷受批斗的原因,影响了大人们的心情。记得有一次,父母不知为什么而吵架,母亲一气之下离开了家,父亲对仙说,你要跟紧你的母亲。仙马上跟在母亲后面走,仙不敢叫妈。走了很久,上了街,妈躲在一个哑巴家里,也被仙找到了,直到母亲的娘家。仙想,妈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她要跟妈妈一起回到家里才安心。妈的气消了,两母女一起回了家。仙很开心,感觉有父母的孩子真幸福。
3
日月如梭,转眼间,仙八岁了。那一年,姐十二岁。队里分了一点菜地,还可以种作水稻,作为口粮地。那年,父母带着姐姐到市内治病。东借西借一千元,给姐的脑动手术,她的脑里长了一个肉瘤,可是后来又复发了。父母又借了一千元,姐姐回来后,有后遗症,痴痴呆呆的。经常复发,是治不好的。比仙大两岁的小朋友经常戏弄她,姐对仙说,你去打他们。仙看姐姐可怜,便答应去说他们。仙对其他小朋友们说,以后你们不要欺负她,她是病人,你们又没有疯,如果是你们的姐,别人欺负她,你们气不气,要不然,咱们以后不要在一起玩了。小朋友觉得仙说得对,再也没有戏弄姐姐。没有过多久,姐因脑癌坏死,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仙看到父母很伤心,又安慰不了。
过了一段时间,仙问父母,姐生的病,怎么治不好?父母说,姐的脾气太急躁,有一点点不顺心,就经常用头撞击墙,以至脑组织受伤,里面淤血成块,久而久之,成了肉瘤,转化成了脑癌,她只有这个命,父母怕仙有时急躁也像姐一样撞墙,不要学她,就告诉了姐得病的起根之源。那个年代父母养一个儿女不容易。
4
队里每家每户,都分到有耕牛要喂养。仙一边读书一边放牛。记得十岁的某一天,晚上去放牛,仙站久了,想骑在牛背上,仙习惯地站在牛的头上,两手抓着牛角,对着低着头在吃草的牛说,抬起头。牛好像听得懂似的,或许站在它头上,感觉沉重,吃草不方便,经常是猛一抬头,仙就借机爬到了牛背上。
牛吃着吃着,被深沟的青草吸引住了,那深沟对仙来说,有一种恐惧感。如果大人站在沟里,还爬不上来。况且仙骑在牛背上,伸长脖子吃了很长时间,还在拼命的够着吃。此时,仙在牛刚开始这样吃的时候,左手紧抓着牛绳,右手拼命抓着牛尾巴。仙的身体在牛背上倾斜着,快了倒栽下去。仙想,牛还要吃多久,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感觉时间很长,想用力抓紧牛绳,可使不上劲,左手抓着牛背上较长的一撮牛毛,哪敢松手。拉绳的力气使不上,只盼望在自己体力还能支持得住的时候,牛吃完那些草赶紧抬起头来。仙就立即从牛头上下来。
可是,那牛啊,一点也不担心小主人的安危,还在贪吃。仙东张西望,没有见一个人影,都早已回家吃晚饭去了。仙多想有一个行人奇迹般地出现在她的身边,把她从牛背上抱下来或帮她扯一下牛绳就脱离险境了。可始终没有出现一个人影。此时的仙,坚持着这恐惧的分分秒秒,骑牛难下了。仙心里祈祷着,老天爷,即使要摔下来,逃脱不过命运的安排,老天行行好,仙本想让牛吃饱一点,养得肥肥胖胖的好干农活,也不愧是个好心的放牛娃,才让牛多吃了一会,要不然,早一点想到这么危险,仙早就回家了。
天色渐渐已晚,仙多希望父母因为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出来找一找,叫一叫,仙便大声回应,救救我吧。仙感觉到没有希望了,手的力气越来越弱,抓着牛尾的手,力不从心,逐渐向下滑,仙想,不要摔在牛角上,那会头破血流,不要摔伤五脏六腑,很难治,不要摔断手和脚,如果这次能死里逃生,她会更好地喂牛,但再也不在这样危险的地方骑上牛背了。仙害怕也没有办法了,只盼这摔下来,老天保佑,摔轻一点。仙来不及想更多,一下从牛背上掉了下来,摔到深沟里,沟里的水不深,幸好没有晕过去。只看见自己摔在深沟的对面,是田埂的一方,脚在沟里,嘴和鼻子碰在田埂边上,这样撞下来,不受伤是很奇怪的。
