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句子

劳动的散文(精选22篇)

作者:琪琪时间:2023-01-01 12:05:45分类:经典句子

简介  劳动的幸福 文/魏泽先 如今的农人,幸福多了。大地的庄稼收割以后,一个电话,就会突突突开来拖拉机灭茬,并且打出第二年播种的田垄。等到开春播种的日子,用播种的机器一种就完了。有的人家,再喷洒一遍灭草剂,完活儿,就等着收获了。 可我家有一块地,叫

劳动的散文(精选22篇)

劳动的幸福

文/魏泽先

如今的农人,幸福多了。大地的庄稼收割以后,一个电话,就会“突突突”开来拖拉机灭茬,并且打出第二年播种的田垄。等到开春播种的日子,用播种的机器一种就完了。有的人家,再喷洒一遍灭草剂,完活儿,就等着收获了。

可我家有一块地,叫山坡地,面积不到半亩,拿农村的话说,就是一巴掌大。它在山上,山高,上不去车,自然就不能用拖拉机灭茬了。想扔了,不去耕种,任它荒芜。但是,农人对土地是有感情的,舍不得。所以,每年我都要重复原始的耕种方式,用犁杖播种,用锄头除草松土,用肩扛收获。

于是,我带着装满热茶水的保温杯,拿着镐头下地了。

刚到地里,看着一地的茬子有点打怵,每一镐刨下去都很费劲儿。累,渐渐开始冒汗。汗水湿透了衣裳,腰酸背疼,我停下来,直起腰身,拄着镐在山上撒目。我突然看见远处的一片坟地,那坟地里埋着几个我熟悉的人。

那几个人活着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他们都睡在了泥土之下,再也不用劳动了,也不能劳动了。而我们还在劳动的人,是还能劳动,我突然觉得,劳动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于是,思绪的野马撒开了四蹄,在我思维的空间里任意驰骋。作为一个农人来说,首先,能劳动,还可以劳动,说明你身体好啊。能劳动,还有个好身体,健康就是一种幸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梦中,一声最早的鸡啼让你醒来,睁开眼睛。不用起炕,翻一个身,在窗外照进来的微光中想想一天的事情,想想田地该咋样了。青蒿子露头了吗?野鸡们来地里了吗?能想这些,说明你还健康啊,健康是不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

能劳动,证明你有价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价值就没有了意义。就拿眼下来说,我刨的每一棵茬子原来都是一棵庄稼的根啊,每一棵庄稼都是结粮食的啊。人吃的粮食,就是生命的源泉。我的哥们儿,一位诗人说:“民以食为天,天是我种出来的。”我下田劳动,播种五谷,我该骄傲。作为农人,我用勤劳和汗水耕种出来的五谷可以养育人类。

我突然又有了一个想法:劳动,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慈善。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只有劳动才能耕耘出果实,只有耕耘出果实,你才能施与别人。

好好想一想,所有的劳动都是在“给”,给自己,更是在给大众。没有劳动,哪有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东西?

你看一看我们周遭的一切,哪一件不都是因为别人和自己的劳动奉献出来的呢?没有劳动,哪有赖以生存的口粮?没有劳动,哪有衣裳?没有劳动,哪有房屋,哪有代步的车辆……

因为我们的劳动,才有了这个欣欣向荣的世界,因为我们辛勤地劳动,世界才得以存在,发展,进步,方便。

这一切,可能你没意识到,想想,其实,你的一点点的劳动都是在贡献。贡献,就是施舍。施舍,就是最大的慈善。

有多少人想劳动,但是已经没有了劳动的能力。想流汗,想劳累,可是已经没了这样的机会。

珍惜生命给你劳动的机会,劳动的汗水是畅快的,劳动的苦累是幸福的。

于是,我浑身是劲儿,忘记了汗水,忘记了劳累,因为,我悟到了一个真理:劳动是件最幸福的事!

疲惫也是那么美

文/赖杨刚

阳光越来越亮,花朵在看着我,绿叶子也在看着我,我可不能偷懒呀。六月的田地里,我在劳动,我要用疲惫在身体里,画下她,我的妻:香香的,身段好,喜欢笑,经常贴心贴肺的亲。

我喜欢跟庄稼蔬菜交心,我喜欢劳动,喜欢用疲惫来歌唱筋骨,就像唱起阿妈的民谣,心情也是缓缓绿,嫩芽,细叶,一些小昆虫,多么温馨。

我乐意跟牛羊同行,满足于我的劳动,我的疲惫啊,在我的呼吸里,就映出了奶奶的身影,她,有点笨,不会说漂亮话。太阳落山,就回到小院子,夜越来越安静。

我在劳动,我的疲惫啊,是我的女儿,一直跟着我,她是在心跳里,最轻的飞:花朵的声音,蛐蛐的儿歌。安静下来,蓝天穿上风,着迷于干净的连衣裙。

我忠诚于我的疲惫,就像忠诚于我的亲人,是你们啊,宜茶宜酒,宜柴米油盐,就算被苦难虚掩了心,只要你们轻轻喊一声:小生活,轻轻地,所有的美好就推门而进。

古诗中的劳动

文/张宏宇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其中《十亩之间》是一首采桑的歌,写几个小伙子相约去看采桑姑娘的情景,体现了青年人劳动的乐趣;《椒聊》是描写一群采花椒的妇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周南·芣苢》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还有《伐檀》、《七月》等等都是描写古人劳动的诗作,诗里描绘的劳动大多是轻松愉悦的,极具生活情味。《诗经》其实就是劳动的创造,人们在生活中积累很多的劳动经验,才产生了这些伟大的篇章,同时劳动创造了人,也是人的自身需要。

劳动在古诗中处处可见。唐人李绅《悯农》中有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教育我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同时,更要珍惜劳动成果。晚唐诗人罗隐有《蜂》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其实是一首寓言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寓意着劳动光荣。

白居易的五言古诗《观刈麦》这样描写劳动:“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姑妇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诗中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野去,给正在割麦劳作的男子送饭送水,这些农民在麦田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诗中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辛勤劳碌的生活情景,浸透着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劳动创造了美,美在劳动中产生。古诗里的劳动是丰富多彩的,从古人的诗韵中,勤劳质朴的人们充满着对劳动的热爱,充满着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向往。古诗中的劳动,让我们在劳动中感受着快乐,收获着幸福,劳动最光荣。

向劳动者致敬

文/张建春

他们比太阳起得早,比晨露更加晶莹,实际上所有的诗情画意都在这之间了。他们是在用扫帚作笔,大地为纸,一行又一行地书写着内心的诗行……

又是一度春风绿,又是一年五一节,劳动者光荣的旗帜又一次被高高举起。

劳动最光荣。从人猿相揖别那天起,人类就伴随着劳动的过程,劳动改变了人类,劳动改变了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劳动孕育了勃发的生机。劳动的符号在人们手中一天天鲜亮,劳动者的地位也一天天提高,不劳而获成为不同肤色人群共同唾弃的东西。

122年前,自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之日起,许许多多寻常或不寻常的日子过去了,但5月1日却被牢牢锁定镌刻进人们的脑海,劳动二字被反反复复地描粗放大,劳动者以自己独特的身份证实着劳动的重要、劳动的艰辛、劳动的伟大。劳动者的满手老茧、劳动者的聪明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恣肆汪洋,卷起冲天浪花,涛声轰鸣,涤洗着曾经满目疮痍的生存环境,也一再冲刷着人们的心灵。

劳动伴随着人生的分分秒秒,或体力或脑力,唯有劳动才能让人充实和自如、幸福和安详。所以对劳动的尊重,把劳动的旗帜高高举起,是做人最起码应有的良知。偶尔早起,看到的是劳动者奔忙的身影。天色微明,清洁工已在用最原始的工具——扫帚,一把又一把地清扫着我们的城市,他们比太阳起得早,比晨露更加晶莹,实际上所有的诗情画意都在这之间了。他们是在用扫帚作笔,大地为纸,一行又一行地书写着内心的诗行。或许他们是因为生计,为自己的一天三顿,但每当我们面对整洁的街巷,已被水汽浸染过的清新空气,心中能不油然升起一股敬意吗?时而在想,面对匆匆时光,今天做了什么?归根到底,是在问自己,今天是否劳动了,手中或脑子中那把有形或无形的扫帚,是否扫除了身或心的尘埃?

