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短信大全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作者:peihe时间:2024-03-05 09:10:42分类:短信大全

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通用35篇) 朋友们,盛夏时节,湛蓝高空下无边的草原上,茸茸芳草被风染得葱茏青黝,脆嫩的草尖闪耀着粼粼的金色光芒。艳而不俗、美而不媚的金莲花遍地盈野,热烈地喷吐着芬芳,似乎在显示着这片土地的高贵与神秘。"

点击全文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通用35篇)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

  朋友们,盛夏时节,湛蓝高空下无边的草原上,茸茸芳草被风染得葱茏青黝,脆嫩的草尖闪耀着粼粼的金色光芒。艳而不俗、美而不媚的金莲花遍地盈野,热烈地喷吐着芬芳,似乎在显示着这片土地的高贵与神秘。这就是驰名中外、享誉古今的金莲川草原。据史料记载,金莲花,“至秋花干而不落,”以她那顽强的生命力,盛开在塞北的草原,为正蓝旗富饶的土地平添几多秀色。多少文人墨客有着对金莲花的咏赞。清朝诗人胡曾恩就赋诗咏唱金莲花云:仙葩生朔漠,当暑发奇英。色映金沙丽,香芬玉井清。 倚风无俗艳,含露有新荣。试植天池侧,芙蕖敢擅名。这首诗把金莲花比做天宫瑶池边的芙蓉,可谓十分贴切。金莲川地处正蓝旗闪电河沿岸,辽代为桓州辖地,是辽朝皇帝和契丹达官贵族们的游猎避暑之地。在金代为桓州威远军节度使、抚州镇宁军节度使所辖。据史书记载:金莲川,原名为曷里浒东川。金大定八年,也就是公元1168年,金世宗完颜雍为选择“捺钵”(“捺钵”是契丹语,意为“皇帝的营帐”)之地,来到此处,看到川中长满金莲花,“花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然”,遂以其“金枝玉叶相连之意”,将曷里浒东川更名为金莲川。此后,金朝历代皇帝就把这里作为夏“捺钵”的避暑胜地,在这里建凉陉离宫。“景明宫”、“扬武殿”等就修建在这里。成吉思汗亲征漠南时,也曾在金莲川凉陉驻扎避暑,修整军队。1251年,蒙哥即蒙古大汗位之后,委任其弟忽必烈执掌“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也就是执掌军事及行政大权。第二年,忽必烈奉命南下,驻在桓州、抚州两地之间的滦水上游,“开邸金莲川”,从而金莲川又成为蒙古王室成员避暑狩猎行宫。忽必烈还以此为创业根据地,招募天下名士,组成了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此即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正是在金莲川幕府的鼎力辅佐下,才有了后来大元朝的繁荣与辉煌。金莲川草原,孕育出了多少真性情、多才艺的的察哈尔人;而真性情多才艺的察哈尔人,又创造出了多少醇厚质朴的草原风土人情,这其中最具特色的就要数他们的婚俗了。在金莲川草原上,察哈尔蒙古人的婚礼庄重而朴实。婚前,要请人说媒,到女方家给女方家长敬献哈达,商议婚礼事宜。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由迎亲队伍和亲朋好友参加的祝福新房仪式。女方同时也要举行由同乡姑娘参加的“姑娘宴”。在迎亲前男方还要举行新郎起行宴。男女双方要互赠礼品,主要是给双方父母和兄长敬献礼物。迎亲和送亲是察哈尔婚礼中最为庄重热烈的场面。这里的婚礼简直就是一场歌舞盛会:青年人尽情欢歌,老年人频频为新婚夫妇祝福,一派喜悦之情溢满庭院。宴席上的主要食品当然是鲜美可口的肉食和圣洁的奶食品了。有大块的手把(扒)肉,大碗的马奶酒等。婚宴上人们载歌载舞,敬酒歌、祝宴歌一轮又一轮,把婚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大家欢聚一堂。尽情分享吉庆的时光!一对新人象金莲花一样灿烂夺目,令人陶然沉醉。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叫巴图,蒙古语意为坚固的、可靠的。我代表阿拉善____旅行社和蒙古族父老乡亲欢迎各位来到中国西部秘境阿拉善。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旅游景区是近年开发辟建的西部梦幻峡谷。西部梦幻峡谷位于阿拉善左旗东北部敖伦布拉格镇境内,距旗政府和阿盟行署所在地巴彦浩特镇近300公里,,但路况较好,沿途有几个苏木镇,吃住不成问题,非常适合有车的朋友进行大漠自助旅游。梦幻峡谷包括多处奇特景观,主要有:七彩神山、人根峰、母门洞、石骆驼等。它们的形似与神似堪称世界自然景观一绝,而其充满神秘感、震撼力和诱惑力的美丽景色更让游人流连忘返,思味无穷。〔七彩神山〕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境内的阴山西南余脉,被当地牧人誉为“七彩神山”。大山呈红、黄、灰、白等多种颜色,在夕阳的映衬下,山体流光溢彩,如七彩哈达环绕,如梦如幻……。“梦幻峡谷”由深红色的沙石构成,全长5公里,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瑰丽无比,气势恢宏。该峡谷历经千万年的风雨剥蚀和洪水冲刷,而今愈显沧桑壮美。置身其间,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仿佛步入梦幻世界。峡谷中有一块红色巨石,看上去很普通,但其白色的岩纹竟然惊现出蒙文“阿拉善”三个字,令人惊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奇。〔人根峰与母门洞〕在离七彩神山不远的另一条山谷里,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一根巨大的石柱直指青天,柱体呈褐红色,高28米,粗须5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围,形状酷似男性生殖器,被世人定名为“人根峰”。当地牧人将此当作图腾,崇拜有加,并于百年前在旁建“红塔寺”一座,香火延续不断。不育男女不远千里前来跪拜,祈求上苍赐子。世界各地许多土著民族都有崇拜生殖器的文化,阿拉善各级有关部门正在申请将“人根峰”和附近另一处天然奇观——酷似女性生殖器外观与内部结构的岩体洞穴“母门洞”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予以保护。天地育万物,阴阳成世界,这是万古不易之正理。20__年初,有关部门特别邀请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刘达临教授、胡宏霞博士和我区著名学者潘照东研究员、董笑梅教授等20多位社会贤达围绕“人根峰”、“母门洞”的旅游景观价值进行了研讨论证,一致认为其是不可多得的性文化旅游资源,应予开发利用。目前,这两件“神器”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纷至沓来,皆欲一睹为快,争相欣赏此绝世奇观。〔石骆驼〕在一处百米高的山壁上,一块巨石凹凸部分酷似一峰骆驼昂首奋蹄前行。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峰“石骆驼”竟能随着大漠气候的变化,冬夏体态各异。冬季,“石骆驼”体壮、毛色丰满。夏季,“石骆驼”体瘦、绒毛褪尽。据当地牧民介绍和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冬夏气候变化,山体水分含量随之增减,因而颜色变异,造成了不同的视觉冲击感。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而兴趣倍增。西部梦幻峡谷景区内,不仅有人根峰、母门洞、七彩神山,还有神水洞、红塔寺、烽火台、贝尔湖、布勒庙、将军墓等数十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且,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大漠“海市蜃楼”的神奇自然景象。海市蜃楼也叫“蜃景”,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就会出现楼台、街市、人马、绿洲、河湖等缥缈奇异的幻景。古代传说,这种幻景是由海里的蜃(一种大海蚌)吐气而成的。如果天公作美,我们可能在踏上返途前得遂平生一睹海市蜃楼奇观之夙愿。〔结束语〕朋友们,西部梦幻峡谷之旅就要划上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号了。如果大家还是意犹未尽的话,就请下次再来旧地重游、重温旧梦吧。不过,下次来可要带上亲朋好友,抄近路、走捷径哟。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高速路口到这儿,只须走58公里砂石路;从乌海机场到这儿,也只有90分钟车程。好了,谢谢大家真诚的配合。再见!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3

  朋友们,您知道清代杰出的科学家明安图的故里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到他的故里走走。正镶白旗旗政府所在地是明安图镇。为什么这个镇子以明安图命名呢?因为这里诞生了一颗耀眼的明星——清代天算大师明安图。镇子上明安图的石雕像分明在向游人讲述着他从事多方面科学研究的光辉历程。出生在察哈尔草原正白旗的明安图(1692-1765),是历史上少有的多学科科学家之一。他学识渊博,研究领域较广,不仅在数学研究中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天文历法、地图测绘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清代蒙古族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和测绘学家。明安图在康熙年间参加了《御定律历渊源》、《日躔月离表》、《御定仪象考成》、《御定历象考成后编》等天文历法重要著作的编修,成为清朝数学界、天文编纂界的台柱。他还主持进行大清第一幅全国大地图《乾隆内府舆图》的测绘。明安图凭卓越的才能被破例升任钦天监监正(相当于今天天文台台长职务),后任时宪科五官正职务50多年。明安图一生中最杰出的科研成果是他用30多年精力从事圆周率π的研究,写出数学巨著《割圆密律捷法》,留传至今。至今仍保留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后照壁上的石刻天文图,是明安图留给家乡内蒙古草原的永久财富,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惟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明安图的数学成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他是“卡塔兰数”的首创者,日本著名科学家三上义夫称,明安图是进入分析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蒙古人。20__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将第28242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明安图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古代非汉族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新发现的小行星。国家天文台还向明安图的故乡,也就是正镶自旗,赠送了“明安图星”命名证书及其运行轨道示意图。朋友们,明安图故里的人欢迎您来日携亲友旧地重游。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4

  各位团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腾格里沙漠通湖草原湿地旅游区。腾格里沙漠通湖草原湿地旅游区位于阿拉善左旗南境,在宁夏中卫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与中卫境内的国家4A级旅游区——沙坡头隔沙相望。乘包兰铁路旅客列车中卫下车,具有最佳的可进入性。在腾格里沙漠中有两个相对较大的湖泊,一个叫东湖,一个叫西湖。相传古时候西湖边上有座喇嘛庙,一个小喇嘛提铜壶到西湖里打水,不小心把壶掉进湖里,怎么打捞也没捞着。几年后,小喇嘛从离西湖数十里之外的东湖边捡到了那只铜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两湖是由地下河连通着的。于是,通湖之名便不翼而飞,远近皆知。通湖草原湿地旅游区沙丘环抱,内有4平方公里的湿地,绿草如茵,空气清新,牛羊成群,水鸟翩翩。白色的蒙古包群、五彩的野营帐篷、休闲茶座与飘飘营旗拨撩着旅游者的心弦。这里蒙古族风情浓郁,环境清幽静谧,如诗如画。旅游项目有驾“顺六轮”越野车、吉普车、摩托车、卡丁车瀚海冲浪和骑马、骑骆驼穿越沙漠、滑沙、祭敖包、观赏并参与民族歌舞、篝火晚会活动等。腾格里沙漠通湖草原湿地旅游区现为国家3A级旅游区。来这里骑驼旅游,既可探险观奇,欣赏大漠风光,又可体验大漠民俗风情,不失为远离城市喧嚣、锻炼意志体力、增加西部阅历的有益之旅。朋友们,让我们在这里好好地放松放松,开开心心地玩它几天吧!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5

