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人名句

行动的文章(精选7篇)

作者:雨哥时间:2023-01-24 14:09:52分类:名人名句

简介  先行动起来,才是抵达目的地的“捷径” 文/于非让 网上有人问:遇事应该做足准备再开始,还是先行动起来? 一个回答印象颇深:人生不像做菜,不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生活中,倘若总想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事情非但不能解决,反而会越积越多。

行动的文章(精选7篇)

先行动起来,才是抵达目的地的“捷径”

文/于非让

网上有人问:“遇事应该做足准备再开始,还是先行动起来?”

一个回答印象颇深:“人生不像做菜,不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生活中,倘若总想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事情非但不能解决,反而会越积越多。

有时候,与其一味苦想如何解决,不如让自己先行动起来。

人们常说,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

一个人越思前想后、犹豫不决,越容易患得患失。

“我能不能做到?这值不值得去做?我要不要试试?选择还是放弃?”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习惯把整个事情都推演一遍,臆断出可能遭遇的问题。

殊不知,拧巴和纠结会成为行动的最大障碍,不断消耗心神,使自己陷入自我怀疑中。

如此循环,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天下之事,总是困于想,而破于行。

与其陷入“想做但不确定结果如何”的纠结中,不妨让自己先行动起来,前行路上,答案自然会随着时间慢慢呈现。

就像那句话所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三四月做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生活中,其实多数人都一样,遇到事情、碰到问题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完美解决。

然而,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有人愿意凭借自己模糊的愿景,先做出来个雏形,然后一步步慢慢前行;有人则始终忧心忡忡,停滞不前。

我身边便有这样一个例子。

朋友的婆婆姓蒋,今年75岁,一只眼睛患有严重眼疾,一生务农,没有文化,大字不识几个。

有趣的是,每次朋友看书时,老太太也跟着拿起儿童画报认字。学了没几天,她扬言要写本书,记录自己一生的故事。

或许在我们看来,写书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可老太太却从不这样认为,她经常摆弄手机,学拼音、识字,但凡有自己搞不懂的地方,便向旁人问个不停。

大家都打趣她说:“蒋婆婆,你还真要写书啊?”老太太也不管别人怎么说,总是埋头忙自己的事。

后来,她虽然未能出书,却识了许多字。还做了一本彩印纪念册。

有人曾说:“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马上去做!”

先行动起来,通常是一场稳赚不赔的“生意”。

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机会,在岁月里辛苦的付出都会叠加起来。

把事情做成,固然很好;不成,我们也会在过程中,积攒许多让自己获得成长的经验。

一位公司的创始人说过:“做一件事,它到底靠不靠谱,你坐在家里想是没用的。我们的风格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意出来大体觉得靠谱,先行动起来。”

在行动中获得信息,不断优化调整,既不耽误事情的进程,更不会阻碍自己的成长。

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学会先上场,再适应,最后调整。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先行动起来,是在你与事情之间建立的最短路径。让大脑直接从‘能不能做’,聚焦在‘如何做’上。”

我们遇到的所有事情,从有意向到着手做,确定目标后,减去多余的忧虑,先行动起来,才是抵达目的地的“捷径”。

曾有人说:“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

凡事只有先行动起来,在过程中摸出路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比起空想主义,先行动起来,就会超越很多人。

想减肥、想写作、想学外语、 想考研……那就行动起来,遇见困难逐项解决,我们便会与想要的结果不期而遇。

聪明的人,永远不会把美好的时光留给焦虑,瞻前顾后、徘徊观望。

他们知道,所有想要的东西都不会空降。

唯有让自己先行动起来,步履不停,走在路上,美好才会逐渐靠拢。

由光盘行动想起的

文/一樵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上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力推崇和践行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等节俭的生活方式。由此,我想到了国和家的过去……