仙从田埂上爬起来,浑身是湿湿的,到处用手摸,有没有痛的地方,痛没有感觉,但仙感觉到上嘴唇是麻木的,肿得高高的,仙来不及哭,也没有人听,急急忙忙把牛牵回家。
回到家里后,让父母看看,自己拿着镜子照了一照,嘴唇肿得高高的,很难看,仙的爸爸在部队里学过医,跌打损伤,会用一些小药方,于是开了方子抓了药,用石磨磨细,用蜜拌匀,敷在嘴上,敷了很多时日,终于好了。仙庆幸自己死里逃生,没有破相,还是很快乐的。
送父母一份“微成功”
文/张晓奔
我的老爸老妈都已经70多岁了,他们有自己的房子,有充足的退休金,晚年生活本该轻松而惬意。可是,我每次回家,时常听到老爸发牢骚:“眼睛不行了,我以前最喜欢读长篇小说,如今连一份报纸都看不完,字体就变得模糊起来……”老妈也会跟着说:“老喽,不中用,我以前一天都能绣一双鞋垫,谁都夸我的针线活好,现在连穿针都困难……”
看到他们消极度日,我不由有些焦虑,苦口婆心讲了许多人老要服老、但不要怕老的大道理,却根本没有效果。有一天,我上班时急需发一件快递,东西忘在家里,我当时开会走不开,只好给老爸打电话,让他帮忙跑一趟。晚上回到家,我夸老爸办事利索,他的脸上竟然浮现出久违的快乐,看来只要能做点什么,就能让老人有成就感,这不就是当前流行的“微成功”吗?
第二天,我搬来一盆铜钱草,故意跟老妈说:“你看它长得多茂盛,快把花盆挤破了!我手笨,你帮我给它分盆吧!”铜钱草的根错乱纵横,想要把它们保持完好地分开,需要一定的耐心,老妈做起来却得心应手。我中午回家时,她已经把一盆花变成了三盆,正准备送给邻居一盆呢。“微成功”,可以从种好一盆花开始。
老爸有一款智能手机,是我半年前当生日礼物送给他的,本来想让他看看新闻,聊聊微信,他却说自己看不清,学不会,从来没有玩过。一次,有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加了老爸的微信要聊天,他急得满头大汗,我在旁边手把手教他如何发语音,他和老朋友来来去去聊了一个多小时,这下他算尝到了微信聊天的乐趣,没过几天,我发现老爸连发表情包也学会了,时常拿出手机琢磨它的新功能,有一点进步都很开心。
当父母年迈,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他们难免会觉得失意、沮丧,让他们的日子变得充实,就要想办法制造机会,让他们每天都有小目标,小任务,随时能享受到“微成功”的快乐,重新变得精神焕发。
学会享受微成功,再平庸的日子也会芬芳如花,父母的晚年生活一定也会更幸福。
天下父母
文/小燕子
眼前总是浮现婆婆红肿的铃铛似地脸。
三周才有空回家。总以为,有公爹细心地照顾,婆婆也就是过着每天吃了躺着的日子。 所以每次回到家,总是先忙活着做饭 ,忙完再给婆婆洗洗、换换衣服等。
这次也是。回到家先忙着做饭。公爹说,婆婆晚上下床跌倒磕到厨门子上,磕伤了脸、眼睛鼻子里也流血了。这才细细的看婆婆的脸。那肿的紫紫的脸、铃铛似的流泪的眼睛。看着,心里酸酸的,只想哭。婆婆说:不疼。能不疼吗?给婆婆擦擦受伤的脸,心里深深的自责:只顾自己饿了,想早吃饭,为什么不先问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呢?
