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创设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共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此,感谢网友“jewel569”投稿本文!
篇1:创设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创设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作者/凌碧环
目前,大多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对语文课程不感兴趣。这让我联想到很多孩子怕吃药,因为很苦,聪明的商家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各种味道的“糖衣”,从此吃药不再是家长和孩子的负担。巧妙创设情境,激活中职语文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就是我们中职学校语文课的“糖衣”,是每位语文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情感积蓄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遵循一定的规则展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只有站在角色立场上,才能贴心着意,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人物的“话”好像是自己说的。这样就可以消除文章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亲切和深刻。如在教学《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时,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中国留学生“我”的情感并不怎么深刻理解和体会,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酝酿文中的`人物情感,然后小组派代表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与同学们的愉快讨论中,在角色扮演的临场发挥中,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扮演角色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情感,又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借助绘画再现情境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课文内容和结合学生的实际,借助绘画这一手段设计一些练习,巩固课文知识。如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后,针对广告专业的学生,我说:“文中的小屋描述的是那么的美,真是文中有诗,文中有画,你能根据文中的内容,加上你的想象和创造,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吗?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好!”因为融合了一些专业的兴趣,这时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他们大显身手,把他们的专业水平全都发挥出来。通过这次的绘画,学生在愉快的绘画中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了“一图穷千言”的效果。
三、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美妙的音乐常令人心旷神怡,其韵律、音韵、节奏常把人带进特有的意境中。音乐能制造气氛,渲染情境,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那将是另一番天地。我们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引入新课,不仅能营造很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借用音乐中的歌词、节奏等直接地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新课当中。如在教学《提醒幸福》时,可以通过播放歌曲《幸福在哪里》,通过歌曲的旋律、歌词引入新课。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是比较吃力的,这时就可以播放一些腰鼓表演的视频,通过视频里的画面、音乐,加深学生对腰鼓队奔放的舞姿、激越的声音、磅礴的气势的理解,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语文之源,依据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创设情境,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立意,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熏陶。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篇十分感人的短篇小说。它叙述了一家三口突然遭受厄运之后,顽强不屈,奋发上进,最终时来运转的故事。读来令人深受感动、鼓舞。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为了让学生体会困境中逆流而上的精神,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印象最深刻的食物说起,并分析印象深刻的原因。接下来我跟学生一起举例老一辈怎样在艰难的环境下求生存的故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到课文中去。
五、游戏教学引入情境
中专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若能将语文知识与游戏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在游戏中,教师也要一起参与游戏,语气和态度要亲和,这样才更容易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在《说话训练》这一课,可以设计一句话接龙游戏,如果谁卡了壳,就罚他说个绕口令。这样的游戏能使全班学生一起参与,学生感到新奇刺激,那么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六、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
目前,多媒体技术正被广大教师所采纳和应用,因为它逐渐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它能使教学过程有序化、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赏心悦目。如在教学《洛阳诗韵》时,课文从洛阳的“古”“美”“绝”“奇”四个不同侧面选取了典型材料,由于学生不能亲临其境,学起来觉得抽象、枯燥。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文中所提到的白马寺、牡丹、唐三彩、龙门石窟的相关图片和资料介绍,通过投影仪播放出来,学生马上被吸引住了,学习的情绪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情知对称,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能寓教于乐,把教学内容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学习的“我情我景”,满足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要,促成学生乐学;甚至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
篇2:创设教学情境激活语文课堂的论文关于创设教学情境激活语文课堂的论文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哪些方面着手创设教学情景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景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教学可以依据文章情景营造情景即在眼前的境界,使学生在教学情景中与课文内容产生心灵对话,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课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行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验教材突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景内容。如教科书采用的彩色图画,情景对话内容,教材紧密结合儿童好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课文内容。比如:一年级课文中有美丽的童话故事:《夏夜多美》、《小壁虎借尾巴》,诗歌:《柳树醒了》,还有一些有趣的字谜、游戏等。这些课文内容非常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并能很好地激起他们的关注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寻找孩子们感兴趣的切入点,老师要用孩子们喜欢听的儿童语气去讲述,孩子们喜欢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角色去读、去演,去感受情景中角色的喜怒哀乐。这些举措都能很好地把孩子带入文字所描述的鲜活的情景中,在享受、愉悦、轻松与快乐中让孩子学有所得,使老师教有所获,达到两全其美。