犹记得共和国的领袖,把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了一个叫时传祥的掏粪工,领袖们把自己的双手塞进了劳动者粗糙的手中,实际上是把一个共和国的劳动抬上一块高地。时传祥是劳动者的代表,也是劳动的代言人,当他站在高高的观礼台上,劳动和劳动者的形象矗立着比所有的纪念碑都高。仍然是劳动者的呼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王进喜——一个被形容为“铁人”的劳动者,把自己的所有豪言壮语握在手上,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硬是和一帮劳动者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他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用自己一颗朴实的心在向我们诠释劳动的意义,以及劳动生发出的伟岸之力。

向劳动者致敬,是我们从内心里呼出的最自觉自愿的口号。沈浩是劳动者,他用自己的实践和心在劳动,他的劳动赢得了更多人的心;袁隆平是劳动者,他用自己的智慧和不挠的精神在劳动,他的劳动赢得了大地的丰收;雷锋是劳动者,他用自己的平凡和执着在劳动,他的劳动赢得了千千万万的人敬仰和学习……许许多多劳动者,他们在劳动,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丰富了这个多彩绚丽的世界。

向劳动者致敬也是在向自己致敬。当劳动成为人的必需时,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唯有劳动才能立足,唯有劳动才不虚度人生。对一个人评价,绝大部分人对“勤劳和智慧”独独钟情,对“懒惰和呆滞”不屑一顾,这完全是和劳动及对劳动的态度联系在一起的,爱好劳动应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我们都在劳动,我们自可向自己致敬。

劳动最光荣,向劳动者致敬,应该是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吧!

用劳动愉悦自己

文/赵自力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劳动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劳动是个宝,人生不可少。”我和姐姐从记事起就开始帮父母干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活,是我们成长课堂的一门必修课。父母用他们辛勤的劳动,既养育了我们,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劳动的榜样。

记得那时家里每年都要养几头肥猪,父母到田地里忙农活时,喂猪的野菜就要靠我和姐姐去摘了。我们常常是中午放学一回家,拿起竹篮就跑向田野,去扯嫩草、挖野菜,去采摘猪喜欢吃的树叶。我和姐姐抬着一大竹篮猪草回家,看着猪儿埋头贪吃、边吃边哼哼欢叫的样子,我们开心不已。那种幸福,就是劳动后的甜蜜感觉。

读初中时,我在校住宿,每年要交给学校几百斤柴禾。父亲常常带着我去砍柴,天蒙蒙亮,我们便起床上山。我学着父亲的模样,弯着腰把那些茅草割倒,整齐地摆在地上。有时累了,直起腰想歇歇,看到父亲将身体弯成一张弓,一直在不断地割,我又默默地继续劳动。当父亲架着牛车把我们砍足的柴送到学校时,是我最宽慰和自豪的时候,因为那是我和父亲共同劳动的成果。

参加工作后,我对工作一直充满敬畏,不断付出艰辛的劳动,去收获人生的喜悦。工作上的努力,为我赢得了广阔的天地,更为重要的是,我享受到了劳动过程的愉悦。我欣赏一种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快乐地工作着,那些劳动的姿势,在我心里永远是最美的。

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我喜欢劳动,并且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我一直相信,一个热爱劳动的人,是愉悦的,是幸福的。

大年三十干农活

文/赵德铭

1967年春节前夕,连队指导员陈元虎从团里开会回来,对我这个副指导员说,根据上级指示,今年春节要破除旧风俗,树立新风尚,不能再像往年那样放假过年了,要过个“革命化”的春节,大年三十到农村生产队帮助农民干农活。因各连队都要下乡劳动,让我赶快去联系生产队。

我马上到我们驻地的长安县王曲公社去联系。我一连走了几个生产队,生产队长都说,已有部队与他们联系过了。一直走到十多里外的五台山下的五台生产队,姓李的生产队长说,那正好,他也接到了王曲公社的通知,今年要过个“革命化”的春节,大年三十不放工,照常下地劳动,具体干的是平整土地的活儿。

在和李队长商量具体安排中,他悄悄告诉我说,作为社员,谁都不愿意在大年三十下地劳动,但上边这样要求,一句话说不好就会被村里的那些“造反派”给扣上各种各样的政治大帽子。就是这样,他还是准备给每个人“双工分”,即男劳平时一天工分是10分,这天他给记20分,女劳给记16分。在时间上,他准备让社员只干半天的活儿。我说,那正好,我们部队节假日只吃两顿饭,咱们就从早上10点干到下午3点吧。为了活跃在劳动中的气氛,我们商定中间休息一小时,举行军民联欢演唱会。

大年三十那天,连队王司务长为了让战士在干活中有个好心情和好体力,他将平日早餐的稀饭、炒菜、馒头,改为平日很难吃到的炸油条,而且不定量,尽饱吃。

当我们扛着铁锹、?头等工具,赶到五台生产队时,社员们已在那儿平整土地。我们立即加入到了劳动的行列之中。为了加快速度,由战士替换下那些拉架子车运土的妇女。战士们拉起架子车来回都是小跑,速度显得要快多了。

在战士和社员紧张劳动的时候,我和生产队妇联刘主任定了军民联欢会双方的节目。

中午12点,战士和社员坐在一块平整好的土地上休息。李队长还让几位女社员挑来几桶开水,供战士和社员解渴。联欢会很简单,一家一个节目轮换着演出。第一个节目是我们连队的大合唱《东方红》,第二个节目是由社员组成的大合唱《社员都是向阳花》。接下来都是个人的节目。在战士中,有天津快板、山东快书、河南豫剧等;在社员中,有忠字舞、秦腔《梁秋燕》片段、陕北民歌等。整个演出中,大家互相鼓掌,充满了欢声笑语,既消除了劳动中的劳累,又为这个“革命化”的大年三十带来了快乐。

下午一点多,又继续劳动,到下午3点,我们返回军营,社员收工,大家依依不舍告别。

下午四点多,当饥肠辘辘的战士赶回军营时,炊事班已将饭菜全都摆到了各个餐桌上,有红烧肉、鱼、豆腐及各种炒菜,米饭、馒头不定量。

劳动中的快乐

文/金伟

劳动,这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我们的长辈,他们一直都是劳动者,他们都在用劳动维持这个家。为了让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起早贪黑,用他们的劳动带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那天,我也想要亲身体验一下劳动的苦与累。恰好今天是劳动节,现在就让我带着你们进入我的劳动时间吧!那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乘着汽车回老家。在途中,我一直幻想等会将要面临的事情……终于,两个小时之后,我到了老家。我决定回家后要做的事情是割草和拔草,我要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老家的小苗圃里,密密麻麻的小草需要我去拔。这拔草还挺难,要挑着缝隙,然后小心翼翼地拔出来,可千万不能摇动到那小树苗。等拔完那一大块的三分之一时,我的手就开始酸疼起来了,情不自禁想站起来甩甩手、蹬蹬脚。但是只要你肯拔,并专心地拔,还是可以拔完的。当你把草拔完后,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根本不想再做什么事。