  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区是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占地2万亩(一期工程占地l万亩)。是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投资3.4亿元兴建的以蒙古族文化、风俗和草原(恢复)生态为主的大型旅游景区。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6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部,隶属燕山山脉土七老图山支脉。黑里河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3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大面积天然油松林为代表的暖温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

  保护区地处河北、内蒙古两省区的交界地带,绵延着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支脉,中国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就从这里奔涌而出。陡峭的中山地貌,不仅造就了这里冷寒湿润的地带性小气候,更突出了植物的垂直式多样性分布。高山草甸、蒙古栎林、白桦林、青杨林、胡桃楸林,在尽显生命的蓬勃与昂扬。除了壮丽宏阔的山地天然植物景观。

  这里还有冰臼、冰川漂砾、冰石河等冰川地貌组成的自然地质遗迹景观。它与翠绿的农田、散落的村庄和人工湖交相辉映,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与矛盾的统一。这便是被专家誉为“华北植物区系的门户”、总土地面积53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黑里河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山势陡峻、海拔770-1836米,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旅游区内峰峦叠翠,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探险、狩猎和旅游的胜地。春夏之际,映山红、桃花、杏花、玫瑰花、十样锦等花卉,赤橙粉紫蓝白黄,缤纷夺目。

  在1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中,有松、柏、枫、椴、柞、桦等数十个高大树种,还有山葡萄、蕨菜、木耳、猴头蘑、黄花等名贵山珍和山核桃、山杏、山枣、山梨等野果。这里还是飞禽走兽的乐园。有山鸡、黄莺、山鹰、大鸨、山鸽、喜鹊、画眉、大雕、老鹳等珍贵鸟类。豹、熊、狼、狐狸、猞猁、山兔、狍子、獾、刺猬等出没山林。这里曾是游人墨客、帝王将相游玩狩猎的场所。清康熙帝曾在此围猎,设园林。游览区内有千姿百态、形神各异的奇峰怪石,悬崖峭壁。

  道须沟景区道须沟景区

  道须沟景区位于黑里河自然保护区西南的道须沟实验区,核桃楸、猕猴桃、黄菠萝、五味子、山葡萄等各种各样的奇特树木应有尽有,被科学家称为“华北区系植物的宝库”。

  这里有中国面积最大的花岗岩石塘林,置身其中,脚下是厚厚的苔藓覆盖的硕大砾石,头顶是遮天蔽日的树冠,身边无数山葡萄、猕猴桃、五味子、萝摩的腾蔓缠绕着山杨和白桦,犹如进入了热带雨林一般,这里简直就是“塞外西双版纳”。

  道须沟景区各种类型的天然油松林在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纯林、混交林,就连裸露的岩石上,油松也顽强地扎下根系,形成裸岩油松林,仿佛无数棵“迎客松”列队欢迎游客得到来。沟谷中,流水潺潺,瀑布迭起,烟波浩淼,景色大有黄山之奇、庐山之秀。

  黑里河林区建有国家林业局直属的针叶林育种基地,有十几个树种在此繁育。

  林区内还有兰花山、仙人桥、一线天、石河等自然景观。兰花山玲珑剔透,石林相间;仙人桥是仅一米宽的石甬道,两边是万丈深渊;一线天是奇峰异石间的通路,只可一人挤过;石河是第四纪冰川遗迹,堪称地质奇观。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茂密、物种丰富,生物区系

  复杂,植被重直带谱明显。初步查明,保护区境内有3个植被型,24个群系。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77种,其中药用植物540种,占有维管束植物总数的70%,苔藓植物176种,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是京津唐地区重要的天然屏障,仅中国特有种油松就有面积达4667公顷的天然分布,是中国面积最大、长势最好的天然油松林,十分珍贵。保护区境内有珍稀濒危苔藓植物13种,其中植物的黄檗(黄菠萝)、葛枣猕猴桃是保护区极度濒危物种。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我国天然油松重要的种源繁育基地。

  黄檗: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落叶乔木,高15-22米,;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深纵裂,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灰色,有明显的心形大叶痕;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小叶5-15,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5-11厘为,宽2-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楔形,通常歪斜,下面主脉或主脉基部两侧有白色软毛,边缘微波状或具不明显的锯齿,齿间有黄色透明的油腺点。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萼片5,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花瓣5,长圆形,长3毫米;雄花的雄蕊5,与花瓣互生,较花瓣长1倍,退化子房小;雌花的雄蕊退化成小鳞片状,子房倒卵圆形,有短柄,5室,每室有1胚珠。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2-5,半卵半卵形,带黑色。

  保护区有鸟类117种,哺乳动物33种。重点保护鸟类19种,重点保护哺乳动物2种,其中鸟类的金雕、勺鸡,哺乳动物的金钱豹、黑熊等是保护区极度濒危物种,已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勺鸡: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鸡类。全长约60厘米。雄鸟头部暗辉绿色,头顶有棕黑色的长冠羽;颈侧在耳羽下各有一大白斑。背羽灰色,具“V”形黑色纵纹,羽片披针形。飞羽暗褐色。尾羽褐灰色,具杂斑,末端白色。下体胸部栗色,越向腹部羽色越淡,杂有白纹。嘴黑色,脚暗红色。雌鸟上体棕褐色,背羽也具“V”形黑纹。下体淡栗褐色。

  勺鸡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每窝产卵5~7枚,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孵卵以雌鸟为主,21~22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旅游区内峰峦叠翠,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探险、狩猎和旅游的胜地。在1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中,有松、柏、枫、椴、柞、桦等数十个高大树种,还有山葡萄、蕨菜、木耳、猴头蘑、黄花等名贵山珍和山核桃、山杏、山枣、山梨等野果。这里还是飞禽走兽的乐园。有山鸡 、黄莺、山鹰、大鸨、山鸽、喜鹊、画眉、大雕、老鹳等珍贵鸟类。豹 、熊、狼、狐狸、猞猁、山兔、狍子、獾、刺猬等出没山林。这里曾是游人墨客、帝王将相游玩狩猎的场所。清康熙帝曾在此围猎,设园林。游览区内有千姿百态、形神各异的奇峰怪石,悬崖峭壁。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7

  吉尔果山天池位于扎兰屯市基尔果山上,距柴河镇以西40公里。它与驼峰天池、犴沟天池等组成了柴河景区的天池群,而基尔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为壮观、秀美的一处天池景观。方圆约1.5公顷,水深不可测,是个静谧神奇的所在。这里丛林茂密,沼泉如织,车不能行,人迹罕至,长年为犴、鹿、獐、狍所拥有。圆圆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轮满月,镶嵌在幽林群岭之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说西湖之水美在水光潋滟,这里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静为绝。湖畔四周群山如障,风不能入,平静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潋光,俨如一幅刀笔精良的套色木刻。这里又静得出奇,只有山鸟偶尔飞过的鸣叫声。天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即没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稳,丰雨时节水面不涨,枯雨时节水面不降。天池水含盐碱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兽趁黄昏前来舔吃盐碱。

  关于基尔果山天池还有一个“宝镜变天池”的美丽传说相传,一群仙女耐不住天宫的寂寞,便飞到人间游玩。当她们看到柴河流域风光美丽如画,胜似仙境,便纷纷飘落于此。她们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游来游去,嬉戏玩耍。尽兴之后,她们对照圆镜梳妆打扮起来。梳妆打扮完毕之后,一个一个拖着长长的彩裙飞走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美貌的仙女又飞了回来,原来是回来寻找遗忘的宝镜的。仙女飘来飘去,寻不到宝镜,恋恋不舍便欲归去,突然发现自己的宝镜遗落在大山顶处,已经变成了一座镶嵌在山顶的天池。天池平滑如镜,水光潋滟,圆圆的泓湖水,宛如一轮满月,清清楚楚倒映着群山的倒影。美丽的仙女看得呆了,久久不忍离去,直到众姐妹多次催促,才恋恋不舍地飞回了冷寂的天宫。

  从此,大兴安岭东麓群山峻岭之中,便有了这座美丽的“天池”。由于“天池”形状非常圆而且非常美,且座落在 基尔果山上,因此得名基尔果山天池。基尔果山天池的幽静使人心旷、清爽令人心怡,别有一番情趣。卧于青春池畔,观景赋诗;架起野炊篝火,举杯相酌,觥筹交错。杯光酬酢间,使人名禄双抛,宠辱皆忘,真可谓人间一大乐事!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8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部和乌海市境内,面积555849公顷,199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四合木、半日花等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和荒漠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亚非荒漠东部边缘,为西鄂尔多斯荒漠化草原和东阿拉善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区,是古地中海孑遗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包菊、蒙古扁桃、胡杨等集中分布的地方。区内现已查明高等植物335种,其中特有古老残遗种及其它濒危植物有72种,占全部植物种数21.79%,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7种。特别是四合木和半日花仅分布于保护区的小面积范围之内,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此外,保护区还保存着极高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此外,保护区还保存着极其珍贵的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化古十分丰富,山地地层剖面明显,是非常珍贵的天然史书。因此,该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研究生物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地质构造和古地理环境均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于保护和改善我国荒漠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探索荒漠地区可持续发展途径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9

  河套地区在清代属鄂尔多斯诸旗,因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至民国为绥远省。河套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被用于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时河套称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讲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平原,南北朝时称“敕勒川”,五代时叫“丰州滩”,明朝以后称“土默川”;后套平原指乌拉山以西至巴彦高勒的平原。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内蒙古磴口与宁夏青铜峡之间的“西套”,即通常所说的银川平原。现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后套平原,而不包括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和青铜峡以南的中卫平原则合称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又称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又称河套地区。何丙勋在《河套图考》序中指出:“河以套名,主形胜也。河流自西而东,至灵州西界之横城,折而北,谓之出套。北折而东,东复折而南,至[url]府谷[/url]之黄甫川,入内地迂回二千余里,环抱河以南之地,故名曰河套。”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不过,现在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境内许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状态。