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拓展情景内容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的特点被广泛运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诸如多媒体之类的教学手段进行情景创设,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的'《静夜思》时,由于诗作离孩子们的生活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配以与诗文内容相符合的画面,优美的旋律、精美的画面,营造出了诗作的氛围,学生们沉浸其中,就能较快地克服学习障碍,轻松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多媒体技术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形象逼真的环境,鲜活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教学遵循了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例如利用投影仪、投影片来教生字,清楚易懂;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听课文朗诵,培养学生的听力、语感;利用VCD、电视机来观看与课文有关的动画片,教学直观明了,能够充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用电化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景,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
三、巧设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情景
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有着和儿歌,游戏,童话亲密的情感,在讲一篇课文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运用这些教学手段,大大增强孩子们学习乐趣和情趣。比如学到《四季》这篇课文时,千万不要忘了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环节处,让孩子放飞激情唱一下《春天在哪里》,因为孩子们喜欢新鲜多样化,老师可以让孩子把优美或有趣篇幅教短的课文自己自由谱曲用热情也唱一唱,在这种音乐学习情景中,可以激活孩子们已经疲惫的大脑,从而达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得时间很短,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景,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更有效的参与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善于捕捉利用更多的巧妙因素,在认生字的时候也要精心设计一下,比如:我在让孩子们认生字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掉和完字,在出示掉的之前我故意让掉字不小心滑落在地,这时同学们连声大喊掉了!掉了!,当发现确实为掉(diào)的时候,孩子们异常兴奋。我把完字故意放在最后出示,同学门异口同声喊出完!在这个时候同学们达到了学习兴趣的高潮,不知疲惫,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四、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教学情景
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教学情景,就是捕捉课文内容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相符的情景,以之来渲染气氛,在相似的类比中来感受课文的符号形象,使课文内容生活化,亲近化,孩子们才更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和积极的鼓励唤醒学习情景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对那些胆子较小的学生,轻声亲切地鼓励:你真棒!棒极了!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地说一声:你真了不起!以示表扬。教师的肢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景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景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大方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发现更多更生动更实用的情景因素,开拓更多的学习空间。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篇3: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四川省剑阁县龙源中学校 陈国清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如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度、恰当,则在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情境 创设探究
情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服务于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情境中构建出平等的师生关系
构建自由、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情境教学来说相当重要。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要对学生抱有信心,相信学生的潜力无穷。与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学生谈心,发现与学生交流的乐趣。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讨论、实践。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与教师认同的一致性。
二、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中互动
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主要围绕具体语文教学活动展开,要通过充分开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中互动。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来看,主要有课堂问答、课堂朗读、课堂辩论几种教学活动。课堂问答。课堂问答是主要类型,教与学,都借助于课堂问答来完成,教学中应多采用以下几种问答:
1.开放性问题。答案是开放性,学生可根据理解,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也没有预设答案,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最佳回答。这类问题能够使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能有自己的想法,提出的问题也个性化。学生需要进行创意性的思考才能做出比较好的回答,显然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推理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回答前有个分析和综合的思维加工过程,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问时会考虑不让学生找到现成答案,要求回答时进行一番思考。不同的是,推理性问题都有客观答案。教师希望学生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教学论文 )问答互动中,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评论性问题。教师要求回答这类问题的学生,能够对其他朗读或回答做出一定的评价。其目的不仅要学生知道自己怎么做,还要分辨出别人做得如何,由此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也可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维持课堂纪律。如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就无法回答。