拔完草后,我又想起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等着我去完成——割草。

我拿起镰刀,拖着疲惫的身体往田的那一边缓缓走去。过了许久,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草割完。割完后,我累得半死,一到家我就精疲力尽了。

哎!现在想起来还是挺开心的。一句话就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前两天,我又回老家了,去苗圃里看了一下。哇!小树苗长高了许多,而且小树苗上还长出了许多小嫩叶和新芽,小树充满了勃勃生机,在我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这是我当年用汗水勾画出的美,使人许久地沉浸在这其中,让人难以忘怀。

盛满微凉的秋

文/春晓梦暖

凉意袭来,阵阵敲打在心坎。空气里尽是干爽迷人。我心里荡起快乐的微澜,就为这微凉的秋,早早起来。穿一件绿色碎花薄裙,外披一件镂空蓝色的披肩,推开门走进凉凉的秋。心被这初来散发芳香的秋色迷醉。身体轻轻,脚步盈盈,走在万物端庄的景致里。路边绿绿高高昂起头,再不是小草嫩嫩了,发丝上不知什么时候,惹满了一层细密水珠,亮亮的凉凉的清醒了我,全身为之一振。就这样伫立微微徐来的晨风里,想着经历过的事情,忽然也想到了你。于是,百转柔肠,阡陌丛生处,一丝丝念想,飞来绕去。原来人生沧桑,情感才丰盈。那一抹苦涩的念,却能点拨出脚步的从容。

总感觉流水逝去,难再归。而年年岁岁,源头活水无尽期。人呢,每每伤感的不是落花,不是流水,不是万物升转轮回,而是一颗心的禅悟,一个灵魂的际遇,一段岁月的铭记。

光影匆匆间,慵懒也该脱去她迷人的盛装。现实需要你换上一身便装,让能量释放。休闲的假日离自己越来越远,还有几天就要上班了。早就想擦擦厨房,因着伏天空气潮湿,手脚黏着,没有去做。今天趁着老公在家,趁着立秋空气带来的舒爽。正式宣布擦厨房。老公提出抗议,举手反对,被困难吓倒。那又怎样,说出去的决定,不可以收回,我拭目以待,谁敢违抗!哈哈!吃过早饭,行动开始。作为一向以劳动为荣的我,什么时候屈服过?暗暗为自己打气。开始手脚麻利,收拾厨房。站上准备好的桌子,举起抹布一点点擦起来。哇!劳动虽然光荣,就是要流汗,流很多的汗啊!四壁还能够到,可是那棚顶太高了,即使穿上高跟鞋,还是够不到。赶紧去喊老公帮忙。我就不信叫不动你的号,心里暗暗想,然而,他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你跑我扰,采取三十六计。电话打过去,柔声细气“:老公吗?”“干吗啊?我在打球玩呢。”他理亏,声音比我还细,我高声命令“:回来玩好不?”“好的,马上。”命令一下,火速回还。一场擦棚项目,被老公拿下。看着男人干活,心里不得不佩服,男人是天,女人是地,这话是谁发明的,真有先见之明啊!我说那么多人,非要儿子不可呢!一分耕耘,应该说今天是几分收获。窗明几净不说,也磨练了老公的懒惰。又完成了自己一装假期小小心事。

正午的阳光,还是火辣辣的热情洋溢。站在不远处,欣赏自己和老公收拾好的厨房,那才叫惬意。老舍说过的话悠然回荡耳旁“:不劳动,连棵花草也养不活。”是啊,不劳动怎知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不劳动怎样能够在逆境中求得生存?打开窗子,放眼望去。无论是山峦田野,还是江河平川,完全笼罩于秋光中。不由想起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伟人用一生心血,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用他博大的胸襟,展示了一颗博爱的胸怀,就连诗歌都能气魄吞山河!每每想起,仰慕之情倍增!就在这样较好的秋色里,幸福的人民,也在用一生,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建设自己可爱而伟大家园!

红红的果子香满园,紫色的葡萄挂上架。瓜果成车街上跑。蔬菜满园随手摘。乘了清凉,听书问古今。街头巷尾国事家事,众说纷纭。钓鱼岛守岛人士,成为议论焦点。日本国家狼子野心,谁不唾骂!等待中期盼中,钓鱼岛守岛的人士被放回来,十三亿人心情舒畅!

又是一年秋好时,又是一年收获时。愿我们乘了秋日的一份清凉,回味美好的人生。愿我们乘了一份秋日的祝福,收获人生一次最美的相思。愿我们握着秋天的手,感受季节的更替,明了人生的意义。

古诗中对劳动的赞美

文/谭萍

五月一日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这个火红的日子里,漫卷诗书,于诗词中寻找劳动者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影子,别有一番情致。

唐代诗人李绅可谓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致,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无论是刘禹锡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还是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都在告诫我们,要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并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

生命因劳动而美丽,美丽因勤劳而精彩。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如此描述农民通宵打稻的情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而他在自己的另一首同题诗里有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又把那种男耘田,女织麻,孩童也学种瓜等几幅饶有意趣的农家生产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李白一生写诗无数,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首。他有一首题为《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透过短短二十个字,我们不难感受冶炼工人的辛苦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五月,是麦收的农忙时节。熟透的小麦张开着麦芒,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一吹,沙拉拉作响。白居易在他那首着名的《观刈麦》中这样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的情景。而勤劳的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想着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农活。

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劳动,是人类永远的主题,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来创造。在古代,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节日庆祝劳动节,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劳动以及生活的热爱之情。而今,我们从那千年的古韵里,依然能够读出勤劳质朴的人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守望麦田

文/文雪梅

五月,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一个赞颂劳动者的日子。我虔诚的站在麦田里,静静地守望。

眼前的麦田是一片霍霍燃烧着的绿色海洋。麦子刚刚探出头颅的芒刺带着灵魂深处的几丝脆弱,隐隐约约看似锋芒毕露,其实它们就像刚出生婴儿的小手,稚嫩的柔弱,正贪婪的吮吸着泥土的清香,舔舐着阳光的味道,一点点孕育着未来的丰收。一缕春风划过头顶,广阔的麦田顿时波涛滚滚,哗啦啦的一片,空气中洋溢着麦熟的气息,缕缕麦香,似春季里的菲菲雨丝,香炉里氤氲开来的青袅,无声无息的将心底内缓缓酝酿的思绪,弥漫开来。望着这一波又一波的麦浪,我似乎听到了麦子孕育麦粒的声音。

今年的气候很特别,春天时还见天空中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花,空气中凝聚着一层寒气,我一直担心这样的天气似乎会影响麦子的生长。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年长的老人时,他们说不怕,冬小麦的生命力很强,只要不在扬花时受冻,不会有大问题的。真是这样,面对此时绿油油且密密匝匝的麦子镶嵌在大地时,我在遐想,在不久的日子里,这片麦地里会衍生出成熟的金黄,那时轰隆隆的收割机会有条不紊的作业,农人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的劳作。不由,我就想到劳动的艰辛,想起那首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要歌唱可歌可泣的劳动人民,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站在五月的麦田里,我想紧握劳动者因劳动开满茧花的双手,送上我最真切的祝福,向所有的劳动者击掌。