中华文化是由农耕文化演变至今的,而农耕文化是从以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为首的远古氏族传承而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古代中国直至近现代中国一直秉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念,人民皆愿安居乐业。勤俭节约也一直是人们推崇的美德。朱子治家格言早就告诉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每个人常说的“无功受禄、寝食不安”,其实是古人劝官清正的“寸丝千命、匙饭百鞭”的后两句,这前两句说的正是一寸之丝需要千条蚕的生命、一匙饭食牛要受百鞭之挞。说得多么深刻!晚清重臣曾国藩,官至一品,但他除上朝穿朝服外,冬天始终穿着夫人给他做的一件棉袍。他说:人常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觉得衣亦不如旧也。

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壮大起来,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靠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政策。革命先辈也一向厉行艰苦奋斗。在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仍然穿带补丁的衣服,即使住进中南海,铺的也是补了又补的褥子。那时,共产党人就提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把浪费和贪污画了等号,可见党是多么重视节俭、憎恶浪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特别是人多地少、十年九旱的辽西农村,虽然没有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形容夹皮沟农民“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那么贫困,但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有靠借粮、靠“瓜菜代”度日的。

记得我爷爷说过,无论多么困难,即使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也不能吃“种子粮”“探头粮”。凡是吃“种子粮”或“探头粮”的农民就不是地道的农民。为了节省点儿粮食,无论丰收年还是歉收年,我母亲每次舀米做饭时总是在舀完米后再抓出一把。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想想,一斗也有五十斤左右呢。

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杨树叶儿、杏树叶儿、榆树钱儿、槐树花儿就成了我们家的主副食。为了让这些东西好吃些,母亲总是用玉米面将这些菜、叶、花和在一起,蒸成面馍给我们吃。母亲病故后,我写了一些纪念她的小诗,其中一首“自幼家贫饥饿多,梦中餐饱面馍馍。终年巧省仓箱米,糊口菜团伴饭桌”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我老家那个地方没有水田,不种小麦,每人每年只能分7斤白面,除正月初一吃一顿饺子外,剩下的白面就留给客人或病人吃了。说句实话,那时候的我是十分盼望自己生病的。

说起吃饺子,当时只有爷爷一个人能吃上水饺,我们只能吃薄皮大馅的蒸饺。我们想吃水饺时,母亲会说蒸饺比水饺香,要不你尝尝,一尝果然如此。稍长大了点儿才知道,蒸饺可以少放肉、少放油,但香味儿不随水跑掉,还可以省面,其实母亲就是想什么都省一点儿而已。在我们老家,人们吹嘘起自己见多识广时,还会说:“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意思是你经历过的事儿我都经历过,也说明吃饺子在我们那个地方的确比较奢侈。

过去的农村,讲究的是粒粒归仓、寸草归垛。真正农民收拾过的庄稼地是捡不到粮食穗儿的,但有的地方是可以捡玉米棒儿度日的。这只能说明当时有的地方管理得太粗放。

记得小时候吃饭就像抢饭,上桌晚了、吃得慢了,没有吃饱也只能等下顿再吃了,大人们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没吃上饭或没吃饱饭再去做的。吃饭结束后,饭碗里是不能剩米粒的。如有剩下的,我爷爷会一筷子照脑袋打下来,要求我们吃干净。我从小到现在再饿也不吃零食。过去,一是不准吃零食,二是也无零食可吃。小时候不吃零食,长大后也就没有这个习惯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凡是我看到吃零食的人,都会认为他家肯定是富裕家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背诵过曲艺家朱光斗编的对口数来宝——“南京路上好八连”。有这么一段台词至今记忆犹新。八连好、好八连,节俭作风代代传:一滴水、一度电,一根针、一条线,一棵葱、一头蒜,一粒米、一口饭,一寸布、一把面,都要在脑子里面转一转,为的是共产主义早实现,人人克勤又克俭。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更不能忘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行动,就是最好的机遇

文/盘叶纯

经常听到朋友们说现在工作难找,找来找去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合适,总是感觉前程一片迷茫。俗话说想干总有办法,不想干总有理由。我们来看看同是失业人的另一种状态。