4.课堂朗读。课堂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对学生的发展和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如果要学生自己朗读,就要体会和理解课文意思,就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读。朗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学生如能有较多机会在课堂上朗读,能够评价别人的朗读,对语文学习有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朗读可以概括为“评读鉴赏”,是说课堂朗读不单“读”,还要学会“评读”,要从艺术的高度去欣赏朗读。理解课文也需朗读,不断朗读中,相互评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情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引入,创造出与教育目标相吻合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调动我们自己的热情,从而为成功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时一般都不超过五分钟,受时间的限制,最简洁的引入可以尝试图片、音乐、故事、实验等情境。
四、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境
此法即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其生活体验,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有的离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在学习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
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例如,用主题讨论法创设情境,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
六、利用教辅媒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方向。只要教师能在教学中主动、适宜地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活”起来,从而构建优质的语文课堂。
篇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创设多种情境,激活交际思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创设多种情境,激活交际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创设多种情境,激活交际思维作者/于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课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而,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交际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所谓触景生情,言为心声,把“情境教学法”用于口语交际训练中,创设说话的情境,必然使学生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于是尽情尽兴地倾吐起来。那么,如何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来激活学生的交际思维呢?
一、直观演示
1.利用电教创设情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都是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具,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可以把画面逼真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一经老师点拨,学生要说的话便会“蹦”出,话的潮水便会滚滚而来。如教《夕阳真美》这一课,多媒体课件把夕阳西下时的瑰丽景色有序地呈现出来,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能看着画面准确地把课文中描写夕阳西下的全过程讲完整,讲具体。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为课堂教学提供诸多便利,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学生十分感兴趣。如第三册练习2中的口语交际《可爱的动物》,我就利用动画软件,把各种动物图片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说出它的外形特点。
2.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受。”因此,在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教学第四册口语交际《我爱吃的水果》,上课前,我拎着一只水果篮走进教室,里面有各种水果,学生看了趣味盎然。(语文教学论文 )于是我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你喜欢吃的一种水果,说出它的形状、颜色,说得好的同学就能得到这种水果,得到水果后细细品味,然后交流水果的味道。霎时,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就切实得到了提高。
二、表演再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如《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第3自然段,选取了在治水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典型事例。教学时,如果光是通过读来理解这一自然段,学生不易体会到大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我便设计了母子两人的对话,让学生想象儿子可能会问些什么,母亲又会怎样回答他,然后请几名愿意表演的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给同学们看,并配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学生跃跃欲试。这样创设情境,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实地观察
生活是万花筒,是教科书,把学生带到实地观察,为他们打开了观察生活的一扇窗户。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带领全班学生有序地来到花鸟市场进行实地观察。有的学生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漂亮的菊花、那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兴奋不已。这是练习说话的好机会,我要求学生观察菊花的颜色、形状,闻闻味道,记住它的品名,再议一议你最喜欢哪一种。同学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指点点,边看边说,好不热闹。回教室后,我就问学生:“你们准备回去后怎样向家人介绍在花鸟市场所看到的一切呢?”同学们叽叽喳喳讲开了,有的学生讲看到的菊花,把菊花的颜色、品种、形状、香味说得有条有理;有的学生则讲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能够说出小金鱼、小松鼠等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还能结合平时饲养过小动物的经验和看到的有关动物学的知识,说出其生活习性……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主动投入到说话当中来。
四、模拟场景
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将口语交际的内容都付诸学生的生活实践,因而教师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的情境,再现生活场景,活跃口语交际气氛。说话课上可设计礼貌用语、购物、借东西、转述、看病、打电话等多种生活情境。如:到“超市买文具”的情境,“老师家访”的情境,去“医务室看病”的情境,“跳蚤市场”的情境等等。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学会了交易和适应市场经济等生活技能,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组织活动
学校、班级经常开展各种活动。爱活动也是孩子的天性,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可让学生面对景物畅所欲言;学校举行运动会,可让学生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晨会课、班队活动课上,可组织低年级学生就学校的热点问题,如“远离小摊小贩”“不做危险性游戏”等展开讨论,还可以表演一些课本剧,开展讲故事比赛,“夸夸班级里的小雷锋”……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一方面,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学生的审美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等诸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无拘无束地参与。