  河套周边地区,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陕西省)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洛水(河南省)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它们环绕着河套地区,正如众星捧月一样,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时又把河套文明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之中。

  自元代起,“河套”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书籍里,并有了较稳定的内涵,用来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南,黄河沿岸地区。并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也有以黄河南、长城北地区为前套的,与河的北面的后套对称。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0

  朋友们,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苏木宝日布嘎查,有着开发草原牧家乐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条件。这里山峦平缓,丘岭连绵,虽然没有高峻的山峰、浓郁的林木和淙淙的泉水,但每到夏季,漫山遍野万紫千红,阳光柔和地照到绚丽多彩的草地上,布谷鸟婉转地歌唱,蝉虫欢乐地鸣叫,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生命的气息。连片的芳草给大地披上一层薄薄的白霜,闪烁发光。羊群像倒映的白云浮动在青青的草地上,马儿星罗棋布点缀其中。

  欢腾的草原,美丽的景色,多少代以来都时时激动着牧民的心。

  宝日布不只是景色优美,关于它的种.种传说,更是神圣和神秘,让人魂牵梦萦。

  有人说,蒙古民族的圣祖成吉思汗经过多年的征战,十分想念自己的家乡,决定回銮休整。大军来到宝日布,大汗发现这里山势不高,丘岭平缓,花艳草丰,河水清澈可饮,真是大军休养、战马抓膘的好地方,于是下令在此驻扎。

  成吉思汗有两匹心爱的黄骠战马,其中一匹脚踝处(马后跟)有一撮灰色杂毛的黄骠神驹,跟随着大汗东讨西征,立下赫赫战功。这时它已年老体衰,大汗决定让它退役,并下旨把夫人、女儿等家人骑乘的三十三匹黄骠马一起放养在此地,直到老死,不能征用。

  结果这群马像拥戴圣主一样,追随着黄骠神驹,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在宝日布的西日根奴如草地上生生息息,繁衍至今。黄骠神驹死后,就葬在宝日布的山中。历朝历代,这里的蒙古民族都保留着祭祀成吉思汗黄骠神驹的习俗。所以,宝日布是根据黄骠马脚踝处(马后跟)有一撮灰色杂毛得名的。蒙古语宝日布,指的就是脚踝(马后跟)。

  也有人说,成吉思汗在此处养兵休马期间,一匹多年不下马驹的骒马突然产下两个脚踝呈白色的马驹。大畜产两驹历来都是草原上罕见的大喜事,大汗欣喜万状,赐名此地为“宝日布”,喻意此地多产战马神驹。后人为纪念此事,专门建了扎格拉敖包,祈祝此地常留圣主福气,多产强壮漂亮的骏马。朋友们,快到宝日布嘎查去享受草原牧家乐旅游的乐趣吧。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1

  纳林湖距磴口县城40公里,距乌海市机场120公里,距巴彦淖尔市区95公里。她是巴彦淖尔农垦继乌梁素海之后又一个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内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总面积2万亩,净水面积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可达6米。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巴彦淖尔农垦纳林套海农场,有一处原始形成的处女湖,这里烟波浩淼,欧鸟盘旋,快艇飞驰,翠苇摆荡,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仑美奂之境,这便是素有大漠明珠之称的纳林湖。

  纳林湖距磴口县城40公里,距乌海市机场120公里,距巴彦淖尔市区95公里。她是巴彦淖尔农垦继乌梁素海之后又一个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内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总面积2万亩,净水面积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可达6米。是主要的鸟类繁殖地和迁徙地。

  湖中有大小岛屿十余处,其中最大的面积约150亩;八个游乐湾风光亮丽,景色诱人,百余种侯鸟在这里生长繁殖,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有:白天鹅、黑天鹅、灰鹤、白鹭、灰鹭、鸿雁、雉鸡、野鸭等数十种。黄河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鲶鱼、武昌鱼及河蟹、河虾等水产品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湖里长有茂密的芦苇,年产量可达20_吨。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2

  了解藏传佛教的朋友也许都知道,六世仓央嘉措在被押送至青海时神密失踪,他到底在哪里圆寂?他的转世又该是谁?后续的藏传佛教史上的阿拉善这一分支如何解释?这些都已成为一无解之秘。也许唯一的解释就是:佛就是佛,只要信仰他,他便与你同在!

  只身遁去的六世达来罗桑仁钦仓央嘉措游历印度、西藏、四川、安多等地后,与1716至1746年期间在阿拉善弘法30年,被当地人尊为上师葛根,他的思想与阿拉善的历史紧紧相连,一段段神奇的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1746年仓央嘉措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圆寂,他是广宗寺第一世葛根……

  仓央嘉措的心传弟子阿旺多尔济尊师傅遗愿,做了十年准备后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开工修建广宗寺弘法。次年建成后将仓央嘉措的法体搬至寺内供奉,迎请仓央嘉措的传世灵童座床、举行盛大开光仪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赐藏满蒙汗四种文字的乾隆御笔金匾。历史上这里的寺庙建筑规模之大、僧侣人数之多、经典制度之完善、宗教级别之高足以和青海塔尔寺相并论。

  这里天似八幅金轮、地如八瓣莲花,呈现吉祥之徽。传说远在唐朝时期十六罗汉和达摩居士就在这里夏安居,罗汉的脚印现在还清晰的留在山洞前的青石上。广宗寺有两位活佛,一位是六世的转世,称葛根;另一位是藏王第巴的转世,称喇嘛坦。六世又转六世后又神秘失踪,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贺兰山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南北走向山脉之一,是中国半干旱气候与干旱气候的分界线。如果说南方水山似工笔画之玲珑剔透,贺兰山则如泼黑大写意,豪迈、粗犷,像北方汉子的脊梁……这里生长这63科214属496种植物,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羽叶丁香、四合木等。药用植物310种,纳入国家药典的正品药材70余种。这里生活着51种兽类和115种鸟类,其中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25种。此外,这里还有18种爬行动物和275种昆虫,可谓是天然生物宝库。

  这里是最能集中体现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传统文化的地方。1697年,清康熙帝将贺兰山西、黄河以北、祁连山以东,也就是今阿拉善大部地区划分给和硕特部首领和罗理,此后的二百多年来,九位清朝格格远嫁阿拉善。因此,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文化中又融入了许多满族文化与北京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3

  欢迎大家到包钢参观游览。今天,我将与大家一道儿游览从铁水出炉,再到钢材下线的钢铁工艺流程,与您一起探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包钢,全称是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始建于1954年。它是集矿山开采、钢铁冶炼轧制、稀土科研和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化工、发电等配套企业于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集团。在全国各大钢铁企业里排名第12位,总资产达到355亿元。公司主厂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目前拥有包钢股份和稀土高科两个上市公司,具备年生产商品坯材70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可生产63个品种,197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产品广泛用于冶金、建筑、石油、化工、航天、造船、铁路、汽车、国防等行业。包头钢铁(集团)工业旅游区20__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我们现在路过的这条河叫昆都仑河。河上有三座桥都可以进入包钢厂区,我们过的桥是中桥。大建设时期曾经有一部影片叫《草原晨曲》,所讲的就是我们包钢人的工作和生活,其中的一些场景和片段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包钢企业象征的雕塑“双翼神马”,《草原晨曲》的主题曲也有双翼神马(唱一段歌词),现在《草原晨曲》的主题曲已经成为包钢的厂歌。请看,前面就是包钢的信息大楼,是一座20__年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建筑造型的主题突出了“品”。它代表的正是我们包钢生产的产品、产品的品质、钢铁的品位、包钢人的品格。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包钢炼铁厂的四号高炉。要想出钢先要出铁。包钢炼铁厂现有五座高炉出铁,总容积为9880立方米,现在六号高炉正在筹建。我们要参观的是四号高炉。它的总容积为2200立方米,是1995年11月投产的。那是1959年1月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来包钢为一号高炉提前出铁剪了彩,是他为我们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们已经完全抛弃了过去人工上料、人工冶炼的原始时期,现在高炉的冶炼全部采用电脑程控自动化皮带上料,技术人员只要在监控室内按一下电钮,检查一下电脑上的数据就可完成高炉冶炼的全过程。炉体高大、炉火正红,洁净的偌大个炉台上只有一两个人巡视。

  四号高炉采用四座外燃式热风炉皮带上料,炉顶引进了卢森堡无钏布料器,炉前是环形出铁口,炉内采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触摸式控制台使高炉冶铁实现全部自动化操作。

  下面参观四号高炉的主控室。

  大家请看,四号高炉每天流出四五千吨铁水就是这些电脑完成的。

  1号屏幕是喷煤系统,2号、4号是上料系统,3号是炉顶系统,5号、6号是高炉核心,7号是热风系统。

  上方的1号摄像头,是渣铁运输线路。2号皮带上料,3号运焦皮带,4号主皮带(皮带通廊)。5号、6号、7号、8号出铁口,9号炉摄像,10号、11号、12号是渣铁运输线,日产铁4400~4800吨左右,全年可产生铁170万吨。

  这就是从铁矿石到铁水的整个生产流程,高炉冶炼的基本过程就是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好,通过对四号高炉的参观我们可以了解到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下面到包钢薄板坯铸连轧厂参观。

  包钢的钢铁产业目前已形成一、二炼钢两大体系,板、管、轨、线四条精品线的生产格局,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其中的一条精品生产线。薄板坯铸连轧厂是我国第一套采用当今世界钢铁制造前沿技术建设的CSP生产线。是由铁水预处理、210吨大型转炉、炉外精炼薄板坯连铸连轧等先进工艺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CSP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98万吨,现已达到290万吨(简介生产工艺流程)。

  热轧薄板的先进之处是因为它的连铸连轧机一气呵成,免去了在运输过程中热能的消耗。整条生产线于20__年底开始试生产,20__年底达产,创造了世界同类生产线达产速度第一的纪录。20__年3月成为德国西马克公司CSP技术在亚洲第一家、世界第二家培训基地。 下面我们要去的是天诚线材有限公司。

  包头天诚线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1日,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可生产光面圆盘条和带助螺纹盘条,产品可满足金属深加工、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行业。其主体设备技术总负责及总设计为美国摩根公司,线材生产线整体生产过程全部是由计算机控制,设计速度为132米/秒,保证速度为105米/秒,可生产的钢种有低碳钢、中高碳钢、冷镦钢、工具钢、焊条钢、不锈钢产品,不仅行销全国各地,而且还出口印度尼西亚、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是一个技术装备先进、自动化水平高、人员精干、机构简练、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型企业。20__年经过线材厂全体职工不懈努力,年产已达到67.35万吨,超出设计能力176%。

