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我已经13年了,这13年来,我从未停止过思念他。父亲生前是摄影家,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有的作品还在全国及省内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每当想念父亲,我都会翻看父亲拍摄的照片,仿佛父亲就坐在我身旁,用一口浓重的胶东话向我讲述这些照片背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在父亲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有4幅,这4幅照片都不是父亲的代表作,更称不上是艺术摄影作品,但这4幅照片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却感人至深,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志愿军从鸭绿江大桥入朝时的场景,拍摄时间是1951年3月27日。之所以能把日期记得这么准确,是因为这一天是父亲作为战地记者随所在部队奔赴朝鲜前线的日子。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第四次战役阶段。
根据指令,部队必须在15天内到达目的地。当时部队距离目的地750公里,这就意味着每天必须行军50公里。朝鲜山多,一路上要翻很多座山,有的山还很陡峭,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每个人的脚底都磨出了大血泡,走起路来扎心地疼。当时虽已是初春,朝鲜却并不暖和,最低气温仍在零下。为了赶路,根本不可能有做饭的时间,父亲他们饿了就嚼口干粮,渴了就喝口凉水,即使困得不行,也不能躺下休息,因为地上又湿又凉,如果躺下休息很容易生病。每次夜间休息,都要靠战友间相互帮忙,把对方绑到树上,醒来时手脚麻木,浑身酸痛。行军中,不仅条件艰苦,外部环境也十分恶劣。白天时常会有敌机在空中盘旋,狂轰滥炸,夜间敌人也会用机枪在照明弹的照射下向志愿军扫射。但战士们并未被敌人吓倒,仍情绪饱满,斗志昂扬,盼着早日到达目的地投入战斗。
父亲生前每次回忆起刚入朝时的这段经历,都感慨地说:“去朝鲜前,我虽然经历过解放石家庄和剿匪的战斗,但只是作为一名记者前去采访,对战争一直怀有浪漫的情怀,没想到刚入朝,还没投入战斗,就让我对战争的残酷和敌人的凶残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
虽然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志愿军战士的背影,但从他们的背影中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忍与坚强。
第二张照片拍的是两名志愿军战士的合影。男的叫叶小苏,是父亲的战友,长得浓眉大眼,非常英俊,旁边笑得甜甜的是小苏的女友,叫什么名字父亲记不清了。只见她长相甜美,一张秀丽的脸蛋上嵌着一对灵动的大眼睛,充满青春的气息。她的头紧紧地依偎在男友的肩上。
小苏和女友同时入朝,但不在一个部队,平时很难见面,他们感情非常好。一天,小苏的女友和几个战友一起下山,刚到公路旁,敌人机枪的子弹就嗒嗒嗒射了过来,她为了掩护战友,不幸中弹。小苏赶到时,她还一息尚存,叶小苏眼睁睁看着女友死在自己的怀里,悲伤不已。只有19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血洒疆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若干年后,父亲和他的战友聚会时,听战友说,小苏后来终身未娶。
我虽与这位志愿军女战士素不相识,但从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勇敢与无畏。
第三张照片拍的是一位头戴草帽、身着中山装的老干部。这位老干部姓王,因为他的行政级别是八级,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八级”。父亲说“老八级”是老革命,193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抗日义勇军,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共中央东北局某委领导,他的老伴儿姓赵,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
1969年前后,我们两家同在一个公社,但分属不同大队,也许是“老八级”和父亲都有在沈阳工作的经历,两人非常谈得来,父亲经常骑车带着我到他家串门,“老八级”为人真诚热情,虽曾身居要职,却一点儿架子都没有,他们老两口对其他乡亲也非常好,村里谁家遇到难事,都会出手相助,还将一名孤儿收为义子,在经济和生活上给予了很多帮助。别看他们老两口出手大方,自己生活却十分节俭,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不仅穿的衣服打着补丁,家里的摆设也极为简单。他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他人也都宽容以待。
从“老八级”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磊落与坦荡。
第四张照片是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主演的话剧《报春花》的剧照。《报春花》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20世纪70年代末演出的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作品。一经搬上舞台就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有媒体评价《报春花》正如春的使者让无数人感受到春的气息。
父亲说,李默然对待艺术一丝不苟,他去辽艺采访的那几天,李默然每天都准时到排练场,一遍遍和其他演员对戏,有时为了一句台词、一个动作要反复斟酌好几遍,直到满意为止。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剧场没有空调,李默然热得大汗淋漓,上衣都湿透了,却一声不吭,依然坚持排练。
说来也巧,若干年后,因工作关系,我有幸结识李默然。第一次见面,我和他提起父亲,他笑着说:“原来你是金铎的女儿,看来我和你们父女很有缘呢。”默然老师不仅对待艺术精益求精,为人也很谦和,我每次给他打电话,或到家中探望,他都非常热情。
在与默然老师的交往中,我切身感受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与执着。
如今这几张照片已经泛黄,印下了岁月的痕迹,但照片中这些共产党人的形象,却始终留在我的脑海中。每次凝视这几张照片,我的内心都充满力量,无论是年轻的志愿军战士,还是老革命、老艺术家,他们的故事既是一代代共产党人集体的记忆,又映照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共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