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篇5: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本文提出,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抒发感情、角色表演、巧借故事、利用媒体等方法创设具有艺术魅力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震撼学生心灵、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 者:陆宏龙 作者单位: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江苏,如皋,226521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3 关键词:语文课堂 创设 教学情境 篇6: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而新课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关于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唤醒主体意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智慧进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情境能催动学生的灵感……一言以蔽之,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激活学生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学,主动学,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考虑怎样创设情境,披文如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上课伊始,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播放地球相关资料的图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求知欲望。
2、 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兴趣,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美感,往往令人心驰神往,电影往往在情节关键处配以音乐或插曲,就是因为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调动了人的情感因素。同样道理,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这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月光曲》一课时,通过播放《月光曲》,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的美妙,也就激起了学生想探究《月光曲》是如何创作的,进一步想学习课文,学习的兴趣浓了,主动性增强了。
表演走进课堂,体验学习的乐趣。根据教学内容,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让学生体验,以增加教学情趣。如学习“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一课时,把游戏带入课堂,设计找朋友的活动,找约数,找倍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既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篇7:巧用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语文课堂巧用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语文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步入农村课堂,我们的课堂不再缺乏活力与精彩,这些都要收效于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本校自申报课题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就为此做着许多的努力,大胆尝试着、钻研着,今天我就《草船借箭》这课的教学谈谈在巧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所得的几点收获。
一、 巧用信息技术收集学习资源,创设情境语文。
“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活处处是语文。”介于这点,在执教《草船借箭》这一文的时候,考虑到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年代久远。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资料,我们知道收集资料、与整合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集资料,与教材整合”以教材为凭借,既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又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开拓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探究知识的奥秘。例如:笔者执教《草船借箭》之前,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探究的问题,多途径地收集资料,打破时空的限制、课内外的界限,从作者的生平简介、写作背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课文中涉及的相关的科学知识,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影碟等阅读资料。第一课时的教学回馈,反映出学生收集资料的手段大都是利用网络、书籍。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交流,娓娓而谈,有的还走上讲台,拿起鼠标点击播放DV光盘、图片文字等,课堂声光电影,趣味横生。那一刻课堂成了学生们大胆创新、自我展示的`舞台,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传输,在电教资源服务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课堂丰富而精彩,有趣且实效,这才是情境语文课堂的魅力。
二、 巧借信息资源,精彩呈现课堂动态情境。
文字是死的,但可以激发其活力。如何让书本文字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师者敢于创新,敢于走出陈旧。本校申报课题研究项目给了我们这群献身于农村教学的一线老师们一次尝试、学习、进步的机会,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摆脱沉闷,没有朝气的课堂形势。例如:笔者执教《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时,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必备条件:诸葛亮考虑周密,知人心,知天文晓地理,这是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重难点。怎样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学的轻松,且收效更高?是笔者预设教学时思考最深刻的一个关键问题,放在从前,很自然的是抓住文本文字,细读品悟讲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但在信息课堂教学的模式下,笔者采用了再现历史,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历史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超出文本,目睹故事中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亲眼审视他们的英雄形象,直观的再现与文字品析的有效整合,一个鲜活、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走出了文本,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那一声声字正腔圆的深情朗读,无不告诉我,他们品析到了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知人心,知天文晓地理”的人物特点,那一刻课堂因信息辅助教学生成着精彩。
诚然,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语文资源,增加学生体验的机会和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时空,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更好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
篇8: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这种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教学环境,带有很强的艺术性。它是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形象生动的语文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课前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机设计的。巧妙设计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在“教”上做文章,做到既“传道”又“传情”,既“解惑”又“解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披文以入情”,才能善解文情。
那么,如何巧设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魅力呢?