  短短几个小时,我们游览了包钢几条主要的生产线,使大家对包钢的基本情况和“拼搏、奋斗、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有了些感性认识。希望大家能再一次到包钢来!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4

  是的,今天由我给大家作沙漠之旅的导游,定会让大家收获惊人的喜悦。巴丹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额济纳旗东部一带。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总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之间。作为沙漠世界最高峰,必鲁图沙峰海拔高度为1617米,相对高度500米,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沙峰绝对高度高出70多米,号称“金字塔沙山”。巴丹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83%。

  沙漠边缘为沙丘相连的沙丘链地形,起伏较低,对比高差25—50米;沙漠中心为复合型沙山,相对高度为200—500米,堪称世界“沙丘之王”和沙丘相对高度之最。这里还有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的鸣沙山,发出的响声犹如牛吼机鸣,声传数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沙山间有洼地、盐湖,但面积都很小,周围绿洲上生长海韭菜、芨芨草等,为主要牧场。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为巴丹沙漠之“五绝”。两年前,在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开展的探险旅游网络调查活动中,由阿拉善盟旅游部门推荐上报的巴丹沙漠被首批确定为沙漠探险旅游地之一。

  这次活动,旨在引导探险旅游活动规范化发展,以保障广大探险游客的安全。国内探险游被分为山岳探险、沙漠探险、峡谷(洞穴)探险、漂流(潜水)探险和高原探险五大部分。全国共确定17个探险旅游地(或项目),其中内蒙古有2处,除巴丹沙漠外,另1处是库布其沙漠。巴丹沙漠以其绝对优势高居中国沙漠探险旅游地之首。朋友们,让我们在这最具神奇色彩的大漠深处享受沙漠探险、瀚海观光的乐趣吧。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5

  近日,我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之所以说安静,是因为与景致而言,它不如气候温润、草原青绿时那般游客众多;与我个人而言,虽少了友人相伴,徒步于各种景致,倒是留下几分独行的静谧。日日守在暖屋中,竟不曾细细感受一番冬日该有的气质,得缘来到蒙古风情园,正契合了游玩的心境。

  走近蒙古风情园的彩虹门,远望整个景区,视野中无巨型的高大建筑,显出一份让人亲近的平和。仰望头顶,天似穹庐,碧空万里,伴着周遭的凉意,耳际不断传来如铃声般影影绰绰的响声,仔细寻来,原来是彩虹门上的“苏勒德”铁穗在轻风的吹动中发出的声音。伴着这种乐声,踏上蒙古大道,道路两边矗立着20组雕塑,有文字、有人物,边走边看,这些雕塑倒成了不错的信息导游。

  一路向西折北,便可见成吉思汗广场和成吉思汗纪念堂。纪念堂整体建筑结构为坛、堂结合,每年的阴历5月12在此处举行大型祭祀仪式,如果恰逢当日来到蒙古风情园,便可领略蒙古族崇拜成吉思汗的传统祭祀文化。堂的外墙上是用不同文字雕刻的成吉思汗箴言,如“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君臣才智,治国之本;妻子贤惠,安家之宝”,“临民之道如乳牛,临敌之道如鸷鸟”等。纪念堂前的两侧,有两块横形大石碑,上有刻文,一为《朵日纳祭》,一为《成吉思汗纪念堂记》。

  成吉思汗纪念堂左后方为马文化博物馆,馆中通过实物和文字展示了骏马春秋(马的进化历程、驯化之谜、蒙古马的特长优势、蒙古族的牧马技术),鞍马骑士(蒙元甲骑震撼世界、明清蒙骑驰骋全国),马背生涯(马鞍上的衣冠风尚、游牧中的饮食习俗),马跃神州(蒙古马兴繁草原经济、蒙古马遍输中原大地),烈马英风(驰马竞技中的英雄本色、翰墨弦歌里的马背豪情),天马神韵(爱马饰马的民族情结、敬马崇马的神化宗教)等主题内容展示。马文化博物馆西侧有蒙古大汗营、苏勒德吉格,再向南行有人工湖、篝火台、草原神州航天台、赛马场、腾格里敖包等,走到近处,相形静默,少了人声的嘈杂,多了细看景物的耐心,整体虽无历史的厚重,却有直接明了的轻快。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6

  昭君岛位于包头市区以南约30公里处,南临黄河,与伊盟昭君坟隔岸相望,其余三面被黄河支流所环绕,故名“昭君岛”。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5公里,有旱生植物和沙漠等植物25种,鸟类约25种。

  岛上自然环境优美,登上观景楼,南望是广阔浩渺的黄河,北面是茂密的芦苇荡,游人泛舟其间,可领略水乡风光。岛上建有怀抱琵琶的昭君雕像,长有奇特的“三叶树”,供游人观赏。岛上蒙古包餐厅除提供民族风味食品外,还提供新鲜的黄河鲤鱼。[1]

  昭君岛旅游区位于包头市郊区全巴图乡政府西南约4公里处,是全巴图乡政府筹资兴建的新旅游景点。岛内有月牙湾、龙门湾、无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面积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冬候鸟、夏候鸟在岛上栖息和繁殖,亦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国家二类保护珍禽白天鹅。

  为了方便旅游者在岛上观光、度假,旅游区内设有摩托艇、游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风味餐厅等服务设施,游人在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后,还可以进行游泳、骑马、钓鱼等娱乐活动。

  2景点美食编辑

  包头的餐饮特点仍带有浓郁的西北风味,即以牛、羊肉和各种面食为主,在城市西部有“塞外第一街”之称的钢铁大街上集中了数十家各种风味的餐馆。另外,在环城路和南门外大街的交叉处,有可以品尝到当地各种风味小吃的夜市大排档,而且价钱十分便宜,在夏季的夜晚,来这里一饱口福的人络绎不绝。包头的风味小吃有马奶酒、燕麦片、熏鸡、素锅盔等。

  奶豆腐 内蒙古牧民家中的常见奶点。奶豆腐色泽乳白,酸香浓郁。可冷冻存放,亦可晾干久存食用。

  奶茶蒙古民族传统热饮料。由砖茶、鲜奶煮制而成。喝时通常加少许盐,可以终日饮用,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食品食用。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用。随着牧区与城镇的交往,奶茶逐渐引进餐馆经营。

  奶酪俗称酪蛋子。将分离出白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酪蛋子。酪蛋子质硬味酸,是奶制品中最普通的食品,为蒙古民族所喜爱。

  德兴源稍美该食品历史悠久。选用锡林郭勒草原鲜羊肉做馅,优质河套面粉做皮精制而成,上屉蒸熟即可。成品呈石榴状,可做宴席中的点心,又是民间美餐。德兴源稍美以皮薄、馅嫩、味香、形美著称,在呼和浩特市稍美经营中独占鳌头。

  哈达饼内蒙古传统名点。相传匈奴东胡人活跃于现在的赤峰市西拉木伦河一带时即用此食品,至今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广泛流传,一般饭馆普遍经营。是选用富强粉、奶油、白糖、桂花、桃仁等烹制而成。此饼层次分明,奶香浓郁,酥松甜美。

  刀切酥内蒙古风味点心。以面粉、饴糖、糖粉制作而成。成品色褐红、味香甜、质酥脆,宜做高、中档宴席的点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店经营,民间也有烤制食用的。

  王小二大饼 内蒙古传统名食品。相传兴安盟回族已故王小二师傅自幼学徒,经过名师指点制成王小二吊炉饼。因其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食用方便,经济实惠而美名流传奶皮子把羊、牛鲜乳倒入锅中慢火微煮,俟其表面凝结一层腊脂肪,用筷子挑起挂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制作方法与制作腐竹相似。属鲜奶中的精华。味纯香,营养丰富。加上奶茶、奶果子、炒米食用,为招待贵宾的佳品。

  烤整羊著名传统内蒙古菜。用去毛带皮整羊烤制而成。此菜羊形完整,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是内蒙古饮膳食俗的代表作。也有用剥皮整羊烤制的,效果亦佳。

  成吉思汗铁板烧一种烤肉方法。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善食此品,在率兵驰骋天下时传至中亚、南俄,风靡世界。在日本等国家民间迄今仍很流行。所以,称之为成吉思汗铁板烧。铁板烤肉制作独特食法别致,烤具方便携带,很适应饭店经营和旅行、野游外餐。选料以羊肉为佳,其次可用牛、猪、鸡、鱼、虾肉,切成适度薄片调制后由食者在铁板上烤熟,蘸已备芝麻酱辣椒、芥菜、葱、姜末、蒜泥、卤虾油等调配的佐料汁食用。肉味鲜香可口,别具一格。

  羊背子蒙古族人民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宴席上才能见到。所谓羊背子,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加盐煮熟。用大铜盘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羊背上,似羊的爬卧姿势上桌。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上拉下一条先吃掉,而后就可各取所需。席间还有配菜、奶食品和马奶酒等。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7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讲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平原,南北朝时称“敕勒川”,五代时叫“丰州滩”,明朝以后称“土默川”;后套平原指乌拉山以西至巴彦高勒的平原。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内蒙古磴口与宁夏青铜峡之间的“西套”,即通常所说的银川平原。现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后套平原,而不包括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和青铜峡以南的中卫平原则合称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又称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又称河套地区。

  黄河在此先向东北流,后转向东流,再折向南流,形成马蹄形的大弯曲,称为河套。平原为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东西沿黄河延展,长500千米,南北宽20~90千米。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势由西向东微倾,西北部第四纪沉积层厚达千米以上。山前为洪积平原,面积占平原总面积的1/4,余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表极平坦,除山前洪积平原地带坡度较大外,坡降大多为1/4000~1/8000。可分3部分:贺兰山以东的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的称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称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

  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临河市位于其核心位置,特别是乌兰乡胜丰村就称为大后套.