守望五月的麦田,就是守望人生的希望和辉煌,对未来的憧憬。

劳动光荣

文/李敏

种子只有放进土里才会生长,梦想只有努力才会实现,汗水与努力结合才会成功。所以说要想生存,要想吃饭,那就得干活。

农村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他们生活在远离土地的地方,而农村的孩子每天都要干活。我们已经懂事了,有义务和责任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个周末是“五一”,我决定实践“劳动最光荣”——去帮父母点玉米。一路上,春风徐来,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头顶上的太阳在伸着懒腰,小鸟也在附和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到了地里。

分工很明确:我点玉米,爸爸施肥,妈妈在撒化肥。太阳从早上的微弱光芒变成现在的光芒万丈,汗珠顺着额头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滴落下来,后背是如此难受,喉咙像着了火一样,很干。全身无力,已经没有刚开始的干劲了,既然已经干了,就把它干完。我一咬牙,又重新提着桶出发了,虽然很累,很热,很饿,但是一想到父母也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觉得自己也该努力了。

天渐渐黑了,农活也干完了,望着面前一片属于自己的“成果”,我笑了。

回家的时侯,望着快要落下的夕阳,我终于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

背玉米

文/秦绍稣

暑假里,爸爸告诉我说:“要带我去奶奶家接受劳动锻炼——上山背玉米。”打心里就不愿意去,因为是去背玉米,可是我从小长到11岁都从来没有背过篮子!

这一天总算来了。“儿子,走,今天去你奶奶家背包谷。”爸爸轻言漫语对我说。“爸爸,我不想去。”

爸爸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了。朝我吼道:“必须去!”唉!没办法。爸爸生气了,只好跟着去了。

到了奶奶家时已经是晚上了,我们只好等第二天早上才去背。第二天一大清早,爸爸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迅速爬起来,到了楼下,爸妈把所有“装备”都弄好了。我换上鞋子,跟着爸爸摇摇晃晃走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

到了玉米地里,爸爸把包谷苗砍倒,一抱一抱地把包谷苗抱到妈妈面前给妈妈撕,妈妈一包一包地将包谷撕了扔到篮子里。不一会儿,妈妈对我说“稣稣,背包谷了。”我走到篮子前一看,包谷才有篮子的一半。我觉得妈妈太小看我了,于是我对妈妈说:“把篮子装满吧,我能背走。”“恐怕连这些你都背不动。”妈妈对我持怀疑态度。我不相信,决定试一试。我使出全身力气,把篮子抱起,放到高一点地方,然后再去背篮子。我以为会很轻松,背了才知道原来这么重。海口既然夸在前,表面上我强装轻松,但实际上脚步却十分沉重,没走多远就汗流浃背了。我实在支撑不住“啪”的一声,我狼狈地倒在地上,包谷散落在两旁。

妈妈把背上的篮子丢在一边,跑过来把我拉起来。我以为妈妈会说:“孩子,别背了。”出乎意外,妈妈却说:“加油,儿子!我相信你!”听了妈妈的话,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我使劲站起来,一步一步迈着沉重的步子艰难往前走。“噗通”一声,我又摔倒在地上了。这一次,不要妈妈拉我了,我自己强撑站了起来,继续往前走……终于到家了,我有气没力坐在沙发上,看了一下自己的膝盖,啊!不但破了,还流血呢。这一回,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我一共摔了八次。

第一次背包谷的艰辛,使我懂得了不仅要好好学习,还需要通过劳动锻炼身体,更懂得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我们在学校里吃的营养餐,凝结了农民伯伯的汗水,一定要珍惜粮食。

啊!这次劳动锻炼,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行走在家乡歌声里

文/姚茂椿

随着高铁一路向西,我与几位朋友于初冬的一个周末,走进了早有“歌的海洋”美誉的家乡新晃,前往冲首村八江口侗寨。这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处湘黔边境的名镇凉伞镇。这里的土猪和豆腐声名远播。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上播放着凉伞片西溪流域的歌碟。鼓楼风雨桥旁人头攒动,合拢宴上歌声飞扬,恰是我们头晚在侗寨吃合拢宴的情景。一条长桌宾主坐定,村民捧来了珍贵的泡酒。侗乡无酒不成席,无歌更不成敬意。长廊里的酒歌来得猛烈,朋友们连喝几碗,忍不住伴着歌声一起高呼。“饮哪、哦嗬!”“嗦拜!嗦拜!”阵阵响亮的欢呼,连着浓情的米酒,燃烧我们的激情。家乡的幕幕美景、张张名片,在酒歌里一一呈现:中国湘西黄牛之乡、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中国唯一龙脑樟母树发现地……

不断颠簸的大巴车上,一阵似曾相识的情歌迎面而来。这种歌腔,多年前我与在外读书的同学暑假赶坳时听到过,从那时起,我对我们平溪与西溪的情歌风格,有了初步印象。“来到园中百花开,邀姐同心砌花台;要砌花台从地起,今朝只为借带来。”小伙子仿佛在询问,但更像倾诉,歌声像在舒缓的河面洒下春天的细雨。凉伞的歌就那么悄悄地扎根在我的记忆里。当时我们几个同学在树下张望,怀着第一次赶坳的好奇,希望寻找到最美的歌声。姑娘的答歌与她们的美交相辉映。她们的歌里,隐藏着她们心中的秘密,有雾里看花的委婉矜持,有流水一样清澈的首肯应承,也有春风般的关怀和冬天里火塘一样的温暖。“听哥要跟妹借带,心里害羞想走开;走了几脚又打转,离开离开又拢来”……

八江口山清水秀,木楼鳞次栉比,鼓楼风雨桥为和谐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长廊里,清风拂面,阳光温熙。好客的主人邀来几个邻居,用敬酒歌把侗家的热情好客演绎得淋漓尽致。“贵客初来到我屋,喜鹊喳喳好兆头;生客熟客一路坐,一起端杯喝一口!”酒歌很有韵味,它用轻柔的词汇和歌调与你谈心,在一段段赋比兴中,请你接受歌声里的祝福。

行驶在百里侗乡风情走廊,穿行扶罗集镇后,折向南边,来到八拱桥。八拱桥曾是人们对歌的地方。田间山上,有人边劳动边唱歌,或有人在这边唱,另有人在远处回,真是“太阳未醒歌先起,夕阳西下歌不落。”

贡溪天井寨傩戏咚咚推是此行的重点节目。一条花阶,蜿蜒而上。稍高的树上,传来鸟儿的叫声。两旁的菜土,飘着泥土和菜叶的芳香。前面一个开阔的台地,就是挂满傩面具的天傩台。八十多岁的傩戏传承人龙开春精神矍铄。“咚、咚、推!”嘎艾、靓和措(鼓钹和锣)一阵敲响,表演开始,全是侗话,一种久违的感觉笼罩着我。几个古傩戏里,土地神亲切宽厚,尽量满足农人劳动丰收的要求;好吃懒做的偷窃行为最终受罚,很有教育意义;爱情面前人人平等,砍柴佬敢于追求富家姑娘,主动唱歌获得信物,唱出了智慧,也唱出了侗乡的世情。傩,从字形可看出人有难的字义。古人遇难寄望神灵,敬傩就是一种表达形式。

新晃的歌多,除了情歌、劳动歌、酒歌,还有讲古歌、叙事歌、说理歌……现在人们用歌进行宣传教育,歌来歌往,掀起了一个个比赛的高潮。

清晨的新晃县城,沐浴在清新的阳光中,走向亭秀廊美的晃州风雨桥,晨走的、跳舞的、练嗓子的人们在河岸游道愉快地活动。对岸的鼓楼广场,正热火朝天地建设。车来人往的新城,在一曲宏大的侗族大歌中,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情在左 爱在右