美国佛罗里达州男子格伦·伯杰,他失业后想到一个疯狂的主意,就是在各高尔夫球场邻近的湖中潜水捞取丢失的高尔夫球。他在十四年间创造了总数达150万美元的惊人财富。

伯杰失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思考着该如何赚钱。他突然想起在他还处于半失业状态时,每次出来散步,走到家附近的高尔夫球场,都会看到高尔夫球经常被打进湖里,偶然一次他在湖边捡到几个球,还以每球一美元的价格出售。于是他有了一个疯狂的主意——— 到湖里摸球去卖,这样就解决了生计问题。后来还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伯杰干脆专门到有高尔夫球场的湖里摸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

我们很多时候想得太多,却没有去行动,一直等着什么好的机遇,只在那羡慕别人的光环,而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该如何去踏踏实实地做。或者心血来潮做了,却又在遇到一点困难时,忧愁、迷茫、困惑,甚至怨天尤人,而不是冷静想办法解决。

格伦·伯杰说:捞球卖虽然利润很丰厚,但风险也很大,池塘或湖中潜藏着巨大风险。伯杰曾在水下撞到过桌子、高尔夫球车、割草机、蛇,甚至还有短吻鳄。有一次他甚至觉得自己的手臂伸到了鳄鱼嘴里。生命时时有危险,几次想放弃,可转念一想,做什么没有危险或不要付出呢?世上就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我就相信“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于是就坚持下来了”。这一坚持还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格伦·伯杰失业后的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想到了就付诸行动吧,“只有想不到的人,没有做不到的事”,端正态度做个生活有心人。

当你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时,你就站在生活的最高处;当你能以无憾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宽厚之心向下看,以坦然之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灵魂的最高处。

格伦·伯杰拥有一种淡然的心态,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开辟了一条新的生存之路。在机遇来临时,又凭自己的执着、行动力创造了意想不到的财富。所以说失业不可怕,人生永远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拥有的只是无限的希望,不要去刻意寻找什么机遇,因为行动就是最好的机遇。

山,一直在那里

文/宜昌张松梅

不管我登还是不登,山一直在那里。山不是孩子,需要我一直照顾他。山不是爱人,需要我心里念着行为上顾着。山像父母,我去看他,他接纳我,我不去看他,他就在那里等我。这是登山让我明白的第一个启示。

第二个启示,总有比我更勤奋的人。离山不远,我却几年没登山。终于想起,清早起来,奋起而登山。五点半起床,六点就出了家门,一路步行到江边,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早就开始了各项运动,跑步的、打球的、游泳的……到达山脚下,七点,碰到很多下山来的人,一位姐姐说她五点一刻就上山了。我一向是七点起床,周末八九点起床,今天五点半起床,以为可以搏个头彩……

这次登山,强烈感觉身体状况与年龄无关。在山上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当时他正站在半山休息。看到我上山,打了个照面。老爷爷说像你这个年龄应该不累吧。我气喘吁吁真想说自己一点都不累,可是累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站在低两级的台阶上,我仰望着老爷爷。他说今年他八十三岁,现在爬山真累了。我差点双腿软下去,我比他年轻这么多,按说我应该蹭蹭蹭毫不费力就爬上山顶了,好惭愧。后来老爷爷在我前面到达山顶,看到我,他一笑,说终于爬上来了哈。

未登山时,想象登山的感觉,和实际登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从家里出发时,我觉得登山不过如此而已。真正登山,发现这个过程是如此艰难,腿脚是软的,身体是沉重的,呼吸是困难的。登临山顶,又发现所有的辛苦不过如此而已。真正站在山顶,才会发现山顶的风景是如此美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雄浑大器之美,绝不是躺在被窝里站在山脚下想得到的。这个登山的过程,是不是和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做过后觉得不过如此。好汉不知饿汉饥,没有谁真正理解谁,这层意味也体会到了。

有些事,想做就做,比计划好了才去做,更高效。登山就是登山,哪有那么多计划,这又不是登珠穆朗玛,不要给自己各种延缓的理由。以前我们爱把登山当作一次大行动,事前约好几个朋友,出发时准备好瓜果饼干饮料,郑重其事的乘车出发。这样的行动,总会因有人爽约,天气不好,各种原因无法成行。最近两次,我登山都没有约朋友,也没有看天气,更没有带干粮包裹,说走就走。