  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东至乌梁素海,东南至包头市郊区,南临黄河,西界乌兰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开。西山嘴以东,乌拉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又称三湖河平原,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3一15公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势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黄河水自流灌溉。

  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渠引水,发展农业。

  周朝之前,属于狄人的匈奴人(归属存在争议)生活在河套。春秋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

  西汉时,前120_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五原郡(今包头西)。前120_年置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东汉时,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河套地区是北方多个政权争夺的重地。唐朝时这里被重新农垦,唐诗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北宋时河套被西夏和辽朝所分别占有。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抗战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于此,兴修水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光绪年问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后,1951年建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黄河),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现共有灌水干渠5道,排水干渠13道,支、斗、毛渠纵横交错。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万亩,已开垦近50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国和自治区重要粮、糖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已进行综合治理。

  篇二:河套平原导游词范文

  河套地区在清代属鄂尔多斯诸旗,因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至民国为绥远省。河套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被用于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时河套称河套—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讲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阴山以南的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平原,南北朝时称“敕勒川”,五代时叫“丰州滩”,明朝以后称“土默川”;后套平原指乌拉山以西至巴彦高勒的平原。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内蒙古磴口与宁夏青铜峡之间的“西套”,即通常所说的银川平原。现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后套平原,而不包括银川平原。银川平原和青铜峡以南的中卫平原则合称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又称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又称河套地区。何丙勋在《河套图考》序中指出:“河以套名,主形胜也。河流自西而东,至灵州西界之横城,折而北,谓之出套。北折而东,东复折而南,至[url]府谷[/url]之黄甫川,入内地迂回二千余里,环抱河以南之地,故名曰河套。”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不过,现在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境内许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状态。

  河套周边地区,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陕西省)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洛水(河南省)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它们环绕着河套地区,正如众星捧月一样,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时又把河套文明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之中。

  自元代起,“河套”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书籍里,并有了较稳定的内涵,用来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南,黄河沿岸地区。并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也有以黄河南、长城北地区为前套的,与河的北面的后套对称。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8

  我的家乡——河套平原,它北靠阴山,南临黄河,地势坦荡。素有“河套米粮川”的美誉。

  到了春天,迎春花、杜鹃花、牡丹花、玫瑰花……把繁华的农村装扮成了比广场更美得“植物园”。农民们也种下了他们一年的希望。

  到了夏天,绿树成荫,大树长出了茂密的枝叶,为人们遮风挡雨。田地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农民们盼望着秋天的到来。

  到了秋天,田地里,玉米、葵花、西瓜、蜜瓜……都成熟了。最有名的小麦变成了河套雪花粉远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

  到了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大树披上银装,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玩得可高兴了!

  我爱我们美丽的河套平原。爱它的一年四季。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19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从南京出发,一路向北。在山西晋城的皇城相府,我看到了陈廷敬编纂的《康熙字典》,4万多个汉字,让我惊叹不已;在恒山脚下的悬空寺,悬崖上的楼台似乎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呼之欲出;在云冈石窟,1500多年前的佛像仍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继续向北,我们来到了内蒙古,来到了克什克腾旗的达里湖。达里湖也称为“达里诺尔”,意思是像大海一样的湖。傍晚,来到达里湖边,我光着两只小脚丫,大声地喊着,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我抓起一把沙子洒向碧绿的湖水,沙子在空中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弧线。我在沙滩上堆了一座小山,用水草把小山围住,又在小山上插了一面小旗,小旗随风飘扬。

  我转过身,看见圆圆的太阳已经一半沉入了湖面,而另一半在湖水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直到太阳完全没入湖中,天渐渐黑了下来,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达里湖。

  第二天,我们的车行驶在草原大通道上,平坦的公路一眼望不到边,似乎伸向了天边。公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扎鲁特旗草原,深绿色、浅绿色、黄绿色,一条条、一块块,拼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群群小牛、小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

  爸爸把车停在路边,我跑向一片草丛。草儿很高,比我的膝盖还要高。草儿很软,一阵风吹过,草儿弯下了腰。

  我拔了一根长长的草,编了一只手环,美美地戴在手上。这时,我转头一看,咦,爸爸哪儿去了?原来,爸爸躺在草丛里。我也在爸爸身边躺下,爸爸指着天空说:“看,多美的云啊!”我朝爸爸指的方向看过去,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温柔的小绵羊,有的像活泼的小白兔,还有的像甜甜的棉花糖。

  回到车上,我们沿着草原大通道继续着北行之旅。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0

  麻池古城遗址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政府西北约800米,古城南紧邻麻池——哈林格尔公路。分南北二城,二城呈相接的斜“吕”字形,方向8度。北城南北长690米,东西宽720米。南城南北长600米,东西宽640米。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土筑城墙除北城西南角平整土地被破坏外,其他保存较好。北城残墙高2米,宽约3米,夯层厚9厘米,北城南部近中,有三个大的夯土台基,台基呈品字形分布,北面两个东西相对,相距72米,位置与北城城门大体相对。

  夯土台基约呈覆斗状,夯基层厚0.09-0.12米,上均发现有筒瓦、板瓦残片。南城城墙宽约4米,残墙高2-4米,最高7-8米,夯层厚0.1-0.15米,南城南墙外侧,露出筑墙时固定夹板的杠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一个,孔径10-12厘米。古城内地表散见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残片,常有“五铢”钱、铁田片、铁铲和铜镞等出土。上世纪50年代曾发现印有“万石”字样的砖。

  包头地区战国、秦、汉长城,多略呈方形,分布很有规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对昆都仑沟的南口,显然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从面积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积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属县一级的城址。关于麻池古城是汉代的哪一县城这一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经专家认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较南城早,与秦直道起点形制、布局相同的三个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应为秦直道终点——九原城。它也是战国、秦、汉九原,汉五原郡治所。麻池古城的南城则是汉五原郡五原县城。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1

  成吉思汗陵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蒙古包式的宫殿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2

  青石板上的远祖大脚印

  游客一到嘎仙洞口,就会看见洞口两侧耸立的青石板直冲峰顶,像刀劈斧削似的。游客脚下的大青石板上,留下不易发现的一厘米深的大脚印。

  游人到此,观看这个大脚印都要叹为观止,是哪代人在石板上踩下的大脚印呢?传说在很久以前,被人们称为“天神般的首领”嘎仙,一天打猎回来,得知有个九头魔鬼满盖偷占了嘎仙洞,嘎仙带着巨大神箭赶去。九头魔鬼见嘎仙带着巨大神箭赶来,便说:“这个仙洞已经归我啦。”嘎仙打量了一下,说他是个蠢笨废物。九头魔鬼一听把自己说成个废物,便提出要与嘎仙比武,谁把挡在洞门的这块大石头扔得远,胜利者就是仙洞的主人。九头魔鬼先举起挡在洞门的那块大石头,运足了力气,扔在甘河边上。嘎仙轻轻地把那块巨石托回来,一跺脚,扔到甘河对岸那座岭上,不偏不倚,直立在山岭顶上,嘎仙站在这块石壁板上也踩出了一个大脚印。九头魔鬼服输了,又提出比箭法,要射刚才扔过去的那块石头的正中心。九头魔鬼弯弓搭箭,可因九个脑袋行动各异,连射三箭也没射中,而嘎仙一箭就射穿了巨石中心,还射出一个圆洞。九头魔鬼一看吓坏了,撒腿就跑。从此,鄂伦春人把石洞叫做仙洞,那座射穿的山峰叫窟窿山。

  石缝菠萝树——大自然精灵的千古造化

  嘎仙洞口上方南侧石壁的缝隙中长出一棵黄菠箩树,树身与主干瘤疤盘结,枝干虬曲苍劲,蟠折交错,如龙腾飞、如蛇爬行,千姿百态。据说此树是阿里河林区唯一的一棵种树。每逢阴雨连绵季节,树叶间便开出金黄色花朵,可称为奇中之奇。老百姓说它是精灵鬼仙,而且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说是一个古代猎人上山打猎,不小心碰在树枝上,造成双目失明。从此,猎人再也无法以猎为生,后来天上的月亮仙子知道后,十分同情这位善良小伙子,就偷偷下凡给这位小伙子治眼睛。眼睛治俞后,小伙子睁眼看见美丽善良的姑娘,便向她求婚,于是俩人就结成了夫妻。可好景不长,月亮仙子的母亲知道女儿犯下天规,十分恼火,派雷公传月亮仙子回宫。雷公驶云来到月亮仙子与小伙子的家传娘娘令:“月亮仙子快速回宫”。月亮仙子知道母亲不同意自己的婚事,便对雷公说:“我已和鄂伦春人结为夫妻,决不回去。”雷公回到天宫将此事禀报娘娘,娘娘听后大怒,下令派天兵和雷公抓月亮仙子。

  在天兵和雷公抓月亮仙子回宫时,小伙子挺身而出。眼看仙妻要抓回到天宫去,急忙上前拦救,被雷公一掌击在嘎仙洞石壁上,石壁被击开一条长长的石缝,血淋淋的尸体被击在了石缝里。月亮仙子悲痛欲绝,扯掉自己衣裙上的黄飘带扔下,飘带落盖在丈夫身上,尸体顿时化做了一棵黄菠萝树,傲然挺立在石缝隙里,留下了“救媳妇化做仙树”的佳话。

  熊亲戚的传说与仙洞养育人与熊

  沿着嘎仙洞口往里走,到达中部光线就黑暗起来。快到顶部时,只有用火把、手电照在洞壁上,可以看见上面有几个小洞,自上而下向上延伸。冬天洞中温暖如春,夏天凉爽宜人。

  传说此洞是仙人与熊同居生儿育女的地方。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鄂伦春妇女到河边打水,被公熊抓进洞中,把她被进洞中用大石头挡住洞口,不让她出来。从此,公熊白天出去给她觅食,晚上就和这位妇女住在一起。后来,这位妇女怀孕了,生下了一半像人、一半像熊两个孩子,孩子们常常跟着熊出外觅食。一天,公熊领着一个孩子上山觅食事,这位妇女突然听到洞外有人行走声,于是她喊了一声,猎人听到喊声后,知道洞里面有人,过去将她和孩子救了下来,妇女带着孩子一起骑马跟着猎人回到自己的家。后来,随公熊的那个孩子成了熊,随人的那个孩子成了鄂伦春人了。

  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老人们说我们鄂伦春人的祖先跟熊是亲戚呢。自古以来,鄂伦春人很尊重熊,不杀它,即使无意中打死了熊,也要举行风葬仪式要说是“弄错了”,而决不说“杀”字,以求得熊的宽恕。

  1980年7月30日,人们在嘎仙洞内的斜阳中发现壁上刻有一些道痕,剥掉笞衣,才发现北魏第三代皇帝拓拔寿派中书侍郎李敞,当年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石刻祝文开头一行有“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七月甘五日”(公元443年)字样。祝文通篇是歌祖先之功德,乞神灵之赐福。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3

  扎兰屯吊桥公园位于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区北部,占地面积68公顷,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吊桥公园始建于1920_年,园内只有悬索桥和桁桥,是专供当时沙俄贵族们享乐的场所,因园内吊桥而得名。

  吊桥由两根巨大的铁索悬空而成,上面系有42根细铁索,下面由木板铺就,行人往来桥上,如轻舟泊于水面悠悠晃晃,有飘飘欲仙,心旷神怡的感觉。另有望湖亭、三角亭、环形湖、月形拱桥、一柱亭可供参观、浏览。