文/黄静芳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用爱心去温暖学生。曾经教过一个女孩小燕,她的妈妈在她两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她,是她的爸爸含辛茹苦把她带大。如今他爸爸外出打工,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她每天放学回家,一个人做饭、洗衣服,有时只吃一袋方便面……这个孩子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我每天中午盛饭时总把自己碗里的鸡腿夹给她,给她买文具用品,她发烧了,我骑车带她到医院,陪她挂水,再送她回家……她经常主动打扫班级卫生、擦玻璃门窗,以此来表达对我的感激。

用耐心去感化学生。师爱还必须要有耐心,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与实践才能成功。小强是班里的特殊分子:上课纪律不好的是他,自习课上捣乱的是他,和老师顶撞对着干的是他。我没有嫌弃他,而是给予特别的关注,用心地寻找和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劳动积极,于是就选他当劳动委员。他担任劳动委员后劲头可大了,工作认真负责,每天的清洁扫除,他都主动留下来管理。

用垂范去引导学生。“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早上我走进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屑,我弯腰捡起来;哪里不干净,我拿扫帚去扫一扫;玻璃不干净,我拿抹布擦一擦……久而久之,我这种无声的教育感动了学生,他们再不会对地上的小纸屑熟视无睹。不管是在教室里,还是校园里,只要看到影响校园整洁的东西就会主动捡起来,学生能时时刻刻想到我是班集体的主人,我要为班集体出一分力,而我的班级管理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劳动,是五月的美妙旋律

文/钟芳

鲜花是五月绽放的表情,劳动是五月谱写的音符。五月一日是劳动者的节日。伟大科学家高尔基说过一句话:“我知道什么叫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对劳动给予了至高的赞美,凸显了劳动充盈着收获的幸福与喜悦。“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一词,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出现,像那首着名的《伐檀》篇,一开头就讲“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是一首描绘伐檀木的工人劳作的情景并表达对当时统治者不满的民歌。唐代诗人王建在《酬于汝锡晓雪见寄》诗中讲“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辞书里解释劳动为:人或动物用肢体和大脑创造成果和进行思维的一种活动。当你亲身体验了劳动,并把劳动作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才会深切地理解劳动的巨大价值和真正涵义。

劳动酿造生活,劳动创造财富。唐人李绅《悯农》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明白是劳动者,用一滴滴的汗水,用那粗壮而勤劳的双手,换来我们的衣食住行,托起我们的多彩生活。明代冯梦龙的诗:“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则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劳动进化人类,劳动改变世界。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劳动创造一切成就,劳动推动文明进步。人类要生存,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盛,个人要发展,都是通过诚实劳动和点滴积累完成的。如不热爱劳动,任何蓝图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努力工作,一切梦想都只是一枕黄粱。鲁迅先生说得好:“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出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时传祥等,他们忘我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然而,随着时代不同,劳动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现今中国,处处洋溢着劳动创造的热情,时时收获着劳动带来的快乐。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奥运工程、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项目,无不是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高技能人才茁壮成长,技术工人登上国家科技奖最高领奖台,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崭新时代风采。

生机勃勃的时代催人奋进,宏伟绚丽的远景鼓舞人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次在谈灵感时说道:“要等待灵感的垂青,就先得不停地学习,实践和劳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挥洒的汗水多,谁付出的心血多,谁采撷的果实就越甜美。袁隆平正是在一次次科学实验的积累中,在实践基础上的劳作中,最终取得成功,创造了人类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劳动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歌,深情地演绎着铿锵有力的美妙旋律,让我们学会劳动,热爱劳动,用智慧和汗水托起美丽的中国梦,共同描绘我们伟大祖国的壮美画卷。

劳动最有滋味

文/高泽轩

假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饱览祖国壮丽山河、静心读书,畅游知识的海洋、蹲守电视剧前,观看喜欢的电视节目。但最有意义的要数假期返校挖树坑的那一天。

暑假,正是炎热的夏天,又是雨水甚多的季节,便是植树的最好时机。我们学校虽然百分之七十的绿色覆盖面,但还有一部分荒芜。因此暑假中的一天,四、五、六年级的返校挖一天树塘。

吃过早饭,我兴高采烈的扛起十字镐,手提垃圾铲,叫上伙伴向学校奔去。到达目的地,同学们还没有到齐,我们就去大树底下乘凉。过了一会儿,班主任来了,洪钟似的声音在校园回荡,“同学们,集合,听我安排任务。第一:注意安全,大家要分开一点,不要撮在一起,走动时,用锄头时看清瞧准。第二:每人不少于两个坑。动手吧!”

顿时,同学们像热锅的蚂蚁撒在草坪的各个角落,给绿色的草坪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有的同学脱去外衣,甩开膀子,大干起来。只见锄头上下挥舞,这里叮当当,那里哐啷啷。这里哎呀,那里哎哟。我也不甘示弱,心想:“才两个坑,老师您以小瞧我们了吧!我几分钟就搞定。”我左手在后,右手朝前捂住锄把,高高举起,用尽吃奶的力气往下压,恨不得一下把坑挖出来。可没想到锄头落地,“当”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手像触电似的又酸又麻,难受及了,差点丢掉了锄把。我气急了,照样又挖了一下,结果更惨。我像泄气的篮球,再没有勇气挖下去了。老师走过来说:“笨蛋,下面有石头,不能硬来,要轻轻的挖去草坪,找到石缝,先把石头撬起来,再挖。”我按老师的方法挖出了第一个坑。这时已经是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口干舌燥了。手无力再抬起锄头,就想一头栽进一个冰凉的池塘,降降温,吃上一口冰凉的水。

这一天,时间过得真慢,真是度日如年。终于熬到四点半,放学了,大家高兴地一边大叫,一边乱跳。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爸爸、妈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田间劳动,是多么的辛苦啊!从此应该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同时通过就今天的劳动,使我懂得一个道理:“遇到强者,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我和书的故事

文/窦晓宇

他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他就是——书。

我每次读书,就仿佛见到了一位好友,他讲的故事都会让我如痴如醉,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这时的我会像一匹饥饿的狼,贪婪地盯着每一个字;也会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对每一个故事流连忘返。这时的我绝不会一目十行地读书,我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我认为要读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品味,这才叫读书。所以我在读书时非常认真,遇到不理解或不认识的词我就会仔细翻字典查,直到弄懂为止。很多时候我在读书时别人叫我,我会因为太入迷而听不清或听不到,这时的我已遨游在书海。

怎么样能得到一本好书,我获得的过程也十分有意义。有一次,我听说霍金写的《果壳中的宇宙》非常好看,于是我便让爸爸妈妈买给我,但是爸爸说我长大了,要用自己的劳动来赚钱买书。于是从那时起便立下一条规定:用自己的劳动“买”书,拖地三元、扫地两元、擦桌子两元……好吧,为了我的好友,让我干什么都可以,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便拼命地“打工”赚钱,不到一个月,钱凑够了,我便迫不及待地把他买了回家。在阅读时,更加加深了我对书的爱惜和渴望,也体会到了书的来之不易。这次我在书店里又看到一本也是霍金写的书,名字叫《时间简史》,这次我和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继续劳动,继续努力。”

我通过买书、看书的过程,学到了很多,我想这些经历,这些知识,将使我受益终生。

劳动的滋味

文/曹雪柏

时隔多年,那双白网鞋我仍记忆犹新,它使我尝到了劳动的滋味。

在那个“三转一响”的年代,我们这些学生娃最时髦的穿着就是白衬衣、蓝裤子,还有白网鞋。前两样我都有,白衬衣是别人送的,洗得发白,蓝裤子是用大人的改版的。

然而,我做梦都期盼着有一双白网鞋,再穿着洁白的衬衣,湛蓝的裤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潇洒极了,这是一个懵懂少年的梦!