这几次登山行动,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做事要有决心。锻炼身体不只是一句口头禅,更要实在的行动。很多年来,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直对自己说要锻炼身体,再不锻炼人就要废了,但是一直没有付出行动。今年,我终于认识到锻炼身体控制欲望的快乐。

登山后的我,能有这么多启示,开心的真要飞起来。几年前给自己定的那些登山计划,我相信这次可以真正做到了。

与其抱怨,沉浸在委屈中,不如行动

文/洞见Uki

上周,有个朋友跟我大吐苦水,说自己想要辞职,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她性格很内向,不善于表达。

“为什么我明明做了很多事,还不如别人动动嘴皮子?”

她在电话那端,气愤地倾诉着自己的遭遇。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她的委屈。

可是仔细想想,在职场中,谁又没有经历过这样憋屈的时刻呢?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哪份工作不委屈,没有谁比谁更轻松如意。

若要计较,桩桩件件都藏着委屈。

抱怨,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情绪。

调整好心态,用实力证明自己,才是成年人顶级的自律。

有时候,我们总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承受着不公的待遇。实际上,我们承受的委屈,也是大多数人的经历。

看到有人分享自己初入职场的经历。那时候,她作为新人被派去开拓市场。刚到就接手了前业务员留下的问题——向经销商追债。

有个经销商欠下了42万元的货款,迟迟不肯还。她直接找到老板,老板一听是要钱的,马上翻脸不认人。为了追债,她天天去老板的办公室“报到”。

每天早上去得比员工早,晚上比员工走得晚,但没想到这个老板太会躲了,愣是没在办公室出现过。

她想尽了各种办法,经过40多天的围追堵截,老板才终于答应以货抵债。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带着一辆卡车,和请来的搬运工一趟趟把产品从仓库搬到卡车上。整个过程即使累得气喘吁吁,她也不肯停下来歇一会儿。直到把所有货物搬完,在回去的车上,她才崩溃地大哭起来。

委屈吗?当然,明明是别人留下的烂摊子,却要自己去收拾。

难过吗?当然,作为一个新人,为了追债到处去堵人,受尽了白眼。

但是,她顾不上自怜自叹,没有时间抱怨,一心只想把债务追回来。

她说:“职场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手机、不专心,而是玻璃心。”

每一份工作中,都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委屈。

但成熟的人,早就学会了吞下抱怨,咽下委屈,默默解决问题。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内心会有无数个想要放弃的念头。

可正如那段话说的:“委屈了就想回家,工作不顺就想辞职。可是,家不是想回就能回,工作也不是想辞就能辞,毕竟生活需要成本。”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说走就走的潇洒。工作虽然很累也很难,但它带来的回报,能够治愈我们的不安。

很多时候,真正消耗我们的,不是别人的看法,不是领导的批评,而是自己蔓延的情绪。

与其抱怨,沉浸在委屈中,不如行动。

只要动起来,就已经解决了80%的难题。

新一年,愿你烟火里谋爱,行动中历心

文/程志丹、亦非

转眼又是除夕夜,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在眼前滑过,有很多美好瞬间,难免也有很多遗憾过往。

生活一切如旧,深夜想的种种遗憾、后悔与懊恼,似乎只是一场梦而已。

经历得多了,慢慢懂得:对于失去的或是不曾得到的,要学会及时释怀放下,不要在心里形成忧郁缠绵的结,更不要有空就想起,后悔当初,“如果当时就怎么样”来提醒假设,从而错过眼前。

其实我们都知道,错过失去的无法补偿,眼前当下的可以把握。

得不到要放手,错过就要释怀,不然就是跟自己和生活过不去,白白浪费大好的光阴与健康。

不要想太多,把自己变强,都会好的,过好当下,珍惜每一个对自己好的人。

生活就是眼前的样子,无关乎于拥有什么,而是一颗努力想要过好的每一个当下的心境。

也许,我们没有活成自己曾经想要成为的样子,但更要好好爱自己,因为那份独一无二。

每一个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从今天起,要好好爱自己。

要记得吃早餐,别亏欠了身体;再忙也要按下暂停键,别透支了健康;想笑的时候,就开怀大笑,因为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你要活在喜悦中,爱你的人才能满心欢喜。