  园内古木参天,杨柳婆娑,亭台错落,绿草如茵,碧波荡漾,可谓是处处皆景。步入园内,游客会感觉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叶剑英元帅的“雅鲁河畔扎兰屯,几派清流拥水村”的著名诗句镶嵌在影壁墙上。新近修建的碑廊上撰刻着许多领导和著名作家老舍、李准、叶圣陶等一大批文人墨客的诗作和墨宝。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4

  是的,今天由我给大家作沙漠之旅的导游,定会让大家收获惊人的喜悦。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额济纳旗东部一带。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总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之间。作为沙漠世界最高峰,必鲁图沙峰海拔高度为1617米,相对高度500米,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沙峰绝对高度高出70多米,号称“金字塔沙山”。巴丹吉林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83%。

  沙漠边缘为沙丘相连的沙丘链地形,起伏较低,对比高差25—50米;沙漠中心为复合型沙山,相对高度为200—500米,堪称世界“沙丘之王”和沙丘相对高度之最。这里还有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的鸣沙山,发出的响声犹如牛吼机鸣,声传数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沙山间有洼地、盐湖,但面积都很小,周围绿洲上生长海韭菜、芨芨草等,为主要牧场。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为巴丹吉林沙漠之“五绝”。两年前,在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开展的探险旅游网络调查活动中,由阿拉善盟旅游部门推荐上报的巴丹吉林沙漠被首批确定为沙漠探险旅游地之一。

  这次活动,旨在引导探险旅游活动规范化发展,以保障广大探险游客的安全。国内探险游被分为山岳探险、沙漠探险、峡谷(洞穴)探险、漂流(潜水)探险和高原探险五大部分。全国共确定17个探险旅游地(或项目),其中内蒙古有2处,除巴丹吉林沙漠外,另1处是库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绝对优势高居中国沙漠探险旅游地之首。朋友们,让我们在这最具神奇色彩的大漠深处享受沙漠探险、瀚海观光的乐趣吧。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5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哈素海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内,哈素为蒙古译音。原名哈拉乌素,意为青水湖,由青色湖水得名。由于顺口原因,哈拉乌素简称为哈素海。

  哈素海面积达3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米,湖内水质肥沃,盛产鲤鱼,草鱼,鲫鱼,虾、螃蟹等。湖内芦苇丛生、鸟飞鱼跃。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成辉,有"塞外西湖"之称。

  置身哈素海,极目远眺,只见晴空碧水,蔚蓝一色,蒲萍丛丛,轻舟点点,你会觉得哈素海宛如已一副淡雅的水墨画。如果你停舟湖中,看对对欧鸟翻飞底空,群群野鸭出没苇丛,听远处高亢聊亮的渔歌,近旁鱼跃出水波剌剌的声响,你会感觉到哈素海像一首诗。

  这一切是 美的。当你把这些和流传在群众中的动人传说联系起来是,你觉得哈素海更美。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6

  美林谷生态旅游区位于喀喇沁旗美林镇内,从赤茅一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西距北京299公里,承德87公里,东距赤峰90公里。美林谷景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是一个自然形成,以原始次生林和亚高山草甸为主体景观的旅游度假胜地。

  美林谷森林密布,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景色宜人,谷内野兽出没,百鸟栖息,历史上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谷内既有奇峻陡峭的山峰怪石,又有众多的山泉河流,著名的锡泊河便发源于此。她流经峡谷时汇集了景区内多处泉流,水流量达每秒0.4平方米左右。由于长期地质运动和高山流水的下切作用,该区域形成了19处坡积裙和高山湿地冲积扇,它们环形分布于背风向的山脚下,水草丰美,鸟语花香。走进这里,你便有如贴近了大自然的肌肤,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吸,晃如走进了世外桃源。谷内最著名的景区为韭菜楼和滴水壶。自锡伯河源头沿山而上,进果树洼,上百花坡,登白桦岭,过石板天桥,便可见一楼型石峰,峰后大片冲积平原上长年生长着丛丛山韭菜,韭菜楼便因此得名。美林谷风景区由北京美林正大投资集团投资10亿元兴建,届时将成为华北地区独具神韵的自然风光旅游风景区。

  (一)韭菜楼

  韭菜楼风景区,位于喀喇沁旗西部与河北省交界处,山形东北平缓,西南陡峭,主峰海拔1860米。由于山高林茂,泉水从山脚处冒了出来,顺沟而下,一路上汇聚着其它山泉,形成了滚滚奔腾的河流,这就是锡伯河的源头。清代,韭菜楼属木兰围场。因为森林茂密、水草丰美,从康熙皇帝开始,木兰围场辟为习武狩猎、避暑游玩场所,现在在韭菜山顶有时还可以见到残瓦碎陶、箭簇矛头等遗物。

  再往前走是百花坡,这里盛开的鲜花主要有石竹子花,浅黄色的癞毛子花,还有纯紫色的高乌头花,蓝白色的山苏子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过了百花坡转过阳坡小洼,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修长挺拔的白桦树,这就是著名的白桦岭。

  走出白桦岭,我们看山梁上立着的一块长有双耳的奇石,说明韭菜楼的主峰就要到了。从山下仰望,山顶呈平台状,南北各有一峰,南高北低。北峰脚下的“骆驼石”、“石门岩”、“椅子石”等景观,与对坡林海中的几处石丘隔谷相望,天然成趣。

  北峰顶部有处醒目的石岩,一东一西,对峙而卧,东岩伟岸奇崛,西岩小巧别致,上边有两个石笋,似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在窃窃私语,所以被称为情侣石。

  最美当属“南楼”风光,走过弯曲的小路,直奔高十几米、长五十余米的石峰,就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天桥”。“天桥”宽不到一米,窄不盈一尺,对人的胆气既是一种压抑又是一种挑战。

  过天桥不远处,在悬崖峭壁上,有一天然洞穴,叫做“鸳鸯洞”,据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对不甘父母之命的恋人,不畏世俗,携手逃人这深山,毅然跨过天桥,隐人林间,靠野菜野果在这“鸳鸯洞”内度过一个甜蜜而美好的蜜月。

  在距南楼北峰一里之遥的地方。生长着一片片的`山韭菜和筒葱,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韭菜楼”就是因在楼顶似的山巅生长着田园里的韭菜而得名。

  (二)滴水壶

  滴水壶景观挂于美林乡敖包梁一侧的石崖立壁上,高约30米,因雨水渗水积在山腹汇集而成,长年滴水不断,峭壁顶上一块壶型巨石凌空悬卧,斜坠如倒水,故得名滴水壶。

  滴水壶一年四季,变幻莫测,春秋两季,滴水不止,一里之处就可听到叮咚悦耳、有韵有致的滴水声。夏季的滴水壶最为壮观,此时滴水壶水量充沛,形成了小瀑布,从崖顶上一泻而下。这珠玑的组合,水流的跌落,虽没有“忽闻雷声殷前川”的雄姿盖世,却有“温柔是我力是我”的生动秀美。远远望去,洁白水帘,飘飘然然,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好一幅美妙的水景图,让人陶醉。冬季滴水壶则结成数丈冰挂,似壁银帘,重新回归渲泄后的平静和爆发后的沉默中。滴水壶的四周也充满生机和惊奇,滴水壶川沟谷狭长,宽约30米,周围天然次生林资源丰富,针阔树种繁多,秋霜过后,黄、绿、紫、红,各色纷呈,绚丽多彩。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7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蒙古包,又见我的同胞,主人迎客,群马领跑,少年套马,壮士摔跤,武士舞刀;主人举杯,老翁敬酒,少年献歌。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也证明了蒙汉情深。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体会到,来到这里,会使你流连忘返,时时沉浸在草原的无限乐趣,站在草原上,你会觉得天是那么的蓝,大地一片绿色,会觉得自己也是这一片绿色的一员,仿佛自己是这片绿色中的一棵小草。否则老舍先生也不会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8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我们马上就要到达当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在此驻兵的风水宝地—金沙湾了。国家3A级旅游区——金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乌海市政府所在地海勃湾城区北14公里,占地面积20_公顷,与110国道、机场路、京藏高速公路紧紧相连。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一条彩带紧系在它的胸前,金沙湾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发展改革委员会,乌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已被乌海市政府列入“_”规划,并被列为全国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是乌海市“_”期间要全面建成的唯一的一个生态旅游区。现在矗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成吉思汗骑马挂剑征战的雕像,它是由108块石头组成的,重108吨。他手中拿着的就是代表战神的军徽——剑状的小苏鲁锭(又作小“苏勒德”)。我们依稀可见当年成吉思汗驰骋疆场的雄姿。20_年张祥父子开发金沙湾时在湾内发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10余种30多件文物,现在乌海文物博物馆珍藏。为了纪念这位流传千古的蒙古英雄,便树起了这座雕塑。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大家顺着我的手的方向向北看,两根高高直立的象征着军徽的苏勒德旗杆,各安一支明晃晃的三叉,叉上有日月图形,这叫大苏勒德,二者中间用细绳连接,上面垂挂着红、黄、蓝、绿、白五色彩旗。这些彩旗在风中哗啦啦地飘扬,彩旗上的图案,好像有一匹骏马腾飞。那三叉中间的一股像箭头、两边形状酷似一张弓,如挽弓搭箭放射之状。你立于旗下庄严神圣,总觉得有些神秘,以为这里供奉着什么神物。其实,就是长矛、旗帜、弓箭。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南征时,就是高举着这面旗帜,用弓箭、长矛围攻乃至消灭西夏的。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圣主,就把他的旗帜和武器仿制下来,竖于自家门前,逢年过节,必得祭拜,这是蒙古族通常希望兴旺发达与幸福吉祥的象征性活动的标志。〔坎儿井〕雕像右后方的就是中国一绝——坎儿井,具有新疆特色。

  据说当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孙悟空借用牛魔王的芭蕉扇扑灭了火焰山上的大火,但是仍然高温难耐。人类为了生存,大概在千余年前,便在地下凿洞纳凉避暑,后来又将水引入洞内,使其成了流水的通道,便起名叫坎儿井。年代最长的一口现在吐鲁番地区火焰山一个山洞处的伯西哈千佛洞遗址中,全长18.5米。金沙湾的开拓者,独具慧眼,让它在金沙湾安家落户。把现代文明溶进了古老的井中。当你尽兴地玩过了沙漠项目后,坎儿井会消去你浑身的燥热,会把你带进清凉的世界。〔从坎儿井出来〕在我右手方这些白色的建筑就是蒙古包。金沙湾有大小20余个蒙古包,是展示蒙古民族风情最好的舞台。

