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短信大全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 对比赏析【最新9篇】

作者:时间:2024-01-28 11:01:01分类:短信大全

简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勤劳的

点击全文阅读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 对比赏析【最新9篇】,仅供参考。

黄庭坚清平乐朗读赏析 篇一

黄庭坚清平乐朗读赏析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作品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举进士。历著作佐郎、秘书丞。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徽宗立,召知太平州,九日而罢,复除名,编管宜州。三年而徙永州,未闻命而卒。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豫章集》《山谷集》。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 对比赏析 篇二

黄庭坚和李煜《清平乐》 对比赏析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3.从字数看,这首词是( )(1分)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4.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胜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

C.结句以春草为喻,贴切而生动地描摹出离恨之绵远、浩渺。

D.全词语言委婉深沉,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给人审美感受。

5.这首词抒写离情颇具特色,请结合画线句加以赏析。(4分)

答案:

1、砌下落梅如雪乱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阶前伫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乱字表面指落梅的纷乱,深层则指主人公愁思的纷乱。这种寄情于物的写法,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

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其拓展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生成、增长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

3. A

4.D(意境以苍凉概括不准确)

5.可就寓情于景、双关等角度赏析,角度1分,分析2分,语言1分。如:画线句看似写景,实则语意双关,抒写离情。乱字尤妙,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描写落梅沾满衣襟,拂去又来,这落不尽、拂不尽的梅花,犹如他心中驱不散、挥不走的离愁。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情思,将离人愁肠欲断的内心悲痛形象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除非问取黄鹂中的问取是何意思?(2分)

②黄庭坚的诗词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请鉴赏这首词(50字内)(4分)

【参考答案】

①问一问。②这首词的主旨是惜春。词的上下阙都采用设问的形式,道出作者寻觅春迹的痴情,且将一个极平常的留春旧题点化得趣味盎然、生动可感。

两首对比

(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好在何处?黄词构思巧妙,说说你的理解。(4分)

阅读对比答案

(1)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2)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

黄词在构思上新颢、曲折。作品中写春天消逝,作者如失去亲人,各处找寻,把春拟人化,希望春回与己同住,回到现实,无人知春去处,问询黄鹂,知春已去蔷薇处,暗示夏季到来,巧妙地表达了春的可爱,要珍惜春天,别让它轻易流逝的情感。

清平乐黄庭坚赏析 篇三

清平乐黄庭坚赏析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词作鉴赏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黄庭坚:清平乐 篇四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此作以嗫嚅独语的方式,表达一种惜春恋春的真情挚意。自问自答,一往情深。在问答中,波澜回环地画出春的脚步和形神。上片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下片写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赏析 篇五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参加修撰神宗《实》。晚年两次受到贬谪,崇宁四年(1105)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他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成为江西诗派的开山大师。其词追攀苏轼,受苏词影响较深,具有豪放风格。除了诗文词赋外,书法成就也很高。著有《山谷集》、《山谷词》等。

黄庭坚轶事典故

据传黄山谷(黄庭坚字山谷)五岁时侯已熟背了五经。有一天,他问老师:“别人都说六经,为什么我只读到五经?”老师说:“你还小,春秋经难懂,算了吧。”黄山谷不以为然,说:“既然是经,那就要读。”当下,他找来《春秋》经,大声诵读起来。

天渐渐黑了,黄山谷仍不放手,点起灯依然高声诵读着,直到夜深人静,还不肯去歇息。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硬是熄掉了灯,要他上床睡觉。

黄山谷躺在床上,心静不下来,睡了好一会儿,还是睡不着。他爬下床来,悄悄用被单把窗子蒙上,点起灯又诵读起来。

这时他的母亲从窗前过,发现被单透出的微弱亮光,细一听又听见了隐隐约约的读书声,知道黄山谷又起来挑灯夜读了,心中又是担心又是欢喜。担心的是怕他搞垮了身体,欢喜的是他小小年纪,如此发奋努力,长大肯定有出息。想了想,她推门进去,催黄山谷上床睡下,临走时把灯也端走了。走到门口又特意呆了一阵,直听见黄山谷的鼾声才轻步离开房门。

