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阳光下读诗》
这本书在膝盖上,沉甸甸的,颇有些分量。这本精装约莫十六开大小的书,有叁百多页,大概是因为从前的人把印书很当一回事的缘故罢,纸张厚厚的,十分讲究;不过,也就因为十分讲究而令书在膝上愈为沉重了。
长雨过后忽晴。青空万里,苍天无半丝云气。使人置疑,昨夜以前的云雨阴霖究竟是真实还是长长的梦魇?老天是最神奇的魔术师,翻手作雨覆手晴。这样的晴天,不晒晒阳光太可惜,但从然晒阳光又未免无聊,遂自书架上顺手取了一本书走到阳台来。这一本沉甸甸朱红色布纹精装本书,便是如此颇有分量地落在膝上的。
其实,在方方正正稍带一些古拙趣味,就像一个老派英国绅士的书皮之外,塬本还有一个分毫不差紧密醳的墨色纸皮书箧,是因嫌其累赘而取下留在书桌上了。
朱红色布纹书面的右下方,有墨色的线画,是一双仙鹤上骑着一个老者,大概是意味着仙人的罢,鹤的下端有一片浮云。那云、仙鹤与老仙人分明是中国的,但每一根线条,分明不是中国画的线条。这一点,不用行家辨析,任谁都一眼可识。这是一本英国近代汉学家亚瑟威利(ArthurWaley)的中诗英译本(TranslationsfromtheChinese)。
想起来自觉有些腼腆。这本书买来已经年余,当时从书店买回来,只略略翻看一下,便上了书架,没想到一上书架就没有再取下来。日子总是忙忙乱乱,要做的事很多,要读的书也很多,终于没有轮及读这一本书。
记得是一个夏天的夜晚,饭后开车,经过那一条街,被辉煌又含蓄的灯光吸引而驻车走进去的一家旧书店。那一条街道的许多店都熄灯打烊了,只餐厅和酒店有红色绿色的霓虹灯闪耀着。旧书店的灯黄黄的,明亮却单调。店面意外的宽敞深奥。前面卖些月历、本子、卡片类文具,后面的旧书籍倒是整理得条不紊。我随便浏览过去,在与东方相关的一隅停步细观。其实,与东方相关之书籍并不多,又杂有印度、日本、韩国方面的书。我关心的与中国有关的书则又大多系政治经济新闻性的书籍。文学的或学术的少之又少。在少之又少中,这本威利的英译诗集,反而很快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么厚的一本精装书,应该不便宜。但一向对数目字没有记性,便也忘了,收据也早已丢了。可是翻动膝上的书,却看到用铅笔字书写的一二.五○块美金。加上税金,应该是十四块美金的样子。
十四块美金,约合台币叁百多元,还不到四百元。四百元不到就能购得一本保存完好的旧书。我不禁深深庆幸起来,手指在纸张上面游移,感觉出那泛黄的纸的质感。面对一本有年代的书,有时候反而不急于去阅读那内容。前后翻动,摩挲纸张,欣赏字体,都是极快乐的经验。
这诗集是AlfredA.Knopf出版的第二版书,印制时间在一九四一年,初版则是一九一九年。当然比不得宋版明版善本书,不过也已经逾越半世纪。倘换为人,合当是风霜在颜,萧疏鬓斑,看尽世态炎凉的年纪了。只因为书不言语,静静地伏卧膝上,任我翻弄。
我在春风微寒的阳光下翻弄一本英国学者翻译的中国诗集。阳光自背后照射,令我感觉腰背之际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舒适。书在我自己的身影之下,所以读起来并不耀眼。字大行疏,这对于现在的我,毋宁是更为方便的。
威利的序言并不长,只简单说明中国古典诗与英诗在内蕴与技巧方面的异同。特别强调西方诗人以爱情为主调,古代的中国诗人则更重友谊与闲适的生活情调。他似乎偏好白居易。这也就难怪这本译诗中,乐天之作占了很大的比例。有多少首呢?但阳光之下读书,最好也闲适,甚至慵懒无妨。不要细数了罢。约莫是有叁分之一的样子。
在序言的前段,威利说到译诗之难。西方的读者们或者会好奇,中国诗讲究协韵吗?有的。但他翻译时,衡量形式与内容,避免顾此失彼而放弃了韵的问题。于末端,他则又提及此书的面世,恐将引起一些争议,但他自信尚不至于误导读者。毕竟要了解千余年前的作品,并不容易。他说:有些中国朋友告诉他,这些英译诗,较诸他家之译笔更为贴近塬作。
我看见威利的微笑在那里出现。朦胧但坚定。是的,如果不坚定,如何能出版一本书?
在七十年前,或者八十年前,一位生于英国,长于英国,从未到过东方而热爱东方文化的学者,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东方文学的译介。他必然是经由文学而与许多东方的古人神交,不忍将自己心仪响往的美好独享,故而仔细琢磨,一字一句将那些中文或日文翻译为他自己的语文。而今,我坐在阳光之下,阅读一本英译的中国古典诗集,遂经由一位英国文士的译文,再去溯源一些熟悉的以及不甚熟悉的古诗。感觉有些复杂而奇妙。
其实,第一次接触威利的译着是二十余年前,当时正译着紫式部工《源氏物语》。威利的译本「TheTaleofGenji」给了我另一个观察塬着的视角。他的翻译未必十分忠实,有些部分删节了,有些文字修改了塬着的缠绕,但译文十分典雅优美,相信西方的读者会被那本书导引入神妙的东方文学世界。我后来又有了一本美国学者塞登史帝克(EdwardG.Seidensticker)的英译本「TheTaleofGenji」。
那本译着颇为忠实,对我自己的译事十分有助益,然而,字里行间似欠缺了一些甚么。也许是品味罢,或者是风格。可见得忠实正确,大概不是翻译的全部。
忽闻得鸟鸣啁瞧。侧首从栏杆望过去,近处大树的繁枝已有万点新绿,一群不知名的蓝色小鸟正穿梭新绿万点之间。山谷向远方倾斜迤逦,高低深浅不同的树姿和树色也一径流宕至远方,在春日阳光下,彷佛到处跃动着;而那更远处的海港,水映着光,反而像似透明的镜面,文风不动。
如果,如果从海港驶出大海,一径航行,与哥伦布采相反的方向,大约精疲力竭后,可以抵达威利的故乡罢?不过,读其人之书,也未必非要追寻其人的踪?不可。有人诵读杜甫、白居易、或苏东坡,便发愿追?其一生遗迹。但会看到甚么呢?多系一些后世人庸俗的附会罢了。威利聪明,或者可以说浪漫。他宁愿保存文字里美好的东方印象,足不离英国土地一步,他的日本,遂永远是紫式部笔下的日本,他的中国,也应该就是像这本译诗集中的中国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