一、引导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儿童好奇好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迫切愿望。
如我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引导学生提出“溪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这个学生感兴趣又有一定深度的问题,通过释疑来理清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理清了溪流和双龙洞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巧设悬念,创设表达情境
如《烟台的海》一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教学时,教师以“烟台的海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为悬念,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词句,感受烟台的海的特点,烟台人的生活以及与海的关系。然后,播放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欣赏边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多媒体播放的画面,配上“小解说员”那充满激情的解说,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的内涵,从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烟台人的尊重、佩服,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画面情境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来创设画面情境。
如《三亚落日》这篇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在教学时,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用画面展示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海滩等南国风光,配以优美轻柔的音乐,穿插鸟叫、风声、浪声。同时教师适时范读,引导学生抓住“蓝透了、洁白、碧玉般、玉屑银末般”等词语,品词品句地朗读,把学生带到文本中去,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热带风情,充分体会到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真有诗意”。
四、联系教材,创设表演情境
人天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在教学中,排演课本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人人均等的,不管你的语文成绩好坏,只要你敢于参与,机会就属于你。学生自编自组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在排演本剧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负荆请罪》一文,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和蔺相如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那么后来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合力卫国的亲密朋友呢?教学时,我在学生初学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在表演时,学生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将廉颇痛改前非、爽直磊落,还有蔺相如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忧国忧民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演出推向了高潮,台上与台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学生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和愉快的笑声,整个课堂其乐融融。
五、适时引导,创设朗读情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用充分的时间来品读,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每篇文章不仅要充分地读,还要适当范读。由此,在教学中,我不仅提供给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小组赛读、评读等的机会,还用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范读时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力求读得声情并茂、流畅自如,让声入学生之耳,让情入学生之心。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或教师的范读中,领悟语文的情味、韵味、诗味,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体会作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感情,或品味作家所阐述的生活哲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巧妙地运用各种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才能使整个课堂情趣盎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美,成功地引领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
篇9: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论文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论文
摘要: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教学法是一种新课改要求下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能够将语文教学的价值发挥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景创设。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情境创设;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来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和场景创设出来, 达到引起共鸣的目的。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课堂情境
当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来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 给小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容量, 给小学生提供丰富的课文背景知识, 便于小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 帮助小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使用了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情景视频, 让学生观看老班长牺牲时的具体场景, 笔者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旁白, 用抒情的语言讲述老班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 随着视频情节的深入, 学生无不动容, 甚至有学生当场流下了热泪。可见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创设课堂情境, 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情境之中。
2. 巧用课堂小故事创设课堂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对故事有着天然的兴趣, 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对故事的爱好, 巧用柯达小故事来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 在小故事中巧妙的引入课堂教学的内容, 将教学内容故事化, 将生动的课堂情境创设出来, 从而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更倾向于教师的口语化的、故事化的叙述方式[1]。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关上书本, 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来。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就用了故事法来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先关上书本, 笔者开始为学生讲述圆明园的故事,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圆明园的精美和华丽, 引起学生的向往之情后, 笔者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去圆明园游玩?”当学生纷纷表示非常渴望去圆明园游玩时, 笔者话锋一转, 向学生讲述了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残忍的毁灭圆明园的罪行, 学生的情感被极大的激发起来, 从而创设出了非常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利用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创设课堂情境
爱好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 如果能够在与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入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 则能够更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在利用课堂游戏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时, 教师要注意既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要是课堂游戏紧扣课堂教学的主题, 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 避免造成课堂纪律的散乱。