小镇上的合作社柜台里,那双白网鞋明码标价2元5角,这我是看过的。父母日益佝偻的身影,我张不开口。别说2元5角,就是5角,也是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再说父母为了我上学,也是吃尽了苦头。

夏天一天天临近,那双白网鞋时常在我脑海中晃悠。那天放学,镇上的药材店黑板上写着——大量收购蒲公英,每公斤5分钱。我眼前豁然开朗,随之产生了攒钱的念头,我要用我的劳动换取那双白网鞋。

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放学,我顾不上吃饭,背起竹篓,拿起铲子,就奔向村后的山岗,田埂地头,崖边路旁,我仔细地找寻着,常常是摸黑回家。每剜到一簇蒲公英,我都感觉那双白网鞋距离我又近了一步。一次,为了剜崖边的一簇蒲公英,我差点掉下去。村后的那片坟地,氤氲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森,人很少去,但遍地一簇一簇的蒲公英吸引着我。夜幕降临,农人回家,牛羊入圈,我是硬着头皮,做贼似地窜入那片墓地……

不几日,院子的晒场上已晒满了一大片绿油油的蒲公英,再晒几个日头干了就可卖钱了,我仿佛已看到那双白网鞋,穿在了我的脚上。可我已被晒得黝黑,满手的血泡,但心里是甜的。

天道酬勤,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劳动攒够了那2元5角钱。当我攥着一大把毛票站在高于我的柜台前时,捧回我人生的第一双属于我的那双白网鞋时,我内心酸酸的。我小心地穿着那双白网鞋走在上学的路上,潇洒极了……

岁月不堪回首,我已快步入不惑之年了,总喜欢怀旧。当然白网鞋、蓝裤子、白衬衣已成为过去。又是一个夏天来临,当我看着满街学生穿着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的夏装时,思绪随风飘扬,我又想起了当年那双白网鞋,它使我尝到了劳动的滋味,使我明白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劳动的姿势

文/钱续坤

耕耘

当季节的指示从布谷的口中响亮地吐出,乡下的人们便有了繁忙和农事。

而所有的农事,首先是从一声吆喝开始的。沉寂了整个冬季的田野,为此打了一个激灵;唯有律动的泥土欣喜异常,因为她知道——锃亮的犁铧,马上就要洞穿大地的心事,让这个春天更加富有生机,让所有收获成为一种可能。

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农人的血液就开始突突地奔流。而映入眼帘的,是牛鞭高举的剪影,一帧又一帧定格在清晨的胶片上;抑或有几只觅食的白鹭,顽皮地跟在犁铧的后面,看看是否有蠕动的蚯蚓和蛰伏的泥鳅。

朝霞四射,汗滴满颊。农夫的辛勤耕耘,给了失血的土壤以温馨的理由,让萌动的种子不再感伤忧愁,使满园的春色找到了呱呱坠地的借口……

无际的烂漫始终都在牛蹄的花瓣中孕育,油亮不屈的脊背不会因为莺飞草长而停留。我呢,凝视的目光一直在将耕耘仔细地精读——

那是不辍劳作的艰辛,那是一往无前的毅力,那是忍辱负重的精神!

冶炼

在一种温暖的光泽里,让双眸深情而明亮,让双手锤打与锻造。憧憬为之闪烁,生命为之辉煌,钢质的美丽为之弥漫无穷的力量。

生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行动的火焰在滚滚运行。所有的音乐,所有的舞蹈,所有的诗歌,都随着钢铁红色的液体,在熔炉里无声地脉动。

——冶炼!——冶炼!——冶炼!从石到铁,从铁到钢,从一种形体到另一种形体,从一种金属到另一种金属,这个命运质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在媚俗的生活里,提取坚不可摧的意志,提取坚忍不拔的傲骨。

因此对于劳动者而言,冶炼的意义只有一种:奉献。——把汗水奉献给劳动,把劳动奉献给创造,把创造奉献给用汗水孕育的钢铁。

钢铁在飞花,穿越所有心灵的狭隘;冶炼的图腾,跨过全部精神的障碍。劳动者在燃烧的光芒里沐浴,灵魂一次次得以皈依,生命一次次得以涅盘。我也从冶炼的过程中,学到了为人的本质,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纺织

和冶炼给予人的力感完全不同,纺织讲究的是以柔克刚和熟能生巧。这种美妙绝伦的技艺,起始于嫘祖的冰雪蚕丝,传承于张骞的丝绸之路,回复于木兰的闺阁机杼,跌宕于道婆的叛逆创新……

其实,纺和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作。纺是从絮里拉出线,是从茧里抽出丝,是从怀中牵出情;织是将线压成布,是将丝连成绸,是将情凝于心。

一根根。一条条。一块块。一匹匹。这流淌了多少纺娘的汗水,倾注了多少织女的心血——那是生存的前奏,那是生活的礼赞,那是生命的舞蹈!

忙忙碌碌地干吧,嘤嘤嗡嗡地唱吧,快快乐乐地跳吧,那纺娘并不仅仅只有我慈爱的母亲,那织女并不仅仅只有我心爱的妹妹,她们弯腰的背影,似乎只显现于黑夜的深处;她们疲惫的身体,被来回的梭子缠绕了一圈又一圈。

风姿绰约。纤尘不染。纺娘的一举手,使村庄安详,牛羊茁壮;织女的一投足,使黑油油的土地,在瞬间,就抒写了华美的绝句,造就了生活的诗章。

劳动者的光芒

文/李晓

这些年来,我喜欢在城里找乡亲。所谓乡亲,我狭义地理解为就是在老家那个村庄里、泥土里一同滚大的人。

老家的乡亲们,一个一个前脚跟紧接着后脚跟,来到了城里居住。乡亲们也在寻找着乡亲,像我这样敏感的人,有时凭一个眼神,或一个神经质的动作,就可以辨别出乡亲们的模样,比如他们走在马路上的姿态,与走在田野上的姿态,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上个月,来城里居住的老乡何老伯,突然辞别儿子,回到乡下重新扛起锄头种地,操起镰刀,弯下腰割草喂牛。何老伯来城里三年多了,一直寂寞,几乎没一个朋友,除了偶尔和我唠叨,就是一个人在阳台上自言自语。他脑子里记得最清楚的,还是二十四节气,哪一个节气乡下播种什么,收割什么,他心里明明白白。

我去乡里游走,遇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农,正吆喝着一头牛在田里耕耘,他的额头,和路边山岩一同隆起了皱纹,花白头发,像覆盖在草叶上的霜。这样一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望着他脸上露出开心的笑,那笑容,像风掀动着溪水两边的稻浪。

我还看见一对老夫妻,躬着身在挖红薯。每一锄挖下去,身子就要颤动一下,他们从土里摩挲着红薯时,核桃一样皱纹密布的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我离开故乡那一年,我称叔的这位男人,身子骨还硬朗着呢,挑着收割的一捆稻子,在田埂上健步如飞。而今我回乡,能听见他和老伴在地里撑着锄把歇息时的喘息声了。一辈子在土里刨食,泥土的命,也是他们微小的命。

在乡村,遇到干旱季节,我看见一些农人站在地里,手搭凉棚望着天上白云,一旦有轰隆隆的雷声响起,那种内心的喜悦,就如婴儿等待娘那干瘪的乳房里,渗透出来的奶水。有一年旱季,我亲眼看见一场滂沱大雨来临时,一个老农跪倒在地,对苍天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额头上,沾满了泥土。