  景区建有可供100余人住宿、相当于二星级标准的别墅式宾馆,内部装修具有蒙古特色,卫生间、闭路电视等设施齐全。另外还有十顶可供住宿的蒙古包,会让游客度过一个又一个安详的夜晚。中间这顶最大的蒙古包可容纳200多人就餐,同时欣赏鄂尔多斯婚礼等民族歌舞节目和民族服饰表演。

  来到金沙湾,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流传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29

  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东至乌梁素海,东南至包头市郊区,南临黄河,西界乌兰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开。西山嘴以东,乌拉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又称三湖河平原,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3一15公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属大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势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黄河水自流灌溉。

  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渠引水,发展农业。

  周朝之前,属于狄人的匈奴人(归属存在争议)生活在河套。春秋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西汉时,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五原郡(今包头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东汉时,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河套地区是北方多个政权争夺的重地。唐朝时这里被重新农垦,唐诗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北宋时河套被西夏和辽朝所分别占有。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抗战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于此,兴修水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光绪年问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后,1951年建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黄河),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现共有灌水干渠5道,排水干渠13道,支、斗、毛渠纵横交错。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万亩,已开垦近50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国和自治区重要粮、糖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已进行综合治理。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30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赵,欢迎来到蒙古大草原。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结队的牛羊和骏马疾驰的景象。

  大家请看,湛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成群的牛羊、错落的蒙古包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蒙古包导游词精选蒙古包导游词精选。蒙古包是草原人的住所,在这里,搬家是件轻松的事。今天接待我们的主人是陈巴尔虎旗,热情好客的主人把饭菜都做好了。美丽的鄂温克姑娘们唱起了好听的民歌,大家也都别拘束,让我们一起来吧!大家看,现在表演的这是套马、那是摔跤,还有人再跳蒙古舞,大家也来试着一起跳吧!太阳西斜,我们该和主人道别了,大家谁也不想分别。正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内蒙古现有蒙古族人口423万多,约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500余万)的78%,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总数(700多万)的一半以上,约等于元朝时蒙古族总人口数。历史上,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主体经济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如男女都穿蒙古袍,束以腰带,脚着长筒马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多以红、蓝色布缠头,而且盛妆时还戴不少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现多已定居,改住砖木结构的房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憨厚豪爽,具有许多传统美德;节庆,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隆重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已发展为“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和祭敖包活动。

  由于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内蒙古东、西部,以及农、牧区的蒙古族,在某些习俗上有一定差异。苏台柴蒙语意为奶茶,蒙古民族一种日常饮料,同时也是待客必备佳品之一。做法是将砖茶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牛奶或羊、驼奶以6:1的比例倒入茶水锅中,熬至沸腾即成。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

  目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大都喜好喝蒙古族风味的奶茶。马奶酒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内蒙古东西部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味道醇香,清凉解渴,也是牧民款待宾客的一种最佳冷饮。制法是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马奶酒历史悠久,《马可·波罗行记》和元初名臣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对马奶酒色、香、味盛赞之文句。常饮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31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豢养着成群的牛羊,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居无定所,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安家立户?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足迹踏遍各处草原,有着“草原骄子”这样的美誉?

  还是先让我们开拓眼界将视线移动到我国的边疆——内蒙古吧。

  内蒙古,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居住于内蒙古的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一称,他们热情好客,每当有客人驾临,皆是手捧洁白的哈达,为客人献上欢快的“萨吾尔登”。亦或是手端盛着美酒的银杯,一饮而尽,用蒙古族特有的方式,为客人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若你有幸收到蒙古族人的邀请,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蒙古包的实惠与美观。这时候,你可以用临时学来的蒙语“赛努,赛努!”来表达自己对主人技艺的由衷赞叹,一句蒙古话说出来,主人便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山寂寂,水殇殇,纵横奔突显锋芒!”瞧,多么具有血性的词句。如今蒙古族人的醇厚与朴实,或许已经让人看不出他们曾经有着“上帝之鞭”这样的凶名。纵使时光荏苒,昔日的战士成了今日的牧民,但是勇敢和坚韧却一直深埋在他们的骨子里,永远无法挫灭。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上,蒙古男儿们都会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英勇,去争夺各项比赛的冠军。诸如摔跤,若是成功击败了所有对手,就能得到丰厚的九九八十一礼,并获得“巨人”的称号,而冠军之后,则按名次分别获得“雄狮”“大象”“雄鹰”等。除此之外,那达慕还有惊险刺激的赛马,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好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这场盛会将会接连持续几日!

  一首颇为豪气的敕勒歌,写出内蒙男儿的本色,写出蒙古人民对大地的崇敬与希冀。一曲曲由马头琴奏出的郎朗乐声,承载着草原骄子的壮志豪情!惟愿他们能秉持自身,让独属于蒙古族的傲骨和傲气传承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32

  昭君岛旅游区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全巴图乡政府西南约4公里处。在您进入旅游区之前,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昭君与包头的历史渊源。大家知道,早在汉朝的时候,汉朝和匈奴等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的和亲,而与我们包头地区有着紧密联系的当数“昭君出塞、胡汉和亲”这段千古佳话。昭君出塞是一次民族融合的盛大举措,为中原民族同游牧民族的和睦友好,奠定了坚实基础。昭君出塞时携带的大量中原器物、服饰和典籍以及宫女和工匠,使得中原文明更大规模地向北方传播。昭君出塞是在公元前33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汉朝的友好关系,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汉朝廷,请求和亲,愿为汉家婿,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欣然应允。王昭君挺身而出,自愿和亲。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据考证,汉朝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西安启程后,极有可能是走秦直道经榆林、东胜至包头九原,与呼韩邪单于迎亲的队伍在黄河渡口会合。迎娶礼仪规格之高声势之大实为空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考古工作者从麻池古城周边的召湾汉墓中,清理出大量秦汉时期的陶器、铜器、漆器、金银玉器和秦汉货币。最为难得是在一墓穴中发现了“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四夷尽服”瓦当。其直径分别为17厘米和15厘米,圆形篆书,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些瓦当在麻池古城周边发现,证实了“昭君出塞”与包头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证实了在五原郡治九原城附近建有按汉制汉俗的“和亲行宫”。王昭君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单于庭,受到呼韩邪单于的喜爱和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从胡俗”,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累单于,并与之生下二女,母女几代人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昭君出塞后的40余年,这里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40多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著名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文人有500多人,古代有蔡邕、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昭君文化作为中国先进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最主要的一点是反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民族凝聚力。所以作为民族友好使者角色的王昭君,不仅受到中华各族人民的极大敬仰,而且也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族人民的重视和欢迎。昭君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其意义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 昭君岛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昭君坟隔岸相望,其余三面被黄河支流所环绕,“昭君岛”因此而得名。岛内有月牙湾、龙门湾、无源溪等自然水道和面积为8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一年四季均有候鸟在岛上栖息和繁殖,并且有赤狐、蒙古兔、麝鼠和国家二类保护珍禽白天鹅。岛上自然环境优美,登上观景楼,南望是广阔浩渺的黄河,北面是茂密的芦苇荡,游人泛舟其间,可领略水乡风光。岛上建有怀抱琵琶的昭君雕像,长有奇特的“三叶树”(一种长有三种不同树叶的树),供游人观赏。为了方便旅游者在岛上观光、度假,旅游区内设有摩托艇、游艇、渡船、蒙古包以及民族风味餐厅等服务设施,游人在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后,还可以进行游泳、骑马、钓鱼等娱乐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33

  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一路辛苦了,现在各位已经到达了塞外名城呼和浩特,古语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我代表内蒙古_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美丽的内蒙古做客,愿美丽的草原给您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我们今天参观的昭君墓,蒙古语为特木尔。乌虎儿,位于呼和浩特南郊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现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每年秋季,树叶枯黄时,昭君墓上依然草木青青所以人们又称这为“青冢”。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文,西侧是文物陈列室。登上墓顶,我们会看到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也会欣赏到呼和浩特市全景。

  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王昭君的故事,都知道这位奇女子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历史上把这四大美女分别比喻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她们分别指的是谁呢?噢,陈先生说得对,“沉鱼”指的西施,“闭月”代表的是貂蝉,“羞花”暗喻的是杨贵妃,而落雁呢,指的就是王昭君,为什么叫“落雁”呢?说起来,还有一个小小的典故呢!传说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远归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惊呆了,忘记了飞翔,于是,从空中掉了下来,因此昭君有了“落雁”的美称。

  比起其他3位美女来,昭君不仅美而且她的也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肯人氏,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西汉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所谓“良家子”,指的不是医、巫、商贾、百工出身。“掖庭”就是后宫,昭君入掖庭后级别是“待诏”,“待”是等待的待字,“诏”是言字旁加一个召见的召,由字面上理解,她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史书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

  这位小姐问,王昭君既然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为什么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呢?关于这一点还有一段传说呢!

  相传汉宫画师毛延寿给后宫美女画像,元帝通过画像选召宫女,对一般宫女来说,她们入后宫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后宫争得“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优势,因此她们纷纷用财物贿赂毛延寿,请他们把自己画漂亮些。毛画师受人吹捧惯了,而昭君对这种不正之风深有不满,没有贿赂毛延寿。于是,画师便在昭君画像的眼角底下点了一颗“伤夫落泪痣”,大家可别小看这颗痣,在20_多年前的封建观念中,人们认为有这种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克星,作为封建君主,当然不可能宠幸这样的女子了。这样,昭君便没有机会受宠了。但是,当汉元帝看到昭君本人,发现她并没有那颗“伤夫落泪痣”时,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只好作罢,其实,这只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传说罢了。

  公元前33年,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请求出行,充当汉族的“和亲使者”,出嫁到塞北,户负起进行交给她的为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为民族友好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历史上出塞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位高身贵的宗教室公主,但是,她们的事迹,绝大多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大家都知道昭君的丈夫是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单于就是“王”的意思,那么昭君怎么样从一个汉宫宫女变成匈奴的阏氏呢?