角色扮演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游戏, 非常受到小学生的欢迎, 比较容易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适应。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小木偶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采用了课堂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老木匠、小木偶、小红狐、熊、小兔子、老婆婆和蓝鼻子小女巫这些人物角色来进行对话表演, 使学生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课文中各个角色的见闻和感想进行更为深刻的领悟, 对自己的心理位置进行转换和调整,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情境生动活泼, 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
4. 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越紧密, 越有利于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师要能够将课文中的情景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 对小学生的直觉性进行培养[2]。
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丰富感受, 使小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打开, 对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进一步的强化, 从而使其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或者图画来拉近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幸福是什么》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以及自己在生活中感悟到的幸福的瞬间。之后笔者又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图片, 分别为妈妈送儿子上学的场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的场景、孩子给爷爷奶奶洗脚的场景、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场景等等, 勾起学生对于生活中平凡的场景中蕴含的幸福的感受, 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5. 结语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 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设生动活泼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要让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 还要从课堂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帮助小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香国.探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方法和途径[J].中小学电教 (下) . (07)
[2]曹卫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 (03)
篇10: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继续教育网上学习,我选的这课《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给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后,我结合教学,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课中所讲的情境,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含有情形、景象以及环境、境况的意思。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咨询,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
在音乐课教学中,良好的情境启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节好的音乐课,就是要把课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研究和探讨“有效教学”模式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是学习新课的开始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一首歌曲的前奏,它可以给演唱者和听众以情感的启示,确定演唱时的速度、音高及基本情绪。而音乐教学的导课,犹如歌曲的前奏,它能使学生做好思想上和情绪上的准备,为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上肖邦钢琴音乐这课时,在课前播放《猫和老鼠》弹奏钢琴的片段,曲子刚好和本课要欣赏的曲子相同。很多学生就停止了他们的课间游戏,都来观看让他们感兴趣的片子。学生在课前就进入了本课的情境中,而且在课前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咨询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
例如:在欣赏非洲音乐这课,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随着音乐的展开把学生带入非洲原始部落的意境中,让他们模仿非洲黑人击鼓、嬉笑、舞蹈,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以及情感都完全沉浸在在非洲歌舞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在这节课里,大家玩得很开心,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三、利用表演,游戏等活动创设情境。
音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通过模拟演示和游戏活动,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氛围中.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将知识融入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在上民歌欣赏的一课中,欣赏各民族民歌时,我分成几组,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民族的人来唱不同民族的歌曲。有些学生扮演xx人跳起了新疆舞步,并配上“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曲伴奏;有些扮演蒙族人做起了骑马的动作;有些学生唱起了藏族的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更有些学生还跳起了孔雀舞。通过这些学生自主的表演,学生基本掌握了各民族的特征,也熟悉感受了各民族音乐的旋律,使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都进入了一种最佳的状态。
再如,在我的一节公开课中,我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一个对歌赛,我唱前一句,学生接唱后一句,学生分为2组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参与积极性相当高,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在这样的游戏比赛情境中,学生学得相当轻松,也相当快乐。通过教师对教学环境的创设,师生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在疑中学、动中学、趣中学、乐中学、学中乐。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我觉得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应结合个人特长,紧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创设出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并能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达到情境创设的目的。
篇11: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要素为:
1、情境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
2、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力因素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因素。
3、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
4、教学情境中包含了大量的本地、本校、本班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学校课程资源较高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具有可供操作的硬件设施和时空要素。
5、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浸润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有较好的对问题进一步拓展空间。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最好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2、真实性原则
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的。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问题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如果对某些教学目标无法创设实际情境,可创设趋于逼真的间接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在观察体验中,广泛收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3、接近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使学生需要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摘果子时,需“跳一跳,够得着”。