你要活在希望中,你爱的人才能被希望点燃。

去找一两件喜欢的事情做,丰盈自己,保持热爱,把自己还给自己。

难得来人间一趟,你要活得开开心心。

为了爱我们的人,努力打拼;为了我们爱的人,全力以赴。

命运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儿。

有时,我们孜孜以求,渴望不已,却总是无法如愿。有时候我们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惊喜反而不经意间降临了。

也许尽人事、听天命,就是我们对自己、对生活、对命运最好的交代。

人生难得糊涂,很多事情也许本就没有答案,又或者所有的答案其实都潜藏在生活之中,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追寻答案。

想,全是问题,做,总有答案。

想太多,就是折磨自己。行动起来,一切才会逐渐明朗。

对于智慧的你来说,一切烦恼都能带来觉悟,一切经历都有意义价值。

新的一年里,愿你烟火里谋爱,行动中历心。

学会用想的时间去填满行动的空白,在行动中清朗心思,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创造想要的辉煌。

盛世胜事!

文/童本诚

忆当年,同学天然自在,禀赋原野,拙而气清,钝而求变,锲而不舍,不敢逸豫!求知如锦绵吸水,运动似初生牛犊;对师长敬如父母,对同学视为兄妹。别时,只怨聚短,不问去向,个个怀揣抱负,义无反顾,人人未发豪言,步履稳健。服务社会,慭慭使業,各有建树,可圈可点;经营家庭,长辈安康,夫妇和睦,儿女出息;耋岁念孙,义务打工。一路走来,快乐与艰辛、微笑与困惑、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留得自已享用,不再赘述。

自通微信,虽未谋面,交流在先,谆谆金言、切切行动、开我茅塞,长我见识,可取多多,思齐多多。老话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吾人尚存,实属幸哉!细观诸位,个个矍铄灿烂,人人呼唤未来,不鞭自奋,踮脚及捌,百岁是企。乐哉!感谢幸存,享受古稀。

线上线下,诸位谈及最多者,乃养身也。皆认为,当务之急,储备健康,快乐前行。对此,已有行动在先者,微信交流,均可佐证,如宪飞佩霞乒乓健身、效承美君摄影醉人、旭昌泼墨绘涂韶华、国壁夫妇乐游天下;王群昭昱巧设题目,启脑乐神,吾按题作答,测得文凭“高中毕业”。上述诸公,树立榜样,我等效仿看齐。

杨公富泰,因聚首之事,叩探王安祥,问恙榻前,告此消息;子正新英、映华、永禄诸位,见日有讯,辛苦有加,特地赞杨;学霸润珍,始发信息已多日,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再聚之时,必令其作东,吾等举觞相庆!此次相聚,感谢有三:感谢远道而来者;感谢带病而来者;感谢招呼服务者。

几日来,同窗促膝,交流切磋,开启记忆之大门,翻阅尘封之日记,再叙黄髫之趣事,触摸折皱之人生,有登高山观日出,临大川揽瀑布,于厅堂恭聆交响乐大合唱之感,其情其景,“激活”心中之灵犀,“链接”永久之铭记。谈及明日,展望未来,角度不同,说法颇多,但均为箴言与提醒,概括为,日子靠健康打发,心情靠自己把握,生活靠智慧调控。细嚼三句,字字像金石掷地,句句似玉珠落盘,慰心悦耳,究其核心,乃健康耳!诸位同学,行动起来,管住嘴,迈开腿,用健康投资未来,桑榆不老,逸愉陶陶,免责儿女,快乐长寿,此正道矣,何乐而不为?

胜春秋日天爽朗,连青兰山走斜阳。绝峰凭栏眺河涛,吾辈曾经也芬芳。轻风流波洗尘扬,边雨塞雪伴君壮。不枉青春放手去,无惧岁月满头霜。

相聚本为再见而来,故作《来去记》以志之。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随便看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