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短信大全

《黄州快哉亭记》赏析【优秀2篇】

作者:时间:2024-02-02 10:01:00分类:短信大全

简介  本文是一米范文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分享的《黄州快哉亭记》赏析【优秀2篇】。

点击全文阅读

本文是一米范文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分享的《黄州快哉亭记》赏析【优秀2篇】。

《黄州快哉亭记》赏析 篇一

北宋多园亭记,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文章。《黄州快哉亭记》就是其中一篇上乘之作。

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十一月初一。因“乌台诗案”,苏轼被逮,苏辙上书朝廷,“欲乞纳在身宫,以赎兄轼”(《为兄轼下狱上书》)。苏轼释放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这篇文字即是写于这次贬中。在此前后,苏辙还写了《武昌九曲亭记》,这篇姐妹篇,同为苏辙园亭记中的佳篇。

这篇文章涉及了三个人:建亭的张梦得,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园亭记的苏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都在被贬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抒写襟怀,更是彼此共勉的文字。

文章抓住子瞻名亭为“快哉亭”中的“快哉”二字落笔。令人有“快哉”之感的,首先是这里壮观的景色。在交代了亭子的位置和命名后,就详细描写了亭上所见,首先是大江。这里写大江,先极写它的浩渺壮阔,再写它昼夜不同的景象,“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是见;“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是听。用这些,把长江的壮阔、神秘、威力表现得如在目前。其次是两岸的冈峦山林:“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潇洒可爱,与向之壮阔迥异其趣。第三写这里的历史遗迹,“长洲之滨,故城之墟”,乃是当年周瑜破曹处,乃是陆逊擒关羽、败戏刘备处。这些都不是写亭,而是写亭子周围的环境,环境如此,则亭中所见,足可称“快哉”矣。所以,这些环境的描写,都是意在说明名亭为“快哉”的原因。

而作者认为命名此亭为“快哉亭”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这段先从宋玉《风赋》谈起,谈到“人有遇不遇之变”,地位处境不同,心情亦自不同。这是一般人的忧乐观。与之相对,苏辙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更高一级的忧乐观:“土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这才是文章的中心。苏氏兄弟和张梦得所以处江湖之远而心无蒂芥正是如此,这才是命名“快哉”的根本原因。

文章第一段叙事,第二段写景,第三段议论,全围绕“快哉”敷衍。行文之中,引物连类,折于至理,由亭上见到“长洲之滨,故城之墟”转入对古人的凭吊,进而提到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对话,由这段对话又导出人生在世无论遇与不遇,关键在内心“宜有以过人者”的一段议论。

本篇虽为园亭记,重点乃在第三段的议论。这段议论从古及今,从人到物,腾挪变化,姿态横生,融隋入理,形象鲜明,正论反论,反复申说,透辟服人。唐宋古文家对骈文都不是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本文即是以散为主,骈散相参,因此读起来感到朗朗上口,既不呆板,又富音乐感。

(《苏辙散文精品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黄州快哉亭记 篇二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日“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闽。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日:“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馀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率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鸟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赏析】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当时苏辙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至筠州(今江西高安市)监巡盐酒税,政治上也很不得意。但他不以贬谪为怀,仍怡然自得。这篇文章就表现了这种心情。

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是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更是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文章清新开阔,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文章由写景叙事人手,而后转入议论。文章开头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并为后文埋下了伏笔。第二段着力描写快哉亭附近足以令人快意的景物。此文议论最为出彩。第三段苏辙征引楚襄王游兰台宫披襟当风故事,说明人生之快,因人、环境、处境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风”,因帝王与庶人生活、思想之不同而感觉殊异。“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心中坦然、胸怀坦荡才是关键。

同时,文章在议论时,始终带着节制,故虽有一股愤懑不平之气贯注其间,却不显伧父面目。作者本意不在提倡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仕途上不得意,如能“不以谪为患”,胸中坦然,则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

《古文观止》里评《黄州快哉亭记》说:“前幅握定‘快哉’二字细发,后幅俱从谪居中生意。文势,笔力雄健,读之令人心胸旷达,宠辱皆忘。”确是中肯之论。

点击全文阅读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上一篇:想象的作文优秀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