其实黄山谷不曾睡着。他又悄悄爬下床,摸到书桌下,拿起早藏好的另一盏灯。正准备点着,他灵机一动,把灯放回书桌下,人也伏了进去,就在书桌下把灯点了,摇头晃脑地轻声读到了天亮。

就这样,十天后,黄山谷一字不漏地把《春秋》经背给老师听。老师大为吃惊,连夸:“神童!神童!”从此教得格外专心。黄庭坚一夜三点灯的故事也就成了美谈。

清平乐黄庭坚诗歌赏析 篇六

清平乐黄庭坚诗歌赏析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作品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举进士。历著作佐郎、秘书丞。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徽宗立,召知太平州,九日而罢,复除名,编管宜州。三年而徙永州,未闻命而卒。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豫章集》《山谷集》。

相关阅读:

《水调歌头》,著名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清平乐黄庭坚赏析教案 篇七

清平乐黄庭坚赏析教案

今天我们首先探讨一下诗歌中的想象。

作家毕飞宇曾经对小说的创新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汽车改革经过了一百多年,但有些东西却没有本质的变化,譬如轮子,至今还是圆的。那么,诗歌的哪一部分像汽车的轮子一样“至今还是圆的”? 那就是诗歌的想象!

什么是想象呢?比如有这样的诗句:“从孩子变成大人/就等于从南瓜花变成南瓜”,这是一个通过比喻而实现了的想象:从南瓜花和南瓜的关系,想象出了孩子和大人的关系。从孩子变成大人和从南瓜花变成南瓜毕竟是不同的两件事。

所以想象就是由此物到与之较远的彼物。产生了新的事物。由A到B。如由菊花到隐士,如由杭州到天堂。

二、关于春天的想象

春天让你想象到什么?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描述。人物:姑娘 仙女 姐姐 阿姨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冲破黑暗桎梏的光明,春天是燃起冰雪的。希望之火。春天像刚出生的婴儿,浑身上下都是嫩嫩的,

春天像妩媚的少女,花枝招展的装扮着自己。春天是一本会唱歌的书。春天是一幅五彩的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想象奇特的惜春诗歌,黄庭坚的《清平乐》。

三、朗读释义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是顺着风势飞过蔷薇

四、鉴赏

1、请找出诗歌中诗人想象的诗句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如何理解?

“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

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呢。

4.诗人为何寻找春天?寻找的结果怎样?

(寂寞)(无行路)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5、诗人又为何伤春呢?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五、拓展应用

黄鹂、蔷薇、清风、落寞年迈的诗人,运用这几个形象,结合诗歌,加以想象,描写诗人寻找春天的心理。

清平乐黄庭坚原文及赏析 篇八

清平乐黄庭坚原文及赏析

原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赏析: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名人轶事:

黄庭坚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

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来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称花光和尚。仲仁酷爱梅花,每值春暖花开,他就终日坐卧花间,吟诵赏玩。曾于月夜见梅影映窗,疏影摇曳,悄然可爱,于是欣然提笔摹写。此后,他的梅花画技大进,将梅花枝干虬曲、疏影横斜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墨梅画法的始祖。黄庭坚对仲仁画作称叹不已,夸他所画梅花“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

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观和苏轼留下的诗卷给黄庭坚观赏,并且画梅数枝及烟外远山相赠。苏、秦都是黄庭坚在京城的至交挚友,但两人均先他而逝。在长沙,黄庭坚遇到了秦观的儿子和女婿。穷困潦倒的他们,正护送秦观灵柩北上。黄庭坚见到两位晚辈,竟握着他们的手失声痛哭,随即赠银二十两作办丧事之用。此时此地,又见亡友遗作,想起官路飘零,盛年不再,不禁悲思汹涌,作《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赏析 篇九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白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点击全文阅读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活动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我来说两句