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西南部——八百里瀚海边缘的小镇库伦。这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它是历史上漠南蒙古地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喇嘛旗,以库伦三大寺为代表的寺庙群,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风姿独特,古韵悠长。如今,它同时拥有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五块国字招牌。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习俗。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单就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写一本书。身处其中,我接受了多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对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情有独钟。什么手把肉、牛肉干,什么炒米、奶豆腐、奶皮子、黄油……其中,最喜欢色香味美的蒙古馅饼。蒙古馅饼以其馅大皮薄、色泽鲜润、味道独特而著称。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内蒙古,第一次来库伦,不尝尝纯正的蒙古馅饼,那将是一种遗憾。
儿时,母亲也偶尔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我们烙馅饼。没有小麦粉,就用荞麦粉,有时还得掺玉米面。那时,感觉母亲烙的馅饼是最好吃的。读高中时,一次周末去一位同学家做客,同学的母亲给我们几个长期住校的"小馋鬼"做了馅饼。她在厨房做的时候,我们就闻到了诱人的香味。当一大盘子馅饼端上来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盯着那盘馅饼,馋得直流口水,却不敢动筷子:那馅饼太漂亮了!焦黄的皮儿,薄薄的,里面翠绿的韭菜和嫩黄的碎炒鸡蛋清晰可见;碗口大的馅饼,摞成一摞,就像用圆规画好以后统一切成的,大小之均匀,令人咂舌。同学母亲见我们几个发傻,就一人一个,给我们夹到碗里。
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挑开馅饼的薄皮,我夹了一块放到嘴里,那感觉真是脆而不硬、软而不粘,再吃一口馅儿,一股鲜、香气顿时抓住了我的胃,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偷偷斜睨着同伴,哈,他们吃的样子和我一样!我不再拘束,放开胆子猛吃了四、五张,直到肚皮实在吃不下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筷子,可眼睛还不时地瞟一下盘子中剩下的馅饼。从此以后,蒙古馅饼在我的脑海中便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每次走过街道两旁大小的饭店,总是给予那些写着"某某蒙古馅饼"的店牌以亲切的一瞥。与家人友人聚餐,我也多数会把主食定为蒙古馅饼。
在库伦,蒙古馅饼还有独特之处,那就是它的食材——荞面。库伦是著名的荞麦之乡,库伦的荞面素以劲道、白净、浓香惹人喜爱。无论是做猫耳汤、拨面、手擀面、饸饹还是锅贴都别具特色,是其它地方的荞面不能相比的。而库伦的蒙古馅饼,在制作过程中,就是库伦的荞面再掺上少许的小麦精粉做成的面皮。当然,和面也是有讲究的。一是掺入小麦粉的比例要合适,掺多了,吃不出荞面的味道,馅饼皮也薄厚不均;掺少了,面脆,皮易破。二是和面的软硬度要适中。面软了,不仅不成型,而且易破;面硬了,皮厚且口感干硬。三是掌握时间。和好的面要有一定的"醒面"时间,时间短了,面缺乏柔韧度,用起来不随意,做出的馅饼也不漂亮。四就是手上的技巧问题。那可不是一般人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想亲手做出美味的蒙古馅饼,最好到库伦来长期生活。身处其中,耳濡目染,才有机会学会。但想真正成为行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我这个满蒙后裔,自认为凭着血脉里的基因,再加上长期浸泡在浓郁的地域民族习俗里,早已得到真传。所以,自己也经常做馅饼,虽然馅儿的味道尚可,可就是做不出蒙古馅饼的样子,不是皮厚,就是包馅儿不均匀,多次尝试仍不得要领。
馅饼吃久了,肠胃、味蕾便都有了记忆。2019年底去海南旅游的一个月里,好几次想吃馅饼,尤其是正宗的蒙古馅饼。2020年初突发疫情,我们还没有按计划走遍海南岛,就匆匆回来居家隔离。于是,操刀剁馅,挽袖和面,自己做馅饼吃,家人都说好吃。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做的馅饼,既没有蒙古馅饼的样子好,也没有母亲做的味道好。细思,终于明白:技艺可以传承,而母亲的味道却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