我乡下一个堂叔说,侄儿啊,我们乡下人,就是靠着这块土地过日子。回乡望见堂叔在稻浪麦浪里起伏的身影时,想起和堂叔一样劳动着的乡人,才想起我的盘中餐,从哪里来。所以我随便抓起一把土,便能闻见土里的汗味。

有一年我回乡,听说了一件事:村里八十三岁的王老汉,在地里锄草时,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醒来。而王老汉的三个儿子,有两个是千万富翁,孩子们一次一次差点跪下了,求着父亲去城里别墅居住。王老汉挥舞着锄头吼出了声:“搬到城里去,那是要我的命啊!”就这样,王老汉一个人,在乡下种庄稼,还喂了十多只鸡。有一年,王老汉还到城里给我送来了一篮子土鸡蛋。这个倔老头子,就知道种地,他那当老板的儿子对我不断摇头叹息。王老汉就这样在土里翻滚了一辈子,以匍匐的姿势,最后倒在了土里。

还是我妈懂王老汉,她说,娃啊,一辈子种庄稼的人,就一辈子劳动的命。难怪,我妈搬来城里时,还扛着一把锄头、用报纸包着一把镰刀进城。

在乡村还看见这样的一幕,一位在地里劳动过后的妇女,她淌着汗珠敞开胸怀奶孩子。在她胸前,有稻草屑,还沾有泥土,怀里的孩子,正贪婪吮吸着妈妈的乳汁。这样的母亲,我认为,和劳动的人一样,是乡村大地上最美的风景。

也许是我来自乡村,每一次看见这些在大地上劳动着的农人,就陷入长久的感动。我想起一个国家,那些最朴素的品格,最谦卑的笑容,最忍辱负重的身影,最豁达开朗的心胸,最默默无闻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以劳动命名的节日,这多好。请让我这个农民的后代,站在大地上,向那些劳动着的身影,深深地鞠躬致谢——谢谢来自你们的喂养。

劳动的美丽

文/昌婵

周末,去那家熟悉的摊子买饺子皮。那是一个典型的夫妻摊,一块案板,一台和面、压面并出饺皮的机器。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妇照应着做制作、售卖饺皮、馄饨皮、碱水面等一切事情。摊主夫妻白衣白裤白帽,案板上、机器上以及夫妻两人身上都沾了一层薄薄面粉,干净,整洁。妻子微胖,鼓鼓的面颊光滑细腻,白里透红,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是不是长年累月跟面粉打交道的缘故呢。据说面粉是很好的美容品,看来,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活。我要的皮多,摊主让我等一会儿,给我现做。

机器揉制好的面皮折叠起来放在案板的一边。夫妻二人并排站在案板前,男人右手扯出约五尺长的面皮往案板上一铺,左手迅速拿起一个装满面粉的布袋在面皮的左方抹几把。他的妻子,在他将面皮扯出时已做好了准备,抓着一个同样的布袋候着,只等他将面皮一放,她就飞快地在面皮的右方抹上几把。在两人的密切配合下,几乎在眨眼之间,一张面皮上就均匀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粉。男人放下面粉袋拿起刀,将面皮切断。右手再在那叠面皮上一扯,一张同样长度的面皮覆盖在第一张面皮上,因为撒了面粉,所以不用担心会粘在一起。两个人又飞快地撒面粉。如此重复着,一直将那叠面皮整整齐齐地叠在了案板上。

男人拿过一个铝制的、茶杯一样的工具,往面皮上用力一按,一叠圆形的饺皮就出来了。压制饺皮是个巧手活,也是个力气活,所以男人很主动地承担下来。熟能生巧之故,他动作娴熟而麻利,一边制成品,一边顺手抓起余下的边角余料准确地扔到一边。两人配合极好,男人按制饺皮,女人也没闲着,左手飞快地拿过饺皮,右手顺势将饺皮的一边拨散开来看看,看看是否粘连,看看是否有形状不规整的,稍有瑕疵,她都会挑出来。然后装袋,称重。

他俩安静,整个过程几乎没有话语;麻利,两个人都动作迅速,飞快地扯面皮,飞快地称重找钱;淡然,尽管忙碌,但两人没有一点焦燥之色,每个过程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注重细节,女人收钱找钱,都会不厌其烦地在手上套一个塑料袋,不让接触饺皮的手直接拿钱。我在一边看着,看着那个粗壮笨拙的面团在他们手里变化,变化出薄薄的面皮,变化出精致的饺皮,变化出我们便捷、丰富的生活。我在心里欣赏着,欣赏着他们的劳动,感受着劳动带来的纯朴却让人感动的美丽。

回 家

文/觉俄卡如

好久好久没有回家干农活了,自从工作以来的十多年岁的四季里,对于我这个从小就在农村里长大的农家娃娃。前天晚上打电话回家,母亲打着彝话说,明天请人挖洋芋,回来帮帮忙,即便做不了什么,到地里拣拣洋芋扎扎口袋。我说事情一大堆,工作很忙,看看再说。其实所谓的事情,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东西。即便再忙,一天时间即便抽挤也是能抽挤出来的,况且是星期六。只是这么多年来,每当家里需要我回家做点什么时,我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去搪塞。老实说,是怕干活路的具体表现,也体现出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地里一棵合格的包谷抑或一个标准的洋芋。

第二天早上,当我和妻赶到家里时,请来帮忙的一帮人都已到地里去了。在我的家乡乌江源头的彝村汉寨,每年农忙时节的春耕秋收,大家都喜欢相互帮忙,抢抓季节,抢栽抢收。要不错过了季节,一年的希望到时就泡汤了,廉收了。母亲由于在后面喂猪,还没有走。其时也准备走了。于是我和妻径直朝挖洋芋的地里走去。

母亲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走过的岁月一路坎坷沧桑。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爸爸,我的外公;年轻的时候,正遇到中国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成为爸爸妻子成家立业的岁月,有过吃野菜草根的经历;知天命的甲子里,痛失爱子,我的三弟。一年四季里,老是病痛缠身。一旦感冒咳嗽,须到医院输液不可,要不十天半月都不会好。记得小时候,妈妈一咳嗽起来,老半天都不会停止,那痛苦真是够受。随着老人年纪的衰老,越来越厉害。特别是前段时间,喂养我们几姊妹长大的乳房下面,长出一个红红的肉丁,母亲说,以前才是一小个,不疼不痒,可是这段时间长大了。我老是担心怕是癌症就不好了。回来之后我就上网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很像是癌症。于是我和妻赶紧抽时间带母亲到医院去看望。到了医院,医生说,需住院观察治疗检查看。我们建议母亲住院观察治疗,可是那一段时间家里农活正忙。母亲说,回家再看看。于是我们开了一些药,就回家了。吃那些药下去后,感觉也不大好,所幸的是后来找来一些草药涂抹敷上后,就渐渐好了。谢天谢地,母亲的乳房终于平安无恙了。但愿天下的父母都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这些年来,在我们寨子里,我家养的猪一度有三十多头。几乎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那几年大哥一家还在家里,没有出去打工,家里人手还够,不算缺劳力。那时猪价又好。一个满双月的小猪儿一般的五六百,中等的七八百,好的一千二三。记得我家一窝猪儿差不多卖了近一万多块。除掉成本,想必也赚了一大笔的。可是这两年猪价不好,好的满双月猪儿两三百,差的几十块,而我家还继续养着三头能繁母猪,一头公猪,几十个小猪,三头过年猪。物价贵,养猪亏本死,真的不划算。我曾不止一次劝告过父母,只有两个老人在家,龙龙、琳琳读书,秋秋幼小,你们忙什么都不是,牛了,马了,猪了,人了,一大堆的吃喝拉撒睡,不得不管。少喂几头猪,实在不行,把那几头老母猪卖了,管它贵贱。专门喂过年猪算了。在我们黔西北的农村,如果过年猪都喂不起的人家,几乎是最差的人家了。父母说,你要等到贵的时候再养,来不及了,只有先拖着看。而无论如何,作为农村人,牛是要喂一头的,要不春天耕种秋天犁地怎么办?马也是必须喂养一匹的,要不春天拉粪拉种,秋天收洋芋包谷谁拉呢?背又背不了这么多。这,我是知道。庄稼小的人家可以借牛借马,庄稼大的就不好整了。父母说的也是。我没有再讲下去了。这么年来,父母的性格我是知道的。只要我们姊妹在各自的岗位上好好地干,他们苦点累点是心甘情愿的。

