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句子

海南观光导游词

作者:taoqi时间:2024-09-04 18:11:31分类:经典句子

简介  海南观光导游词(通用3篇)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口市东南方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7公顷。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

点击全文阅读

海南观光导游词(通用3篇)

海南观光导游词 篇1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口市东南方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7公顷。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五公祠由主楼以及两侧的苏公祠、学辅堂、五公精舍、观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琼园等亭、台、楼、阁古建筑群组成。

  主楼为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式斗拱的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下正门悬挂“五公祠”匾额,楼上挂着“海南第一楼”横匾,楼下大厅内陈列着五公塑像。楼下大厅楹柱上,清人长联高度评价了五位名臣,颇为“第一楼”增辉。长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主楼右边为学辅堂和五公精舍。学辅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词章之地,后改为海南陈列馆。其间陈列有汉朝的铜鼓,明朝铜钟,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瘦金字体石刻《神霸玉清万寿宫诏》碑,苏轼的《临江仙》、《行香子》等3首词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书唐诗四首及其大“寿”字碑刻和铸于元代初年高达1.5米的释迦牟尼铜佛像。

  五公祠的东侧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苏公祠。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又多次重修。祠内陈列一批苏东坡诗词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桥、荷池、风亭。祠东有琼园,占地0.67公顷,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仙游洞等名胜。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相传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儋州市)安置,途经此地投宿,见居民饮城河之浊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开凿,当得两泉。”当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浊两泉,俱甘甜。清为浮粟泉,浊为洗心泉。后人在两泉周围陆续建了苏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没。现存的浮粟泉,由琼州知府叶汝兰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始建。动工时,挖地得一刻有苏东坡诗的石砖。此亭因翁汝遇升迁而停建,由继任知府谢继科续建完成。

  洗心轩为一长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苏东坡一诗而兴建,经历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1916年到海南任观察使的朱为潮所建。相传他修琼园时,梦见和宋代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诗人、道士刘遁在粟泉亭饮酒。刘指亭外说,此地是他出生地遗址,便飞升而去。朱醒后,颇为感慨,在刘所指处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刘遁诗句“仙游洞里杳无人”为假山石洞命名,现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为潮题。

海南观光导游词 篇2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口市东南方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7公顷。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五公祠由主楼以及两侧的苏公祠、学辅堂、五公精舍、观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W猛ず颓碓暗韧ぁ⑻ā⒙ァ⒏蠊沤ㄖ群组成。

  主楼为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式斗拱的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下正门悬挂“五公祠”匾额,楼上挂着“海南第一楼”横匾,楼下大厅内陈列着五公塑像。楼下大厅楹柱上,清人长联高度评价了五位名臣,颇为“第一楼”增辉。长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主楼右边为学辅堂和五公精舍。学辅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词章之地,后改为海南陈列馆。其间陈列有汉朝的铜鼓,明朝铜钟,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瘦金字体石刻《神霸玉清万寿宫诏》碑,苏轼的《临江仙》、《行香子》等3首词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书唐诗四首及其大“寿”字碑刻和铸于元代初年高达1.5米的释迦牟尼铜佛像。

  五公祠的东侧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苏公祠。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又多次重修。祠内陈列一批苏东坡诗词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桥、荷池、风亭。祠东有琼园,占地0.67公顷,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仙游洞等名胜。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相传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儋州市)安置,途经此地投宿,见居民饮城河之浊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开凿,当得两泉。”当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浊两泉,俱甘甜。清为浮粟泉,浊为洗心泉。后人在两泉周围陆续建了苏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没。现存的浮粟泉,由琼州知府叶汝兰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始建。动工时,挖地得一刻有苏东坡诗的石砖。此亭因翁汝遇升迁而停建,由继任知府谢继科续建完成。

  洗心轩为一长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苏东坡一诗而兴建,经历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到海南任观察使的朱为潮所建。相传他修琼园时,梦见和宋代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诗人、道士刘遁在粟泉亭饮酒。刘指亭外说,此地是他出生地遗址,便飞升而去。朱醒后,颇为感慨,在刘所指处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刘遁诗句“仙游洞里杳无人”为假山石洞命名,现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为潮题。

海南观光导游词 篇3

  天涯海角游览区坐落与中国最南的三亚市西郊26公里处,该景区主要是有热带海滩花岗岩风景区、购物区和度假村组成,集成热带海洋风光,历史遗迹,中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远古先民的“地方天圆”,认为大地是方形的,故有东南西北的说法,天是圆的,天笼盖着“四方大地”,大地东南西北分别有四跟柱子支撑着天空,如此的南天一拄迎合了人们的地方天圆之说。人们见此“南天一拄”大可不必担心天要塌崩下来。

  1986版的两圆人民币的背面图案采用的就就是这“南天一柱”的风景图。

  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景点之名的来历:古时候交通不便,此地远离中原,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古代帝王往往将这里作为流放“逆臣”的地方。被流放的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面对着茫茫大海,他们发出了“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叹。清代雍正年间,当地官员程哲于命人在此镌刻了“天涯”二字,后又有文人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一处天下闻名的风景点了。

  传说:“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又有说古时候交通闭塞,"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铨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唐代宰相要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谪的际遇。

  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现在景区内还建有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等设施,一座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典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购物寨"、"天涯漫游区"、"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角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附近有"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多层次游览胜地。

点击全文阅读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