  这里要从匈奴这一部落说起。匈奴是游牧在蒙古高原最早的少数民族,它是古荤粥(xūn yù)即严狁(xiǎnyǚn)的后裔,秦汉初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各部,统一大漠南北广大地区。汉初,不断骚扰汉朝北部边界一带。由于当时西汉政权初建,国力微弱,再加上“异姓诸王”努力的存在,中央集权还没有巩固,不足以和匈奴对抗。公元前220_年,高谊刘邦,发兵30多万抗击匈奴,不想被匈奴40万精兵围困在平城白登陆山,就是今天山西省大同市郊外,长达7天7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山之围”。面对困境,刘邦采纳谋士陈平的计策,向单于的瘀氏,就是妻子,贿赂珠宝,才得以逃脱。

  白登山之围后,刘邦派刘敬前往匈奴去结和亲之纸,在此后的六七十年间,和亲成为汉朝对待匈奴的一种政策。

  汉武帝时期,国力充实到足以抗拒匈奴的时候,便开始采取积极的战争方针对抗匈奴,公元前133年和前120_年两次决定性的出击,使匈奴大败而归。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西汉,共同攻击匈奴。而在匈奴贵族集团内部为争夺“单于”这个最高的统治权力,出现了分裂与内讧,最终分裂为南北匈奴两去,就是“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和政敌争压最高统治权,两次被近出走。面对这样的局面和困境,呼韩邪单于想到了如果依靠汉朝中央政府的帮助,也许能给自己打出一条政治出路,平定郅支,统一匈奴,扭转局面,但是,等到汉朝消灭了郅支单于之后,呼韩邪单于下场就像郅支单于一样局势促使他进一步倒向汉朝。于是,从公元前49年开始,呼韩邪单于先后三次入汉韩,求见元帝,表示“愿婿汉室以自亲”,得到元帝恩准。元帝将后宫待诏王昭君许配给呼韩邪单于为妻,封号“宁胡瘀氏”,于是就有了千古美谈“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在汉匈关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结束了汉匈两族159多年的敌对状态,把深受战争煎熬折磨的两族人民从战争的火坑里挽救出来,使两族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政治方面,匈奴接受汉朝中央政权的领导,打破了旧的历史格局,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而在经济文化方面,汉匈“关市”畅通,促进交流,匈奴人从汉人那里学会了计算和登记的方法,还学会了建筑和打井;汉族文化也同样受到了匈奴文化的影响,比如汉朝政府和民间养马业的空前发达,就和匈奴马匹的大量输入,养马技术的传授分不开。

  对于两族的人民,和平就是一切,昭君出塞,单于附汉为他们带来了和平与富足。《汉书》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呔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段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的幸福图景。

  所以,用历史唯特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就是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人民和平安定的愿望,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并稳定了民族关系,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各位团友,现今昭君墓已经成为内蒙古一处重要文物古迹和人们来到达呼和浩特必游的景点,对于今天的人们,用翦伯赞老先生的话来说是最恰当的,那就是:“王昭君已不再是一个人物,而是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再是一座坟墓,它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女士们、先生们,昭君墓马上就要到了,就让我们一齐去参观这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吧!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34

  大窑文化遗址在呼和浩特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位于呼浩特市东北33公里处。这里海拔1,420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座考古学家和文物工作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据说距今已有五、六十万年之久,即相当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时代。

  大窑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10月,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石核、石片,石斧等387件,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许多外国考古工作者也都相继来呼考察。经1976年到1984年进一步的发掘和科学研究,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裴文中和吕遵谔先生鉴定,肯定为旧石界时代早期的遗迹,是一石器制造场。几位教授研究证明,这一遗址是国外罕见的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窑村南山坡是横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的居住。山上盛产燧石(通称做打火石),远古的居民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他们就地打制石器,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仍然随地可见,打击剥落下来的石片和石屑,以及未打制成功的半成品更是堆积如山,偶尔还可从地下堆积层中找到已经使用过的石器。人们估计,远古人类的居地,应在附近的大青山麓,只是由于年代太久,地表变化太大,再也无法查找了。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石器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我国文化发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论证资料。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人类发源于黄河流域,而北京周口店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于大窑文化的发现,证明了北方阴山之南也已有原始人活动,他们与北京周口店人共存。大窑文化遗址,在世界上目前也是独此一处,它的面积之大,出土文物之多,场面之宏观是少见的。这一发现,对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及祖国北疆古老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研究民族起源都提供了新的史料和充分的证据。一九七九年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大窑文化”。

  此外,“大窑八景,”也会使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首先观赏第一景“无字天书”。它位于兔儿山四道沟人工发掘的百米长廊中,高15米。它是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土质层次分明,虽然无字,但鲜明记载着大窑文化的历史年代,即记载着人类旧石器时代初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万年前到五十万年前的漫长岁月和地球所经历的千万年沧海桑田的变化,是一部令人难以读尽的“历史巨著”。它举世无双,一位日本朋友来此参观后也感叹不已。他说:“在日本也有一部无字天书,只不过是记载二十万年前的。”

  第二景是“磨光巨石”。此景位于天书东北不远处。两块巨石突兀,似有关联,相互照应,质地坚硬,表面十分光洁,专家教授们分析,该石是燕山运动时期,从山上往下滑时受到强烈磨擦所致。这一景也可叫“飞来石”。它的存在证明我国蒙古族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一系列地壳变化运动的理论是正确的。

  第三景叫“凤凰展翅”,它与兔儿山的兔头毗连,形似凤凰双展翅,飘然欲举,望之心驰神飞,欲静欲动,遐想不已。

  第四景为“双龙戏珠”。位于兔儿山南坡八道沟之西侧。两条龙的身子,就是曲屈蜿蜒的山脊,龙头昂首向东崛起,龙口大张,二龙各含圆形巨石一块,似双龙戏二珠,形象逼真。当你站在龙口或登上龙头之顶,只见龙眼之中常有无根之水,堪称奇观,使游人大为迷惑不解,大开眼界。

  第五景为“莲花并蒂”。位于双龙戏二珠西北百余米处的山间小涧之中。莲花并蒂也是一块巨石,东西有一罅隙,一分为二,一人可从中间穿过。当你站在罅间,举首仰望,蓝天形如一条监色飘带,这块巨石“造型”好似一朵盛开的并蒂莲花,因而文物工作者命名为“莲花并蒂”。据当地传说,这块巨石是清圣祖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凯旋回军路过归化城(现今呼和浩特市),到此打猎,试剑时一剑劈为两半,因此得名“试剑石”。也有的人说,石下有二层,好像是一个塔被埋了一半,故名“塔儿石”。有的游客也称之为“鸳鸯石”。

  第六景为“百米古洞”。其东口在并蒂莲花附近。东西布向,古洞曲屈婉蜒,幽深莫测。古洞现虽有淤塞,但洞口尚存,西口被一巨石堵塞,游人不得从中而过。此洞的形成据传是在清代人们为取燧石(通称打火石)而人工开掘成的,似为一“窑”,因很大而得村名为“大窑村”。

  第七景为“登临远眺”,当你从古洞继续西行,便是兔儿山的兔背了。从这里登临高点,极目远眺,则青山如嶂,河水蜿蜒,层层梯田,黄绿相间。

  第八景算是“遗迹斑斑”了。在无字天书下有猿人烧火的灰烬遗迹,古人吃过的肿骨鹿和普氏羚羊残骨化石,人工打成的大量的石器和半成品石器,其中以龟背形刮削器最富有特色,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性。还有石渣等等遗迹到处可见。考古工作者仔细编号立案,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已编到五十号,晚期的已编到三百多号了。

内蒙古自治区导游词 篇35

  各位游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西部秘境阿拉善盟最西端的额济纳旗。“额济纳”系西夏党项语,意为“黑水”(即今额济纳河);蒙古语称“亦集乃”,元代曾在此地设亦集乃路。额济纳旗旗名,源于额济纳河河名。额济纳旗面积114606平方公里,比江苏省和浙江省都大1万多平方公里,接近中国台湾、海南、宁夏三省区面积之和,是中国旗县(市、区)中面积最大者,但人口只有1.8万人,又是人口最少的县级行政区和不折不扣的“骆驼之乡”与“胡杨胜境”。

  哦,忘了给大家作自我介绍了,我叫格日乐。格日乐,蒙古语意为“光、光明、光亮”。大家就直呼其名,叫我格日乐或小格吧。

  今天旅行社派我带大家去游览胡杨林与胡杨王景观区,我给大家先介绍一下与此有关的知识。

  额济纳胡杨林区是居延绿洲的主体,沿额济纳河两岸分布,20__年被国家林业局核准建立额济纳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20__年又被国家环保部门批准建立“七道桥胡杨林国家自然保护区”。胡杨,又称胡桐、异叶杨。杨柳科落叶大乔木,西北及内蒙古荒漠地区、盐碱地重要的造林树种。胡杨为稀有珍贵树种,是内蒙古保护树种之一,一般树高8-15米。材质轻松、纹理不直,通直少节,耐湿抗腐性强,可做家具、民用建筑、桥梁、门窗、桥桩、电杆、枕木、矿柱等用。用大径胡杨作独木舟,经久耐用。树干、枝、根均可提取胡杨碱,供食用,或作为制造肥皂、罗布麻脱胶、制革脱脂及其他工业原料。嫩枝树叶是驼、羊优质饲料,也是荒漠地区燃料的主要来源。胡杨喜光,非常适应大陆性荒漠气候,抗风沙能力强,耐寒冷,也耐酷热和干旱,在年降雨量60毫米、年蒸发量为20__毫米以上的荒漠地区也能正常生长。喜光湿,耐盐碱,能在含盐量0.7%以下的盐碱土中,与梭梭和柽柳混生。当土壤可溶盐总量在2%之内,仍可正常生长,2%-5%时,生长将受到抑制。胡杨最高可达20多米,胸径可达1.3米以上。一般雄树高大,雌树较矮小。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叶形多变异,深绿色。4-5月开花,7-8月果熟,蒴果出种率非常低。内蒙古近年来采用嫁接育苗取得了较大成效,即利用速生的新疆杨作接穗,利用抗逆性强的胡杨作砧木。胡杨叶秋季金黄,经霜则变红,耐旱、耐寒暑、长寿。民间夸张地说:“胡杨胡杨三千年:活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又千年,倒了不朽还千年”。胡杨王,生长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河西岸的亚布面村。是一株雄性树,树高23米,径粗2.6米,树龄400年以上。这株高大胡杨除1株主干外,还有2株粗大分枝,1株径粗1.3米,1株1.01米,形成了一个壮观夺目的庞大伞形树冠,是目前天然散生古老胡杨中的魁首,当地人都称其为“胡杨王”。胡杨林和胡杨王为阿拉善盟重要的旅游景观。每逢“金秋胡杨节”,游人云集额济纳,骑驼漫游胡杨林,阿拉善旅游愈红火。现在时值金秋十月,正是阿拉善金秋胡杨节隆重开幕后的第二天,是胡杨景观最美、大家能看得最开心、玩得最尽兴的时节。

  大家能有幸捕捉这大好机遇,真是天赐之福哟。祝大家额济纳之旅功德圆满!

点击全文阅读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