4、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5、冲突、和谐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而且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熔融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
6、层次性原则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
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一般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并与他们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相匹配。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有意义的学习心向,能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并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虚实结合。
2、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引人入胜。
3、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恰到好处。
4、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激活热情。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地积累和尝试。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教师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12: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论文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论文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鱼能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艘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来。该船船长一直严守成功的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渔船上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鲇鱼。原来当鲇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沙丁鱼受到刺激,也不断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鲇鱼效应”。如果把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比喻成沙丁鱼的话,创设一系列相关联的情境,将整节课链接起来,就像在沙丁鱼中放入鲇鱼,无疑会大大增加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课堂活力。
有人说,儿童是感性的“王子”、理性的“睡眠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着一双双富有灵气的眼睛,我们既要尊崇儿童的感性,也要唤醒儿童的理性。创设情境教学,恰好在这两方面都满足了儿童发展的需要,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的而且有意义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且广阔的空间。
一、导入激情
导入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相当于一部电影的开头,能否吸引人,就看这开场白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思,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这就为教师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触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之中获得知识。如教学《雾凇》这篇课文,由于雾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景象,学生对它的了解很少,要使学生快速地融入课文,首先就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十分壮观!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吉林那银色的世界,欣赏雾凇的奇特和美丽。”当看到学生们好奇的目光时,我知道这一番优美的描述已将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又紧接着问:“你们想看看这美丽的雾凇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我播放了课前搜集制作好的雾凇视频,并配以生动的描述。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绪就跟着教师走进了美丽的吉林。可见,创设情境的导入能把作者的情感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
二、品读动情
教师通过课文所要传输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容――作者的情感、做人的道理等。创设恰当的情境对学生品读、体味课文的深层内涵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只要能敏锐地捕捉到情感的浪花在学生的心中涌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就能使涌起的情感浪花得到深化而盛开。 如教学《桂花雨》第5小节时,理解母亲说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我先出示原文中描写桂花的一段文字,接着,我问学生:“这是怎样的桂花呢?”学生有的说是“香气扑鼻的桂花”,有的说是“美丽迷人的桂花”……从孩子们的回答中能够看出,他们和作者一样都被这杭州的桂花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时,我连忙出示母亲说的那句话,问道:“连我们都被这清香扑鼻的桂花迷住了,可为什么母亲却觉得‘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是不是家乡的金桂有什么特别之处?”(相机出示课本上的桂花图。)学生这时也百思不得其解了。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几乎一年只回一趟老家,有的孩子甚至几年都没回去了。借助这个条件,我接着引导:“你们也都好久没有回老家了,老家的哪些东西让你们特别怀念?”学生们的思乡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我最怀念老家门口的那棵树。”有的说:“我最怀念奶奶做的饺子,可香了!”“那你们在这里有没有吃过好吃的饺子呢?”我连忙面向全体学生问道。“有,我吃过‘大娘水饺’!”“龙凤牌的水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是啊,这些水饺就是因为好吃才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认可,打响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品牌。难道它们真的就不如你奶奶做的饺子好吃吗?”我又问那个孩子。教室里顿时一片安静。忽然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说:“他觉得好吃是因为那是他奶奶亲手做的,那饺子饱含着奶奶对孙子的爱。”“是这样吗?”我又问那个孩子。他想了想,点点头。我连忙把孩子们的思绪领回课文,这时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我想文中的母亲是因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深的爱。”此时此刻,孩子们已完全体会到了母亲说这番话的心情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
三、延伸移情
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努力使儿童的情感更丰富,体验更精彩。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上注重课外的延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完《九色鹿》一课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导他们把课文改成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对文中人物的鲜明特征印象更加深刻了。学完《秋天》一课后,我带孩子们去校园寻找秋天的足迹,并举办了“我爱秋天”展览会,学生将他们各自找到的“秋天”以图片、实物或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兴致颇高。在学习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这几篇写景的课文后,我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去游览一下家乡的有名景点,拍一些照片,再结合拍摄的照片写一篇介绍家乡的文章,最后,在班会课上开展了“南河――我的家”的美文朗诵会。
由此可见,课堂上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同步的发展,让小学语文课堂因情境而精彩。
★ 浅析情境创设地理教学论文
★ 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 [思品论文]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
★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创设开放式历史教学情境的论文
★ 创设情境 诱发学习兴趣
★ 创设教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 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论文
★ 浅议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