公爹说:晚上一睁眼,才发现婆婆从床上掉下来,在地上躺着。婆婆自己根本用不上劲,他用尽全身的力气都无法把婆婆弄到床上去。最后,累了一身汗,终于把婆婆搬上床去。好在,只是皮肉之伤,没伤到骨头。要和上次那样,摔断胳膊,该多受罪啊。
公爹开玩笑说:本来两个人的活,成了一个人干,还要伺候一个半死的人,白天晚上的都离不了人,真是累死了,还不如死了算了,都不受罪。婆婆说:是啊,死了就不受罪了,怎么就死不了呢?死不了,还要一天天过,过到哪天算哪天吧。公爹虽然这么说,还是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不厌其烦。整整四年了,天天如此。
村里人都夸我是孝顺的儿媳:每次回来,给婆婆理发,洗衣,给婆婆整理的干干净净。听了,觉得很不好意思。其实自己才照顾婆婆几次?只有自己儿子不回家的周末才能回家看看老人,才能尽尽义务,也就是两周才能回家一次,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啊。
都说养儿为防老。其实养儿女只是义务,不一定为防老。儿女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谁能寸步不离的守在老人的身边呢?都做不到。即使身边有儿女,不到万不得已,老人也不好意思指使。能干的,尽量自己干,也不去麻烦他们的子女们。这就是父母。
太阳好没有风的时候,公爹就会用轮椅推着婆婆到阳台晒太阳。轮椅上,被暖暖的太阳晒得睡梦中的婆婆,一定感到很幸福很幸福。我给婆婆开玩笑说:轮椅等你不用了,可得留好,等我老了好再用。婆婆说:愿你身体好好的,可别像我,可别做上轮椅。我想,即使坐上轮椅,也会很幸福的吧,就像婆婆一样。
回家的时候,我对妈妈说: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别舍不得。身体好好的,比什么都强。有了病,儿女再孝顺,罪还得自己受,谁也替代不了,就像我婆婆一样。
眼前时常出现整日躺在床上婆婆那跌的肿肿的眼睛、日渐年老的公爹还有孤独的妈妈,心里很难受,很难受……
很快我们也会老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呢?不敢想象。
就像父亲说的,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不知不觉,怎么就老了呢?
父亲早早离开了我们。
不知不觉中,我们也老了……
孝心不妨“钝感”
文/王国梁
同事小赵很有孝心,那天在手机上看到一篇写母爱的文章,立即给大家朗读起来。读着读着,她的眼泪出来了。读完后,她说:“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无论怎样,都应该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小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孝心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中。母亲咳嗽一声,她就敏感得不行,带着母亲到医院做各种检查;父亲走路弯着腰,她立即就紧张起来,不停地盘问他哪里不舒服。她自己也说:“父母出现一点小问题,我的玻璃心简直就要碎了。”
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小赵经常陷入焦虑。不久前,小赵的母亲生病住院,她马上放下手头上的事,全天高质量陪伴母亲。其实她母亲只是急性肠炎,很快就没事了,小赵却怕病情反复,极力要求医生让母亲多输几天液。这几天里,小赵没日没夜照顾母亲,人都憔悴了许多。她母亲心疼地说:“我这病也没啥,自己也能照顾自己,再说还有你爸呢。瞧你这几天,累成这样!”
类似的事太多了。那次小赵忍不住叹气说:“照顾两个老人,比伺候俩孩子还累。我生怕父母有一点不顺心,那样我心里不安啊!”大家都看得出来,小赵为了父母,总让自己陷入劳累焦虑中,不得轻松。她总是太敏感,把父母的一点小问题无限放大,给自己施加无谓的压力。
小赵为了到市里给父母买一种无糖的特色糕点,开车到处找那家藏在角落里的小店,整整跑了一天。同事李姐看着小赵无比认真的样子,不由说:“小赵啊,其实父母的很多事都是小事,没有必要弄得比天还大。”小赵说:“父母就是我的天!他们的事就是比天大!”李姐说:“你的孝心就是太敏感了,其实有时候应该钝感一些。你的父母生活能自理,他们身体虽然不大好,但那都是老年人常出现的问题。你整天把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当成天大的事,不仅给自己制造压力,也给父母制造压力。而且呢,你总这样为父母操碎了心,他们看了也心疼。如果你不这样玻璃心,生活得轻松一些,父母也会开心的。”
小赵听完李姐的话,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母亲总劝我不要每天都回娘家,他们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她还说,我生活好了,就是她最开心的事。”李姐说:“本来就是嘛!虽然咱们都说孝行无小事,但很多时候,应该钝感一些。你不把事当事,也就真的没事了。父母真正需要的,不是儿女把他们当婴儿一样照顾。很多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且他们积累了一辈子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所以即使他们生活中出现些小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你呢,顿感一些,放开手吧,父母会生活得更愉快,你也会生活得更轻松。”
小赵听了李姐的话,开始学着不再对父母的事那么敏感。父亲在家里搞个小装修,小赵没帮忙,老人自己设计、请工人,完成后很有成就感。母亲胃不好,小赵不再张罗着到处去买药,母亲自己通过饮食调理,如今好多了。小赵轻松了,脸色也好起来,父母看着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