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人名句

关于学校建设的提案

作者:libinghua时间:2024-07-19 04:03:48分类:名人名句

简介  余 附议人:【案 由】加强我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申报省一级达标校做准备。【提案内容】我校的校园环境一直是一张向外宣传的名片,其建筑风格、绿化、卫生等是一流的。"

点击全文阅读

关于学校建设的提案(精选3篇)

关于学校建设的提案 篇1

  提案人:余 附议人:

  【案 由】

  加强我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申报省一级达标校做准备。

  【提案内容】

  我校的校园环境一直是一张向外宣传的名片,其建筑风格、绿化、卫生等是一流的。但是,几次带朋友、同学参观校园,包括家长的反馈,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那就是校园文化气息不浓,与其他重点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规范,急需加强,以创建适合我校特点的文化氛围,并为省一级达标校的申报做好准备。

  【建议措施】

  1、成立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校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做好学校整体规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动年段、教研组、党员教师、团员教师、学生会、各班级力量等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2、校门外侧可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及相关制度,校门内侧应设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安全、创卫宣传栏;办公区应悬挂我校校训和办学宗旨;宿舍、食堂等生活区门前应有温馨提示;操场等运动区墙面有永久性标语、体育运动图标和安全创卫标语;生物园、亦乐园、国际部应设有安全提示。

  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在教室各楼层走廊可设置安全警示语、文明礼貌语,悬挂名人图片、名人语录;把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精品,分别装帧分类,悬挂在各个走廊墙壁上;楼梯提示学生轻声缓步,注意安全。各楼层宣传栏以师生活动为主,每幢教学楼的底层以课外活动为主,可设有“领导关怀、发展规划、校长赠言、师生名言警句、古典诗词、生活专刊”等板块。

  4、教室、图书馆、医务室、教师休息室、教师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演播厅、艺术馆等内部设施,应张贴相应的室内标语和规章制度,实行管理责任包干到人,做到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谁保洁,便于规范管理。如:

  教师办公室文化。张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代表本组教师学科特点或鼓励性的标语;悬挂书画艺术作品;摆放几盆绿色植物花卉;各种制度、资料文件张贴规范美观。

  教室文化。前面设置“公告栏”,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和学校通知等内容;摆放卫生用具和消防设施等。后面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的中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黑板报左边为习作园地,展示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优秀作业等,展示个性;右边为光荣榜。左右墙壁可以张贴班级组织、名言警句等。各班教室门前可张贴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便于师生查看。教室文化由各班主任负责,要求班级文化建设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凸显主题,个性鲜明。

  5、在开水房、厕所的外墙张贴关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宣传画,有警示性标语;在开水房、厕所内在相应的地方张贴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标语,体现处处育人的理念。

关于学校建设的提案 篇2

  案由: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减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应该看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标准化建设未能与城乡教育规划布局匹配。在农村学校,资源的分配不均呈现两极分化:一些农村、偏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师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一些农村地区因受快速城市化进程及学龄人口减少的影响,出现“空巢”学校,造成教学设施设备闲置,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在城镇学校,则出现了普遍存在的“大班额”现象,甚至出现200多人的“航母班”,以致师资、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必须资源严重匮乏。

  二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即:重视校园建设、装备条件等硬件的达标,而忽视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软件的提升;重视教育资源的直接投入,而忽视已有资源的重组和再生;重视建设数量的达标,而忽略办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标准化建设中资源利用率不高。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投入了几百个亿的巨额资金进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但资源利用率不高。

  本案建议:

  针对当前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凸显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成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领导机构,统筹管理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领域,其经费拨款、教师编制、校舍改扩建审批、土地规划等离不开其他部门的配合。因此,应该建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教育、财政、人社、计生、国土、编制、规划等部门参与的领导机构,促进标准化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

  二、科学预测城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和调整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学龄人口数量、城乡结构分布的变化等相关变迁,增加了该工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随后的3-5年内国家还将投入几千亿资金,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这笔资金?因此,应合理规划并适时调整标准化建设的目标,避免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浪费。

  三、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我国大多数地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改善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旨在缩小不同地区间、学校间因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形成的条件性差距。因此,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还应推动教师观念、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生活条件、学生综合素养、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提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

  四、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切实加强对标准化建设项目的监测与评价,保证标准化建设工程质量。评价和监控在标准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评估和监测均由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实施,政府同时扮演着“裁判”和“运动员”的角色,不利于评价监测的公正和公开。因此,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社会中介监测和评估机构,充分发挥督导作用,确保该项目得到有效落实。

  五、明确并坚守底线,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构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指标。义务教育奠定的是国家民族之基。现有的情况下,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中已经存在着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推进,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拟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指标的下线和上线。下线作为底线,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在此基础之上,具体的指标体系可以因地制宜,但必须涵盖硬件和软件,尤其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指标。

关于学校建设的提案 篇3

  教育始终被社会视为推动社会进步有力武器,教育问题倍受关注,义务教育、高职教育、高等教育如今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不少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功不可没,教育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样,都是在探索中前进,难免会存在不足,本委现特就此找出相关问题,并提相应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1年历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教育改革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也已进行了15年,其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初见成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不少素质型人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尚存的各种与教育息息相关问题:

  1、口号天天喊要给中、小学学生“减负”,但现实是学校的实际操作并未给学生“减负”,课余家教之风盛行,学生负担未减反增;

  2、高等院校为社会输出的本应是应用型人才,但由于高校教学的专业设置并未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导致课堂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用人单位难招到合适人才,学生则存在毕业则失业的双重尴尬;

  3、扫盲工作关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在各地的扫盲工作中,教育过程走形式、考试找人代替现象非常严重,扫盲率完成得不错,但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扫盲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这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4、不少80、90后青年,思想浮躁,缺乏斗志,不愿付出只求收获,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离实际。

  如何针对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进行教育改革,如何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如何矫正身系祖国未来的下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解决的思路

  1、给中、小学学生“减负”,要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把学生“减负”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从政府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到教育部门负责人,到学校校长,再到班主任甚至任课老师,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在教育综合考核评定工作中引入“减负”工作考核指标,实行“减负”工作不落实的一票否决制,不断规范教育市场,严禁学校老师变相给学生加负;

  2、高校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服务社会的方针,加强调研,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改革工作,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挂钩,增加工作技能方面的课程,真正为社会及时提供所需人才,同时也解决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扫盲工作形式化,缘于工作方式“一阵风”,监督机制不到位,所以要使扫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得将扫盲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来抓,加强经常检查与突击检查工作力度,同时建立起畅通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的考评监督;

  4、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应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课程内容,同时建立起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点击全文阅读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