龙龙是我二妹的孩子,从小就在我家里长大,如今在我们学校读二年级。这孩子聪明活泼,按理应该读五年级级了,只是有一年被他的爸爸带回去读了一年,学习就读下去了。于是作为他的舅舅,我也只好凭自己的一点关系,把他拉回一年级从头再来过。虽然这些年来国家明令禁止留级。其实与其让一些问题少年过早地踏入社会,不如让他们在学校多接受几年的教育。多读几年,直接会有有所改变的。可是我除了这样之外,这些年来我也几乎没有认真的管过。每当碰到或遇到的时候,不是吼几句,就是拿一两块钱给他之后,我就急匆匆的溜走了。去做我的事,去兀自无聊着。

侄女琳琳是我大哥和前妻生的孩子。从小也是她的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妈妈带大的。这孩子怪可怜的。记得她只有三岁的时候,她的老妈丢下她和她嗷嗷待哺的妹妹洋洋之后,就随她那个曾经乱七八糟的小姑远到都市打工去了。据说嫁给了一个四川的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崽儿。琳琳如今也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这么多年来。他的爸爸少管,她的妈妈不管。除了我的父母,还会有谁管呢?记得读一二年纪的时候,是我把他俩带在身边的。后来长大了,可以从老家来回于学校和家之间了,我再渐渐少管他们了。

龙龙,琳琳,这两个小家伙每天放学回家,不是找猪草就是狗割马草牛草。星期六、星期不是放牛放马,就要带着年幼的秋秋。这几乎重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山里的孩子农民的子女大多就是这个样子。他俩多多少少能给帮家里做一点事情,在上学之余。不像我,除了有事的时候才回家一趟之外,周末闲暇,不是开着摩托车到处游玩,就是坐在镇上的家里上网斗地主,看新闻,玩博客,写一些狗屁不值的文字,偶尔也到小镇麻将馆垒垒方砖,修修长城。或者三五个挤在一起,吹一些陈谷子烂芝麻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日子很是窝囊,龌龊。

秋秋是我大哥和其后妻所生的孩子。才勉强会吃饭,她的爸妈就到远方打工去了。

他们仨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本来今天我也可以一早就回去的,只是恰逢赶场。家里前几天就没有肉油了。妻说,干脆买点猪板油回来晚上熬炼点油再去,常常吃菜籽油也不好。况且也不知道是压榨出来的或是浸出来的。这里有一点知识。前几天看湖南卫视维嘉、文清主持的《百科全说》,有一个博士叫西木的说,大意是吃动物油比植物油好,特别是那些用汽油浸出来的菜籽油什么的,一点也不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乌江源头的小镇,如果不是赶场天,平时你是根本买不到猪肉的。不要说新鲜肉,就连老腊肉也没有。也不要说其它蔬菜了。倒是隔三叉五,有几家出卖鲜豆花豆腐。而我和妻都不喜欢吃这东西。猪肉都是家乡的几个屠户走村串寨买来宰杀的猪,想必没有什么问题。虽然这些年来饲料猪日渐多起来,但在我的家乡大多是用包谷洋芋荞麦猪草等喂养的居多。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家乡的猪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是生态猪,健康猪,吃这样养出来的猪肉,对于身心应该是有益无害的。不是大城市里的垃圾猪,潲水猪,饲料猪。

当来到地里的时候,一帮十多个人都已在忙活了。龙龙,琳琳也忙活其中。秋秋和其他几个小朋友在沟畔地边无忧无虑地玩着。或许所谓的幸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愁吃不愁穿痛了可以哭乐了随便笑的幼小年代。大家在地里随弯就拐一字排开,提着天耙开始挖,挖一两下再弯腰下去,伸手去拣一下,大的好的丢在一个撮箕,挖坏的小的丢在另一个撮箕。满一撮倒一撮进尼龙口袋里。一整天都在重复着这个动作。有十来口袋后,爸爸就驾马车运回去。从地里运一马车回家的简易干活路,弯,陡,窄,险,稍不注意,就会有翻车摔进沟里的危险。即便刹车好,那厮也有不听话的时候。已经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这活儿也不是好干的。父亲这一天赶着马车来回运了五趟。每一次运到门口,还要一口袋一口袋的背进屋。之后再赶马车到地里,再一口袋一口袋地抱上车运回。怪不得吃晚饭的时候,父亲说,我愿意挖一天的洋芋,也不愿意拉一天的马车。在我的家乡,拉马车就是赶马车的意思,是马去拉,人去掌握马和车的快慢以及走停。是啊,挖洋芋直来直去,只要朝着耸起的小土堆用力挖下去,劳动果实就在眼前滚跳,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宝贝,实在招人喜爱。然而好多年来早已没干活的我,到快要天黑的时候,已经根本支持不住了。有一首叫《锄禾》的诗歌让我再一次更深刻地体验到劳动的艰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我们真可谓“秋收一整天,汗水不断流。”没有真正劳动过得人,你对土地和粮食是根本没有发言权的。如果你要说什么,最好到地里用心劳动一回。否则,闭上你的胡乱说话的乌鸦嘴。我只偶尔干一天都叫累喊苦,父母农民劳动一辈子,真够辛苦。写到这里,我向天下农民虔诚地致敬,真诚地鞠躬。要是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我们这些你们眼里所谓的国家工作人吃的蔬菜粮食从那里来啊!

我们十多个人挖了一整天,也只挖了我们家洋芋地的三分之一。余下的活路还够忙活好久。挖洋芋,撕包谷,扯红豆,犁地,拉草,搂木叶,喂猪,养牛,放马。这个秋天,父母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了。其实我们农村人一年四季空闲的时间少得可怜。风里,雨里,霜里,雪里,都要在忙活。不忙活,吃什么,用什么啊!尽管如今国家有低保,但专门只靠国家的最低保障生活的也不是好国民。

吃过晚饭后,我和妻骑着摩托从老家回到了镇上的小家。当我把早上称来的猪油熬炼好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这是生活,必须的。劳累了一天的妻,睡得正酣。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是艰辛的。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我,又一次有了深刻地体味。谁都知晓生活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没有劳动就没有美好,没有劳动就没有未来。尽管太阳的光芒永远都是灿烂绝伦的。家是生命开始的地方,家是温馨的港湾。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抑或商贾富贵,一介平民,谁也离不开家。离开家之后,无论你在天涯,还是在海角,记得回家。如果你生活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那要经常回家。看看父母,干干农活。不要老是三五个滚在一起,不是打麻将,就是斗地主。如果离家远的,也要抽抽时间,常回家看看。不要当有一天老人老了,动不了的时候,才回家。那时回家又有什么意义呢?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